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大全 > 励志小说 > 艾瑞里小说《怪诞行为学》经典语录

艾瑞里小说《怪诞行为学》经典语录

时间: 若木633 分享

艾瑞里小说《怪诞行为学》经典语录

  1、人类本性中的三大非理性怪癖:第一种怪癖,我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第二种怪癖,是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第三种怪癖,是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怪诞行为学》

  2、拖沓问题人皆有之,那些认识到并承认自己弱点的人能够更好地利用设计好的工具帮助自己战胜它。破釜沉舟,帮助自己战胜拖沓,这就是我和学生们的经验。 -----《怪诞行为学》

  3、我们所有人,不管有多“善良”。都会低估激情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怪诞行为学》

  4、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以社会规范为特征,另一个以市场规范为特征。我们对这两个世界实行不同规范。不仅如此,把市场规范引入社会规范,如同我们前面看到的,就违反了社会规范并且伤害了社会关系。一旦发生这样的错误,社会关系就难以恢复。 -----《怪诞行为学》

  5、多数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使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我们选择某一免费的物品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 -----《怪诞行为学》  6、有了适当的机会,很多平日里诚实的人也会作弊,我们发现坏了一锅汤的并不只是几条臭鱼,多数人都会作弊,但作弊的程度不高。 -----《怪诞行为学》

  7、在医药方面,我们发现的是,一分钱,一分货,你付多少钱,就有多大疗效,价格能够改变体验。 -----《怪诞行为学》

  8、我们可能往往认识不到,无论哪种情况,保留余地的同时我们也放弃了别的东西。我们有种非理性的冲动,要让所有的门都开着。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但这不意味着不应该去关。 -----《怪诞行为学》

  9、所有权还包含我称之为“独特个性”的东西。其一,我们在某种事物上投入的劳动越多,对他的感情越深。另一种独特个性是我们在实际拥有所有权之前就对某物产生了拥有的感觉。 -----《怪诞行为学》

  10、一旦参与者愿意出某价买某物,他们此后购买同类产品也会参照他第一次出价(锚)决定的出价意愿。不过价格标签本身并不是锚。它们在我们深入考虑后,想用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时才可以成为锚。 -----《怪诞行为学》

  11、在我看来,贷款市场的主要失误之一是银行方面根本就没考虑到人们算不出自己正确的贷款金额。我们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金钱奖励经常是把双刃剑。他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但是如果奖金数额过大,反而会事与愿违地影响实际业绩。 -----《怪诞行为学》

  12、如果让我从本书中叙述的研究结论里浓缩出一个重要的教训,那就是,我们都是棋盘上的小卒子,对棋局里的多种力量认识不多。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稳坐在驾驶座上,对自己的决策,对自己生活的方向具有至高无上的操控能力;但是,可惜啊,这只是我们一相情愿的认识。 -----《怪诞行为学》

  13、这些实验结果显示人们有时甘愿牺牲消费快感来突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人们选择食品和饮料时好像有两个目标:或者给自己带来最大享受,或者希望在朋友心中留下自己某些正面的人格特质印象。 -----《怪诞行为学》

  14、离现金一步之遥的作弊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擅长把自己细微的不诚实想法和做法合理化,所以我们通常很难清楚地确定非金钱事物对作弊的影响。 -----《怪诞行为学》

  15、美食不如美器,预期改变品味。 -----《怪诞行为学》

  16、我们总是靠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我们不但喜欢拿事物与事物作比较,还喜欢把容易比较的事物集中比较----避免把不容易比较的事物作比较。 -----《怪诞行为学》

  内容简介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你真的会失控?一时冲动就是没道理可言?本书作者丹·艾瑞里告诉你:错!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社会当实验室,真人做小白鼠,丹·艾瑞里的这本《怪诞行为学》一语道破,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他比别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更好地揭示、解释了我们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作者简介

  丹·艾瑞里,18岁时的一场爆炸意外,让艾瑞里全身皮肤70%灼伤,住在烧伤病房达三年之久。身穿治疗用黑色弹性紧身衣、头戴面罩的他,自嘲为“蜘蛛侠”。但恰恰是在这段漫长、无聊,而又痛苦不堪的岁月里,那套奇异的“蜘蛛侠”服装拉开了他与外界的距离,使他可以以局外人的眼光重新看待身边的世界,从此有了探索人类行为与经济关系的兴趣。最终,他成为着名行为经济学家。

  丹·艾瑞里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艾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和斯隆管理学院行为经济学教授、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研究员、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员。在麻省理工学院期间他写了这部行为经济学的重要着作。他的文章一直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上发表。

95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