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审计>

审计有关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风险管理审计是对传统审计方式的突破和创新,是融风险管理、审计为一体的新兴审计模式,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有关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审计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一: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完善策略

  [摘要]通对我国高校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立足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实践,以科技进步和企业信息化发展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要求,全方位打造与优化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个维度构建了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于丰富、发展和完善审计信息实验教学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下,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深入的应用,使得审计线索与审计证据的采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不断扩展。在审计工作中,为获取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随着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发展,不仅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职业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高校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根据审计信息化发展对审计人才的培养需求,探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构建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使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审计实务工作呈现新的特征,审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审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仍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薄弱,在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审计信息化相关课程多为选修课,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未能紧跟企业管理信息化与审计信息化的步伐,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师资力量不足,对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不重视

  开展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需要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审计信息化不仅与会计学、审计学、信息技术科学深度交叉结合,又具有应用性的特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素质就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我高校从事审计信息化教学的师资队伍缺乏,审计信息化师资来源渠道短缺,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一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课程设置时,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制定学科发展政策与人才培养方案时,对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不重视。

  1.2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

  就目前我国高校审计信息化相关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来看,不同学校的培养方案课程名称各有差异,课程名称有审计软件应用、计算机审计实务、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信息化实务多种叫法,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IT环境下的财务审计,涉及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方面的内容较少,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缺乏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化实验教材,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达到较高层次,跟不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1.3审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滞后,教学资源不充分

  审计信息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一些综合类院校,审计信息化课程受众学生人数较少,审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滞后,经费投入少,配套教学资源不充分。借助审计软件开展审计信息化模拟实验教学需要软件商提供多个年度的审计数据,然而,在审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方案中,软件商往往难以提供多公司、多个年度的审计数据及相关教学课件,审计软件升级速度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实验室的建设。

  1.4侧重审计软件功能的应用,综合性审计业务模拟实验较少

  熟练掌握审计软件应用是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普遍侧重于审计软件功能的应用,现行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内容多为基础性和操作层面的实验,审计业务综合模拟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掌握审计信息相关基础性实验后,应从审计业务循环出发,按照审计信息化整体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和信息共享性,优化审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综合性审计业务模拟实验。

  1.5审计模拟实验数据不充分,缺乏案例库

  开展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硬软件平台的支撑,而且还要结合各项审计业务和审计事项,设计科学合理的审计实验数据,建立审计实验数据案例库。目前,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实验练习数据不充分,难以覆盖各种审计业务类型,同实验活动相关的配套案例更是寥寥无几,影响到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必须全面设计与完善审计信息化实验数据,加强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2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针对我国高校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现状,应立足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科技进步和企业信息化发展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要求,全方位打造与优化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

  2.1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与优化教学模式

  开展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要充分考虑企业信息化发展、审计行业对审计信息化人员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求,秉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融课内课外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实验教学、课后自主学习、校外参观体验多个环节开展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与更新教学内容

  建立课堂实验教学、课后自主学习、校外实习体验为一体的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课堂实验教学以审计信息化实验室为依托,培养学生掌握审计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审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以巩固基础知识和拓展专业技能;通过校外实习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强调厚基础、重应用、分层次、模块化的特点,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涵盖从基础到提高,从单项训练到综合应用多个实验教学环节。同时应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审计业务的具体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2.3丰富实验教学资源与开放教学资原平台

  加强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建设,为开展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提供硬件和软件资源支撑,建立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的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充分发掘和合理配置审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审计软件、教学课件、实验数据、审计信息化案例库与知识库等各项教学资源。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机制,除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实验时间外,将开放审计信息化教学资原平台,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4探索实验教学方法与改进教学方式

  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该课程特点,不断探索适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一、被动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讲解演示法、上机模拟法、讨论互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设计基本技能训练、学生自主实验设计、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实验等多元化、分层次的审计信息化实验项目与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建立教学团队

  开展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必须要有能够胜任审计信息化教学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高校审计信息化师资缺乏的状况,结合审计信息化课程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高校应积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努力建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结合、教学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工作责任心强的高素质审计信息化化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2.6加强实验教材建设与网络课程建设

  为了不断适应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需要,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审计行业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的要求,及时更新与出版审计信息化实验教材,注重网络课程建设,资助教师开发审计信息化相关网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进行内容升级与更新,以利于学生审计信息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同时又便于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与模拟练习。

  2.7完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

  在审计信息化实验课程考核方面,着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建立结构化实验成绩评定方法,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以课堂表现、实验过程、实验报告与实验分析为依据;期末考试以课堂考试为主要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完善审信息化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引导学生将审计信息化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

  2.8加强实验教学过程控制与建立反馈机制

  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过程控制,一方面可以使实验教学活动按既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执行实验教学计划的能力和效率,利用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合理调整实验教学计划,适时推陈出新,使实践验教学活动充满活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3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框架

  基于上述分析,通过对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立足于企业信息化发展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秉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的审计信息人才培养目标。

  (2)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采用课堂实验教学、课后自主学习、校外观摩体验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构成的高素质审计信息化教学团队,共同承担审计信息化课程的实验教学。

  (3)构建资源共享与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搭建良好的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合理配置与开发各类审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审计信息化实验室、审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审计软件与工具、审计信息化实验教程、审计信息化案例库、审计信息化知识库和校外观摩体验中心等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审计软件供应商与高校合作的模式,建立审计信息化观摩体验中心,推广审计软件应用,共享审计教学资源,培养审计信息化人才。

  (4)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设计应涉及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三个层面,综合考虑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各类审计业务,涵盖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完成各个阶段的内容。在审计计划阶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项目进行管理,采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业务数据将其导入审计系统;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工具,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编制各类审计工作底稿,获取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在审计完成阶段,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多级复核,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制度,根据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5)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样化、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师课堂讲解演示法、学生利用审计软件与工具进行上机模拟法、分组讨论互动法和案例研究分析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高校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构建了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于完善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审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审计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摘要:

  内部审计是企业高层实施控制的有效手段,对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优化组织结构、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严格履行内部审计的各项程序和规定,创新审计技术,转变审计理念,提升审计水平,以此来适应持续多变的市场环境。文章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管理 现状 存在问题 有效途径

  一、前言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振兴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长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企业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但与此同时,在与他国企业进行竞争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的不足,如内控机制不完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不实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工作,来改进管理、堵塞漏洞、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审计计划不完善。

  审计计划指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它是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调控、把握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方向、充分利用审计资源的核心步骤。可以说,一份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对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资源利用率,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有着重大作用。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在审计计划的制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审计计划目标不明确、管理模式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控制方法不科学等。正是由于审计计划的制定缺乏一定的协调性、科学性和宏观性,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缺少对审计对象的及时沟通与协调,致使各机构间配合不紧密,审计计划无法有效执行,进而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

  2.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审计报告的最终质量。但是,企业的审计工作底稿存在许多不规范操作,如:审计记录表述不清,缺乏足够的审计证据等。通常,审计相关部门会对审计工作进行二次复核,以此来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避内部审计风险。但以上的不规范操作致使二级审核成了初审,给审计风险的评定带来了困难,潜在地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3.审计报告缺乏客观性。

  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的最终体现,是评议企业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稳定、正常运营的重要依据。当前,企业审计报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的缺乏,具体体现为:企业相关机构对审计对象缺乏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报告内容套话多,揭示问题时只提出审计底稿中反映的问题,而不去挖掘、分析问题的本质;将撰写审计报告当作应付差事,审计评价泛泛而谈,改进建议苍白无力,缺乏价值等。目前,我国的大多企业对于审计报告的利用在深度、广度层面还十分有限,审计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利用空间。

  4.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经营业务活动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整体业务素质,有着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由于时间、精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如:业务面比较狭窄,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在工作中往往难以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关键;企业内部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以至于在审计工作中表现得底气不足、力不从心;缺乏专业、持续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大多审计人员都只能在较长时期内固定地从事某项工作,缺乏工作交流和岗位交换,无法应对审计工作中的突发状况等。因此,目前大多企业的内审检查缺乏深度,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1.注重吸纳人才,加强专业培训,组建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师队伍。

  面对企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风险,必须提高审计内部管理水平,所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增高。统一员工思想,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保证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首要措施。首先,人力资源部在聘请内部审计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到该企业的组织人员知识结构搭配,对于复合型人才或者组织内部所欠缺的人才进行优先考虑。另外还需要明确:具有内部审计证书或内部审计技能的人员只是一个基本条件,不能据此一概而论,还要另外考察应聘者的从业经验及其他技能,如具备计算机、金融、统计学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其次,注重对员工的专业锻炼和培养。例如,可以利用轮岗制度打破专业分工的界限,让员工在不同的业务中熟练掌握各种审计业务技能,锻炼自身的审计能力;让员工从不同的业务中吸取经验,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要注重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事物更新速率非常快,社会、市场环境也随之变化,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不及时更新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和逐渐提升的工作难度。对此,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如:外聘专家授课,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组织审计人员外出学习等,以保证审计人员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2.夯实基础工作,建立规范体系,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规章制度。

  审计工作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审计原则来执行,否则审计制度、规范等只能仅仅留在纸面上,很难给员工带来一定的约束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制度的建设和规范工作。对此,应按照最新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提出的要求,以及企业内部审计行为应该遵循的技术性要求和条例,制定并完善内部审计的规范,具体包括:确定该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及具体计划、明确规定各个组织内部审计人员的具体职责和具备的权限、规定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撰写应遵循的原则及要求等。根据这些相关规定及准则,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手册,各个审计机构和相应的审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以此来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规范地展开。其中应该注意的是:一是内部审计人员需明确工作准则及审理质量管理目标,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实现对内部审计全过程的控制;二是内部审计机构必须针对审计工作全过程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审计的立项制度、审计人员的委派指数、外勤工作管理规定等,通过制定、传达制度,及时完善和修补制度上的漏洞,以制度约束来保证审计质量。

  3.创新审计技术,引入先进方法,执行质量管理动态控制。

  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是有效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考核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效益和效率的重要尺度。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分析性复核技术、审计风险分析技术等,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降低审计的风险。在执行质量管理动态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并贯彻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理念,在审计计划、实施、审计报告等各个环节中实行动态化、标准化的管理。例如:编制审计实施计划的方案时,不仅需要理解编制计划的基本目标,将计划的指导思想和重点贯彻落实,针对审计目标采用高效的审计方法,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完全执行,还要针对审计依据、审计方式、审计程序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及时了解审计的执行进程、具体执行状况及相应结果,及时发现审计过程中各种问题及纰漏,做到规避风险、及时应对、不断完善。其次,要加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管理控制:审计证据的收集要广泛,以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全面性;对相关的审计证据和材料,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参考价值。

  4.掌握评价原则,发挥行业监管,建立检查和评价应对机制。

  检查和评价的方式不可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及相应的运行方式来考虑,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以审计组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自上而下的审核方式;由内部组成的审计部门而进行的审查方式。不同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部门发展规模、属性等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审核。其审核的内容包括:

  (1)已经通过批准的、并给予了相应修改方案的审计项目;

  (2)在开展审计之前形成的各种调查资料;

  (3)审计人员在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

  (4)用于判断审计事项的依据。针对以上内容进行检查和评价时,还要注意各项记录是否详尽、完整、准确;审计底稿、报告是否与计划、方案相吻合;审计评价是否合理,审计建议是否可行等。除此之外,审计负责人还要在审计现场召开总结会议,及时梳理和解决现场发现的问题,控制现场审计的风险。最后,加强审计复核、审计考核和审计责任追究,积极推行分级复核控制,全面落实责任,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结语

  当前,在多变的市场需求以及激烈的企业竞争背景下,企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由对外扩张型转化为内涵发展型,也给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企业要更加注重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管控,从而切实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红兵,张松涛.试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管理的方法与途径[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2,2013(8)

  [2]孙青.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M].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5)

  [3]许晓颖.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途径[J].胜利油田专栏,2011(1)

审计有关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审计毕业论文

2.工程审计毕业论文

3.审计论文

4.会计与审计的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有关毕业论文

风险管理审计是对传统审计方式的突破和创新,是融风险管理、审计为一体的新兴审计模式,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有关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审计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审计专业研究生论文
    审计专业研究生论文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

  • 有关审计专业论文
    有关审计专业论文

    管理人员素质审计是管理审计的有效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采用定性评价方式限制其得到广泛应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审计专业论文,供

  • 审计专业的论文
    审计专业的论文

    21世纪世界经济急剧变化,企业与外界环境联系加强。接连的财务报表舞弊曝光案,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专业

  • 审计专业毕业论文
    审计专业毕业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逐渐复杂,组织管理方式不断变化,经营风险不断增加,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1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