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审计>

浅谈审计风险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政府审计发展的主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审计风险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审计风险论文篇一

  《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造价审计工作有了高度重视,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施工成本开展审计工作,避免建筑行业中潜在因素的出现,进而加大审计风险,对工程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对审计风险特点的阐述,提出应对审计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愈发占据首要位置,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大对建筑行业的管理力度,制定了相关可促进建筑行业多方向发展的调控政策,从而对建筑行业实施监管工作。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这种国家式的监管工作在一方面减少了建筑行业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建筑行业审计风险的管理工作,因此,国家对建筑行业实施的调控政策,对建筑行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工程造价与审计风险

  1.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总费用,对此,我国造价管理协会的学术人员提出了两种关于工程造价的含义:第一种,工程造价是指在某一项工程建设过程中花费的总费用,也就是在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一次运用后产生的费用总和。这种含义是以投资人的角度进行总结的,投资人为在某个工程建设中获取收益,就会采取一系列投资、建设活动,从而产生的费用,被称之为工程造价。第二种,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竣工后的价值,也就是在该项工程结束后,根据实际的土地、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工资以及工程承包商等经济市场的价格,从而计算出工程竣工后实际价值。这种定义是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利用工程中的建筑与市场同等价的商品进行对比,通过招标的方式,最终确定工程价值。对于上述两种工程造价区分的重要意义是,为投资人、承包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活动空间,各企业之间为实现各自的管理目标,则需不断对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及内容加以改变,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1.2影响工程造价评估的因素

  影响工程造价评估的因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

  1.3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施工实际计算结果与施工前预测结果二者之间的差异,对某项活动的经济、资金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针对审计风险的这一定义可见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客观性,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风险的发生、大小、规模都是不可预测的,下面是根据审计风险的需求、角度、标准不同对实际风险进行分类:第一,按照审计风险的形态分为财产、自身、责任审计风险三种。第二,按照审计风险的后果分为自然、偶然审计风险两种。第三,按照审计风险产生因素分为静态、动态审计风险两种。第四,按照审计风险的范围分为全部、部分审计风险两种。第五,按照审计风险损失产生因素分为自然、人为审计风险两种。第六,按照审计风险的是否可见分为微观、宏观审计风险两种。第七,按照审计风险是否可控制分为可控、不可控审计风险两种。

  2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评定标准

  对施工人员而言,工程建设是周期性较长、工作量较大的一项工程,在一般情况下,可将一项工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工程决策阶段、工程项目图纸设计阶段、选取施工单位阶段、具体施工过程阶段、工程竣工阶段,然而对于工程造价而言,却是贯穿从工程决策到工程竣工整个工程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其目的在于对工程所用资金实施控制。工程造价的计算结果是利用科学、合理的运算法则,根据工程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法律规章制度计算出整个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实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可以很好地将工程建设实际所需资金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对于超出的部分可进行及时的修改,确保合理的选取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更好地为施工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工程造价计算的结果是根据工程方案计算得出,然而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因素会随着发生改变,例如:施工所用原材料价格的上浮或下调,在施工期间的大量降雨、降雪等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结果造成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是不可逆的,从而产生审计风险,由此可以看出审计风险就是工程造价结算工作中可控制、不可控制因素的总和,在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工程造价审计工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才能准确的结算出工程实际施工成本。

  3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特点

  现阶段,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而言,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检测与工程施工质量、时间直接挂钩,对于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广泛的理解是审计工作的风险和审计职业的风险两种,审计职业风险就是由工程造价结算工作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总称。

  3.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根据现代化的审计工作的特点,对工程造价实施抽样调查的审计方法,在样本选取过程中可能会与整个总体出现某些误差,然而这种误差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但不可消除。因此,在抽样审计工程造价工作中,如若根据样本对整体进行判断,则会对审计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既是审计工作人员在错误的数据上进行审计结果总结,造成审计风险的出现。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也会对审计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发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点。对此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审计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意识,避免审计风险的出现,减少由审计风险造成的成本损失。

  3.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检测出审计风险的出现则是在审计结论与工程预期结果产生误差之后,但这种审计风险的出现是由众多因素导致的,在每一个审计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设计风险的出现,因此,在实际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审计方法,减少审计风险出现的概率。根据长时间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来看,影响审计风险因素的出现有:工程项目施工制度的不健全;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出现丢字、漏字的现象;对工程项目的评价质量不公正,未按照实际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工程建筑项目的资金流动相较大、较多,工作人员未进行详细记录。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特点,因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对工程造价审计结果造成误差。

  3.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每个审计人员应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受到法律的约束,对自身审计工作结果无任何可承担的责任,从而不会造成审计风险的出现。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特点。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未按照实际情况开展审计工作,但未对工程造价结算造成影响,虽然这种审计风险是潜在性的,审计人员也需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负有首要责任。因审计风险的出现是在工程造价审计结算结果后出现的,施工单位如果不对审计风险进行验证,审计风险的责任及所产生的损失不会成为现实。因此,审计风险属于一种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具有相应的责任,还会对审计人员构成一种显化过程,该过程的长短由审计风险的具体内容、审计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环境、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所判断。

  3.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由于审计风险是由各种因素以及审计人员主观意识所导致的,不是审计人员故意而为之,审计人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审计风险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审计风险具有偶然性特点,如果审计人员想要减少审计风险产生的概率,就会加大对审计工作的审查力度,全面、仔细的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从而才会促使国家颁布的审计风险控制制度更有意义。如果审计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因个人原因徇私枉法造成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从而引发审计风险的出现,这时,审计人员不单单对审计风险负首要责任,因审计因自身的原因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对此未进行控制,因此,审计还会受到职业道德素质的谴责,甚至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3.5审计风险的可控制性

  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对审计结果承担首要责任已被人们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审计风险理论思想转化为审计风险具体制度规范,工程造价审计行业并未因此受到审计风险制度的控制,但仍然向审计风险制度规范的方向发展,因此,审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特点。在审计工作中应充分意识到审计风险可控制性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不必对审计风险的出现而手足无措,对于审计风险的出现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造成的经济的损失,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4应对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采取的措施

  4.1加强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管理力度

  在整个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开展,现已成为一种有规律可循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防范工作,同时对审计有关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取最合适的审计风险管理制度,将审计风险降为最低,从而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现如今,我国虽然已经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审计规章制度,但制度中还未有工程造价审计现状的具体判定标准,在涉及相关的法律案件时,审计部门发生败诉的情况越发严重。因此,我国必须制定健全、完善的工程造价审计法律,提高审计工作在社会上的地位,进而减少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出现。

  4.2提高建筑行业的自律性管理

  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合理、协调性,由于审计部门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在对于建筑单位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无法面面俱到。对此,项目施工单位想要更好的发展,主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降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促使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各建筑行业之间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就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积极上缴税费,保障投资人、业主的经济权益,从客观的角度评价自身工程建设的质量,减少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风险概率的出现。

  4.3在审计工作执行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建筑工程的招标阶段,审计人员就应对工程造价实施审计工作,对于招标单位所提供的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紧密性、科学性、合理性,审计人员对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合同进行查看,保证施工合同的严谨性、完整性,如因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化,可根据工程施工合同加以更改。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对施工单位开展审查工作,确保施工单位是否可按规定时间交接工程,在之前施工项目中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在确保工程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概率,保障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4.4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风险防范意识

  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应严格谨慎地对审计人员、审计方法进行选择,并对审计人员实行考核工作,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选取优秀的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因优秀的审计人员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对于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审计风险的出现的概率,减少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审计成本。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关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业务约定说明书,明确施工单位和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双方之间的责任,并在正式委托工作之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造价审计团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检查审计团队的信誉度、技术水平、是否拥有执业资格等。

  4.5采用合适的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在审计人员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保障工程造价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现如今,政府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在审计过程中应采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工程造价实施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同时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5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来讲,应提高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应对风险时是否可及时采取措施的能力,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图纸、数据参数、施工进度等进行核对,确保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零风险,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从而加大施工成本。对于减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风险,应从施工的源头开始做起,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改善建筑行业过分压抑的氛围,促使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建军 单位: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

  参考文献:

  [1]陈超.关于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与防范对策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117-118.

  [2]曹立军.浅谈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创业家,2014,4:36.

  [3]潘杨.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与防范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2095-2104.

  浅谈审计风险论文篇二

  《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

  摘要: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内容,审计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合理并且正确地处理审计工作,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本文针对具体发生的情况对审计风险的内容做系统地研究,主要对审计风险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和有效的措施等内容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审计工作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审计;审计风险;原因;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中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和明显。但是审计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往往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担,同时也给审计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内涵

  由于审计行业本身的职业特点导致审计工作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事实上指的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内容和数据没有公允地反映财务具体的状况,但是审计人员因为某些原因而判定为公允反映的一种客观事实。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内容和数据已经客观地反映了财务的状况,但是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客观地进行反映并且发表了偏颇性极大的审计结论的客观事实。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审计风险具有一些特征,就内容上进行归纳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必然存在性。审计的工作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内容,而且审计中所存在的风险往往会使财务状况变得复杂起来,并且极易出现差错。但是审计风险仍会一直存在,我们不能人为加以控制,更不能对审计风险进行消除。很多人都不希望审计存在风险,审计人员也是如此,但是由于一些客观事实和审计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的不足就会导致这种审计风险的发生,但是尽管如此,这并不是审计工作人员有意而为的。

  2.客观潜在性。审计的风险很可能会引起一定的损失,但是这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不是说一定会出现损失,举个例子说明,有些错误在没有发现时就被自然接受,若以后不去验证,就不会出现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损失。

  3.过程持续性。审计的风险并不是针对某一环节而言,而是存在于整个的过程中,从审计计划开始,一直到审计的结束。这一过程具有持续性,有些时候审计人员往往对企业过于了解,出于信任而疏于调查,这样无疑是构成审计风险的直接原因。

  4.内容深层次性。审计的风险后果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层面,不仅仅涵盖了政治内容,还有一些经济内容和社会内容。若某一审计环节一旦出现偏差而导致审计结论的错误,如果处理的不当就会上升到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者社会问题,所以审计风险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深层次性质。

  三、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法律环境的变化性。审计具体的工作是处在一种特定的、多变的法律环境之中。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也是具有法律保护的内容,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往往也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受法律的约束和管理。法律会赋予审计组织一定的职责权利,但是也会要求审计组织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审计的要求会也随之提高。审计相关法律中的对象已经从简单的财务责任拓展为管理方面的职责和经营方面的职责两部分内容,同时审计的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从普通的会计记录到日常的经营内容,审计职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原来的经济监督已经演化为现如今的经济评价和鉴定。审计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也从简单的查账扩大到检查经营活动中是否具有不法行为等内容,比如说舞弊和故意浪费行为等问题。上述的审计责任、范围会进一步向外扩展,同时诱发一定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由于审计的具体要求有了一些变化,进而审计的对象也跟着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如今的审计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这种复杂化的发展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审计的风险。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而且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也卓有成效,使得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存在的经济组织形式复杂多样。同时这些经济组织还会有复杂的业务内容,其中会涵盖重组、破产、收购、兼并、承包、租赁等等内容。变化多样的交易种类和工具,在交易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加大。社会公众往往会希望审计人员能够真实地揭露一些会计舞弊现象和问题,并且对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做客观地评估,有效判断相关企业在会计方面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帮助有关人士顺利做出重要的决断。

  (二)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能力不足和素质偏低。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也会影响审计整体的工作进程和工作结果,根据规定,审计人员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才能上岗工作,所以一名审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职业业务处理能力。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各方面能力和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使办事效率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审计人员要做到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且这也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活动是一种经过周密计划的工作内容,这往往要求审计的工作人员要有严谨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查出财务内容中的细微问题,审计工作虽然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作为技能积累,但是职业道德素质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这却与未来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息息相关。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毕竟有限,很难满足社会公众所给予的期望,所以就这点问题来看现如今的审计工作是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2.审计方法本身存在审计风险。审计方法本身也会影响审计的风险形成。审计方法往往是依赖审计对象内部控制的测试内容。有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和作用主要就是减少经济活动中的错误和漏洞,因为内部控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能避免审计过程中失误和漏洞。比如说内部控制人员间的相互串通或者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导致的内部控制系统失效,而这种系统损坏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控制风险。一般审计工作中会采用审计抽样方法,这样可以加快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取证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样本和总体间的不同,使得审计得出的结论与事实存在一定的距离,进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的审计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成本与风险相均衡的重要审计方法,但是这种审计方法的进行程序往往会以接受一定的风险作为前提。审计的工作人员也明白这种抽样的样本内容不能代表整体,主观层面与客观事实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还是不能杜绝审计风险的产生。

  四、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1.进一步健全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慢慢会涌现出很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事物,这对于审计工作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有关的审计法律法规的建立,同时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健全和完善其内容。现阶段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情况往往是审计工作人员没有准确地按照法规的要求去做。但是这样的事实背后也在体现另一种问题:法律法规没有严格地规范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所以造成部分审计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所以我们要求进一步准确约束和规范审计工作人员的相关行为。要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制定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内容,不断进行合理化地修改,运用严格的内部控制方法加强审计质量,制约不合理审计行为,规范具体的操作步骤,做到有法可依,按规章办事,不做越权行为。

  2.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问题往往关乎着审计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要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审计人员可以定期参加由审计机构组织的相关审计技能的培训,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能够快速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审计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工作中风险存在的必然性。所以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符合当前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增强风险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尽量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审计人员不仅要从思想上进行有效地转变,还要从行动上有所改进,不能光说不去做,要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审计人员要随经济市场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不仅仅包括专业化的知识内容,还有一些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工作的经验。审计人员需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所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对待工作要认真、严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不断磨炼自己,完善自己。

  3.审计质量有效提高。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质量可以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审计工作应把握住质量化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四点原则。其一,规范原则。审计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需要付出的耐心和细心往往要很多,而且规范化的原则,往往有助于扫清一些过程上的问题和困难,所以审计的工作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要求办事,进一步规范实行审计工作的章程和操作步骤。其二,真实原则。审计工作本来就是对审计对象财务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监控,所以它的工作特点就要求审计要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性,并且所依据的原则也应如此,所审计的内容也必须是真实的内容,否则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其三,合法原则。这点原则很重要,审计工作必须是国家法律范围允许内的行为和内容。其四,严谨原则。审计工作是一项具有难度的工作内容,如果工作人员没有严谨的作风,审计工作往往难以展开,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科学、公正、认真的作风和态度,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4.审计风险良好监控。要想规避一定的审计风险,就要把监控工作做到位。这部分内容往往体现在对审计报告的监控。审计工作必须经过层层检查,对于不合理或者有问题的底稿要及时进行修改或者重写,没有理清的审计责任要找到真实的资料加以审核,作出分析。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资料依据,所以对于审计报告的监控就是对审计工作本身的监控。想要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就要在审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下手。内部控制系统往往可以减少经济活动中的错误和漏洞,进一步减少审计工作中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注重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全面实行质量上的监控,提高了审计质量才能够化解问题,并且规避一定的审计风险。但是质量和风险成反比,往往是质量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就会减少,而审计的质量越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审计风险的发生。审计工作中往往要求工作流程合理并且完善。规范化的操作和执行流程可以加快工作的速度,同时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率。

  五、结论

  审计工作反映着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同时关乎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而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事实。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文化素养和实际办事能力,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审计风险,要通过寻找有效的方法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薛莹 王淑芹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景春.新时期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01):187.

  [2]宋丝雨.企业审计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6):76-78.

  [3]程真.浅议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42-45.

有关浅谈审计风险论文推荐:

1.审计风险论文范文

2.浅谈审计方面的论文

3.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4.浅谈审计相关毕业论文

168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