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文化研究>

宁波地域文化论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地域文化论文篇1

  浅谈东北地域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特点,从而建构科学的东北地域文化改造路径。通过解析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多元要素,归纳出东北地域文化特点、人文特点。以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经济发展寻求文化推动力。

  关键词:东北 地域 文化

  引言

  东北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存在形态,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罕见的大规模移民现象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多元要素,构成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特点,从而建构科学的东北地域文化改造路径。以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经济发展寻求文化推动力。

  1.东北地域文化成因

  1.1地理因素

  东北地区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的东部(包括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总面积约为1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域相比,东北地区文化共融性的便利通道较为狭小:东接朝鲜半岛、西邻蒙古大草原、北毗俄罗斯、南望渤海,除了西南部经辽西走廊能与祖国内地相连,东北地区所处的位置犹如被巨大的屏障所包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交恶使东北一度与苏蒙的来往中断,冷战又使东北与毗邻的日、韩不相往来,同时东北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人才交流与文化往来不甚频繁。然地理的阻隔与文化交流渠道的闭塞,使东北形成相对封闭的文化圈。

  1.2发展历史

  1861年以前,由于清廷长期严厉的封禁政策,东北区域经济基本上处于原始的自然发展状态,商业、农业和牧业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直到19世纪末期,清廷的封禁政策开始松动并逐渐取消,东北文化才进入急速的转折和选择时期。一般认为东北经济呈现三个发展阶段,即流民、拓荒者阶段(17世纪末—19世纪末)、殖民地半殖民地阶段(19世纪末-1949)和工业化阶段(1949-1979)。

  1.2.1 流民、拓荒者阶段(17世纪末—19世纪末)

  17世纪末,先后有数十万人作为政治犯和思想犯被遣送到东北地区的齐齐哈尔、墨尔根、伯都讷、阿勒楚喀、宁古塔、依兰、吉林乌拉等地,大批汉人的到来扩展了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领域。清朝中期以降(18世纪末),随着中原人口数量增加,土地使用压力增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清朝对白莲教的强势镇压,中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开始铤而走险,冒死出关到东北地区挖参采药,开荒种地。这些或 “泛海”或“闯关”或“谪戍”的先期移民,百折不挠,力辟榛莽,孕育出坚忍不拔,一往无前,艰苦创业的地域文化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1753年至1840年,共87年间,辽宁地区人口从80.7万人增长为221.3万人,增加3倍。吉林地区人口从14.8万人增长为32.4万人,增加2倍。流民人数的剧增深刻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传统社会结构,汉族人口上升为东北地区的人口主体。到1910年,东北人口总数已由清初近100万增长至2158万人,增长率达20倍之巨。

  1.2.2 殖民地半殖民地阶段(19世纪末-1949)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入侵逼迫着封闭的东北在坚船利炮的淫威下踏入近代,“俄风日雨”夹杂着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东北社会的各个方面。1931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东北,日本的强行开发奠定了东北的工业基础,初步形成了以日本本土为核心,以大连港为前沿的东北铁路网,哈尔滨、长春、大连、抚顺、鞍山、本溪、阜新、佳木斯、牡丹江、鸡西、辽源、四平、通化等大中城市随之形成。到1949年,黑吉辽三省人口增至3854万人,38年间增长了78%,而同期全国人口仅增长了33%。这一时期的东北以屈辱的方式接受了近代工业的冲击,从以移民为主的嵌入型农业社会向殖民地工业化社会过渡。

  1.2.3 工业化阶段(1949-1979)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东北建成我国的重工业基地,1950年至1952年初,苏联帮助设计的42个工业项目中,东北占32个;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以重工业项目为主的156个重点工程,布置在东北的有59个。一系列工业项目的落户不但加速了东北的工业化进程,也使东北成为中国计划经济最典型的地方。东北一时成为全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动力、机械、精密仪器、运输工具、林业、粮食和铁路运输中心,东北三省原油产量占全国们40%,木材的产量占全国的50%,汽车的产量占全国的25%,其中重型卡车的产量占全国的50%,造船、农业商品粮占全国的1/3。同时,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开发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先后移民达1500万人(含自发流动)。这一阶段的东北作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数量多,计划经济色彩浓。

  2.东北地域文化特征

  回顾近现代东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以农耕、渔猎、游牧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结构,逐渐向以外来移民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过渡的过程。东北曲折的发展历史使东北地域文化缺少连续性,在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完成了文化选择,形成以下特征。

  2.1安常守顺,知足常乐的价值取向

  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初级生产要素如土地、淡水等资源相对充分,这不但使农耕经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也为东北人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存条件,只要稍事劳作,便可自给自足、衣食无忧。此外东北社会的移民结构单一,建国前以“流民”“戍民”“灾民”为主体,同质性的移民结构虽然对开荒拓土有积极作用,但小富即安的心态和以农耕为主的单一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所带来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使东北地域文化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创富的思想。

  2.2重日常经验、轻科学理性的文化心态

  在东北古代史中大的文化断裂有三次:一千三百多年前黑水人建立的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国”,成为东北地区文明发展的顶峰,随着契丹人灭亡了“渤海国”,盛极一时的东北经济文化逐渐荒落;十二世纪女真完颜部在现今黑龙江省阿什河畔建立金国,经济文化形成新的高潮,之后金朝南迁,上京拆毁,东北文化再次沉寂;明朝末年,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后因满族“罄国入关”“尽族西迁”而陡然跌落。三次大起大落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断层,使东北社会没能建立起如关内其他地区渊源的文化传统及传统的乡土伦理关系结构。此外,日本占领东北14年期间,入侵者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高度集权,奴化教育与种族歧视,导致东北地域文化特点为惯于服从,多认同少进取的文化心态,加之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来自主体意识方面的理性启蒙、理性思维习惯和文化自觉意识便相对匮乏,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东北更易于接受表层的物质技术文化,缺少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和成熟的文化心态。

  地域文化论文篇2

  试谈中国的地域文化

  摘要: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表现在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等方面,它产生的原因是地理环境,移民,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不可避免的会消失,而地域文化越来越趋同也是不可避免发生的。以往对地域文化大多属于消极保护,如今只有积极的去做好保护工作,才能避免完全灭绝。把我们凡是能够保存的古代遗存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不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再回到古代,而是让我们能够欣赏、怀念、追忆我们的古代文明。

  关键词: 中国地域文化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地理环境移民政治权力民族宗教和外来文化

  讲地域文化,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和其他周围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果这是某一个地域文化,但是它跟旁边的地方或其他地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划分就没有什么意义。既然要划分,这个空间叫做某种文化,那它必定跟周边至少有一点明显的差别。例如有些地方吃辣,它周围也吃辣,这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不如把周边区域也划分在一起。所以我们对地域文化不能简单化,应该讲明它是最能够体现这一范围特点的。

  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注意到了,古语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就是说,你走出一百里就会发现风就会变;如果再走到一千里以外,那里俗都变了。风俗就是这样来的。什么叫风,什么叫俗。“风”是一种流行,它是一种时尚。“风”是经常变化的,它不断的更新,所以等走到一百里之外发现这种时尚又变成另一种,它是不够稳定的。当然在古代一百里恐怕一天走不到,这个范围就比较大了一点。如果今天一千里之外的时尚,在互联网传播的时代,明天就有可能在贵阳出现。但在古代的时候一般都要通过步行,而且作为一种“风”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流传的过去的,所以可见这种“风”所影响的范围比较小。

  地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研究了解地域文化有几个要素:

  第一个特点:是方言

  中国方言特别多,这个现象世界是少有的。为什么呢?非洲语言多得不得了,文字跟语言都有区别。但在中国秦始皇统一的时候,秦始皇做了一件让人无法否定的事——统一文字。他推广同样的文字,就使中国形成了一个特点,就是凡是中央王朝管到的地方,包括今天已经不属于中国的越南、朝鲜,也包括当时藩属琉球,统统通用汉文。

  但是能够统一文字,却统一不了语言。方言还是存在的,而且方言在南方特别多。北方因为人口迁移很频繁,特别是西北外来的人口太多,把原来的语言大多替代了。而且北方地理障碍比较少,比如华北平原、黄淮平原、蒙古高原,所以入千里没有什么障面。但南方山多,在古代地理障碍多,所以很多人迁移到那里,或与土著居民不太交往,就形成了各种各样大量的方言。

  浙江南部县与县之间,甚至一个县里面就已经不能通话了,到了福建、广东、西南,好多都是这样的。县城里的人跟城外的人话已经听不懂了,更不要说再远一些地方的各种各样的方言了。但是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央集权推行到各地,比如西南改土归流以后都是外派的官员推行普及文字,所以大家的文字是一样的,但方言还是有的。

  讲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首先要看有没有同样的方言,有没有大致一样的方言,这是最大的一个特点。方言产生,成为同一个区域人群交往的媒介,时间长了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如果听对方的话还需别人翻译或解释,就很难形成文化心态。这个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影响,所以南方方言要多于北方,而且南方方言保留中国古代的音素有许多。今天北方话已经不是中国古代原来的方言了。汉唐语言的音素更多的是保留在南方,如福建的闽南话里保留着唐朝以前的音素相当多。日本语里,当时制定文字的时候,比较多的是受唐朝的影响。

  人口迁移以后,特别是移民占多数的地方把外来的话带过来,又跟土著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方言区。因为方言会有一个共同的心态,所以在历史上特别是集权制度下面,它会形成政治集团。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大家有共同的方言,共同的心态,再加上共同的政治利益,并且统治者就利用这些文化现象来维持地方的稳定。如西汉的时候,刘邦是沛县人,他父亲在丰县,所以沛县、丰县这一带的老乡就成为他统治很大的基础。又如唐朝关陇(关中和陇西)集团,因唐李氏是陇西人,发迹于关中,所以关中与陇西这一带人就形成了关陇集团。到了北宋的时候,北方人看不起南方人。据说宋朝的皇帝是有规定的,宰相是不能用南方人,而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南方人说话他们听不懂。南宋迁移到南方,北方的难民到了南方,这个风气才慢慢改变过来。但是到了明朝和清朝,这种风气又复活了,明、清朝用的太监都是北方人。如果太监不是北方人,不能说官话,也需从小调教训练成一口标准的北京话,这样才能进宫,否则就进宫也只能做粗活,到不了皇帝身边去服侍。

  两朝帝师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常熟虽然离上海不过一百公里,但常熟话让上海人听起来都很吃力。虽然翁同龢祖籍是江苏常熟,但他自己和家里四代人都在北京为官,并且他在北京长大,一口标准的北京话,所以他才能做皇帝的老师。 到了近代北洋军阀,我们都喜欢以省的地域作为它的称呼。如直系军阀,因今天的河北、天津、北京,当时都叫直隶,这些人都叫直隶人,如冯国璋等人,所以叫直系军阀。皖系军阀,段祺瑞合肥人;奉系军阀,张作霖父子是奉天人(今辽宁)。北洋军阀是根据他们所在的原籍作划分的,他们的骨干成员往往是他们老家的人。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外面的人,相对来说他更加相信自己家乡的人。

  这个习惯到了国民党里也是这样,所以国民党有句话是湖州的中统,江山的军统,奉化的侍卫官。中统就是中央党部组织部的调查统计局,由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掌管。陈家是湖州人,所以他们优先任用湖州人;军统戴笠是浙江江山人,所以他优先任用江山人。中国那个时候大家往往没有共同交流的语言,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希望自己的话只是在某些范围内流通,所以方言的笑话有许多。

  当蒋介石到了台湾,他就发现台湾本地人与大陆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台湾以闽南人为主,讲的主要是闽南话和客家话,外地人根本听不懂,所以蒋介石到了台湾以后大力推广国语(即普通话)。当时推广力度很大,如果小孩子坚持讲本地话,就会遭到罚站示众的处罚。学生不学国语不行,教师不会国语的解聘。当国民党下台后,陈水扁就强调讲台语,坚持不讲国语。他们是利用这种文化差异,其实是政治差异。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到现代,人际交往以至于政治、生活中间,方言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方言也是艺术的一种基础,特别是地方文化。地方文化里很重要的戏剧和曲艺的基础就是方言,如果用普通话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如果本地的方言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用了,以地方为基础的曲艺艺术也就没有市场。曲艺只流行于同一个方言区,如果超出这个区域也就没有什么市场了。如果某些剧种跨区域了,就会产生新的品种,京剧就是如此。京剧最早不在北京,是乾隆皇帝要给祖母祝寿,全国好的剧种都要到北京义演。徽州的徽班进京后一炮打响就留在北京,之后徽班吸收了很多北方话就形成了今天的京剧,如果它坚持用徽州话是不可能为北京的王公贵族所接受。如果是完全由当地移民移过去的就不会有新的品种产生,它还是在原来的方言区里面。

  第二个特点:饮食

  这里指的饮食是民间的日常饮食,而并不是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场合的饮食。日常的饮食多以当地物产为基础,要适应当地的环境,这两个“当地”很重要。在古代交通运输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一般百姓的饮食肯定是就地取材解决,而且要适应当地的特点。但是官方的、富人的吃或祭祀用的可能就不惜工本的从外地运过来。

  中国最有特色的地方饮食的基础往往是因为穷。在古代是没有保鲜技术的,只能放上盐使它风干这样来保证长时间的食用,同时也便于储藏,这种做法是具有全国普遍性的。最能够体现当地饮食文化恰恰是穷人做出来的饮食,当地人就地取材这就是一个地理特点,而相反上层的很多东西不一定就地取材。例如历史上杨贵妃要吃南方的荔枝,当时是一路更换马匹,才送到长安;明朝、清朝皇帝要吃长江里的鲥鱼,打捞上来后同样也是一路用快马运送过去,而当时的穷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饮食的进食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移民是否能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在古代是完全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日常的饮食是不可能从外地运过来的。在古代除非是大片的移民,才会影响当地的饮食习惯。如果只是少数的移民,只能自身去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

  第三个特点:民居

  建筑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代表。官方建筑、公共建筑、祭祀性的建筑、宗教建筑是有一定规格,并不惜工本建造的。普通百姓住的房子必须要适合当地环境,要平民能够承受,一般的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并需要适合当地的特点来修建,并且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如石屋一般由石头堆积,并用片状的岩石来做屋顶。在《汉书》中记载了西北天水一带的板屋,因此地产木材。为什么广东开平的碉楼,既像碉堡,又是楼,又是住家,其实是因当地有这一特殊的需要。外国华侨有钱回来后修建住宅,但当地盗匪横行,他们就成了抢劫或凶杀的对象,官府又不能保防,所以只能将建筑修建成碉堡一样。加之地当台风、洪水比较多,把建筑修成碉堡一样会相对安全一些,这样就形成了碉楼,但从建筑学上来说,碉楼有很多的不实用。

  福建客家人和土著人造土楼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宗祖观念,还有就是生存的竞争。因福建山多地少,客家人与土著人经常相互争斗,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安全,就建造土楼并围成圆形或方形来防范对方的攻击,所以土楼的特点都是封闭的。

  石库门房子是作为上海的一种文化,但它并不是原来就有的,这是英国人在租界想出来安置外来人口的。英租界地皮有限,所以英国人就想出仿造英国城市连排式的建筑,然后根据中国人的需求不断的改造,渐渐形成上海的石库门房子。

  如今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老建筑也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也改变了,所以研究地域文化,民居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四个特点:婚丧节庆

  其实日常生活都有它的特点,但日常生活不可能刻意去显示自己的特点,因为许多仪式、风俗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实力。一种风俗、一种礼仪是有代价的,一般要到了婚丧节庆才会不惜工本,即使穷人也会尽力而为。所以每逢婚丧节庆往往是真正传统的,能够表达他内心的祈求、愿望,竞技在这个时候都显现出来。

  婚丧节庆往往是与精神生活,民间信仰有关,一旦形成传统就能够长期保存。但随着现代的旅游开发,以至于伪民俗的出现,只有到相对封闭的地方才能看到真正的传统民俗。习俗的婚丧节庆的保持也需要一定的人数,如果移民过于分散就保持不了原有的习俗。

  第五个特点:民间信仰

  中国历来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是中国的民间信仰很丰富,而且崇拜的是自然神、行业神、地方神,因人们需要一个具体的神。就是各地的民间信仰都有所不同,它比宗教信仰更加世俗化,更加的关注现实。它关心的不是来世而是今生,不是灵魂而是生活。

  中国北方在古代有蝗灾,所以经常有蝗灾的地方崇拜刘猛将军并有刘猛将军庙,据说刘猛将军是专门灭蝗虫的。在没有蝗灾的地方是没有这种庙的,所以研究中国古代蝗灾就可以查地方志,哪里有刘猛将军庙就说明这里是蝗灾区。这样就可以分析出中国古代蝗灾的分布。

  古代水灾多就崇拜河神,所以只要是有闹灾的河都有河神庙。有些河神是有名有姓,如四川一带有水灾的地方有二郎神庙,传说李冰的儿子二郎神善于治水,所以百姓希望二郎神来保祐他们。

  山里经常有山洪,古人迷信把山洪叫做“蛟”,所以防止山洪叫做治蛟。因江西经常有山洪,产生了一个专治蛟的叫许真君,所以江西有许多地方有许真君庙。江西人迁徙到贵州,把许真君庙带过来,但到了贵州不叫许真君庙而叫万寿宫。

  江南养蚕,所以有蚕花娘娘,每次要用蚕种时都要祭蚕花娘娘并游行,祈求她保祐蚕茧长得好。

  福建人祭妈祖,据说妈祖是宋朝一位姓灵的总兵的女儿,她在海上淹死过了几天后显灵,以后就成为妈祖娘娘。由于福建一带不是打鱼就是航海,所以一般沿海都崇拜妈祖,福建人把妈祖带到台湾后非常盛行。当福建人把妈祖带到上海,但上海人并不懂妈祖是什么,所以把妈祖庙改成天妃宫,到了天津改成天后宫,到了越南叫灵姆或叫天姆。

  中国的城隍庙更具地方特色,城隍庙都是具体的人。如最大的城隍庙在陕西三原,城隍老爷是李靖。一般城隍老爷都是当地人,或者对当地有贡献的地方官。到了土地公公就没有名姓了,而且能保护的范围就更加小了。地域文化还有很多特点,但以上这几点是最为普遍和基本的。

  地域文化的产生是首先是因为地理环境,在古代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古代交通运输不便,还有生产力不发达,人员的来往、物资的交流成本很高。所以除了有特殊的条件,有权力,有地位,有金钱的人,一般人是不交流的。一种地理文化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否则难以长期生存,或者不得不作相应的改变。长期的物质生活会产生相应的精神生活,因此各地有不同的精神生活。例如藏族对神山、对湖的崇拜。

  另一个地域文化产生原因是移民。人口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有些文化可以用书、图画传播,如方言就必须靠人来传播,所以移民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移民的来源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刑态,或者极大改变土著文化。比如贵州最早的移民是从哪里的,就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主体文化,当然还要看移民跟土著的地位和比例。一般来说是土强客弱,另一种是客强土弱,还有一种最为理想的是土客相当,多元共存,这样就能产生新的文化。但现在比较多的是客强土弱,所以基本上原来本土的文化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已经融合到移民文化中间去了。

  移民中的杰出人物,特别是同时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优势的人物能起重大的或决定性的作用。还有一个因素是没有把一切都政治化,所以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被流放到南方、西南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者、思想家,虽然他们处在一个被流放、被迫害的地位,他还能够在传播文化方面还能起作用。

  地域文化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的影响。

  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由政权推行的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通过政治权力而加强。行政权力渗透于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以行政区划分界限的地域文化特色。官方主流的文化通过行政制度,甚至暴力强制推行,但仍有地域的差异。

  地域文化产生的第四个原因是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

  基于对本族文化的特殊感情,迁移民族人口一般会尽可能的去保存本族文化,但也会随着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以至形成新的民族文化。如想完整的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前提必须是整个民族的迁移才有可能,如果分散了这个可能性就不大了,很难保持原来的文化。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渐渐地本土化,形成现在的中国佛教,所以外来宗教对地域文化相对影响较小,相反受当地的影响较大。如回族保留着他们的宗教信仰,但是回族有很多宗教以外世俗的生活习惯是受到当地的影响而改变。

  地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文化同样一个观念只是上层统一,只有原则的教条,但体现到地域文化却很生动,而且更加真实的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实际,特别是民间的、底层的实际。这些跟儒家经典上所说的还是有区别的。它是更加实际,同时也更加适合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以及改善生活,它也包含了先民的智慧。

  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濒危的传统文化现象往往比较完整的保存在某些地域文化中,特别是处于封闭和贫穷的,与外界交流比较少的地方还保留着原始传统的文化。

  中国的地域文化前景堪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不可避免的会消失,而地域文化越来越趋同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往对地域文化大多只作消极保护,如今只有积极的去做好保护工作,才能避免完全灭绝。保护地域文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强迫我们今天的人再生活在这种环境里面。至于有些习俗本身就非常落后,它的消失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用文字或影像将它记录下来。而新的地域文化仍旧会产生,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将会很快在中国乃至于世界传播,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的一部分。传播的时间长了,也许它本身的特色消失了,但是消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更新,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融合。与此同时,人为的把我们凡是能够保存的古代遗存尽可能的保存下来,它不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再回到古代,而是让我们能够欣赏、怀念、追忆我们的古代文明。


猜你喜欢:

1.浅谈地域文化相关论文

2.地域文化心得体会

3.地域文化论文

4.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参考

5.陕西地域文化论文

宁波地域文化论文(2)

地域文化论文篇1 浅谈东北地域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特点,从而建构科学的东北地域文化改造路径。通过解析东北地区独特的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9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