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旅游安全知识>

户外登山前怎样判断天气情况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户外登山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项运动。到户外爬山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会判断天气情况,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户外登山前判断天气情况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户外登山前判断天气情况的方法

  一般说来,登山爱好者在制订自己的登山计划时必须了解登山地区的气候状况和天气条件,以及与上述气候状况和天气条件有关的自然规律。本章主要针对高山(海拔5000m以上)地区登山来讨论。

  山区气候知识很多,主要应包括雨季的起始与结束时间,5000m以上的高空风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海拔高度的地面风速的日变化情况。了解雨季的始末时间主要是为了安排登山计划,登山时段应尽力避开雨季,选择旱季。了解5000m以上高空风的变化情况对于攀登5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极为重要,根据我国登山家的经验,对于业余登山爱好者而言,在高山地区登山应选择风速小的季节(小于7级风),避开大风(大于7级风)季节。前面提到的气候状况是登山爱好者选择登山季节的重要气象依据。了解山区地面风速的日变化情况主要是为了每天登山的时间安排。

  登山季节选择我国的主要高山地区集中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山脉。

  在青藏高原上,由于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4500m,受地面起伏地形影响,大风常出现在6000m以上的高度。因此,在青藏高原上攀登6000m以上的高山,除了考虑雨季始末时间外还应考虑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才能比较准确地选择登山季节。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如西北部和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地区)的雨季时段为6月至9月,其中以7月至8月降水量最大;然而,在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地区,雨季出现在4月和6月、10月。因此,在上述地区登山应尽量避开它们的雨季时间。一般说来,在青藏高原上海拔6000m以上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亦称“南支西风急流带”)的变化,副热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位置即是出现大风的位置。据统计,青藏高原上空(6000m——9000m)的风速在1月至3月和11月至12月最大,一般不宜于攀登6000m以上的高山。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在青藏高原上攀登6000m以上的高山季节以4月下旬至6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最好。

  天山山脉地区的山峰相对于青藏高原而言较低,海拔高度一般在5000m——7500m,天山山脉最高峰——阿克苏托木尔峰也只有7435.3m。天山山脉地区的高空风速受中高纬度西风急流带(亦称“北支西风急流带”)影响。由于中高纬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高度低,因而在天山山脉地区上空5000——8000m的风速很大,因此,在攀登5000m以上的山峰时都要考虑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这是与青藏高原上登山的不同之处。天山山脉的雨季出现在6月至8月,高空(5000m——8000m)风速在4月到7月较小,其中以5月到6月的高空风速为最小。显然,4月至5月宜于登山。

  登山时间选择统计分析表明,在山区,地面风速日变化比平原地区的大,且海拔高度越高风速日变化越大。例如,春季和夏初,在青藏高原上,海拔4500m高度地面风速的日变化为海拔1000m高度的4.5倍,在4500m高度上,当地时间下午2至6时的风速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平均大5。5米/秒。由此推测,在海拔6000m——8000m高度地面风速日变化约为海拔1000m高度的6至8倍,即下午风速约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大7.3至9.8米/秒。据此,登山气象组向中国登山队建议在高海拔地区登山应“早出发,早宿营”。中国登山队自1975年起把“早出发,早宿营”作为登山条例之一。在珠峰地区,中国登山队规定当地时间早晨2点出发,下午2点宿营;近来,各国登山家在攀登珠峰顶峰时,无论在北坡和南坡,从突击营地出发的时间已经提早为当地时间的00时,以保障在当地时间12点以前完成登顶活动。登山爱好者可参考使用,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的海拔高度,自己确定“早出发”和“早宿营”的时间。从原则上讲,海拔高度越高,出发和宿营的时间越早,春季和秋季的地面风速日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提早,夏季地面风日变化小,可以少提早一些时间。

  户外安全登山守则

  01、每个人都是领队,努力成为一名具有责任感和丰富经验的登山者。

  在户外活动中,团队中的每个人应具备充分的自助精神和团队精神。每个人都是领队,意味着每个团队成员都应在充分自助的基础上为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户外经验,将帮助我们走得更高、更远、更安全。

  02、队伍组成应该合理,在难度和强度较大的活动中,新人比例不应超过三分之一。

  队伍组成是否合理,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之一。新人可能在能力或者经验上略有不足,新人比例太大的话对队伍的行进速度、行程安排会有所影响,增加活动的不可控因素。

  03、队伍不应少于四人,活动中应时刻坚持二人同行原则,严禁独行。

  活动中必须坚持二人同行原则,严禁独行。因为一人独行遇到意外时没办法得到他人的救助,很容易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基于“二人同行”原则及队伍在遇到特殊情况如探路、人员受伤、下撤而导致分队的可能性,队伍人数也不应少于四人。

  04、行程计划须缜密完整,活动人员和留守人员都应当彻底了解行程计划。

  80%以上的户外事故都因准备不足而引起。完整的活动计划应包括天气情况、行程计划、装备食品计划、团队分工、交通接驳、风险评估、安全预案等,同时在活动出发前务必使参与人员与留守人员都充分了解。

  05、加强日常锻炼,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的对自己身体进行检查,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要参加大大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活动。身体发生劳损或受伤时,应及时休养。

  06、培养户外安全意识,学习户外知识和技能,积极提升户外能力。

  户外运动不同于一般玩乐,具有一定的风险,参与者需要培养户外安全意识,通过学习户外知识和技能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户外风险的发生。

  07、敬畏自然,重视每一座山峰。量力而行,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没有哪一座山峰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冒险。控制欲望、提升能力、充分重视、安全出行,不因一时的欲望和冲动而罔顾自身安全。

  08、活动前应将紧急联系方式告知队友,同时将活动信息告知家人,随身携带应急资料卡。

  为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请务必随身携带应急资料卡。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別、身份证号码、血型、身高、体重、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电话与地址、个人病史(含药物反应、过敏史)、保险公司与保单号等,应急资料卡应妥善保管并做好防水等防护措施。

  09、活动前应当密切留意当地天气预报,活动中天气突变时应及时调整行程。

  在活动进行前,必须收集活动地区相关的气象资料,如气温、降水、风力、风向、日出日落时间、台风警报等。在进入山区后,应随时保持对天气的关注,同时密切留意山区小气候。如天气变坏,一定要及时调整行程,当发生恶劣天气时应及时下撤。

  10、登山时应携带合适的装备、充足的食品和饮水,并留有备份以应对意外情况发生。

  装备、食品、饮水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基础保障。根据天气、线路来选择和携带必备的物资,同时留有余量以应对天气突变、行程受阻等意外的发生。

  11、行进中合理调整呼吸和步伐,保持良好的行进节奏;队伍的队形应保持完整紧凑,首尾呼应。

  登山推荐使用小步伐,全脚掌踩稳,保持匀速,上坡外八字,下坡重心在后脚,保持正常呼吸和节奏。活动行进中,队伍应保持紧凑,首尾呼应,队员在活动中不能超过先锋,也不落后于收队。队员不能擅自脱离团队,非特殊情况下也不应分组行进。

  12、活动时合理评估身体状况,若有不适应该及时告知队友,必要时应当下撤。

  登山途中应定时休息,调整呼吸,补充行动粮及水分。长休息时可进行肌肉拉伸,同时避免肌肉受凉。如遇身体不适,应及时告知队友,若情况严重,应考虑下撤。

  13、确保通讯工具畅通,保持队伍沟通顺畅,并定时向家人和留守人员报告行踪。

  活动前,应向家人和留守人员告知活动行程所需时间和可能无法通联的地方;活动中,做好通讯工具防水措施并注意储备电量;活动中出现紧急情况或活动结束后,应第一时间与留守人员或家人取得联系告知情况。

  14、不燃烧篝火,正确使用炉具,注意野外用火安全,避免引发山火。

  户外活动时请勿在林区、草地上燃烧篝火、吸烟、乱丢烟头,使用炉具煮食时应注意用火安全,避免引发山火。

  15、利用地形图、指北针或GPS辨别方向,确保正确的行进方向。

  野外迷路可能会导致行程耽误甚至发生更严重的户外事故,因此学习并掌握定位导航技术,避免迷路在户外活动中尤其重要。

  16、沿成熟的道路行进,尽量不要尝试隐秘的小路或开辟新的道路,避免行走夜路。

  登山时最好沿成熟山径或有路标指引的方向行走,尽量避免开路或行走隐秘小路。提前做好计划,避免走夜路。迫不得已夜行时,应有照明工具,切忌在溪谷和陡峭的地形间行进,避免滑坠受伤。

  17、迷路时应折回原路或原地待援,保持冷静并保存体能,必要时寻求外界援助。

  迷路时绝不可慌张而到处乱走,选择原路返回或原地待援。原路返回时沿途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避免再次迷路。体能或信心不足时应选择原地待援,保存体能并发出求救信号。

  18、登山应发扬团队精神,关心队友、互相帮助,危险地段进行安全提示并协助通过。

  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微不足道,户外运动尤其强调团队精神。互相了解、充分信任、团队合作、相互协助,一个优秀的户外团队是完成活动计划的关键。

  19、活动后及时总结,如实披露安全隐患,有助于自己及他人吸取经验和教训。

  活动总结能让自己进一步了解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户外能力。同时也为他人开展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行前参考资料。

  20、“安全”二字重于一切,所有与户外安全相关的内容都应是本守则的一部分。

  户外爬山注意事项

  爬山技巧

  上山:上体放松并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

  下山:上体正直或稍后仰,膝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平稳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

  坡度较陡时: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线来降低坡度。必要时,也可用半蹲、侧身或手扶地下山。

  通过滑苔和冰雪山坡时: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使用锹、镐等工具挖掘坑、坎台阶行进,或用手脚抠、蹬、三点支撑、一点移动的方法攀援爬行。

  通过丛林、灌木时应注意用手拨挡树枝,防止钩戳身体,对不熟悉的草木、不要随便攀折,以防刺伤,并尽量选择好的路线。

  通过乱石山地

  通过乱石山地时:通过乱石浮石地段,脚应着落在石缝或凸出部位,尽可能攀拉,脚踏牢固的树木,以协助爬进。必要时,应试探踩踏石头,以防止石块松动摔倒。

  攀登时手脚要紧密配合,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不断观察、试探攀登点的牢固适用性。欲借草根或树枝攀登时,应先稳住重心试着用力拉动,以免因草根树枝突然松脱造成危险。

  徒手攀登时(三点固定攀登法):即利用崖壁的凸凹部位,以三点固定一点移动的方法攀上崖壁。攀登时,身体俯贴于崖壁,采用两手一脚固定,一脚移动或两脚一手固定,一手移动的姿势,利用手抠、拉、撑和脚蹬等力量,使身体向上移动。

  绳索攀登:两手握住绳索,使身体悬起并稍提腿,用两腿内侧和两腿外侧夹住绳索,随着两脚夹蹬绳索,两手交替引体上移。或两手伸直接握紧绳索,腿脚两下垂,两手交替用力向上引体,攀至顶点。

  拔绳攀登

  拔绳攀登:是指固定绳索的上端,用脚蹬崖壁手拉绳索引体上移,攀登方法是,上体稍前倾,绳索置于两腿间,两手换握绳索交替攀拉上移。同时,一脚蹬崖壁,另一脚上抬准备蹬崖壁,用手拉、脚蹬的合力使身体向上移动。

  绳索攀越:是固定绳索的两端,身体横挂在绳索上攀越山涧、小溪等障碍物的方法。横越时,两手前后握绳,腹部微收,一腿膝窝挂住绳索,使身体仰挂在绳索下面,臂部稍上提,两臂弯屈约90°。前移时,后握手前移,异侧腿由下向上向内摆动,并将膝窝挂于绳上。当一腿膝窝挂上绳索时,另一腿离开绳索悬摆。两臂、两腿依次协调配合,交替向前移进。

  撑越壕沟:将杆一端插入沟底固定,并斜靠在石壁上缘约成70°,撑越时,快跑几步至握杆点投影线后,两手上下分开握紧撑杆。

  立姿跳下:立于崖壁边缘,两腿弯屈稍分开,身体前移,两脚稍用力蹬崖壁边缘,向下跳落,以前脚掌先着地,随着屈膝缓冲。

  悬垂跳下:身体背向跳落方向,屈体下蹲,两手抠住崖壁边缘,身体下移,两腿依次下伸,使身体悬垂,并略向左(右)移,左(右)手下移扶壁,手脚同时推蹬崖壁转身跳下,脚掌先着地,随着屈膝缓冲。

  走斜坡避险法

  经常走山路的人都知道,往斜坡上走,身体的姿势最好稍微前倾。因为背上背着东西,为了要身体在斜坡上保持平衡,就要把重心放在前面。而斜度愈大则步幅就要越小要不然第一步走得太大,第二步就跟不上来。另外就是要保持一定且适当的速率,走起来不会太累,心情也舒畅。

  途中万一遇到下坡或稍微平坦的地段,也不可以放松心情,乱了步行频率,加快或加大脚步,这样反而会使身体的状况一下子适应不过来而感到难过。

  山路一般都是布满岩石、砾石、树根等而凹凸不平,所以走时一定要看清楚,每一步都要踏得很平实,而且要保持相同的速度,一步一步慢慢走。最重要的是要能充分利用鞋底和地面所产生的摩擦。象在山谷斜坡那种斜度很大的地面行走,最好先用脚尖把坡面踢出踏脚(路)阶,再把脚踩上去。虽然一些锯齿形的道路是捷径,但是走下来却往往比走原路还累,还慢。

  保持自己的速度和节奏

  要想走长路而不疲劳,窍门是放小步幅、保持步调平稳。疲劳大多是由于在平地上加快速度或迈大步,破坏了节奏所造成的,绝不能急躁。

  上坡路更要放小步幅。迈着大步爬坡,身体一定会摇摇晃晃,从而破坏了平衡。应该使用比平地上更小的步幅,一步一步稳定有力地行走。特别陡的斜坡,可以一边左右圆缓地拐着弯一边前进。

  下坡路尤其危险.下坡路上常常会乱了步子节奏,摔倒受伤。在这种地方跑跑跳跳是非常危险的。经验越丰富的人走下坡路时越是缓慢。鞋带也最好系得比平时紧些,如果太松,脚指尖会顶到鞋上,有时甚至会造成脚指甲缺血坏死而脱落。

  集体行进

  由多个人组成的小组,总会有些人走得快一些而有些人走得慢一些,但是,既然是集体行动,同时也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建议按较慢的人的速度一块儿行走。带队的人应该走在队伍最后。

  过吊桥

  吊桥不时地摇晃,要一个人一个人地过。对桥下河水恐惧的人应该只看脚下1米前方的桥面。

  过独木桥

  把脚横开如肩宽,采取稍有点外八字的步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平衡。若独木桥只有一根,应看着1米左右的前方,一步一步使鞋底踏稳,尽快走过去要比慢吞吞地更稳便。

  过河

  对于浅于膝盖的河水,如果是夏天,要穿鞋趟过去,这样比较安全。如果河流里有石头,可以踏石而过,且应选踏比较干燥的石头,因为湿石容易滑倒。而对于深过膝的河水,涉水过河比较危险,请另选它路过河。

  正确的休息方法

  走多少时间后休息大致取决于如下标准:平地,每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爬坡,则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时间过长反而会使刚刚活跃起来的身体机能变得迟钝。休息时可坐到石头等高一点的地方,以使血液不致下行臀部,身体保持良好状态。休息时还可以做一些轻微的屈伸活动。


猜你喜欢:

1.户外登山注意事项

2.户外登山常识

3.户外露营如何选择登山包

4.户外旅行露营有哪些防虫技巧

5.冬季登山注意事项

户外登山前怎样判断天气情况

户外登山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项运动。到户外爬山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会判断天气情况,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户外登山前判断天气情况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户外登山前判断天气情况的方法 一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8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