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美术>

美术教改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美术教改的实施,让美术老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能力。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教改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术教改论文范文篇1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改革

  一、美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只关注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的“中心”地位,习惯于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的承载体,为了在40-45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识知信息,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简单机械、枯燥的技能训练,尤其是在教学中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去讲解、示范等,却不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客体的作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阴影时时闪现在我们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课堂不是学生的,而是教师的表演舞台,教师枯燥的讲解,反复地示范,到学生机械地模仿,机械地重复练习。一句话,学生是为教师服务的。难怪在许多公开课、示范课和教学评比课中,上课教师会抱怨:学生不配合。

  (二)把活的美术学科教成了死的学科

  多年来,美术课是那么的吸引学生,是那么地富有激情,是那么的生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可体育课在落伍。生动的美育活动却变成了枯燥的磨调子和照抄范画。学生原本想从美的海洋中畅游一下、张扬一下、玩一下、乐一下。但是无数次的失望,让他们喜欢美术却不喜欢美术课。因为教师只是借助教学方法和原则来“规范”学生的情绪与操作,学生的天性被慢慢扼杀。

  (三)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缺乏创造性

  课堂教学模式化,本来对于传统的教学应当是辩证地扬弃,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成了一成不变的东西。走遍各地,你也许会发现:“一支笔、一张纸、一副范画、一节课”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的个性在教学中得不到张扬。许多教师停留于一般的“继承”上,没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忽视对学生心里的研究。

  (四)教学随意性大,计划与课堂实践脱节

  由于不是考试学科,长期以来,丢课、换课、不上课、教学与计划不符的现象非常严重。备课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上课又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因此,随意性大,形成了一个教学与课堂实践严重脱节恶性循环局面。美术课不受领导重视,得不到学生的喜爱。

  因此,我们必须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

  二、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创新教育思想走进新课程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做研究型的教师,永远把美术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学生修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不重复过去的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一个准则。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是一个不断实现教学创新的劳动者。我们的课堂永远对学生有一种魅力才体现它的生命力。如果每堂课都是一个模式,每节课都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怎么能激发起来呢?因此,教学要必须进行观念的更新。要坚持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终身美术素质的意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美的教育。教师要运用这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法,不要让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要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丰富课堂的色彩,要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从事练习,使课堂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角色的变换,由课堂“主导”转为学生课堂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选择教学方法。所以,课堂上教和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多样化的,可由学生个性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自由选择、自由设计、自愿组织、自主练习。

  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以外,还要根据课型和具体内容的特点,作不同的选择,即使同一类型的课,同一性质的内容也不一定强求运用完全一样的教学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要把方法作为直接目的传授给学生。方法是用来运用的,而不是死的教条,有灵活的方法,才有活生生的教学,也只有活生生的教学,才会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优化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活动的开展和创造力的形成。美国心理学家索里认为“为得到最好的效果,必须鼓励创造性的环境成为儿童整个生活的背景”,所以教师在极力营造学习环境时,要把它放在学生整个生活环境中去考虑,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去创造与学生生活背景相违背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营造环境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积极影响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就最关键的因素而言,主要指各种教学手段、环境的布置,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民主的气氛等。作为美术课来讲,它比其它学科更具有形象性、美感性、情趣性、民主性、合作性的优势。教师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深受气氛的感染,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具模型、经典作品、环境布置,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如利用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图案进行创新练习,可以扩大学生的想象的空间;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练欲望。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师生互动

  课堂学习情景是构成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之一,儿童在欢乐的情境中,会产生愉快、兴奋的情感,可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学生的活动兴趣大多表现为直接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大量、合理地进行直观教学,具体的实施、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都是教师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浓郁的趣味情境,在知识和学生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气氛,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思维,使学生没有明显意识到教师的意图,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掌握知识。教师把课堂内容故事化、情节化、师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演练各种教学内容。

  (五)创设合作氛围,给学生成就感

  每个小学生都具有求成的心理愿望,并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才促成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此,教师要注意把合作意识引进课堂,一个人做不了的两个人来做,两个人做不了的,一组人来做。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享受美,在团结互助中获得成功。

  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成功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怎样为学生创设氛围给学生以成就感:

  首先,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动脑动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激励其不断努力奋发向上。

  其次,采用评比“成功之星”、“合作之星”等方法,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积极向上。

  (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爱

  教师教态大方、语言优美、能说会画、循循善诱,无疑会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绘画表现能力,又要有轻松驾驭课堂的才智。既要表现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又要表现对学生的热爱。事实证明,热爱学生才能被学生所热爱。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和期待,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的首肯和赞许会开启学生心智的闸门;教师的一颦一笑,会坚定学生求索的信心;教师的风趣幽默,会给学生睿智和风范。如果课堂处处充满着教师的关爱,处处洋溢着同学间的友善,课堂就好比温馨的家,学生就会感到这里不仅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

  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把握机遇,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造课堂结构,寻求有效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让他们尽情感受快乐,真正享受美术,真正的拥有快乐。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笔者对所在农村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农村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惊人的: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有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经过调查分析,作者认为有如下因素。

  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

  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

  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 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初三的雕塑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 VCD通过电视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有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改论文范文篇2

  关于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建议

  为了适应21世纪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目前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相对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团结互助、协调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而且学生大多是以被动接受方式进行学习,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下面就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谈一谈本人对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及建议。

  一、在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上,可进行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和时代气息的设计与制作 目前的初中美术教材虽然与传统教材相比也有过一些小小的改动,但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实际上,美术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相比,完全应该做到比其他教材更加美观生动、设计新颖,让学生爱不释手。现在的美术教材是按欣赏——绘画——工艺来编排的,这三方面又分别划分成一定的课时,每一课时又有相应的知识点和具体作业要求,这样虽然知识点编排很系统、具体,但形式显得呆板,内容也略显单一。

  为了使每一节课的课堂容量更丰富,形式更加活泼多样,如果每一 节课都能设置一些小栏目,如:“画家轶事”“美术故事”“绘画小技巧”“笔墨游戏”“画种简介”“每课一画”等,不但在版面设计上可更美观,课堂容量更为丰富,学生学起来也更有趣味性。为了使教材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还可增加“卡通天地”栏目,把中外优秀的动画形象介绍给学生,也可设置电脑绘画方面的内容,或是推荐一些美术教育网站的网址,让学生可以通过更多渠道了解更多美术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当然,形式的丰富多样应以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原则,但要两者兼顾也并非难事,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水平的,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相信都会受到他们的欢迎与喜爱。

  此外,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绘画工具不齐全往往也是一个令学生和教师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国画、图案等课的教学,由于作画工具不齐全,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如果在改革教材的同时,也能根据每一学期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配套齐全的作画工具和制作材料与教科书一起分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大幸事。

  二、在教学目标上,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作为一个基本理念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而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中,对于教学目的的表述中并没有提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提出了“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是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身经验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学生似乎还是很喜欢上美术课的,但究其原因,更主要的也许还在于美术课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显得相对轻松,没有太多的教学压力,而不是由于美术这门学科对他们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说,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力求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美术,同时也要让他们把课堂上学到的一些美术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善于感受、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一,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选择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内容进行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毕竟不同于专业教学,对于明暗造型、色彩造型等内容可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这样能够使学生较容易在学习和创造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第二,应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领悟到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

  现行初中美术教材虽然也有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如:插图设计、招贴画设计、标志设计等,但总体来看,线造型、明暗造型、色彩造型、立体造型这些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还可多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应用美术,如:“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设计封面”“为班级的黑板报设计版面和插图”“设计制作一张平面或立体的贺卡送给亲人、老师或同学”“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计校服的款式”“为某一课本剧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为校园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及环境雕塑模型”等等。

  第三,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型为主动合作型,注重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交流与探讨。

  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模式往往是教师先讲解作画要领,然后学生分别独立完成作业,如果相互之间有语言的交流,往往教师也会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而加以禁止。而现代教学改革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来参与。

  以欣赏课教学为例,教师在作适当的讲解介绍后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并说一说理由,可以个别发言,也可以分小组讨论,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对于一些较为枯燥的美术常识,我们可以借鉴电视上某些益智娱乐栏目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答,再以积分多少决定胜负。这种方式迎合了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竞争意识。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搜集一些美术方面的小故事或是著名画家的学画经历等,再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小型的美术故事会。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活跃美术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教学要求上,把培养审美创造力与基本技能训练统一起来

  中国的传统教育不重视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这已是公认的事实,而今天时代不同了,面对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已经并还在引起空前的重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双基”的训练还是创造力的培养?其实,这二者都不可偏废,应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那么,怎样实现这个统一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第一,要以创造力培养为中心。不可否认,现今的美术课堂上学生所受到的训练绝大部分是模仿式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和家长往往也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画的标准。因此,美术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便是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第二,要有计划地辅以必要的技能训练。艺术美的要义是形式美(如线条、色彩、造型、构图等),形式美的实现依靠技能,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技能作为基础,往往会产生“眼高手低”现象,今后在艺术表达上力不从心。因此,也不能为了鼓励创造而抛开技能训练,“以不教为教”,而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

  第三,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应服务于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初中美术课堂所面对的孩子中有极少数将来可能从事美术专业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掌握扎实的绘画技能是必要的。而绝大多数孩子将来所从事的会是其它各行各业的工作,绘画技能在他们的工作中会用得很少,但美术课所给予他们的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突出的创造能力却是他们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必备的基本素质,因而技能训练应服务于创造力的培养。

  四 、在教学手段上,既要用写生教学改革临摹教学,同时也要用创造性教学改革模仿性教学

  美术教学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改革的浪潮:第一次是由临摹到写生的教学改革,第二次是由模仿性到创造性的教学改革。我国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在传统的中国书画习气的影响下,沿袭了临摹教学的方法,而美术专业院校则全面接受了西方先进的写实主义绘画法则,用具象写生的方法进行专业的模仿性教学,这就致使我国美术教学出现了——中小学以临摹教学为主,专业院校单纯写生——临摹和写生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美术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分割成互不衔接的两个教学阶段。

  纵观初中六册的美术教材,临摹内容仍占教材相当大的比重,而从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让学生临摹也仍是美术教师们用得最多的教学手段。而长期的临摹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依照着范画样本模仿描画,一旦写生实物和进行忆想创作就束手无策,只能跟在老师和古人后面爬行,不能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写生则能让学生直接感知客观实物,认识真实的立体的空间,必须经过自己在头脑中思考比较、分析概括,才能反映到画面中去。

  这种教学方式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应克服困难,尽量创设条件,增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以写生为主的教学内容,如立方体、静物之类的线造型就可以让学生画自己生活中的物体,风景可以画校园或是村庄一角,人物可以画父母、老师或是同学。也许写生与临摹相比难度会大些,但相信学生写生的画面会比千篇一律的临摹效果要生动得多,学生的收获也会大得多。至少写生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增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盯着书本。

  尽管写生优于临摹,但长期单一的写生模仿训练,在提高写实能力的同时,也会养成对模仿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影响了艺术创造才能的发展,它是导致离开模特就难于作画的“学院派”习气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用写生教学改革临摹教学的同时,还要用创造性教学改革模仿性教学。因为艺术不是模仿,而是创造。要实施创造性教学,首先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精选一些便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题来进行教学;其次,应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用记忆画、想象画、自由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五、在教学方法上,可增加点画、添画、自由画、命题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教学

  点画比较适合简笔画、水墨画等的教学,可以分成三种形式,即学生点老师画,学生点学生画,老师点学生画。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自信心和勇敢的创造精神。

  添画可以是提供背景添加物象,或是提供物象添加背景,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形象请学生添加完整。这种添画游戏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自由画即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手段进行自由作画。

  命题画是指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如“爱我家乡”“美丽的校园”“海底世界”“快乐的节日”“我的理想”等。

  写生画是指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风景、静物等为题材,边观察边进行如实的描绘,准确把握其形态、结构、比例等关系。

  记忆画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教师在课堂上先演示实物或人物的动作,然后让学生默写造型,它可以训练学生对空间、形体、结构、外形轮廓的记忆能力;另一种是情节或活动场面的记忆画,一般是课前布置观察课题,然后通过课堂启发学生的记忆并进行作画。 想象画常常与记忆画合称为“忆想画”。但想象画的创作教学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创作前也必须让学生收集一定的形象素材,为想象创作加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的想象创作才能有据可依。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灵活地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而不要仅限于临摹教学,因为这些形式往往比临摹教学更能开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大门。

  六、在教学途径上,注重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它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比较、渗透与综合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不同门类并进行相互比较,如:绘画、工艺、雕塑、建筑、摄影等各自的艺术特色以及一些共通的艺术原理。而在介绍某一美术流派或是美术思潮时,如十九世纪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就可以从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分别选择一些代表作品加以介绍并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总结出浪漫主义的特征。在欣赏中国美术时,我们也可以在美术内部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如工笔画与写意画、院体画与文人画、南方的山水画与北方的山水画、盛唐的仕女画与明清的仕女画等等。

  美术教学与各学科教学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有互相联系、互相迁移的作用。如中国画教学可以结合中国诗画的传统习惯,与诗词配合教学来抒发感情,这样更能体现中国画诗情画意的情趣。色彩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用诗或散文的语言说一说四季的色彩。对于三原色的讲解则可与物理光学相结合并进行区分比较。写生教学则要求学生要反复比较观察并掌握比例关系,了解整体与局部、明与暗、冷与暖等对立统一的规律,这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几何形体的理解,还能掌握辨证的哲学思想。在想象画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来辅助美术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同的音乐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塑造不同的形象,如热闹喜庆的丰收场面、安谧宁静的田园风光、鸟儿的啼鸣、天鹅的优美、狮王的凶猛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感受这些形象并通过想象把它们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教师还应注意加强美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连接,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主题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如“反对邪教、倡导科学”、“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招贴画”等等,并且利用学校的橱窗进行美术专题展览,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美术创作水平的提升,也能让他们的心紧系时代的脉搏。

  七、在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上,应以鼓励为主,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常规的考评学生美术成绩的方法,往往过分地偏重所谓的思想性和技术性,单纯评技术分或者用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去品评学生的作业,这往往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美术创造的积极性。作为美术教师需要转变的观念是,对学生作业考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区分优劣,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美术才能的发展,为了激发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来进行评价,要使评价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消极的抑制影响。

  因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既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指出缺点和不足,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应以鼓励为主来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对于优秀的作业可以让全班同学传阅,或是组织全校性的美术展览,对于尚须努力的作业教师可以写上简短的评语,提出期望和要求,对于一些创造性较强的想象画或记忆画,教师也可让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作品,或是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

  美术教学改革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对于广大美术教师而言也是任重而道远,有待于我们大家继续探讨与努力。

美术教改论文范文

美术教改的实施,让美术老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能力。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教改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术教改论文范文篇1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改革 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美术教改论文
    美术教改论文

    美术教育的真正改革,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教改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术教改论文

  • 花鸟画鉴赏论文
    花鸟画鉴赏论文

    传统花鸟画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文情怀,折射出基于朴素哲学、艺术等主观元素与客观物象碰撞产生的火花,鉴赏华年画有助于我们陶冶情操。

  • 美术鉴赏有关花鸟画论文
    美术鉴赏有关花鸟画论文

    中国花鸟画是我们祖先勤劳智慧的创造,是民间艺人和民间美术家长期逐渐积累的结晶。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鉴赏有关花鸟画论文的范文,

  • 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进行人文关照的表现形式。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

289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