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商管理>企业研究>

企业税务会计师论文发表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税务会计师是指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及税务统筹管理、税务检查、纳税筹划等一系列与税务相关的税务工作,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企业税务会计专职岗位和专业会计人才。 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税务会计师论文发表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企业税务会计师论文发表篇1

  企业税务会计浅析

  摘要:本世纪初,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脚步已逐渐加快,随之中国也愈加深入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面对这一背景,企业经营的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税收环境将更为复杂。而且我国现阶段税收政策法规并存变化性与刚性的特点,更加剧了税收制度的复杂性,因此,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税务风险显然已无法回避,并已成为企业的内控风险,这就使得税务风险控制已不仅是单纯的涉税环节问题,而且成为与企业的财务目标及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那么,在我国基本税制为大前提的税收法律法规下,企业应结合实际经济运行环境,主动应对各种税收业务,提升企业涉税能力,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以期达到维护国家健康税收环境与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税务会计 发展 目标

  一、企业税务会计的主要特征

  企业税务会计是以现行税法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根据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上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税务会计有其独立的特点,使之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

  (一)税务会计需严格遵循税收法律法规

  在企业经济业务中,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灵活加以运用,但面对税收法律法规,税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无任何选择权。在这方面,税法的强制性表露无遗,因此,企业的涉税风险必然成为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是说,在企业中,当征纳税行为发生时,如果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会计核算发生冲突时,企业所据以调整的依据就只有一条就是“税收法律法规”。

  (二)税务会计核算的实质是调整核算

  税务会计的调整核算是指,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税务会计将财务会计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得出的企业财务会计收入总额,财务会计费用总额,及企业财务利润总额,按照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从新计算应纳税额所得额,并按照对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一般来说,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在税务会计中居于基础地位。不同的税种需要用不同的调整方法进行税务会计核算。因此,合理处理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中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的计算口径,是正确地履行企业纳税义务的基础。

  (三)税务会计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业务活动

  从企业设立初期,到企业终止时至,企业税务会计都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纳税环节的各纳税事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循环整体。在对企业的整体涉税风险进行考量时,往往无法独立分离事前还是事后,都需通盘考虑。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往往是若干个产品生产的周转过程并行运转、交叉进行。在一个时点的横切面上,能看到不同周转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存在。产品生产的周转循环是人们的一种抽象理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把某个周转过程分离出去。因此,税务会计必然是前后兼顾,全盘考虑的系统工程。

  二、企业税务会计必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而资金运动就是资金的形态变化或位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只有通过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增值的目的。从资金运动对象分可以把资金运动分为社会总资金运动和个别资金运动。资金运动与会计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认为,资金运动是会计的对象。而现今,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都无法脱离资金而独立运作,企业会计核算其就是以货币资金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都在计划的规划和影响下发展,因此,税务在企业整个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无法显现,企业一直以来都习惯以财务会计为会计工作的核心,而忽视税务会计。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这种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甚至在一些转型期的企业,税务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法日益健全,税收管理愈发严格,计算方式也趋于多样化,这样的背景使得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标逐渐产生差异,企业为顺利发展,不得不对税务会计给予重视,也不得不考虑税务会计发展独立性问题。

  (一)二者确认基础存在差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从确认基础来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二者在收益实现期间与对应的费用抵扣期间的配比问题。企业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亦称应计基础、应计制原则,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税收制度则是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结合来进行税收确认。即将企业经济业务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同时结合部分权责发生制来进行税制基础的确认。

  (二)二者计量基础存在差异

  在会计准则中,为更为准确的记录经济事件,财务会计确定了五种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而在税法中,由于税收法定原则,使得税法必然表现出强制性、固定性及无偿性。在这种条件下,为使得征纳税做到有据可查,“历史成本”原则必然成为税务会计所遵循的工作基础,才可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及权威性。

  (三)二者的计量要素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前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了资产负债表,反应企业截止到某一会计时点的财务状况,后者,收入-费用=利润,则构成了企业的利润表,反应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而在税法中,由于应纳税额是企业最终的计税结果,那么“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就构成了企业计税要素”,同时在计算缴交金额时,税务会计应遵循“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额,和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的税务等式。   三、企业税务会计的目标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缴税的法律依据。在一些国家,税法调整的对象还包括征税机关上下级之间的行政关系。而正是因为税法是国家的法律规范,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又必须履行税法,并遵从于税法规定。因此,企业税务的目标必然是兼顾社会责任的同时,又有企业责任,且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税务目标应该是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同时,企业税务会计的目标也必须是以税法为基本前提,向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一)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决策的税务信息

  在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下,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有与经营相关的企业收支,都必须在税法的约束下进行,因此企业税务必须以国家税法为基本前提,那么,各级税务机关就必然成为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税务信息的第一使用者。只有在各个企业的真实税务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各级税务机关才有了采取行之有效的税务稽查的依据、那么,在此基础上的税收政策的制定及修订,税款征收的顺利开展等相关活动,才有了最为直接的数据支撑。

  (二)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经济决策的税务信息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多税制的复合征税模式,即我国税收制度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税种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复合税制往往以一个或某两个税种作为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活动的主导,即主体税种,在不影响其他税种的作用效果的前提下,优先主体税种的作用。复合税制具有灵活,弹性大的优点。在我国就具体体现在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配合的复合式税收体系。在这一税制体系下,虽然税制弹性大也较为灵活,但也给企业带来税务政策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企业要在复杂的税务环境下顺利发展,税务风险已成为企业不得不考虑的要素,税收成为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使企业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必然关注税收权益。因此,企业税务会提供的企业税务征纳税会计信息,也成为企业决策的依据这一。

  (三)向社会公众提供与之相关的税务信息

  在当今,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途径也逐渐增多,为拓宽投资渠道,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点。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相关税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纳税义务履行情况,判断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诚信度、社会贡献力,从侧面判断企业经营实力,从而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为企业做大做强,树立百年品牌打下坚实的公众基础。

  综上所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加强综合竞争力,必然要重视企业税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与企业税务会计相分离是企业财务专业化的必然趋势,企业税务会计是实现兼顾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桥梁,是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必要途径。企业税务会计的发展必然为企业、国家提供健全有效的基础数据,从而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S].国税发[2000]84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S].国税发[2003]45号

  [3]于长春.税务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朱珍珍.税收筹划特点与法律责任关系的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

  [5]杨立铭,张建华,王艳文,周玉梅.税务筹划的风险与规避[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企业税务会计师论文发表篇2

  试论我国企业税务会计

  摘要: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入、税法税制的不断完善,纳税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财务会计目标与税务会计的目标差异已日趋明显,关于企业税务会计的探讨已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但作为企业税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税务法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运作,受税收规定制约,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

  关键词:我国,企业税务会计

  会计与税收是经济领域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在西方国家,会计学科的分支领域已形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三大分支。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入、税法税制的不断完善,纳税已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财务会计目标与税务会计的目标差异已日趋明显,关于企业税务会计的探讨已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税务会计含义

  税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法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二、企业税务会计特征

  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比较,企业税务会计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万面:(一)企业税务会计要在税法的制约下操作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处理方法等,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加以选择。但作为企业税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税务法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运作,受税收规定制约,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例如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可在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总和法等几种方法中选择,采用其中一种;在存货核算中,企业可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等五种方法中选择。但企业税务会计只能依照税收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及存货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并需报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也就是说,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财务会计核算涉及到税务问题时,应以税收规定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要求不一致时,应以税收规定为准绳,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企业税务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税收义务的工具

  企业税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对企业以货币表现税务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为税收规定的计税依据与企业会计记载反映的依据并不总是一致的,处理方法、计算口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异。对此,企业税务会计应有一套自身独立的处理准则,通过税务会计工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保证企业的税务活动按照税收规定进行,使应纳税金及时、足额地解缴,防止偷、逃、骗、欠税问题发生,保证企业认真、完整、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不熟悉税收规定、未尽纳税义务而受处罚所导致的损失。

  (三)企业税务会计具有税收筹划的作用

  企业税务会计不仅仅是对税务资金运动的反映和监督,而且能通过税负因素分析等方法,使纳税人更加明确地利用合法手段来达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目的。具体地说,是指企业税务会计依据税收的具体规定和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筹划企业的经营方式及纳税活动,使之既依法纳税,又可享受税收优惠,实现企业不多缴税、减轻税负的目的。

  三、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原则与基本制度

  (一)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税法的原则。

  企业税务会计所反映的企业的税务活动是否合法、正确的标准只能是国家税法。因此,在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税法中有关计税依据与会计处理的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到账簿、凭证、会计基储会计年度、计算单位和申报制度,特别是涉及到资产会计处理”,这方面的规定更加详细。论文参考网。企业税务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规。

  2.灵活操作原则。

  这里所说的“灵活操作”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活动中,对于那些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而对于那些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次要或无关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纳税资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或省略。二是指核算与监督相结合。因为纳税申报期一般是在企业会计核算终了之后,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应当在每次预缴所得税的期限内,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因此,企业既要在日常的会计活动中正确核算各种应纳税金,又要做到核算和监督相互配合,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税收规定的行为,以免企业遭受处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寻找适度税负原则。

  税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准确的纳税资料和信息,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对此,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应深刻理解现行税收规定的有关精神,在符合或不违反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国家的税收政策是根据全国的经济情况制定的,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产品、某一项目,可能因主、客观原因而使经济状况相对悬殊,有的可能获得推迟纳税期或减免税照顾,有的就可能不予照顾。企业一方面要综合权衡各种投资方案、经营方案与纳税方案,使其形成最佳组合,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税务会计活动,从企业经营收入的取得到利润的形成以及计税、纳税都要真实反映、正确核算,不允许任何隐匿收入和利润的现象发生,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及时、足额地向国家缴纳税款。

  4.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即会计核算总体上的客观性、可比性、一贯性原则,会计资料信息质量方面的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会计修订方面的谨慎性、重要性原则。它们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二)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制度

  1.财务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的要求制定的,与其它专业会计一样,税务会计也必须遵照执行。只有当这些制度与税收规定有差别时,才按税收的规定执行。

  2.纳税申报制度。论文参考网。纳税申报制度,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程序,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应缴税款的制度。企业税务会计应根据各税种的不同要求真实反映纳税申报的内容。

  3.减免税、退税与延期纳税的制度。论文参考网。企业可按照税收规定,申请减税、免税、退税和延期纳税。按照税务机关的具体规定办理书面申报和报批手续,应附送有关报表,以供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前,企业仍应申报纳税;减免税到期后,企业应主动恢复纳税。

  4.企业纳税自查制度。企业纳税自查,是企业自身监督本单位履行纳税义务,防止和纠正错计税、少缴税、欠税的一种手段。企业内部对账务、票证、经营、核算、纳税情况等进行自行检查,以避免应税方面的疏漏而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四、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税务会计的发展需要理论指导,税收立法和相关配套制度相对落后,使税务会计的准则?制度难以确立?缺少税收骨干部分基本法和一系列配套单行税收法律,使现行税法缺少了框架,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只有零散的模块结构而没有框架支柱,难以建立体系?这就导致了相关准则制度难以出台,没有税务会计准则制度的指引,只借用财务会计制度,给税务会计的核算?控制和监督带来很大漏洞

  (二)会计核算过程不够合理

  新税制的实施,难以适应《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原来规定的核算内容。尤其是目前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并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角色的互换,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复杂化。新税制实施之初,增值税作为价外税的会计处理首次施行。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对期初存货处理、含税收入还原、视同销售行为的计税等会计处理方法不熟悉,企业税收会计核算一度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由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负增值”及低申报问题的大量出现,税收政策又作了相应的改变,国税机关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更加慎重,适当缩小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范围,迫使企业不断改变税收会计核算方式。加之税务人员对稽查后调账辅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列支出项目、确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后,没有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的繁杂工作量,只补税罚款了事。一部分企业税收会计核算呈现无序状态。

  (三)企业缺乏专职税务会计人员

  企业作为纳税人主体,税务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工具,树立税款优先的理财观念?目前,多数企业办税人员就是企业会计人员,由于他们负担着多项职能,办理涉税事宜是工作的附属部分,缺少精力和时间来全面透彻地学习?研究税收法律?而税收又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工作,政策?法规更新比较快,使得企业办税人员缺乏主动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税务部门的指示和处理,在办理涉税事宜时常常因不了解税收政策和业务而出错,被税务部门处罚,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四)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会计人员的管理方式是统一由各级财政部门培训、发证及考核。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工作缺乏硬性监督。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7条规定了“企业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对类似已建立账簿而核算混乱这样的问题,仍无法作出规范性的处罚。

  五、完善我国税务会计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税务会计体系

  借鉴发达国家税务会计经验,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税收法律制度?会计制度改革实践,深入探讨税务会计目标?税务会计原则?税务会计内容等,建立完善的税务会计体系?从税法体系来看,需要有一部《税收基本法》,将税收立法原则?纳税人权利义务?税法解释权等内容确定?同时,提高税收立法级次,修改完善我国现行税法基础上,将各单行税收法规升格为法律?此外,加强税收征管的完善,出台与《税收征管法》相配套的有关制度,促进税收征管工作开展,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稽查工作,进一步做好对税务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打击涉税专项斗争,完善执法体系?

  (二)建立合理的税务会计核算体系

  税务会计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指导下,进行财务核算?税务会计根据国家税法,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与计税有关的经济事项?这些经济事项在财务会计中也做记账,但是不够具体,在税务会计中应予以核算补充?税务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对税务会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从设置账户到编制报表?纳税申报,这些核算方法都与财务会计基本一致?但是税务会计有其特殊性,应单独设置“应交税金账簿?差异额账簿”,由于税务会计的特点决定了税务会计报表有其自身特点?如相对独立性?目的特殊性?适用对象特定性等,因此,应单独设置纳税申报表和应交明细表?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一致性,保证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核算不出现冲突或尽量少出现冲突?

  (三)注重对专门税务人员的培养

  如果说税务会计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那么税务会计的业务素质则是税务会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核心和保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税务会计作为融会计、税务、法律知识及其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一体的高智能活动主体,因此,税务会计人员从事的是专职税务工作,用一套税务会计职业准则来规范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因此,应该考虑建立税务会计人员执证上岗制度,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税务机关应给企业税务会计常年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的机会,以使企业税务会计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规定和征管制度。

  (四)建立税务会计需加强法治建设

  随着税务会计的诞生,企业会计可能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情况下为企业制定出最佳的纳税方案上。这便对企业管理及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业用制度的形式规定税务会计必须遵循的准则,规定企业的其他管理人员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强行要求税务会计作出违法行为,从而为企业税务会计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实现税收的法治化,其核心在于制约税务机关权力,将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权的运作纳入法律设定的轨道中。这不仅可以防止税务机关可能出现的权力腐败,而且可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因税务机关的滥用权力和越权行事而遭受损害。只有将税务机关的权力纳入法制规则的有效制约之中,税收的法治化才能得以实现。

2995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