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基本素养 > 关于闽南礼仪

关于闽南礼仪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关于闽南礼仪

  闽南方言来自古汉语,闽南文化传自中原古文化,因此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闽南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闽南礼仪

  闽南人把礼仪称为“礼素”。“礼素”是古词语,元·睢景臣《搬涉调·哨遍》就有:“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素。”闽南话有一整套礼貌用语和行为准则。如早上起床就要跟家长请安,出门与人相遇,要热情地跟人家相借问(打招呼),做人要做古意人(古道热肠的人),待人接特得好所行(hoosoognia朴实、热情),待人、处事、言行要“照纪纲”,遇事要吞忍(忍耐,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要求同存异,做一个“有量、好量”的人(有忍让、宽在、包容的胸怀,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跟人家交往要“有来去”(有来往),拜访老师、亲戚、朋友,有时还要准备“带手礼”(伴手礼),正如《礼记》曰:“有来无往,非礼也”,有来有去才有礼素。

  闽南人很重视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社会礼仪。闽南话保留古汉语“教示”(即教育,教诲之意),唐·元稹《笑子》就有:“教示读册望早成。”《估客行中》就有"父兄相教字,求利不求名。“闽南人从小教示孩子尊敬师长,称呼老师为"先生”,遇到先生要“行礼”,“先生教示较好,爸母教示”,“听先生的话,做先生的好学生。”这正如《尚书》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上天保佑和帮助人民,立君来管理,派老师来教导.)儒家把天、地、君、亲、师排列在一起,可见老师地位崇高.两千多年来,人们把孔子当为万世师表顶礼膜拜。当然学生尊敬老师,视同父母,终生不忘教育之恩,老师也要爱护学生,以礼相待,除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教给学生礼仪,视学生如己子,爱护学生身心健康。

  闽南人教示孩子交友“得跟人家和,不要看人无”(要跟人家和气相处,不要瞧不起别人),“加一个朋友加一条路,加一个冤家加一堵墙”,因为“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同学间、朋友间友好相处,互助互教,助人为乐的精神。正如《礼记·学记》云:“独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单独学习,而没有和同学一起切磋,就会知识浅陋,见闻不广,耐心教育孩子处处“克己复礼”,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闽南人也很重视孩子从小学习社交礼仪。社交礼仪必须从小在家庭开始学习,在家里能尊敬长辈、讲礼貌,讲礼节,推而广之,再跟父母亲学习些必要的礼仪知识,因为父母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尊敬长辈就是孩子学习的楷模,孩子能耳濡目染,深受影响。有人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的范例对未成年的心灵是不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接待亲人的礼仪,到别人家里做客,也会文质彬彬,亲友来了,就会彬彬有礼地接待.在职场里,对待上司、下属、同事、亲人都以同理相待。

  闽南有句谚语叫“好歹亲情,礼数照行”,意思是亲戚即使再疏远,遇到红白喜事礼数还是得照来。在闽南人看来,礼数是不能随便的。“无茶不成礼”,这是闽南人最基本的待客之道,茶是闽南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茶具。在闽南,一有客人或亲戚朋友来访,主人便会泡一壶茶招待客人,而在喝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礼节要注意。例如,给客人倒茶的时候不能倒满,通常只倒七分满,然后双手奉茶。

  闽南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礼数就是请吃“点心”,待客的“点心”主要是面线、煮熟的鸡蛋,还会加一些瘦肉、香菇、虾仁等,“点心”一般是用来招待远房亲戚或者稀客贵客。在人际称谓上,闽南人也很注重礼节,一般见到年长的人都会称为“某某先”,路遇陌生的老人一般也会尊称为“老阿伯”、“阿婆”。闽南人还将老师和医生尊称为“先生”或“先生娘”。去探望生病的亲戚朋友时闽南人经常会有所“带手”,“带手”在闽南方言里就是带礼物的意思。

  在参加宴席的时候也要注意“坐法”,方桌一般坐八人,左上位为上座,下右位为主位,所以要注意礼让。随意乱坐,就有可能被人看成“没大没小”。闽南人还讲究礼数中的“数”,在庆贺喜事的礼金中,一般习惯用双数,表示成双成对,寓意吉祥。订婚、孩子满月、周岁送鸡蛋一般也是八个。在数字上,一般双数用于“红事”,单数用于“白事”。日常生活中尚且有这么多礼节,逢年过节、婚娶丧葬等特殊的日子礼数就更多了。

13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