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大全>励志演讲>

白岩松励志演讲稿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白岩松是很著名的央视主持人,他的演讲也是很值得我们去观看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白岩松励志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白岩松励志演讲稿篇一:寻找信仰

  每天打开电视或上网看新闻,常看到:

  “航班延误,游客围攻机场工作人员”

  “机场爆炸”“商场砍人”

  “孩子被摔”

  “城管打死人”

  ……

  社会时常显出浓重的戾气。我们不能只简单谴责这一戾气横生的现象,也不能指望肇事者被惩罚就万事太平,此刻,更需要思考的是这些戾气的根源在哪里。

  我觉得以下三个因素可以涵盖中国目前的很多问题。

  第一个,来自不信任。

  现在中国巨大的信任危机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飞机飞不了,如果说是空管原因或是天气原因,可能没有乘客会相信。他拿起电话一打,一听说北京天气好着呢,就急了,说北京天气好着呢,你怎么撒谎?

  我无意替中国的航空公司解释,的确,它们的服务有时会让我非常难以忍受。但是我仍要替它们申述一点:

  中国的空中空间给民航的比例只有17%,民航也有它非屈的一面,因此,有时候不得不撒谎。

  撒谎导致公众不信任,所以公众就会产生焦虑,如果彼此信任的话就会心平气和得多。

  第二个,来自中国人的“怕吃亏”。

  人太多了,所以都怕吃亏。

  我买了票你不让我走,那我不冤死了。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已经非常习惯直奔目的。

  干什么事都是直奔目的,过程往往被忽略了,尤其是旅游。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从来不习惯那种直奔目的地的旅游。有一次在厦门鼓浪屿,几乎所有的游客,一到鼓浪屿就会直奔日光岩,到了那儿,爬几步照完相转身就走。而我离开日光岩不到100米,走进鼓浪屿的巷子里,突然看到另一个鼓浪屿——最美的鼓浪屿在巷子里。

  其实很多风景都在意料之外,但是大家都直奔目的地了。

  有个外国人写了一篇文章《跟着中国旅游团游欧洲》,他跟了一个中国的旅游团,八天十国旅游。八天十国旅游,这在国外是没有的,只有我们中国有。

  我们还有世界公园,一个公园里边有50多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一天就能游完。

  我们太想直奔目的地了。

  这就是过去物资匮乏所导致的一种急于拥有的心态。

  但是要忍受它是一个过程,慢慢地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抛弃这种生活方式,抛弃这种节奏。

  机场上安静的人会多起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一听“延误”,就心平气和地转身拿出一本书。有的时候他可能突然还会“感谢”——幸亏今天飞机晚点了,我才把这本书认真地读完了。

  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具备这种心态,一切就会好得多。

  每个人的幸福和焦虑都与大环境有关,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

  卖猪肉的人用喂了瘦肉精的猪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买了馒头,没想到馒头被别人染了色;卖了染色馒头的人,兴高采烈地去给孩子买奶粉,结果里头有三聚氰胺……我们每个人都在害别人,而每个人又都是受害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去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我想有三个词可以概括,那就是公平、民主和信仰(或者叫希望)。

  第一,没有公平就不可能让大家觉得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

  不公平就会有愤怒,就会有焦虑,用一句形象一点的话来说,我希望全中国人民都成“富二代”。当所有的人都富起来的时候,财富就没那么重要了。

  就像大画家董寿平,他后来之所以成为大画家,是因为他们家太富了,他却只喜欢画画,把财产全扔了,一心画画,成了大家。如果他家庭不富裕,他能扔掉财富吗?他会成为大画家吗?

  当中国人都成了富人的时候,生活会静下来,这需要公平,规则的公平,各方面的公平。

  第二,是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让全社会的信任建立起来,因为我参与其中了,就像陪审团。

  中国现在也慢慢开始让民众的意见参与进来,你参与其中了,才会拥有更大的信任感。

  最后一个,就是信仰(或者叫希望)。

  有信仰就会有敬畏,就会有变好的冲动与行动,就会有自觉对恶的抵制,个体与社会就会美好一些。

  我觉得中国有很大的焦虑、痛苦,是因为我们的确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中国只有1亿多人有着各种各样的信仰,剩下的都是临时抱佛脚。

  中国人走进寺庙或者道观,目的非常明确——没孩子,去找观音;病了,进药王殿;缺钱,拜财神爷。另外,中国人还发明了“许愿”和“还愿”这一说,信仰全是临时的,千百年来都这样。

  当然,必须强调,在中国,信仰可不一定与宗教有关,但一定与我们内心的充实有关。我们内心要建立一种信仰,就是要有所敬畏。改革开放30多年,欲望面前,信仰的核心是敬畏。

  敬畏是两个词:尊敬和畏惧。因此,我一直把它比喻成一条大河两边的河堤,这边是敬,那边是畏。如果河的堤坝足够高,不管河流怎么波涛汹涌,都不会泛滥成灾。一旦敬畏的河堤不在了,或者变低了,欲望的河流就会奔腾泛滥,带来无数灾祸。

  人一定要活在希望之中,只要有希望、有信仰,人就不会那么焦虑。

  寻找信仰,我觉得这是中国最大的命题。

  白岩松励志演讲稿篇二:白岩松同学聚会感言

  人到中年,常听到旁边的同龄人自嘲:老了。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则是:过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果这就意味着老了的话,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为每一次同学聚会,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学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会前后那几天怎么过的,好像都忘了,因为注意力都在聚会当中。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们十来岁已常有聚会,母亲,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学聚会。而我,也经历过,昨天晚上刚刚和高中同学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点,小学同学已经在家门口守候,中午喝之前,还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还有初中同学的聚会,万万不可被酒冲昏了头脑,可酒杯一端,誓言烟消云散。

  一个班级,是否可以常常聚会,一来要看上学时期班级的气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来要有几个热心张罗的人,用他们的辛苦与热情点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还留的同学,第三,还需要组织者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总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聚会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级,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学从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学同学,在日常聚会之外,还开创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传统,因为“开学了”。

  有一次在飞机上,看杂志上一篇对导演康洪雷的访问。他和我一样,也是内蒙人,每年,他都会回草原,和同学们在一起,不用说《士兵突击》,不用说《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就说过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且行也行不行也行,只要酒下得顺利,同学们和自己都会很释然:这小子没变,还是咱们的那个老同学。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只好合上杂志,再没看剩下的半本。没办法,感同身受。

  大学同学不在草原,不用拼喝酒,但也不少喝。我的一位天津同学如马三立般留下一个经典感慨:每次咱们班聚会,我都只记得前半截,后半截都是下次聚会时同学们讲给我听的。因为每次后半截,我都喝多不记事了。

  其实,好多人恐怕都和他一样。

  大学入学二十年,我们组织聚会,起名“至少还有你”,用意十分明显,不管怎样世事无常,不管路途顺还是不顺,不管眼泪多于笑容又或者相反,值得欣慰的是:至少还有你。

  在聚会前,我们收集了每个同学提供的校内旧照,稍加编辑,制作成一个大大的专辑。在聚会的开场,我们几十个中年男女,重新汇聚在校园内原来的教室里,老师们也都请了回来。一开始,就是老照片播放,二十年的岁月,不要说有时认不出别人,估计连自己都难以辨认,在一片“这是谁”“这是我吗”的七嘴八舌中,慢慢地,开始“老泪长流”,师生都如此。这时,看着有人带来的孩子依然快乐地在课桌间游戏,突然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错觉,这是过去,还是现在?二十年时光真的消失了吗?

  在同学的聚会中,常常会有笑话。比如一位男同学对一位女同学敬酒,真诚地借着酒劲说道:“上学时,我一直暗恋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满座哄堂大笑,男同学只好干杯为敬。

  聚会时,同学们的惯常语是“没变没变”,大家互相陪着慢慢变老,自然觉得彼此没变。但隔一会儿走进校园,看着校园里年轻的师弟师妹们,正和自己当初上学时年龄一样,大家才哑然失笑,“没变没变”,纯属自欺欺人。

  有聚会就离不开音乐,一次,我们将过去校园里最流行的歌曲与舞曲,编辑成二张CD,长达两个半小时,聚会中的舞会,正是在这过去的旋律中行进的,而在这熟悉的旋律中,大家似乎得以安慰,不觉年华老去。

  还有一次聚会,晚餐也结束了,舞会也结束了,酒醉的人也醒了,大家意犹未尽,就席地坐在外面的水泥地上,将所有现在能想起来的上学时的歌唱了一遍,直到脑海中一片空白。

  2009年就更宏大,毕业二十年,于是组织了全年级的聚会,之前光策划会就开了近十次,最后几百人云集校园,踢球、跳舞、大联欢会。组织者尽力,同学尽情,学校尽心,成为又一段难忘的记忆。以至于一年后,很多同学又要组织庆祝大聚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聚会。

  聚会固然好,然而副作用就是,聚会之后重新回到现实中难。并且岁数越大越是如此,甚至让你产生幻想:人世间,为什么不能一直上学到永远?正是在这样的失落中,一天一天,艰难地从纯真校园岁月再回现实的混乱世界里。而同样难的,是从干干净净的同学友情中,再回到人心隔肚皮的竞争或拥有距离的环境中。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正因此,才有了同学聚会的价值,也才使同学聚会日益时尚并大踏步向产业方向发展吧!

  对于我们,同学聚会已经像一个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开之后,反而似乎比大学校园里还亲还互相牵挂。聚会多了,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岁月的催化下,我们的友情已经变成亲情,每一次聚会,都使得亲情的成分进一步发酵。

  也因同学在那里,聚会在那里,平日里一些日子才不那么难耐,起码都知道,不必担心岁月匆匆,过去的一切都会模糊,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同学替我们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白岩松励志演讲稿篇三:人生就是一场跟岁月的谈判

  为什么老人跌倒了会没人敢扶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覆盖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如果老人跌倒以后,知道不会给孩子添麻烦,他就不会讹人了。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天在日内瓦湖边,龙永图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吗?”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吗?”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当时我只记住了这句话,没有太深的理解。 这三四年,我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年轻时从来都觉得妥协是一个糟糕的词,过了四十岁我才明白,只有能够使对方和你都做到一定的妥协,然后完成进步,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回望历史,你不觉得所有的进步都是由双方妥协促成的吗? 说小了,人生就是一场跟岁月的谈判。很多人过得拧巴,就是单方面想赢,忽略了岁月的力量。人到四十多岁头发会白,眼睛会花,你改变生活方式,向岁月妥协,岁月也会向你妥协半步。你跟你的领导之间也是一场漫长的谈判,民主不也是如此吗?

  我觉得,当下的中国,需要营造一种双方都懂得妥协的氛围,共同前进。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我觉得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我觉得,可能这是最关键的。 我们未来的十年,就是要看会不会形成一种妥协的平衡点。任何单方面的妥协都不可能实现。现在很多事件、冲突,都是因为非理性的公众和非理性的权力撞上了。 但是,这两者之间谁先谁后,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公权力要先妥协。媒体更多的是要约束公权力,要通过对常识的扞卫和对理性的呼吁,慢慢地让这个社会的理性建立起来。

  现在,好像每一个人都很苦闷,不像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突然沉默,不理过去了,然后一门心思玩经济挣钱。现在,中国人重新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开始迷茫:物质上差不多了,可是还不幸福。怎么办?在这个迷茫的时候,我觉得恰恰需要理性——很简单,逼迫双方妥协,从自己做起。


看了白岩松励志演讲稿还看了:

1.白岩松写的青春励志演讲稿

2.关于白岩松的励志演讲稿

3.白岩松励志演讲稿精选两篇

4.白岩松的青春励志演讲稿

5.白岩松的励志演讲稿精选

白岩松励志演讲稿

白岩松是很著名的央视主持人,他的演讲也是很值得我们去观看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白岩松励志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白岩松励志演讲稿篇一:寻找信仰 每天打开电视或上网看新闻,常看到: 航班延误,游客围攻机场工作人员 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奥巴马开学励志演讲稿中英文
    奥巴马开学励志演讲稿中英文

    今天是你们很多人开学的日子。对于进入小学预备班、初中或高中的学生,今天是你们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奥巴马开

  • 踏青春游演讲稿精选
    踏青春游演讲稿精选

    草长莺飞,时和气清的春天正是踏青春游的好季节。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踏青春游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踏青春游演讲稿篇一:与安全、文明同

  • 有关安全的演讲稿
    有关安全的演讲稿

    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还意味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安全的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安全的演讲稿篇一 亲爱

  • 关于安全的演讲稿精选两篇
    关于安全的演讲稿精选两篇

    只有拥有忧患意识,强化忧患意识,才能促进我们的生产和发展的活力,才能我们安全工作的动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安全的演讲稿

49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