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知识>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的王爵制度是怎样的

时间: 睿柠13 分享

  太平天国封王制度一变再变,到后来的王爷满地走,官爵多如狗。王爵制度似乎成了笑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太平天国的王爵制度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的王爵制度介绍

  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后的第二年.即“永安建国”之时即已开始封王;此后十余年问,封王的办法一再改变;内讧以后,愈封愈多,愈封愈滥,以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据现存的史料看来,终太平天国之世.已封王者有二三百人之多。如此众多的王爵必然有等级之分,但是究竟分为几等,如何区分,历来说法不一。

  《贼情汇纂·卷三》所附“伪官等差总表”中把太平天国的王分为四等。

  一等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二等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三等 翼王石达开

  四等 燕王泰日纲 豫王胡以晃

  《贼情汇篆》是清方搜集太平天国方面情报所编成的专书,内容虽大体可信,但不确切。《汇纂》成书时间为1856年,所记载的都是太平天国前期情况,因此表中只列了前期所封七王。七王的封号与次序是不错的,但是把七王列为四等的说法则不免有失实之处。如《永安封五王记》中说:“以上所封(东、西、南、北、翼)各王,俱受东王节制。”说明天王洪秀全早在广西永安时已把军政大权交给东王,要诸王都听东王指挥。东王地位自应高于诸王,把东西两王并列为一等是失实的。

  从诸王的尊称来说,除天王称万岁外,东王称九千岁、西王称八千岁、南王称七千岁、北王称六千岁、翼王称五千岁,以下的燕、豫两王只称千岁,说明诸王的地位是依次以降,成阶梯形,不能说是只分四等。

  如果七王都按依次以降的办法称呼,则燕王可称四千岁,豫王可称三千岁,事实并不如此。天王与东、西、南、北、翼五王并称为首义六王,地位崇高,他们的名字都要避讳。燕豫两王是后封的,地位远低于首义六王。他们的名字无须避讳,而且他们自己还因避讳而改名,例如秦日纲原名日昌,就是为了避韦昌辉之讳而改名。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我们绝对不能忽略。即首义六工均是上帝之子,从上帝教的教义来说他们都是“神”而不是人。上帝的长子天兄基督是神,则其次子洪秀全,三子冯云山—…等等也就顺理成章的是神。而后封的燕、豫两王则从无是上帝第几子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们只是有功之臣,有功之人,而不是神。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的王爵首先就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一类是人。然后才在这两大类中再分等次。

  燕、豫两王同称千岁,是否可以视为同等?这也不行。因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所实行的六爵制度中,由燕王发展而来的“天燕”就比出豫王发展而来的“天豫”高一级。这就足以说明燕王高于豫王。

  因此,太平天国王分四等的说法欠妥。

  二、《天朝爵职称谓》把诸王分为两等。一等是“特爵,如幼东王、幼西王、幼南王、翼王、忠王、英王、侍王、辅王等,都是加了“军师”头街的。二等是“列爵”,如幼豫王、护王、相王、听王、慕王、来王、纳王、趋王等,都是未加“军师”头衍的。此书是手沙本,系太平天国后期文书工作人员所录存。从现在所能见到的太平天国后期的许多文书看来,上面的说法是可信的。只是这种王分两等的说法过于简略,不足以说明问题。举例说,在“特爵”种,幼东王、幼西王、幼南王、翼王皆是上帝子孙,是神;忠、英等王不管功劳多大.皆是人而非神。如果并列为“特爵”,如何区别?而且缺少地位崇高的干王,他是加了军师头衔得,这是不可忽略的重大遗漏。在为数众多的“列爵”中, 自有等级之分,不可能完全一样。

  因此太平天国王分两等的说法欠妥。

  三、一些《自述》中的记载又不相同。如《李秀成自述》中说:“主见失算,封出许多之王,言如箭发难收,又无法解,然后封王俱为列王者,因此之来由也。然后列王封多,又无可改,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尘字之封,人心更不服,多有他图。”

  李秀成并末明说太平天国的王分为几等,但从上文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有王号(如忠王)之王,第二等是无王号(均称为“列望”)之王.第三等是“尘”(由“小”“王”两字合成说明其地位更低于无王号之王)。

  从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史料看来,有王号之王姓名可考者,包指“特爵”、“列爵”在内,共有一百余人。无王号之列王因姓名不权,人数难于详备,足以证明李秀成的“列王”之说不虚。至于封为“尘”者,史料上一个也查不出。这并不等于说李秀成讲了假话。也许这个字大怪,多数人不认识,把它删改了,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黄文英自述》中又说:“那天朝的王有五等,若从前的东、西、南、北四王,翼王,现在的于王执掌朝纲,是一等王;若英王、忠王、侍王执掌兵权,是二等王;若康王、堵王、听王会打仗的,是三等王;若我与恤王是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黄文英在自述中虽然言之凿凿,说是太平天国的王分五等.我们却不可轻信。因为这种说法不见于其他任何记载。诸王等级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不可能按“执掌朝纲”、“执掌兵权”、 “会打仗”这样单一的条件来划分。

  黄文英的说法不甚可靠是容易理解的。他并非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平时只帮堂兄黄文金管后勤工作,对于军国大事未必清楚。这份自述只是他被俘后清吏所录的供词。也许是他懒得多说,只是泛泛而谈;也许是清吏对他的谈话记得过于简单,以致这段记载不符史实,不近情理。

  因此,太平天国王分五等的说法更不可靠。

  经过对现有史料的综合排比,我们大致可以作出以下的结论:

  太平天国前期,王分两类:一类是“神“.为包括洪秀全在内的首义六王;二类是人,包括后封的燕、豫两王。其八王的等次是依次以降,成阶梯形。

  太平天国后期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根据史料加以归纳首先仍可分为两大类,即“神”与人。其次在每一类中还可划为若干等次。

  “神”的一类,根据上帝教的教义.首义六王是上帝之子,都是神,其后代也是神。太平天国后期,首义六王中在世的只有洪秀全、石达开二人。洪秀全诸子自然一律封王,石达开远征在外,本人虽未被革爵,其后代当然谈不到封王之事。其余四人,除韦昌辉因犯罪被诛革爵外,后代均世袭为王,幼东王仍称九千岁,幼西土仍称八千岁,幼南王仍称七千岁。此外,非首义诸王中也有进入“神”的行列者。如干王洪仁玕被赐封“爵同南”,即可称七前岁;王长兄、王次兄(洪仁发、洪仁达)先是“爵同南”,后又赐封“爵同西”,即可称八千岁。其余还有些洪氏族人,皇亲国戚也无功受禄,被拉进“神”的行列。在“朝天朝主图”中,一些儿童的位次比洪仁玕、李秀成的位次还要高。总之,在“神”的行列中,大致可分两个等次:

  第一等次为无功受禄,坐享富贵者,如幼东王、幼西王、王长兄、王次兄等,可称八千岁、九千岁。

  第二等次为辛勤为国,尽瘁国事者,如洪仁玕、石达开等,只能称七千岁、五千岁。(幼南王也只能称七干岁)

  无功者反在有功者之上,这正是晚期的一种乱政。

  人的一类:封王后即可称千岁,有的可称二千岁、三千岁,一般不超过五千岁。林锦《陷贼记》中说:“伪爵封王,有一千岁至五千岁之别”,大致是不错的。从史料中可以见的:蒙得恩在任正掌牢时即称二前岁,封王后称二千岁。森王、琅王、瑛王曾封三前岁。功高如陈玉成、李秀成也不过封四千岁。《见闻录》载;陈玉成“破江浦、六台守军,升四千岁。”《虎口日记》载,李秀成“授四千岁”。足见不超过五千岁之说有据。也就是说,以五千岁为界限,以上进入“神”的行列,以下仍为人的行列。后来陈玉成、李秀成立了大功再各加二干岁,成为六千岁,则是一种乱了套的做法。总之.在人的行列中,大致可分三个等次,

  第一等次为有大功者,加军师衔,称特爵,如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

  第二等次为有功之臣,无军师衔,称列爵,有王号者,人数甚多。

  第三等次为无王号之列王,人数更多。有的授于功臣,有的赠与亲贵。

  至于查无实据的封号,如“尘”,只好暂时存而不论。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那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呢?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持续时间

  关于太平运动到底持续多久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争议的。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在金田村开始,1864年天京陷落,也就是说前后共十四年。既然如此明显,为什么还有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的争议呢?

  其实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持续多久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有些人觉得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时间不能简单的以天京陷落作为结束标志,另外还有两个时间点可以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

  其中一个是按照袁大魁部下的败亡时间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因为这一支部队依旧使用太平天国年号文书的部队,如果按这个时间来算,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十九年。

  另外一个是按照石达开部下军队败亡的时间来算。因为这个是太平太国运动留下的最后一只军队。这个军队是1872年才彻底败亡的,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来算,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二十二年。

  其实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是要看以什么事件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标志不一样,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不过大部分历史学家还是将天京陷落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结束的标志,因为都城的陷落表示这政权的消亡,即使有部下留存,那么也不足以再代表太平天国运动,这种说法也是比较受大众接受的一个说法。
猜你感兴趣

1.太平天国的等级制度

2.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实施的经济政策

3.太平天国的王爷金印是什么造的

4.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5.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的王爵制度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封王制度一变再变,到后来的王爷满地走,官爵多如狗。王爵制度似乎成了笑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太平天国的王爵制度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的王爵制度介绍 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后的第二年.即永安建国之时即已开始封王;此后十余年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下面

  •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那么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请跟着学习啦小编

  •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结束于1864年,历时14年,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它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要的历史意义,那么太平天国的意义有哪些呢

  •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时期是什么王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时期是什么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翼王五千岁,是被世人传颂最久的王,其名声甚至在天王洪秀全之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时期是什么王,一起

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