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艺术博士论文免费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把握的方式,人们通过艺术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也包含着人对自己的认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博士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博士论文免费下载篇1

  浅谈中国艺术考古

  一、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奠基

  中国艺术考古学理沦是在艺术考古实践的不断丰富,取得越来越大成就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实践活动姗姗来迟。近代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形成,迄今不过七八十年,由于战乱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中国考古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考古学的发展比较缓慢。1949年以后,中国的考古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外国人也不禁大发感叹:“在未来的几个十年内,对于中国重要性的新认识将是考古学中一个关键性的发展”。这一时期,考古学的研究重点依然是重建古代的物质文化史,即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特别强调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剩余财富的增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反作用。因此,反映古代人类意识形态的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的研究,一直被冷落、被忽略。

  二、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简单地说,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艺术品。古代艺术品的来源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另一类是经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品。传世艺术品往往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的主要材料。然而,传世艺术品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个是其确切的时代难以认证,给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另一个更突出的问题是,对古代艺术品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的仿制甚至作伪。许多前代的青铜器、玉器、书画等艺术品都或多或少地被后人所仿制。因此,传世艺术品不能成为艺术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植根于考古学,是运用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手段得来的。它只是数量、品种众多的考古学研究对象的一小部分。以此为前提,我们可以通过对已有定论的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析,逐渐剥离出非艺术性的物质产品,较为合理地勾画出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面貌。作为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其首要条件必须是人类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的产物,这样就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中排除了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的“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如“各种农作物、家畜、及渔猎或采集所获得的动植物的遗存等”;同样,从艺术品所具有的审美和情感性出发,考古学研究对象中的灰坑、窖藏、矿井、水渠、壕沟等遗迹,虽然都是人工创造物,但仅具实用功能,或服务于生产生活,或用于战争的防御,很难激起人的审美感受,因此,也不能成为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至于古代人类以艺术手法加工制作的陶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金银器和各类装饰品等工艺美术品,以及岩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雕塑等艺术作品,无疑是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然而,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日用器具,以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简牍、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都具有了作为艺术品的首要条件,即人工创造性的特征,但这些物品却决非都是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以古代钱币为例,作为流通使用的方孔圆形的五铢钱和通宝钱,主要是用作在社会流通领域进行等价交换的媒介物,而专为辟邪、祝寿铸造的压胜钱或称“花钱”,却缺失了使用价值,突出了审美艺术价值。因此,从纷繁复杂的考古学研究对象中划分出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远远不能如此简单地量化。

  三、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类

  由于艺术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是一门在艺术学和考古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既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艺术学科研究古代艺术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的重要资料,因此,对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类,要以考古学的分类方法为主线,同时参照艺术分类法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古代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性遗存,一般分成遗物和遗迹两大类。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则是考古学研究对象中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的遗存,同样也可以分为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两大类。

  艺术遗迹是指经过古代劳动人民艺术性创造的历史遗留,是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遗迹主要是古代的建筑遗存,在中国可以分成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两大类。中国古代的地上建筑大多利用各种木料,以斗拱、榫卯结构建造。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因素的毁坏,保存在地面上的早期(唐代以前)木结构建筑物几乎绝迹,仅存部分建筑物的残缺构件,唐代以后的古建筑遗迹也只有寺观、塔、石阙、石窟寺、桥梁等几类。中国古代的地下建筑是皇室贵族建造的坟墓,以砖、石为材料,大多模拟当时地上建筑的风貌,但趋于简率。相比较而言,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有关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并不丰富,但作为建筑附属装饰的壁画和雕塑却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艺术遗迹的分类便以壁画和雕塑为主。

  中国壁画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远远早于后来的帛画、绢画、卷轴画等绘画种类。一般来说,在天然岩壁面上制作的壁画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岩画。在人工壁面上制作的壁画,则多装饰于建筑物和墓葬,可以分成地上建筑壁画和地下墓室壁画两部分。建筑壁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门重要的附属艺术,一般图画于神庙、宫殿、寺院、庭苑和石窟寺等较大规模的纪念性建筑内,具有装饰、美化居室环境,宣扬礼义教化和传播宗教教义的特征。

  墓室壁画的盛衰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丧葬礼俗观念有着密切关系。

  四、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征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相比传世的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是经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后得到的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对它们的年代确定,得益于田野考古学中地层学、类型学方法论,以及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古代历史文献资料的运用,使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有了科学的相对年代或绝对年代的界定。此外,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大多是从墓葬或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往往并非是单独的个体,不但出土的古代艺术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就是与之同出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也与它有关,甚至古代艺术品在墓葬或遗址中摆放位置的不同,也对理解它所隐含的创作意图、审美特征和在墓葬或遗址中所担任的角色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4]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材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5]格林·丹尼尔.考古学简史[A].格林·丹尼尔著.安志敏译序.黄其煦译.安志敏校.考古学一百五十年[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6]石兴邦.简谈田野考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J].考古与文物,1981(3).

  艺术博士论文免费下载篇2

  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

  摘要:要了解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思考它的源头,以及它所经历的发展路程和未来趋势这几个方面。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从扬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以及扬琴乐曲发展的历程这几个方面着手下笔,让读者能快速和清楚的了解扬琴艺术的发展概况,对扬琴艺术的发展做一个概况整理。

  关键词:扬琴;传承发展;传统流派;现代作品

  扬琴在四百多年前从最早的外来乐器,经过改革和发展后,逐渐成为最具代表的中国民族器乐之一。扬琴艺术的发展使扬琴的流派不断增多,其演奏的形式与内容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观望扬琴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扬琴艺术从何而来,了解扬琴这门乐器本身的历史和独有的特点。再者,扬琴艺术的发展中不仅扬琴的外形上有很大的变化,其内涵上也由于乐曲的创新而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壮大。在21世纪这个新时代的环境下我们还需要了解,在这新的时期又有哪些新的创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扬琴艺术。

  一、扬琴的历史与特点及演奏技巧发展

  历史:纵观扬琴历史,它发源于中东、波斯等古国。于十七世纪中叶从欧洲传入我国,迄今为止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遭受严重创伤的我国逐渐复兴,这时的民族音乐也处在在残垣断壁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更多的老百姓和达官贵人开始把音乐作为茶余饭后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发展并兴起了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从而使得民族音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清末民初,随地方乐种发展与乐曲配器的需要,扬琴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潮州弦诗等民乐合奏形式中的不可或缺的乐器。扬琴不仅具有广泛的世界性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是其他器乐不可替代的。而今,各类民族器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扬琴也从以前的合奏、伴奏形式的辅助性器乐发展成具有独立性的独奏器乐。

  特点:按器乐的发声原理分类,扬琴属于打击弦鸣乐器,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击弦工具(琴竹)与琴弦产生正面击打才能发音,与钢琴的发音原理类似。其音色绚丽多彩,具有鲜明的特点。低音区浑厚坚实,中音区圆润明朗,高音区音色透亮且颗粒性强。扬琴的整体音量宏大,既能表现柔美婉约的作品又能体现出王者般刚烈强势的气质,表现力极其丰富。因其音色和演奏风格多变,也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

  演奏技巧:据统计,扬琴的演奏技巧最先由简单的单音、左弹轮、右弹轮、双音、长轮滚奏发展到衬音、顿音、颤音、琶音、拨弦、反竹、泛音、以及借助特殊工具的上滑音和下滑音。如项祖华先生的作品《林冲夜奔》中就借助滑音指套的上下滑音来表现暴风雪。新时代还产生了,左手连弹、右手连弹的新技巧。如:黄河先生的作品《黄土情》的慢板部分。最新出现了多种单技巧结合而成的复合技巧。例如:黄河先生的作品《春》的引子,其中就使用了泛音与滑音的复合新手法。我国扬琴的演奏技巧在各地方乐派大体相同,但由于曲调以及演奏方式因为环境地域、产生时期的早晚的不同,而有细微的区别。在初步了解扬琴的历史和演奏技巧之后,扬琴乐曲的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二、扬琴乐曲的发展

  在我国,扬琴乐曲的发展经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一九四九年之后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发展的大多是传统地方音乐。第二阶段涌现了大量的新作品。

  (一)传统地方音乐的主要流派有:广东扬琴、江南丝竹、四川扬琴、东北扬琴等。我们把这一阶段所产生的扬琴乐曲统称为扬琴传统乐曲。这一时期产生的乐曲大多是由各地民间的扬琴演奏艺人,将当地广为流传的通俗音乐借用扬琴来演奏,经过长期的加工,最终演变成独立的扬琴乐曲。传统地方的音乐风格,比较朴实并带有浓厚的当地韵味。

  1、广东音乐代表曲目:《雨打芭蕉》、《旱天雷》、《倒垂帘》。

  广州及珠江三角洲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由于广州自古以来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所以当时有很多外省的文化涌入当地,这其中就包括音乐。而今我们所说的广东音乐其实是吸收了中原古乐、昆曲、以及江南小调而形成的。广东音乐擅长在简单通俗的音乐上运用加花、衬音、坐音、顿音、密打等技巧,使乐曲更富变化与活力。

  2、江南丝竹代表作品:《弹词三六》、《欢乐歌》、《行街》。

  江南丝竹是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丝竹音乐。由于江南丝竹具有清秀柔美、婉约雅致的特质,所以不仅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也在海内外广为流传。江南丝竹所使用的演奏技巧和广东音乐扬琴的演奏技巧类似。从乐曲风格相比较而言,广东音乐更为喜庆热闹,江南丝竹的音乐更为清秀优美。

  3、四川扬琴代表作品:《将军令》、《闹台》。

  四川扬琴流传于四川,据史料记载,其大约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与当地流传的川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地域不同,四川扬琴还分为“南会”和“北会”。四川音乐刚劲豪放、浓烈粗犷善于烘托武将英勇豪放的气势,从而形成四川扬琴的独特魅力。四川扬琴独特的演奏技巧有咕噜音、滚竹、压竹音等。

  4、东北扬琴代表作品:《苏武牧羊》。

  与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相比较,东北扬琴的发展属于自力更生类型,而其他三类地方

  音乐都是从当地说唱音乐或戏曲中发展而来的。东北扬琴学派不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依附,但它充分的运用了传统艺术的手法和技巧表现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

  改革开放,新时代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曲家,扬琴艺术也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增添新的色彩。这一时期,整个民族快速发展。随着扬琴演奏技法的增多及演奏技术的提高,使演奏家们不满足于传统乐曲的演奏。随后,他们根据自己多年在扬琴技巧上的不断尝试与创新以及对扬琴的深入研究,。从而创作出大量的新作品。这不仅推动了扬琴事业的发展,也让更多人了解扬琴并喜欢扬琴这门艺术。

  三、新时代的扬琴作品

  由于作曲家的阅历、性格爱好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创作,进而就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新时代,在扬琴乐曲的创作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主要包括有:祖华教授,桂习礼教授,黄河教授,许学东教授等人。

  项祖华教授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林冲夜奔》、《竹林涌翠》、《苏武牧羊》《海峡音诗》《丝路掠影》《乌苏里船歌》《春兰》、《夏莲》、《秋菊》、《冬梅》等。

  桂习礼教授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凤凰于飞》、《映山红》、《土家摆手舞曲》、《月夜清水江》、《喜讯》、《流水欢歌》、《音乐会练习曲》等。

  黄河教授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黄土情》、《古道行》、《天山诗画》、《离骚》、《拉萨行》、《川江韵》、《滇寨春色》、、《巫峡传歌》、《黄梅随想》、《春》、《秋》、《冬》、《山水云天》等。

  许学东教授主要代表作品有:《瑶山夜画》、《秋·梦·藕》、《草原随想曲》、《青年叙事曲》、《悲情九歌》、《引滦抒怀——扬琴三重奏组曲》、《b小调幻想曲——献给肖邦》等。

  现代扬琴作品不仅有扬琴演奏家在做贡献,还有一批优秀的专业作曲家也创作出不少扬琴作品。如:徐昌俊教授的扬琴协奏曲《凤点头》,房晓敏教授的扬琴独奏曲《遗风天籁》等。

  扬琴,这门带有外国血统的中国民族器乐,历经多次变革和发展,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门具有相当文化历史深度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和演奏家们的涌现,使扬琴艺术的魅力和影响力更加深远,也让越来越多人们热爱它。

  参考文献:

  [1]詹皖.扬琴传统乐曲的流派和欣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刘寒力.东北扬琴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音乐,1998(1).

  [3]刘月宁.广东音乐扬琴的形成[J].华音网, 2001.

  [4]王光祈.中国音乐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34.

296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