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保住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以胜利告终。此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

  荷兰崛起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在历史上却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1609年才彻底独立。它的造船业极负盛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而且船只造价比技术先进的英国还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荷兰很快成为欧洲的造船中心。那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交往主要依靠海上交通。荷兰的商船队拥有1.6万余艘船只,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世界运输船只的三分之一,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运往北欧。。荷兰商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偷来了远航东方的航海图,旋即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1602年,荷兰商人和贵族联合建立东印度公司,在南亚迅速扩张,建立起一批武装商站。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48年,荷兰占领了好望角,在非洲南端建立起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殖民据点。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英荷矛盾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然而,此时荷兰到处排挤英国商人。在俄国和波罗的海各国,在北美殖民地和东亚各国,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荷兰人倚仗资本雄厚,基本上垄断了各国的贸易。1649年,又与丹麦签订条约,获得货船免税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从而掌握这一地区的贸易优势。最令英国人不能容忍的是,荷兰竟然在英国水域肆意捕捞鱼虾等水产品,甚至把这些水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高价出售,牟取厚利。这些情况早已激起英国资产阶级的愤怒。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斗争空前激化起来,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英荷海上大战。

  英荷战争总体过程

  荷兰取得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西班牙衰落和英国忙于内战之机垄断了世界贸易。英国内战结束后,恢复扩张路线,大力发展海军,1651年立法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两国进行了三次贸易战争。

  英荷战争的影响

  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黄金时代的高峰期至1672灾难年就戛然而止,从1687年法国重新挑起的一系列斗争(包括陆上威胁、关税战与海上掠夺),最终在1713年把荷兰人的爱国心消磨殆尽。(不过荷兰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为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提供最多的陆军——14万人,展现出荷兰惊人的金融霸权)。以致于在1718年主动放弃自己的仅存的海上军事地位,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而英国也开始成为海上霸主。也因此,部分史家把1688年的光荣革命,视为荷兰霸权移交给英国的转折点。

  海上斗争新阶段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

  二是改进海上武器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有哪些相关文章:

1.英荷战争简介

2.荷兰海军陆战队的历史

3.尼德兰革命的指挥官是谁

4.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总结

5.高中会考历史知识

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保住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以胜利告终。此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英荷战争的历史背景 荷兰崛起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太平洋战争的概述
    太平洋战争的概述

    一二九运动近来被人们反复提及,比如校园合唱节就会借用合唱比赛的形式来纪念一二九运动。这项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在当时造成了极大轰动,有着深刻

  • 太平洋战争的评价
    太平洋战争的评价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

  • 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共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当时的领导人物是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人。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

  • 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将领
    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将领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华北事变的背景是

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