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皮日休的诗歌风格_皮日休诗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时间: 学康27 分享

  皮日休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在诗文最鼎盛的唐朝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皮日休的诗却有一种独属于他自己的风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皮日休的诗歌风格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皮日休的诗歌风格

  皮日休的诗在唐宋两个时代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皮日休的诗前期是继承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风格,注重写实,着重描写民间百姓疾苦。后期则是偏向贾岛、姚合等人的风格,开始着重描写避世心理与淡漠情思。与晚唐诗盛行的温庭筠、李商隐等人的诗的风格大不相同,到是与后来宋代的诗文有些相近。

  皮日休的诗其实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仕途经历多少是有点关系的。皮日休在他自己早期的作品中经常有描写自己家庭情况的诗。比如《文蔽》卷六《食簇》:皮子少且贱,至于食,自甘粢粝而已……使人生于钟鼎之家,膏粱之门旧纵异嗜,年成奇欲,未必不为御者之奔华元也。

  皮日休所身处的是晚唐社会最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唐朝亡国,五代战乱长达一百多年国破、家破、人亡的年代。而皮日休处于社会底层,自然深谙民间疾苦,于是皮日休的诗也都带有现实主义思想,注重描写民生时事。而在仕途方面,皮日休曾经第一次未及弟,是在第二次才及第。但是事后得知竟然是因为“皮”这个姓氏稀少,所以才被录取。这使得皮日休心灰意冷。对他后期诗风的转变也有了较大的影响。

  皮日休诗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所有的诗中,《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这首诗是数一数二的佳作。这首皮日休的诗从字面上的意思看,我们就可以知道,主要讲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在天竺寺所发生、所看到的事。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原文: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整首诗描写了中秋节当天一个美丽的夜晚。诗人站在大殿前,看见院子里有许多的桂花树,风轻轻吹过,零落的桂花像一颗一颗的玉珠从月亮上慢慢的散落下来。于是上前,将它们一一地捡起来后,惊奇地发现桂花上竟然还残留着刚刚凝结成的露水。

  这样一首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场景的一首诗竟然是出自一个诗人皮日休的笔下,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理解。皮日休早些年所作的诗一般都是现实主义,注重描写百姓疾苦,很少有这样一篇让人读完神清气爽的诗。但是,我们只要稍稍联系一下当时皮日休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当时是皮日休考上进士后的第二年,而此时也正在东游之中,所以整个人理所当然的放松,全身心的融入到了风景中,这样才会做出一首如此有意境的诗。

  这是一首描写桂花随风飘落下来的风景诗,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诗名中的“桂子”指的不是桂花,而是实实在在的桂子。他们认为如果是桂花,那么诗中的最后一句中嫦娥并不需要用“掷”这个字。但其实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我们也无法得知。

皮日休的诗歌风格_皮日休诗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在诗文最鼎盛的唐朝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皮日休的诗却有一种独属于他自己的风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皮日休的诗歌风格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皮日休的诗歌风格 皮日休的诗在唐宋两个时代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皮日休汴河怀古__皮日休的资料介绍
    皮日休汴河怀古__皮日休的资料介绍

    公元605年,隋炀帝令下属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但是在开凿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主要表达了自己对于开凿大运河利弊的看

  • 皮日休的牡丹赏析_皮日休咏蟹赏析
    皮日休的牡丹赏析_皮日休咏蟹赏析

    每一位诗人总有自己最偏爱的一种花,犹如陶渊明偏爱菊,林逋深爱梅,而皮日休则是牡丹的超级粉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皮日休的牡丹赏析的相

  • 柳宗元的诗歌_柳宗元渔翁赏析解读
    柳宗元的诗歌_柳宗元渔翁赏析解读

    柳宗元是唐代人,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柳宗元的诗歌造诣颇高,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柳宗元的诗歌的相

  • 鲍照生活的时代_鲍照的诗歌
    鲍照生活的时代_鲍照的诗歌

    鲍照是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跟谢灵运和颜廷之二人被后人称之为元嘉三大家。作为文学家,鲍照当时生活的时代是怎样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

3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