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理论>

环境会计问题相关论文参考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使得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已引起社会上各国的广泛关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境会计问题相关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会计问题相关论文参考篇1

  浅议环境会计发展问题

  摘要: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最近,由于我国中东部好多城市出现了大范围雾霾,使得全国人民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进一步的担忧。人们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针对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环境会计方面进行分析,以促使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以及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会计;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一、环境会计基本理论

  随着当前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公众现在希望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反映考虑了环境影响后的财务数据,已达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因此,环境会计应运而生。

  1.1环境会计内涵

  环境会计也称为绿色会计,是由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学和会计学相结合产生的。总的来说,它是指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把改善资源环境当作目的,把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与会计学特有的方法相结合起来,用实物单位计量、货币计量或者用文字说明方式对人力资源、土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报告、考核其价值的经济管理活动。

  1.2环境会计分类

  从总体上看,环境会计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对于宏观环境会计,它考虑的是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如何建立,如何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纳入环境核算;而微观环境会计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环境会计问题,所以它考虑的是企业的相关行为对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

  1.3环境会计基本假设

  传统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在环境会计中仍然适用,但环境会计也有其新的假设:

  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当环境恶化时,作为环境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从而提出的一种制约条件,是指在保证生态环境不降级、自然资源不枯竭的前提条件下,依然可以持续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会计核算。

  2.多元计量假设。它是指环境会计的计量可以用定性计量和定量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兼容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办法,使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更为客观真实地认知环境会计对象中的质和量这两个方面的规定。

  二、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

  对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动力的是《环境会计专题》,它是“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在2001年底举行的第一次专门研讨会中发表出来的。其中“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会计学会在2001年6月成立的。

  我国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开始于葛家澍教授。1992年,他与李若山共同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可以算是我国有关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该文章对环境会计的产生、兴起及其原因,以及国际上有关环境会计的发展都做了相关的介绍,提出了一些对环境会计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提到了我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孟凡利在《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一文中提出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问题;在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综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意义与现状、分类、建议等等。许家林和蔡传里发表的文章――《在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中指出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环境会计,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会计分支,然而我国在环境会计这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总的说来,到目前为止,当国外的环境会计研究已经处于完善发展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等阶段的时候,我国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仍然还在起步探索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固定的实践模式。总结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过去的十年研究,并对未来的环境会计的发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环境会计发展问题

  第一,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虽然有一定的成果出现,但是因为起步晚,所以还是无法提出具有适用性、操作性的理论体系。新兴的环境会计无法在有关环境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关于环境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同时其理论的缺乏,导致了环境会计的实务操作缺乏依据,更多凭借主观判断,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

  第二,有关的法律法规问题。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相对完善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但是关于企业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比较少。许多的企业只是依照环境保护法进行简单的环境会计核算,有些企业甚至不参考这些法律,不进行有关污染的核算。相关法律政策的不健全,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建立、推行环境会计的主动性。

  第三,监督体系问题。一方面,环保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环境保护法规所规定的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环境审计仅限于对一些强污染性行业的上市公司,对其进行局部的审计,至于环境会计审计的项目都不涉及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中,以至于企业公布的环境报告书证明力不足,与环境利益相关人也无法进行相关的决策。

  第四,环保意识形态问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比较弱。由于他们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不了解,只有在环境问题变得非常严重,自身利益受到切实损害的时候才会察觉到其严重性,然而这种滞后的补救与赔偿无法起到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

  第五,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现在,我国会计实务界也没有一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中也没有明确指出环境会计信息应该如何披露以及披露形式是怎样的,从而使得企业在披露环境信息的时候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例如,为了不对企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披露时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对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进行隐瞒或只披露一小部分等。

  四、促进环境会计发展的建议

  第一,参考国外经验,联系我国国情,努力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研究的主要方向。其次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实践中去。制定相应的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等方面的准则;保证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标准有效的实施。

  第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在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需要建立在国家一系列强制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除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会计法律法规外,还应该建立起专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规,将会计和环境保护有机的连接起来,从而提升环境会计的发展空间。

  第三,健全我国环境监督体系。完善环境会计监管体系包括开展专项环境审计和加强行政管理与监督。加强对环境的执法力度,发挥政府部门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作用,强制企业意识到环境问题对企业的经营所带来的风险。

  第四,规范环境会计报告形式,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在编制独立的传统会计报告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会计的报告,详细系统的披露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另对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予以单独披露。

  第五,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危机感。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李若山.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年7月.

  [2]孟凡利.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J].会计研究.1997年12月.

  [3]唐洋,阳秋林.环境会计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1月.

  [4]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年4月.

  [5]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2年1月.

  [6]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年2月.

  环境会计问题相关论文参考篇2

  探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摘要:会计作为企业的微型管理工具,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信息披露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完善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我国信息披露现状

  我国目前用于企业会计和报告事务的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由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但这些法规制度和相应的会计与报告实务中没有要求企业揭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有关环境的经济事项,没有对环境问题采取任何专门和具体的行动。我国环境会计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比较落后,既然我国企业存在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环境问题,而很多企业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和代价,那么就应该将其予以披露。

  我国企业目前对于这些问题不作披露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这势必影响有关各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业绩等问题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性。造成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和报告中对环境问题忽视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现行企业执行的环境管理法规和监督方式只考虑国家的信息需要。2.现行企业会计和报告的管理机关缺乏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及其相关信息披露原则。3.现行企业和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惯于执行国家规定,没有主动、自愿披露的习惯。4.会计理论界缺乏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我国会计界一直忙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模式性转换,而对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重视不够。

  (二)国外环境信息披露

  在西欧,“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鼓励企业改进他们的环境保护措施,根据该计划,加入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的公司可以使用生态标志。由于缺乏一致认可的、明确的定义,环境信息披露在西欧各国中呈现出多样性;采取文字叙述、表格和图形三种方法,以编制独立报告或分散在现有报告中的形式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在现有年报中的各有关部分里增加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方法简便,容易操作,而且也不会带来多少理论或技术上的问题,但是,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环境信息可能被分散在财务报告的许多地方,人们不易对环境绩效直接得出结论。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可以使环境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和系统,从而便于信息使用者评价。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显示出环境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会计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不少环境法律法规,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体系,涉及环境因素的会计法规几乎是空白。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我国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管理松散,大部分企业只是在会计报告的附注中对环境信息做了简要说明。在会计科目方面,几乎没有企业设置环境科目。在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中大部分属于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连续性,使信息使用者难以进行趋势分析。披露形式以文字性描述为主,主要包括环境责任、污染原因、环保风险、环保认证、投资项目的环保情况等内容。公司一般较少在每年的年报中连续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即使进行了连续的信息披露,往往在披露内容上具有随意性,致使信息使用者难以对此进行趋势性的分析。

  (四)财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有关环境会计法规或政策的实施必定需要通过财会人员来实现。环境会计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这就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必须有全面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会人员缺乏相应的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制约了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有效进行,财会人员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未能体现。

  三、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大力推进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环境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在会计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积极吸收各国会计组织、环保部门等机构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然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环境会计核算和环境立法工作中去。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规范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仅要有比较成熟的环境会计理论作为基础,也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作为保障。

  (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健全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具体做法如下:修改会计法。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列入会计法;完善会计准则。将环境会计要素列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建立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三)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和政府监督。环境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核算企业对社会资源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目标,因此,只要有利于企业价值增长的活动,企业就可能为达到目的而忽略其他相关主体的利益。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

  (四)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环境会计核算是环境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许多具体工作,如环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环境绩效评价等,均会影响环境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此,企业应积极探索和提高环境会计的科学核算水平。

  (五)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首先,使财会人员树立环保观念,对财会人员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同时对财会人员进行环境、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领域的综合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环境会计专业水平。其次,将环境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从最基础的社会教育和观念培养做起,建议在大中专院校增设绿色会计课程等。

  参考文献:

  [1]李平.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

  [2]陈文芳.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06).

  [3]陈海.关于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与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2(09).

298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