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百家姓濮姓姓氏源流_百家姓濮姓历史名人

时间: 蓝俊22 分享

  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濮姓姓氏源流,希望大家喜欢!

  濮姓姓氏源流

  濮(P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有虞姓,是舜的后代,以地名为氏。虞舜为炎黄部落首领时,将他的子孙散封于濮地,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形成濮姓,世代相传。

  2、出自高阳氏,是颛顼的后代。颛顼帝裔孙陆终之后,有另居于濮者,其后以地名为姓。

  3、出自姬姓,是卫国康叔的后代,以邑名为氏。据《姓苑》的记载,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封于濮邑(今河南省濮阳市东濮城),其后以封地邑名为姓,称濮氏。

  4、出自熊姓,以国名为姓。据《路史》的记载,周朝时,有百濮国(在今湖省北石首县南),国人以濮为姓,亦称濮氏。

  得姓始祖:姚散。根据《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故濮氏后人尊姚散为濮姓的得姓始祖。

  濮姓迁徙分布

  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濮姓的主要来源有:

  1、根据《路史》上记载,是舜的儿子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

  2、芈姓百濮一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据有的学者考证,今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去的。

  3、根据《姓苑》的记载,是因为卫大夫食采于濮,后代因此就以地命氏,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

  4、根据《路史》的记载,濮氏就是百濮之族。所谓百濮之族,就是《左传·文十六年》记载的夷族,麋人曾率领百濮之族聚于选这个地方,准备讨伐楚国。百濮之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根据学者考证,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过去的。望族居于鲁国郡,即现在的山东滋县西部。

  5、甘肃省濮文全主编的《高台濮氏简史》记载:“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历史史志的记述,推断五坝堡濮家庄濮氏祖源,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约在明代初年奉朝命西迁充边,途经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中,辗转来到西北边陲——甘州卫地三工堡落户。嗣后,约在明朝万历年间,濮氏宗族中有一户人家,从三工堡来到五坝堡东土谋生,为当时本土八姓之一(其余七姓为:白、费、刘、谢、石、雷、张等)。自此,扎根本土,渐次繁衍。濮氏先祖来到本土后,历经沧桑,随着岁月的延伸,人口增殖,事业发展,家庭兴旺,遂脱离了三工堡宗室体系,另立了宗谱,修建了宗庙,编排了宗序,成为五坝堡濮氏一宗。起宗谱牒因年代久远已经失传,代代口头相传的两地宗族关系,至今影响深刻,思念故土的心绪始终不断。”

  6、濮氏望族出鲁国郡。

  传说,濮氏族人故豪于赀。宋、元之间与禾郡汤氏并称著阀,互相婚媾。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濮氏嫁女于甪里,汤氏奁媵纷陈,观者如堵。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微服于民间,见而异之,遂混迹稠人中至濮家大院备访。当见到濮氏家族富盛已极之后,遂下令其家族七十二支分析而居。焉时,唯濮鉴已故不在被迁之例。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有司以尊贤取友,克敦孝第,同居十世,无罪离析。上闻,诏从其请许归故土。唯濮镜、濮镶、濮钿、濮钺复还,与濮鉴孙——濮彦仁留镇不迁者皆濮凤长子梧之后也。

  濮院是十二支迁徙:

  濮铣、濮钟迁往王江泾,濮金昌、濮锡迁往虎溪,濮镜、濮镶、濮钿迁往仁和,濮钊迁往海宁,濮钺迁往陡门,濮铎迁往郡南,濮金奇迁往常安,濮金奎迁往宁国,濮金夫迁往泗安,濮钰、濮铿迁往常熟,濮□迁往临安,濮镐迁往金陵,濮铉迁往松江,濮铨迁往青镇,濮钦迁往松陵,濮钢迁往严州,濮钚迁往茶山,濮钏迁往安东,濮铠迁往金坛,濮金乍迁往万溪,濮金卞、濮钥迁往龙潭,濮金广迁往石门,濮金主迁往双溪,濮金周迁往徽州,濮镰、濮锃迁往山东,濮金乔迁往桐里,濮金公迁往建平乌镇,濮金璧、濮锐迁往临平等地。

  濮姓历史名人

  濮英

  明朝大将,他善于用兵,勤于治兵,战功卓着。

  濮鉴

  元代富阳税务官,字明之,桐乡人。大德中大水淹禾,乡民苦饥。鉴捐米千余石以食饥者,所活甚众。后升提举。

  濮澄

  字仲谦,明末清初金陵派竹刻创始人,刻竹技法与嘉定“三朱”迥异,不耐精雕细琢,往往只就

  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即已成器。匠心独运,以自然天趣见胜,名声噪甚。张岱《陶庵梦忆》说:“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苦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宋荔裳《竹罂草堂歌》中有为仲谦赋:“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是说能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与一般竹刻不同,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为之,故能继承此法的人不多。清后期,文人学者都以仲谦的“大璞不斫”和浅刻为高古独绝,最可推崇,故文人竹刻都继承仲谦浅刻一脉,但也各有发展。浅刻技法适宜于刻扇骨、臂搁、竹杖之类。而这些品类亦正是文人所喜爱和常用者。

  濮源、濮升

  清代时,父子二人先后任涪州太守,有惠政。

  濮万年、濮道兴

  兄弟二人为宋代画家,善画人物。

  濮阳涞

  明代广德人,号真庵,广德人,南昌府通判。一生操履清白,有政声,着述较多。

  濮存昕

  江苏溧水人,中国话剧、电影演员,艾滋病宣传员

  濮树

  中国大陆歌手,音乐人,为简略笔划而定艺名“朴树”。

  濮姓郡望堂号

  郡望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鄄城)。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堂号

  濮姓的主要堂号有:“尚忠堂”等。

猜你喜欢:

1.哪些姓氏五行属金

2.百家姓排名大全带拼音

3.百家姓排名大全带拼音

4.百家姓耿姓姓氏源流

5.百家姓师姓姓氏源流

百家姓濮姓姓氏源流_百家姓濮姓历史名人

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濮姓姓氏源流,希望大家喜欢! 濮姓姓氏源流 濮(P)姓源出有四: 1、出自有虞姓,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