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毕业艺术专业论文范文怎么写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流动的体系,艺术的含义是变化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艺术规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毕业论文范文一:论现场直播在新时期正面报道中的作用

摘 要: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新闻的采集、加工、传递变得更为快捷有效。中国电视新闻从技术手段到内容风格,从理论建构到业务实践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电视新闻传播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新闻节目对于一个电视台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立台之本”,都是提振电视台层次的不可或缺的一块“阵地”。从当年影响巨大的央视《直播中国》到去年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的直播节目《直播这一刻》,直播手段在正面报道当中的地位正在改变。本文试图通过论述电视新闻的本来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电视新闻节目直播常态化,来讨论怎么样将现场直播这种新兴的报道手段与正面报道更好的相结合,为正面报道的宣传工作多做贡献。

关键词:现场直播 同步播出 正面报道 激活 传播理念

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新闻的采集、加工、传递变得更为快捷有效。在世界电视业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中国电视新闻从技术手段到内容风格,从理论建构到业务实践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观念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杨伟光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曾提出:“电视是全天播出的新闻媒介,它的时效观不是播今天的消息,而应该是刚刚发生的消息,甚至是正在发生的消息。”朝着这个目标,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除了中央电视台对一些大型突发事件进行了数次现场直播报道,充分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努力方向之外。面对重大事件,很多的地方台,尤其是作为中国大陆省级电视媒体的龙头—湖南卫视,在面对严肃,重大的问题时,尤其是在面对08年初的冰雪灾害和08年夏天的全省范围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事件中,也利用了现场直播的手段甚至是航拍来达到零时差的同步报道。不断将正面报道从抽象转为具象,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平面转为真正的立体。而与此同时,现场直播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全新的报道方式,在各种题材的正面报道实践创作中不断深化。充分体现电视新闻业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在创作观念上的更新,以及对突破正面报道瓶颈所做的不懈努力的探索。

一、 传播理念的转换与正面报道的瓶颈

(一)平等的“受传关系”渐成主流

1、是“电视”看“人”,还是“人”看“电视”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更多地注重于客观记录,展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表达新闻事件时采用多重视听元素,尽力展现其各个层次、各个侧面,大量利用“同期声”记录人物谈话和现场实况音响等。观众在主动感受现场报道的信息多元化和多样化、复杂化的同时,有了选择信息的更大空间,并且具备了自主地解释报道意义的能力,受众地位无疑日渐提高。受众意识也在日益觉醒。

回顾我国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对传播研究的深入,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越来越多地注重对受众自主接受和解释信息的能力的开发。中国电视诞生之时,其报道内容主要是政策解释和政令的宣讲,很少介入新闻报道的过程。从传播的角度看,只强调传播者对接受者的有意影响,忽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调动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此外,在那个年代,由于极端个人崇拜的原因,人们对于各种政策和政令是一种仰视的姿态,绝不会像今天出台一个政策,会有各方追踪报道,调查报道,所以电视无非是“让人们仰视的政策和政令”的传播工具罢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经济基础急剧变革,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蓬勃发展。更多的电视人通过探索,对电视新闻传播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传播价值,电视新闻传播如何适应受众,发挥媒介优势有了更多的感受和探索。随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我们看到“媒介万能论”或“传者第一论”已无法解释传播过程中的诸多现象。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

[1]虽然此话是波兹曼在该书中讲美国电视的,但是这种“娱乐的声音”是当前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的一个趋势。而谁来消费,当然是普通的受众。所以目前已经是一个“人”看“电视”的时代了大量的电视新闻报道实践证明,电视观众由于个人差异、社会类型和社会关系等不同,对相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反映。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新闻传播如何应针对不同受众,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传播学研究中大量从心理学层面对劝服效果的研究成果,为电视新闻报道打开了思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尔提出的“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对顽固的受众来说,信息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发现的,重要的是受众如何处理信息。“使用与满足论”进一步强调受众的地位,用施拉姆的话来说就是“讯息是放在接受者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传者必须更注重受众的需求。

2、不要低估受众

以上,我们必须明确目前的主流传播趋势是“人”看“电视”,而不是“电视”看“人”,也就说这是一个尊重“受众”的年代。而尊重却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达到的,尊重受众的根本在于,媒体要拿受众“当回事。”

“今天的电视演播人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传播者,是信息的催化剂,无论信息[2]

是新闻,商业广告,还是访谈对话,传播者的任务是建立在信息原创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3]传播者毕竟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方,它站在较高的位置担负着主导的角色。传媒的报道会影响受众对某些问题重要的判断。同时某类议题或事件报道出现频率的多少也是受众判断其重要与否的依据,传媒通过有组织的报道引导人们思考某类问题。受众面对传播的内容既存在需求的权力,也存在抵制的自由。“我们也应看到,随着资讯社会日益发展,受众的意识已相应发生变化,受众在传播中的位置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媒介进行自我判断和选择。” [4] 现代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存在着共同追求信息的平等关系。电视新闻报道自觉尊重这种平等关系,才能使信息顺利地、以最好的效果到达传播的彼岸。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解读国家热点政策、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行业新发展。正面报道承担着传达政策、沟通民意的重要责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受关系和受众心理变革的传播环境中,提升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和新时期受众对正面报道的需求

1、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

李瑞环同志曾经概括过正面报道的要点:我们所说的“正面”,所说的“为主”,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和法制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东西。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12]

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是党的新闻事业一以贯之的精神,但它同时必须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以上李瑞环同志提出的六个“鼓舞和启迪”,加强和改进正面报道,就要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做到“三个不偏离”和“三贴近”。不能偏离实际,偏离中央的要求,偏离受众的需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新时期受众对正面报道的需求

根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产品调查研究中心和营销总平台合作2006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受众倾向与侧重贴近进行解读、丰富主题内涵、强化百姓视角。在对重大主题比如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报道,受众最关心的,列在第一位的

是“对主题、政策、方针与百姓切身利益之间关系的分析”,占受访者的37.5%,另有31.7%认为重大主题报道应当侧重于“对主题政策方针意义和影响的分析、解读”。

可见,对重大主题报道这一正面宣传的重要方面,要提高正面报道的有效性,关键在抓住其中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加强对方针、政策及事件本身的深层次解读。

其次,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报道:做“深”做“活”,突出实质性、新闻性强的内容,选择“消除空话、套话”的受众占42.7%,认为应当“写出领导人活动中最具实质意义的内容”占到38.7%。要求会议报到突出实质性内容,强化百姓视角。

第三,调查显示,对于正面报道的另一大重点,成就报道,55.2%以上的受众最感兴趣的是在“某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取得的成就的报道”,同时关注全国性成就的受众也接近半数。这表明我们的报道在介绍成就本身时,应当从行业纵向发展和全国性的角度进行,将其放到行业领域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文明进步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对我国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取得的成就”方面要浓墨重彩,报道上形成声势,让受众在“感兴趣”同时,从中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增强信心。

在调查中当问及“对于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突破,您最希望媒体报道哪方面内容”时,57.2%的受众希望多报道成就和突破给百姓带来的的实际好处。希望媒体报道涉及“成就在国内外的地位、影响和意义”的受众也占到45.6%,提示我们在报道当中应当从世界、全国的高度报道评价成就,给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三不偏离”和“三贴近”是当前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而受众从正面报道中实际上更想看到的是与自己生活最为密切的关联点,就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干货”。从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出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和受众的需求在本质上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正面报道要朝“做深”“做活”“感兴趣”这些方向改变。

(三)正面报道的瓶颈

然而由于很多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正面报道目前却成为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媒体共同面对的业务“难题”,此外随着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典型宣传报道数量的激增,大众对正面报道的淡漠感却逐渐增强。而且相对于其他报道种类,正面报道的渗透力正大幅度的减弱。

正面报道感染力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报道思想、报道模式甚至报道语言的程式化和表面化。正面报道要摆脱困境,必须从报道思想和报道业务两个层面进行革新。

1、瓶颈一:呆板的报道思想和报道意识

(1)灌输化宣传,

作为执政党和政府传播理念、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手段,宣传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宣传并不等于灌输,以灌输的意识、手段来管理,其结果必然是从俯视的角度,以点拨教化的口吻面对大众,从根本上说,这与当前新闻传播的主流和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是违背的。

灌输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道主题确定、报道选材甚至谋篇立意等一整套的业务运作被全盘纳入行政管理方式,二是灌输口气弥漫,拼装和敷衍充斥报道采访流程之中。

正面报道记者要找准主流价值观传播者的合理定位,认同主流价值观,自觉地维护、发扬主流意识,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体系下新闻事业运作的一个重要价值底线。即便就是一向以客观公正、“第四权力”自诩的美国媒体越来越讲究报道的平衡性,他们的报道的形式当中也有正面报道,但是像我们的典型报道和直露政策精神的宣传阐释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其传递、弘扬美国的价值观。所以“如何不露行迹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是当前中国主流媒体的当务之急,充分动员主流媒体记者作为‘新闻人’而不是宣传员的职业热情和潜能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报道突破的最大支持。” [6]

(2)模式化“宏大叙事”

正面报道不一定篇篇皆是鸿篇巨著,目前的很多正面报道特别是一些人物或是重大主题的典型报道都力图在一篇之内展示出本质真实的全面要素。于是在有限的篇幅内,所谓评论的语言无非是一些定性化和标签化的文字,模式化情节比比皆是。其实记者用自己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这样的正面报道才是受众最为需要的。所以一篇好稿子,看得懂,不累,明白了一个道理就足够了,每篇报道都想承载起类似人类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天大主题,是没有必要,也是没有可能的。

2、瓶颈二:退化的报道手段

(1)“从群众中来”的功夫偏废

新闻界与大众的良性互动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正面报道的素材和主题都应该是从生活中,从群众中选择提炼出来,这样的正面报道再被传播到群众中去才会得到群众最大限度的共鸣和认同。可是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矛盾,大量的正面报道活动一味强调“到群众中去”,可是主题和素材都是“钦定”的,拿着领来的主题,捧着二手材料,采访时只提领导批准的问题,出来的稿子和新闻片群众能喜欢么?所以退一步而言,最为一名尽职的记者,即便是“命题作文”“主题报道”,也可以而且也应该积极地抬腿迈进群众生活,亲身体会,采访本身就是一个亲力亲为,深入基层的过程,采访的越深入、越全面、越透彻,新闻才尽可能的生动、鲜活有味道。

(2)以抽象概念代替新闻的血肉之躯

只要仔细留心一下目前正面报道当中有关人物和重大政策精神的大制作,可以看到满篇的抽象概念,虽然文通字顺,但活气全无。文章愈发的趋于公式化。比如:

“??以自己的不懈追求,诠释了新时期艰苦创业、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的时代风尚,成为党的优秀代表。”

“十几年来,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情怀,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让这个曾经??逐渐变了模样,??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走了,乡民们心中亲民为民、刚直不阿的形象却留了下来,秉公执法,一心为民的形象已经在众人的心中植下了深深地根,也必将会在更多的心底发出新芽。” [5]

如此填空,细节何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采访就是对细节的采访,新闻就是对细节的写作”。敏锐的观察力再加较好的理解和表达,才能勾画出精彩的细节,才会有感人的瞬间。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型主持人柴静在“512”地震的报道中的一回出镜,她一连用了手表、头盔、军鞋三样东西讲了三个故事灾难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简单、生动、易懂,但这三个故事让很多人泪如雨下,也让大家都明白了,失去了一切的财产,经历了这么大灾难,但是有人在,有人在一切都有希望。所有这些细节经过电视声画手段的放大,同时又形成了超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在当前新闻体制难以有变动的大环境下,从形式上创新和突破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也是最具可操作性的。电视新闻是以现场的声画并茂的优势参与传播媒介的竞争,当电视传播的技术手段逐渐完善后,多重视听符号的综合运用,给观众带来强烈现场感的现场直播形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电视新闻的报道中了。日益常态化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以其同步性,强烈的现场感。当仁不让的成为实现正面报道时代定位和满足受众需求的最好的形式。

二、 传播理念的转换将现场直播推向新闻报道的前沿

(一)现场直播的演变

1、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定义有:“以在事件现场摄取的图像和声音为报道的基本素材,记者或播音员、主持人只是简单的解说,

必要时还可以穿插某些背静性和历史性的图像和音像资料,以补充对事件的说明”(《电视节目学概要》 壮春雨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7]

“广播电视利用电信号把新闻现场的声音或图像直接发送并同步播出的节目形式”(《超媒体时代—新世纪电子传媒经营与创新》张君昌 新华出版社2003版)[8]

“是指电子媒介利用电信号把新闻现场或其他公共场合活动的声音或图像直接发送并同步播出的节目形式”(《传媒经品解读》 张君昌 王玮 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9]

以上就是一些学者近几年内为现场直播的定义,虽然几种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有这样四个元素是不断出现的。即就是,事件现场或活动场合、图像、声音、同步播出。在四个关键元素之外,目前的现场直播越来越趋向精致、准确、安全、快捷及观点化。打个比方,譬如说京剧当中的《空城计》这出戏,拉出来单独演,如果是不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那么他只能就戏看戏。可如果向他交代了本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个中人物性格之后,理解起来就不会太过费劲了。同理,现场直播新闻事件好像那个《空城计》,如果没有综合背景资料、相关知识介绍、演播室的串联和评述,那么光秃秃的现场直播只会叫人看得一头雾水。在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当中,传者和受众之间有一个经验范围问题,这种经验范围愈多,愈广,就愈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现场直播当中的综合背景资料、相关知识介绍、演播室的串联和评述正好就是推动这种经验范围朝多和广演变的催化剂。

根据多方的观点以及当代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要求,笔者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归纳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是新闻现场的多机位拍摄、现场编辑与卫星传播直接相连的现场新闻即时传送为主体,综合辅助性新闻事实、演播室的串联、评述、现场记者采访、以及多个现场之间的交流为一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2、现场直播节目的历史源流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先后使用了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和马可尼的电视系统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正式播送电视节目,这一天被公认为是电视的诞生日。虽然当天的节目内容是一场盛大的歌舞演出,但如果将电视诞生作为一个新闻时间的话,这个事件本身就是被直播的。[10]

与世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发展历史相比,中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其发展历程同样也反映了世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过程中的特点。

1997年7月,中央电视对香港回归进行了72小时连续不停的大型新闻现场直播,全面立体地报道了香港回归的过程;1997年11月,对三峡截流进行了新

闻现场直播;1999年50周年国庆的盛大阅兵式也通过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传遍世界。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更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在中国开始走向常态化。

(二)直播节目的走向

随着社会发展,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日趋复杂,时空分布日趋分散。观众对电视报道的真实感、现场感要求却日益迫切。另一方面,“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具有同步感强、可信度高、信息完整、富有悬念四个突出特点”。[11]为了解决报道内容的单一与观众要求的多样之间的矛盾,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现场直播报道。将“现场”这个外延拓宽。回顾这几次现场直播,无疑代表着我国电视传播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传播观念上的更新和传播方式上走向。

以1997年3月9日的《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的直播报道为例。中央电视台对漠河、北京、南京、昆明的日偏食进程进行全貌报道,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看到跨区域大范围的现场信号把几个地方的景观同时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机位设置使新闻现场完全处于摄像机的关注下,确保观众对现场各个角落的一览无余,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空一致感,也就是同步感强。

大范围多机位的设置仍无法完整表现事件的发展变化,所以按照“可信度高、信息完整”的原则,它必须同长时间大跨度的跟进式报道结合起来,即媒介通过对新闻事件过程的连续展示,不断提供新鲜信息来抓住观众。如连续72小时的《香港回归特别报道》,甚至是2009年连续几个月“汶川地震报道”,实现了完整的进程式现场直播报道。从传播效果来看,它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传播的客观真实性。此外,现场直播报道依托现场实况部分的发展设置镜头,通过新闻资料的运用,热点问题的分析,演播室内主持人访谈和专家人士的点评,使新闻报道更全面丰富。

现场直播这种电视表现形式因其具有同步感强、可信度高、信息完整、富有悬念四个突出特点,使其天生适合电视新闻报道。随着一次次的大规模,长时间的现场直播新闻报道的实战,现场直播手段正在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常态方式。

结束语

从科技的发展来看,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是现代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电视新闻的直播化。而电视新闻本身的特性也推动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走向常态化。在直播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用直播这种形式来激活正面报道,来解除正面报道的难题的过程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我们的媒体和我们的正面报道还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我们不能允许像西方和台湾的一些媒体为了猎奇为了收视率而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进行直播。这里有个题材的取舍问题,因为直播电视的特殊性,所以对它的把握要求就更高些。目前我国的新闻类直播电视主要还是以直播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

第二,我国的电视还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目前受众不仅仅是要求通过电视获取信息、得到娱乐,现代电视观众在看电视时求知心理很强烈,希望通过媒体获得更多知识。这和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整体教育现状有关。在直播中,观众不仅仅希望通过电视目睹事件现场情景或获取信息,更希望对事件有全方位的系统性的了解,即电视新闻的报道已从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化。即从单一消息的报道向综合了消息、背景、分析、综述等的报道样式转变。

第三,需要对直播节目做整体策划。对可预知性的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事先如何进行节目的整体构思,构建一个合理的报道布局,成为直播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的直播电视能否成为趋势的一个重要前提。科学的构思策划最终将带给受众一场时效快捷、内容充实、风格鲜明、结构灵活的立体化报道,其收视效果远远超越真正的“身临其境”。事先进行周密策划,把背景报道制作成融新闻性、知识性、教育性、欣赏性于一体的专题节目群,可极大地拓展报道空间,增强可视性。

总之,在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下,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直播电视是电视新闻的毫无疑问的发展趋势,用它来更新和升级正面报道也应该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良方,但其中一定要用新的,开放式的理念来指导正面报道的升级和更新。形式固然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和开放式的理念则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我想将现场直播的形式比作是“质”,而与之匹配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则是“文”。《论语·雍也》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希望在不断的形式翻新和高屋建瓴的理念指导之下,将来的正面报道能够脱胎换骨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毕业论文范文二: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毕业设计报告

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声势如虹,新农村的格局规划也如雨后春笋强势进驻人们的视野,商业步行街区作为一个村镇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它的设计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淮阳县三官庙村民俗体验步行街设计从创作研究的主题内容出发,深入挖掘当地文化,以诗经陈风描写的意象为切入点,以节点的形式再现陈风文化,设置民间手工艺展示馆,通过现场制作对民间手工艺进行展示,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分析步行街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而深入剖析创作研究的原因,最后在总结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新农村;民俗;步行街

一、引 言

随着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怎样做好村庄整治,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发展,使村庄整治更加科学、合理、更受农民欢迎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在发展上仍存有许多问题,如对村庄的规划认识不到位,不顾区域实际上的功能地位,土地利用率不高且效率低下;没有延续原有的传统空间,缺少对既有社会结构的关注,导致缺乏特性,千村一面;由于投入资金少,村庄基础设施缺乏配套的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多与农村空间结构相关联,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研究村庄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文化特色,从中找出当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村庄空间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淮阳县三官庙村地处淮阳县城东南,地理位置优越,传统文化浓厚,但由于近些年缺少合理规划和建设,经济发展一直不景气。本案通过对该地区的合理规划,在满足村内居民生活的前提下,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中步行街的建设不但服务当地居民同时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二、选题来源

校地合作实战型应用项目:开启“陈”“风”的记忆——淮阳县三官庙村民俗体验步行街设计

三、研究目的

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过程,一种文化的积淀,是在不断地传承中演变和发展的。只有民俗所含有的文化内涵才能体现人民大众的生活本质。淮阳县三官庙村地处淮阳县城东南,四面环水,位置优越,民风淳朴,是我国姓氏“陈”姓的发源地,是诗经《国风·陈风》的衍生地。所以本设计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便利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保留原始的民俗文化遗产。

四、设计过程

(一)观察与探索

设计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界定两个概念:观察法和探索法。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所以要设计淮阳县三官庙村的民俗体验步行街一定要带着选题目的,以及对三官庙村已有的知识对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淮阳县三官庙村的民俗文化特色、地理人文环境等信息。探索法则指通过观察掌握基地基本信息,进而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运用多种方法对当地文化特色进行整合与总结。最后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对所得的资料得出自己的看法,理性的剖析出对设计有用的东西。

(二)分析

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事物原因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对于淮阳县三官庙村的民俗体验步行街设计一定要根据前面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当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计出相应的补救措施,表达出设计后该地区在未来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

(三)设计

综合上述的三种创作思路,对淮阳县三官庙村民俗体验步行街的设计要发扬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补充经济发展落后的不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发掘特色民俗文化潜力,做到强大的设计理念与当地实际的完美结合。从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与传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面图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区域位置分布;交通组织;绿化配置;道路铺装;公共设施;照明设施。以既便利居民生活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选取适当的设计模式。

五、总体设计

(一)创作研究的原因

1.国家政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位列我国未来五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所以设计创作选取此方面作为研究重点,正是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可塑性,全面性,以及它无法估量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新村镇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的支撑物——步行街区,更是具有不可比拟的设计与发展空间,故选取这种特殊街区进行设计,是国家政策的结果。

2.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被视为历史的传承,因为它忠实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是先者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淮阳县三官庙村基地文化积淀深厚,是诗经《国风·陈风》的源头,故对此地进行新农村规划比在一般的中国农村要求更高。设计时要注意防止古文化在时间进程中流逝,保护民俗文化。新农村建设的浪潮已经不可抵挡,所以怎样保证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不失原建筑风貌以及传统的风俗文化应当得到额外的注意。选取这种街区来设计相应的较其他街区来讲就更加具有局限性,不但要以便利居民生活为主更要注意保护原有民俗文化促进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姓氏文化的发扬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它某些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护某种社会制度。中国人往往注重姓氏,以姓氏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目前中国人仍在使用的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多字和一些比较奇怪的姓多数为少数民族使用。现在常见的姓氏不过200个左右,其中常见的单姓只有100个。淮阳县是古姓氏之一“陈”姓的发源地,三官庙村有陈氏祠堂和陈胡公墓。陈姓在现代与李姓、王姓、张姓、刘姓等19个姓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姓氏文化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姓”与“氏”的区别,姓氏的主要来源,姓氏的混乱与谱牒,以及中国人的名、字与号,越来越不受重视。所以,在步行街区的设计上一定要结合三官庙村的姓氏特征,在繁荣村庄经济的同时将姓氏文化发扬光大。

总 结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农村发展理念的兴盛,以及国家对新农村政策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必将势不可挡,为了避免千村一面,关于新农村的设计一定要注意延续原有的传统空间,认清既有的社会结构。尤其是步行街区的设计,更是要结合当地的民风习俗,解决好一切存在在的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应该更多的注意结合原有储备资源,更大限度的开发当地的潜在发展空间,使得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实现人文、地理的双向可持续性。

通过本次设计,我不但认识到了在民俗步行街的设计中应该注重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地域肌理的保护,同时,更应该建立起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促进其经济发展,使设计后的新农村以更加强大的独立的姿态存在和发展。这样才能使设计更具有持续性和延展性。

参考文献

[1]高毅存.城市规划与城市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倪宝诚.淮阳泥泥狗[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3]赵宇.城市广场与街道景观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李宁,韩延辉,孙寿华.城市景观创意[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5]徐德嘉.园林植物景观配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7]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当代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张勃钊.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9]董艳芳.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0]戎安,骆中钊,骆伟.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91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