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文化 >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理论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略显滞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篇一

  《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选择 》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逐渐进入中国,实践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提升自身持久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成长的有效手段和资本。文章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和定义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根据现代企业社会观探讨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将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企业战略的选择,从战略的视角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竞争力 企业战略 蓝海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及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个概念起源于欧洲,在1924年由美国学者奥利佛・谢尔顿首先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因日益受到“赚取工人血汗钱”的指责,CSR问题开始在各国被提起,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CSR运动,跨国公司纷纷开始要求其供应商接受有关劳工标准和CSR的审查。

  目前国际上没有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相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企业和公众的长远利益出发,改善和增进利益相关者(股东、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当地社区、政府等)的利益、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和承诺。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迅速影响开来,对我国也不例外。2006年1月1日修订后的公司法特别强调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来自各种国际组织、供应商、消费者、员工等的需求表明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为了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以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企业也应履行社会责任,并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整体战略中。同时以改善我国企业劳工和安全生产现状,节约资源,促进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增强国家竞争力,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产品、价格、人力资源等一样的新型战略。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贯穿在企业采购、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市场服务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更加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创造优良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谋求长远、持续的战略利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内在竞争力

  (1)防止贸易摩擦,突破贸易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与各国的贸易并没有如原先期望的那样畅通无阻。很多进口国家利用社会责任标准设置了新的贸易壁垒和市场障碍。比如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壁垒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社会责任标准。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50%以上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随着SA8000实施,将重新与我国企业签定采购合同,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经或必将遭遇SA8000标准审核。企业履行环保、劳工标准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不仅能让我们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巧妙突破种种贸易壁垒和市场壁垒,而且能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给顾客差异化的感受,有利于进入和拓宽国际市场。

  (2)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提高效率,争夺优秀的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所带来的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持久生存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给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酬制度、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以人为本的管理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社会活动带来的良好的社会形象,能提升员工的自豪感。以此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企业形象和影响力提升,企业更能吸引招聘人才,激励和保留优秀的人才。

  (3)促进企业创新

  企业在履行对环境的责任时,要求企业尽可能的杜绝废弃物和浪费,使用可再生能源,迫于短期内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企业会重新设计工艺,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行无害排放。这将有利于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员工的创新意识也会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对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主动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后,就会拥有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通过共享技术信息,进行合作开发等手段缩短创新时间、分担技术创新风险,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

  (4)有效降低营运成本

  首先一方面能通过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率,出售回收物品等来提高企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废品率、防止污染排放等来降低成本。例如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采取了在产品生产环节抓节水、开发废水再制纯水工程等措施后年节约用水成本达550万元。其次良好企业形象有利于吸引员工,减少招聘和培训费用,减少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同时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会使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再次企业良好的声誉可以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减少广告费用的支出,特别是由于免费宣传的增加。同时贴上“社会责任”标签的差异化产品能获得溢价销售的利润。

  (5)帮助吸收资金

  由于投资者日益强调社会责任,CSR企业更容易吸引投资,而且他们在融资过程中和银行、保险业及政府的交易成本也相对低。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 2000的普查发现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机构投资把20%的资金投在了CSR企业。

  2.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提高顾客忠诚度,提高市场份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通过为顾客提供高质量,公平价格、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的各种权益、保护环境活动、积极捐助社会公益等一系列社会责任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评价,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使顾客对企业更加忠诚、积极推荐新的顾客、并乐于传播对企业有利的信息提高,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使企业比竞争者更具竞争力。

  3.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监管环境得到政府、政策支持

  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照章纳税以履行对政府的责任。这将有利于降低政府的监管力度,获得更多的自由,并建立牢固的相互关系。而且当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补贴。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降低公关危机发生,有利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社会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

  4.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从红海竞争走向蓝海

  在目前过度拥挤的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形成值得信赖的企业形象,对外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形成竞争对手没有的差异优势。以及其蕴涵感情和责任的产品和服务也会给爱屋及乌的消费者以好感,企业不用过多的附加成本就能创造出顾客愿意支付高价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规避竞争者,开拓属于自己的蓝海。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必须跟上国际社会发展的节奏,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企业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企业完全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不现实的,企业应该在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和谐、共赢的发展关系,才能保证企业和社会共同稳定发展。我国企业应结合国情,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战略中,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企业的社会责任[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2]柯恩: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竞争优势[J]. 哈佛商业评论, 2006, (01)

  [3]迈克尔・波特,克拉斯・范德林德: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竞争优势[J]. 哈佛商业评论 , 2006, (01)

  [4]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 人民业出版社,2005年8月

  [5]楚金桥: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理与对策[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 2006, (02)

  [6]殷格非: 提高责任竞争力应对全面责任竞争时代[J]. 上海企业 , 2006, (01)

  [7]刘德胜金常辉: 战略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J]. 企业研究 , 2006, (11)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篇二

  《 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日益融入全球价值链以及国内竞争全球化,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体系,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是协同演化的,需要权变地应对时空差异,实现公司治理与管理的上下协同。本文提出了融合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管理框架: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循环往复+实现从理念构建、形成体系到融入实践的螺旋式上升,推动着社会责任嵌入式企业战略的拓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协同演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49-04

  中国经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不得不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微观层面,企业短期行为带来的诸如环境恶化、欺诈顾客、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企业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全球范围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愈演愈烈,在政府、媒体和社会活动人士的压力下,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各国企业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中国企业日益融入全球价值链以及国内竞争全球化,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体系、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尽管全球范围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真正将企业社会责任从管理的边缘引入战略管理主流的当属战略管理顶级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在题为《战略与社会:竞争优势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一文中,波特用他犀利的战略思维重新诠释了企业社会责任,使之与企业竞争优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从而彻底打破了社会责任与股东利益之间的藩篱,扭转了主流商业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尽管如此,波特依据的仍旧是价值链模型和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等静态观点,尚未充分考虑环境的动态性与差异性。目前国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观点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探究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构建融入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施中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CSR)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完备的概念体系,整个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较为笼统,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还没有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认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上的不统一和语义上的歧义,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重障碍。本文采用了目前影响较大、较为专业的定义,即: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商业道德,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针对中国特定的情境因素展开本土化研究,探索和揭示中国背景下的CSR维度,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有9个维度,其中有3个维度(即就业、商业道德及社会稳定与进步)在西方文献中没有被提及,同时还发现有2个维度(即股东权益和平等)在西方得到普遍认同的CSR维度没有在中国得到体现。由于社会各界的压力以及企业自身认识的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逐步在中国兴起。“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着普遍认同“优秀企业家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度认同履行经济、法律、伦理、公益四个方面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当多的企业经营者比较关注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企业履行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方面存在欠缺的现象较为突出。总体来看,实施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绩效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者在认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比较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可能会权衡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目前,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绩效方面、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结论并不一致。多数研究认为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是正相关的关系,例如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绩效与过去以及将来的经济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中国有研究者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当期看,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企业,企业价值越低;但从长期看,根据关键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企业价值。同时,该研究也表明资产规模、负债比率、重污染行业因素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活动显著正相关;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ST类公司、前一年的盈利能力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活动显著负相关。由此,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一个公司的社会责任行动明显降低了其长期经济绩效。如果政治和社会压力迫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管理者在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时必须考虑社会目标。

  2、利益相关者的泛化。企业领导者需要明确,在追求社会目标方面需要考虑哪些人的利益,即对哪些“利益相关者”负责。但是目前“利益相关者”外延不断扩大,其范围的模糊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的泛化。“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延的过分扩张,一方面使得“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本身走向“模糊”和“空泛”;另一方面,将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等量齐观”地对待,使得企业也无法平衡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果让企业领导者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等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如果只是泛泛地考虑社会责任,而不从切合企业战略的角度来思考该问题,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的各项社会责任行动好似一盘散沙,既不能带来任何积极的社会影响,也不能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造成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极大浪费。由于利益相关者的泛化,无法实现目标集聚,目前许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亏损企业以及处于衰退阶段企业的经营者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能带来的企业成本增加顾虑较多。更有甚者,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办社会”。所谓“企业办社会”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大包大揽,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很多福利功能,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主动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双赢,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3、社会责任管理不力。当前,企业需要不断地承担社会责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争论焦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讨论企业是否应该对社会责任作出充分承诺,而是讨论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承诺、如何实施社会责任、如何将社会责任要求与组织实践结合起来的问题。在中共“十七大”以后我国政府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我国得到了很大普及,引起了政府、企业与社会的极大关注。

  但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度研究和实践运用方面,与国际社会和我国企业的实际需求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实践中,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有限,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理解的比较缺乏。尽管有些文献提出构建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竞争力,但是多数文献还未将企业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系统地联系起来进行深入分析。仅仅讨论社会责任的外在压力而不阐释社会责任如何上升到企业战略层次,是无法推动企业去制定和执行社会责任战略的。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的协同演化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对外应关注竞争环境,对内应聚焦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进行内外整合,从而指导战略制定和实施。企业的外部环境既包括市场环境,又包括非市场环境,是经济与社会的复合体。有鉴于此,学者Schwartz和Carroll尝试将经济责任、公共责任和社会响应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国内有学者基于管理观点动态地和整合地审视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对社会责任如何融入到管理实践中进行探讨,构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与其战略适应模式的共同演化模型,并从战略价值创造、战略类型选择、战略导向转变以及战略过程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对策及相关建议。因此,立足于动态的、过程的、演进的视角,强调通过战略调整或战略变革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够更好地把握和预测战略的发展趋势。这种动态适应要求社会责任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企业发展的规模性、周期性特征,实行权变制衡。在企业内部,要协调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在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中形成社会责任的统一体。

  1、权变:时空差异的应对。现代战略理论一方面要追求在既定状态下战略的相对稳定性,同时穿插着偶尔向新战略的显著飞跃。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会形成序列,进而确定出阶段、时期和生命周期,衍生出时空差异。企业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导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根据生命周期可以区分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反应形态和责任类型(见图1)。从履行社会责任的类型看,以成熟期为中心,越是向中心靠拢,越是需要在履行经济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担负起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越是向两侧延伸,越是收缩至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反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依次采用防御型、反应型、常规型。随着认识的深化,企业可能采用预应型的战略举措。同时,随着企业发展的停滞以及面临诸多困难,可能重新采用反应型和防御型的策略,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社会责任成本。

  与生命周期相伴随,企业规模、经营领域、地域分布也可能发生变化,这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相应的影响。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有实力、有预期地将资源投入到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去。同时,随着经营领域的拓展以及业务地域的开拓,由于各个国家、区域的经济及文化上的差异,这些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有所不同。目前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变成“中国制造”,企业需要考虑其在全球供应链上应负的社会责任。

  2、协同:公司治理与管理的互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一个多样化的活动或过程,它是环境背景压力的“外在性”需要和企业战略等社会行为过程中的“内生性”需要的综合结果。“外在性”压力要求企业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诉求,这与公司治理的核心要求不谋而合,是从更深层次对公司治理提出的要求。由此,公司治理由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逐步演化为全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在“共同治理”导向下,公司治理必须建立企业履责的基本架构并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国内学者将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三者的整合模型和演化过程,对其协同演化的“最佳实践”作了相关拓展。只有将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密切结合,从高层管理到中层、基层形成良性的适应文化,才能保证社会责任得到系统思考与系统执行。公司治理与管理的互动,以追求社会责任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为核心,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保护的系统运作。在战略形成、战略实施与战略控制过程中,发挥治理与管理的协同作用,实现战略导向由单一满足股东转变为协调利益相关者,实现战略类型由低成本领先转向差异化,最终实现社会责任管理由局部思考到系统思考。

  三、社会责任嵌入的战略管理

  要让企业社会责任既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又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服务,就要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尽管履行反应型社会责任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通常很难持久。只有通过战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对社会施以最大的积极影响,同时收获最丰厚的商业利益。这可以从分析、设计、执行和控制等方面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目标管理融合框架,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从局部视角到系统视角的转变。从动态观点看,嵌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包括三个方面,即战略形成、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见图2),周而复始,不断提升。

  1、战略形成。企业社会责任不要沦为浮夸的说教,就必须将其和企业战略联系起来,使企业战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企业通过进行环境扫描、分析与规划、主题选择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形成了融合社会责任的战略决策。在环境扫描时,企业需要采用经济分析、情景规划技术以及情报系统等系统性方法,预测和评估那些看来突如其来却又早有预兆的社会问题、法规变化的战略性影响。透过了解各种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问题,提早做好应对冲击和施加影响的准备。在分析与规划阶段,企业将自身的目标、能力和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其选择能突出企业特色,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只有将社会责任问题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企业才能将其对战略目标的影响提升到战略层次,从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对社会责任进行统一设计。在主题选择上。要突出特色,实行差异化策略。企业由成本领先型转向差异化,使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树立企业独特的形象、品牌等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声誉等价值增值,以致这些增值大于其成本,则企业才能使社会责任成为战略管理的内容。总之,在战略形成阶段,要促成企业领导层的认知与支持。重新诠释企业理念。

  2、战略实施。战略实施的主旨在于落实战略决策,这需要领导、组织与创新,其中的关键在于实现公司治理与管理的上下协同,并与社会责任互动。这是因为,如果缺少匹配的治理结构机制,企业的价值分配难以平衡,其激励和监控功能也将弱化,导致代理人积极性降低进而降低组织管理的效率。也无法将社会责任转弊为利;没有组织管理能力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治理结构机制就成了空壳,而社会 责任的承担更是“奢谈”;倘若社会责任意识过低,其组织管理能力和公司治理也会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严重时就会形成企业危机。实施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实现从应急措施到系统管理的转变,就要建立相应的支撑机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目前,国外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主要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董事会决策模式:在董事会层面设专门委员会负责CSR事项。第二种模式是董事会承担、经理决策模式:在董事会的职能中明确董事会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操作上,董事会把企业社会责任授权给CEO负责。在管理组织中,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可以考虑设立专门负责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部。

  3、战略控制。为了保证战略实施不偏离既定方向,保证战略决策的实现,企业领导者要进行有效的战略控制,详细评估和反馈社会责任成效,有效应对社会挑战。传统的绩效评价标准已经难以全面评价涵盖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绩效。要在充分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指引下,遵循评价体系的内部逻辑关系,并从共生性、战略相关性和均衡性原则出发,构建企业共生竞合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具体包括3个方面:即财务绩效(战略结果)、经营绩效(经营管理战略)和社会绩效(社会责任战略)。这三方面构成了企业共生战略绩效体系的一个“绩效链”,并形成一个循环闭合系统,即由经营绩效驱动财务绩效,进一步驱动社会绩效。社会绩效再驱动经营绩效,完成一次循环。

  总体来看,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循环往复,实现从理念构建、形成体系到融入实践的螺旋式上升,推动着社会责任嵌入式企业战略的拓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概念体系以及运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经营绩效不确定引致的担忧、利益相关者泛化产生的聚焦性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力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等等。应当看到,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演化与企业战略适应模式的演化是协同发展的,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社会责任的定义应该是全面的,但是履行应该是分层次的。企业需区别对待不同情况,妥善处理时空差异。在公司治理与管理上要实现上下协同,从高层管理到中层、基层形成良性的适应文化,才能保证社会责任得到系统思考与系统执行。将社会责任纳入战略管理框架是大势所趋。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理念、拓展思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社会目标的关注。尽管目前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和行动仍然有限,但是有理由相信,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成功是十分有益的。立足于中国环境和战略视角,构建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竞争优势,树立起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形象,必将有利于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篇三

  《 战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

  [摘要] 随着欧美国家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高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国企业必须理性看待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积极探讨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对策,并根据内外环境适时调整其社会责任战略,变被动为主动,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战略 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在欧美国家的呼声更加高涨。欧美国家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己所使用的产品的来源和生产销售过程,更加关注这些产品背后的东西,要求跨国公司采取对社会负责的行动。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现在的大型公司都会承担社会责任,而且肯定要尽力去做。”也就是说公司必须对社会责任与公司利润同样关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欧美公司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中国要想真正与国际经济相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探讨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多德教授针对美国在萧条时期的种种社会问题指出:“公司对雇员、消费者和公众负有社会责任,尽管这些社会责任未必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但应当成为企业管理人员遵守的职业道德。”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并逐渐波及全球。它使得消费者不仅关心产品质量,还关心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依据此定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一是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就是要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利润和企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以确保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利益。二是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对消费者履行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不得对消费者有欺诈行为。三是对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的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承担义务。四是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按照债务合同的要求,按时足额地还本付息。五是对政府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依法干预和监督,不得偷逃税款、避税漏税。六是对社会的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以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企业的管理者应积极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并利用组织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愿望和要求。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既反映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在内的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过去企业只对股东利益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客户、社区、公众、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应当把社会责任纳入战略管理体系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带来的全球经济变革,我国企业必须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对待和把握这一变化,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之中,变被动为主动。企业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生产,而且还要考虑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考虑产品的安全,包括生产的安全、材料的安全、产品运输的安全,产品怎样安全地进入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去。

  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也就是企业要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愿景提出,并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善待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塑造具有高度亲和力与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项调查结果表明,88%的被调查者更乐于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中购买产品。另一项研究也发现,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公司的声誉,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实践已经证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呈正相关;企业进行良好的社会责任管理,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可以获得长远的商业利益。如沃尔玛坚持用社会责任标准审核其供应商,做到了全球零售业的第一位。

  有人认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是有成本的,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就会增加经营成本,因此会降低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不仅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更应关注企业长期的获利能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企业长远的发展能力。一个企业将部分财富回馈社会,自觉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很容易在公众中获得

  良好的信誉,这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更易获得有利地位,增强企业持续的获利能力,同时有助于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可用一个三角模型图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分解,以便于管理者进行战略管理决策,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最下面的一层是法规层,是企业应承担的最基本的法律责任,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具有强制性。中间层是标准层,企业的行为主要受社会风俗习惯、行业标准的影响和约束,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有所减弱。最上面一层划分为两个为区,即战略区和道义区。战略区是企业管理者基于战略考虑而采取的行动,是对消费者、竞争者、员工、法律等内外部压力所做的积极反映。道义区是管理者基于自身的价值断而做出的行动,这些行为由管理者的道义责任决定。

  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应该认识到其经营活动对所处的外部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社会发展同样也会影响企业追求成功的能力。因此,企业应实施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积极应对其经营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使其为企业的社会声誉、业务运作和竞争优势的建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要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实施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政府应积极推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1)政府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从公司法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2)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与国际责任标准衔接。帮助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3)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4)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定期评估,对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公开表彰,对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进行批评或惩罚,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2.企业应提出明确的社会责任愿景

  提出明确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战略愿景,是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管理的前提条件。战略愿景集中反映了企业的任务与目标,表明了企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都把眼光放在获取利润上面,利润最大化并不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现代企业的最高使命。因此,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高涨,企业需要重新修订战略管理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员工、消费者、公众及政府的需求,站在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高度,开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确定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日本公司积极地将环保内容包括在企业任务描述之中。保护绿色地球基金会秘书长KouichiYanagida说道:“几乎所有的日本公司都精明而敏锐地树立了绿色(环保)思想。”绿色信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有助于销售产品,还在于它可以吸引新的雇员。日本人在设计产品时还注意到使零部件易拆卸,易回收再生。环境灾害对社会的影响日益严重,那些不能认识到环境问题重要性的公司将承担严重的后果。现代企业应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环保战略的内容包括开发或获得绿色业务,撤销或调整破坏环境的业务,通过减少废料和能耗而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3.在企业内部设立责任管理的专门机构

  进行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企业在实施责任管理之前,应对已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组建一个或多个专门机构,负责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处理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的关系;进行针对节能和环保以及有效保障产品和生产安全的技术和产品的革新等等,以保障企业责任战略管理的成功。如有的公司将环境事务的责任承担者从公司职员一方转移至环保机构一方,并规定环保机构直接向首席执行官汇报。

  4.建立有效的责任评价机制

  组织结构的调整规定了企业及员工的行为,但要想企业及其员工真正按照责任管理的要求去执行,还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来引导和约束。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要求企业不能以眼前的经济作为评判标准,而必须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如有的公司将环境因素包括在业绩评价系统之中,并将环保工作与加薪、奖金发放和提升等直接挂钩。

  5.引导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

  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确定企业愿景,调整组织结构,制定评价机制,所有这些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上来。首先,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应当回报社会(包括利益相关者各方)。企业在进行日常的业务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员工待遇,将社会责任标准中的合理要求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之中,并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其次,要塑造企业诚信的管理哲学。企业诚信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在企业中大力宣传,倡导诚信观念,加强诚信教育,普及诚信知识,使社会各行各业充分认识到诚信的价值,认识到诚信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把诚信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要诚实经营,反对欺诈,严禁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不得欺骗消费者,更不能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再次,勇于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环境事务不再仅仅是由公司内少数人履行的一项职能,它要求企业内所有雇员和管理者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以重视环境的态度进行管理。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眼前利益,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长久的和谐共生。最后,以慈善事业回报社会。现在不少企业家在经过一定的财富积累之后,已经有了回报社会的想法,有的已经做出了实际行动。

  四、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企业迎接社会责任的挑战。放眼世界,拥有百年历史并至今活力已然的优秀企业,无不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发展并重,并贯穿于企业行为的每个方面。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者、环境的损害者。企业的总体水平决定国家的经济水平;企业的总体效率决定国家的竞争力。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积极追求赢利目标的基础上,也同时追求社会责任目标,惟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真正成为现代企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成长为全球性的公司,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安吉罗・克尼基布莱恩・威廉姆斯著梁巧转译: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11月,第65-66页

  [2]吴照云:理性看企业社会责任[J].当代财经,2006,(5)

  [3]王加灿: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J].企业经济,2006,(5)

  [5]陈志昂陆伟:企业社会责任三角模型[J].经济与管理,2003,(11)

  [6](美)弗雷德・R・戴维著李克宁译:战略管理(第六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05-106页

有关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论文推荐:

1.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论文

2.关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3.企业战略论文

4.企业市场营销的社会责任探究论文

5.企业社会责任论文范文

6.有关企业家社会责任论文

7.论企业战略管理论文

8.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论文

158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