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项目管理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济学项目管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经济学项目管理论文篇1

  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摘 要: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旨在通过对建设项目全面目标体系的构建,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的责、权、利更加明确。通过全过程、整体的协调管理,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分工合理,形成最大的合力,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参与者的机会主义倾向,并且对其行为形成了激励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协调管理;建设项目;目标管理;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一、引言

  随着对协调管理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建设项目目标要求的不断扩展,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操作模型。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是协调管理基本职能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与实现的过程。它是围绕“协调”主题,通过协调管理思想与传统目标管理理论的有机融合,建立建设项目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结构关系模型,并通过对各目标以及各目标的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科学、有效的协商和沟通,从整体上把握建设项目的全盘目标,实现建设项目的全面协调,使建设项目从项目到个人、到组织等各个角度都能目标趋同、指向一致,相互均衡,减少摩擦和阻力,形成最大的合力,以提高项目和组织的整体效率,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试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和优势所在。

  二、产权理论与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

  在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中,“产权”可以被理解为项目参与者的行为权利,即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权利。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以及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者承担的不遵守这些行为准则的成本。

  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旨在通过对建设项目全面目标体系的构建,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的责、权、利更加明确;通过全过程、整体的协调管理,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分工合理,配合恰当,形成最大的合力。结合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展开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产权理论的分析角度出发,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体现了对建设项目所有参与者的约束作用。这实质上包括了这样两层涵义:一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产权的排他性而产生的对非产权主体行为的约束,就是排除建设项目其他参与者的侵占、偷窃或“搭便车”行为,从而降低产权的排他成本(即交易成本)。二是由产权的责、权、利界区的确定而产生的对产权参与主体行为的约束。产权关系一旦确定,自然就明确了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界区,也必然使外在责任内在化,即产权参与主体的一定社会、经济、建设活动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例如财政亏损、阻工、窝工现象和环境影响等)和风险(例如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等)由产权参与主体自己承担。这就是对产权参与主体行为的约束。

  2.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对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形成了激励。对建设项目目标体系的建立和整体的协调管理明确地界定并合理地调配了所有参与者的行为边界、如何承担其投入成本及如何从中收益的边界。这样,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在整个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并有积极性去主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投入成本的最小化,这样,无论是对于参与者自身还是对整个项目而言,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3.根据产权理论,产权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时的合理预期,规范和制约自利的个人行为。由于产权具有可让渡性以及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的合理预期,并通过其与整体目标体系之间的纵向对比和参与者相互之间有效的横向协调和沟通,使资源能够十分容易地不断从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较低的地方交换和流动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直至达到最优状态。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

  詹森和麦克林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这样一种明显或隐含的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行为主体(即委托人)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即代理人)为其提供服务,并授予其某些决策权,委托人根据代理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

  建设项目管理在组织结构上也体现为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如建设项目的投资方与业主,业主与项目咨询公司或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就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见图1)。

  在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级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之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所签定的契约(合同)的不完全性,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的效用函数往往不一致。建设项目组织结构中各级委托人追求的是建设成果最好,建设工期最短,投入的建设、管理成本最低,并期望实现单位或是个人良好的信誉和品质;而相应的各级代理人追求的则大都是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休息时间的最大化。这就必然导致两者的工作目标和利益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而在此冲突情境下,各级代理人往往就会通过降低自己的努力水平,或是采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来实现其最大效用,这就势必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现实问题。

  采用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在制定和完善建设项目目标体系的同时,通过以“协调共赢”理念为主旨的协调管理文化的指导作用,通过协调管理的信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沟通、协商、谈判和冲突处理等各种协调管理技术的联合作用和支持,并综合运用黑箱法、反馈法、偏差对比法等协调管理方法,整体协调各目标之间以及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使各级委托人与各自的代理人之间的效用函数逐渐趋于一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在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制定激励型报酬方案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委托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即他需要代理人做什么;二是代理人的业绩可以被观察或能够被第三方所证实,即具有可合约性。这两大要求在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中是很难达到的,但是如果采用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这两大前提条件就都迎刃而解了。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所整合建立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体系,既构建了委托人的目标管理体系,也明确了各委托人的期望和目标以及代理人应履行的职责;通过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科学、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可以大大简化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而建设项目各目标最终实现的好坏程度,就成为了评审各代理人工作业绩的最好的判断依据。

  四、交易费用理论与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

  阿罗第一个使用“交易成本”描述了“经济体系运行的成本”,并声称:“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威廉姆森则将交易费用推广到所有经济制度环境中。他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如起草、谈判和维护执行一项协议的费用等。以张五常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主张从人类制度的角度来认识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

  建设项目从前期的筹划、立项,到设计、组织施工,再到后来的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都离不开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的契约(合同)谈判和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这实质上就是一系列的交易活动。而任何一项交易活动都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就是所谓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最小化是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最直观的必然要求之一,也是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当交易费用为正时,制度便会产生和起作用,因为有效的制度能降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因此,在对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可以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对项目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进行评判和比较分析,可以用交易费用作为衡量标准,来审视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设计的合理性程度,以寻求更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案。

  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看,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者目标明确,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其机会主义倾向。

  所谓机会主义倾向主要是指人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参与者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还要提防对方的机会主义的行为。每一方都不知道对方是否诚实,都不敢轻率地在对方提供的信息基础上作决定,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交易费用大幅增加。采用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就使得各参与者在整个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所有参与者的行动目标都十分明晰,而且在顾及自身利益、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利益和目标,继而激发了建设项目参与者对项目整体目标的关注,提高了相互之间合作、交易的效率,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机会主义倾向。

  2.由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融入了有效的协调管理,就使得所建立的目标体系更为全面、合理,各参与者之间也更能友好合作、互惠互利,为项目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各级委托人节省了较多监督的费用,进而有效地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建设项目的参与者存在有限理性时,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理论不仅能克服交易活动中的搜寻、等待和讨价还价所增加的成本,还能弥补合同中留下的诸多空白,从而减少履约的成本。

  3.基于协调管理的建设项目目标管理对建设项目参与者所起到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得各参与者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了这一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隐性保护,使其在与项目管理者合作时可以投入更多的技术或人力、实物等专用性资产而无需担心遭到项目管理者的“敲诈”。

  参考文献:

  [1]Ghoshal Sumantra. Bad Management Theories Are Destroying Good Management Practic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05,4(1):75-91.

  [2]Williamson ,O. E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No. 2 ,1979.

  [3]R•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4]【美】Simon H A.管理行为[M].詹正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经济学项目管理论文篇2

  浅析项目工程经济管理

  【文章摘要】

  工程经济管理是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经营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比较、判断并作出决策,是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而展开的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

  【关键词】

  管理;经济;体制

  1 建立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工程经济管理体系是集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如何完善、发挥工程经济管理体系,首先要做好各个分支体系间的相互完善及整合。

  1)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良好的组织机构是实现政令畅通,落实到位的前提保障。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应该责权利明晰,分工明确,协调到位。目前铁路项目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跨度大,层次多,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张,联合体中标的综合型大项目已经取代了以前的单一型小项目,成为目前铁路市场的主流,有的甚至是总公司中标,随之而来的便是管理机构繁多,职责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因此,集团公司应该根据不同模式的项目建立职责明确,协调到位,高效运营的管理体制。

  2)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及进一步强化落实。

  一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责任成本管理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责权利是否明晰,决定着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成果的好坏,而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果将关系到一个项目乃至整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应继续强化以下方面:

  一是进一步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部门、班组和岗位,以及其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

  二是分段对成本的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

  三是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

  四是认真加工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是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

  即在实际工作中,堵住工程盲目分包、材料采供、设备采购管理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在管理中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制以及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从而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完善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就是对合同策划、谈判、评审、订立、交底、履行、变更、解除终止活动的合法性、经济性、安全性(风险性)、时效性进行评价,并因之而采取权宜之策,施以控制措施,以实现合同利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完善、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防范、规避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而风险和效益是共存的,根据追求项目风险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原则,在项目一接到手,应该召集计经、财务、技术、物资、机电等部门相关人员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进而拟定风险回避、转移、转嫁等预案,以尽可能地降低潜在损失。因此,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应不光是合同签定和执行过程,也不光是项目上的合约部门的工作,而是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从合同策划开始,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

  4)完善劳务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工待遇,在此背景下,企业大力推进构建和谐企业已经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首要任务。构建和谐企业从很大程度上讲是要做好外部和谐,而劳务管理将是外部和谐的重中之重。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将关系到决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就要明晰职责、明确准则,也就是说一件事情由谁去做、怎样去做、以何等的尺度去把好关,有了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也就形成不约而同、政通人和的局面,

  大家都按照同样的准则去执行,各守其土,才能作好精细化管理,才能把好关,才有效益可谈。结合目前铁路市场的劳务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局(处)等集约型管理机构要对外部协力队伍持欢迎、扶持态度,积极引进,对外部劳务队伍出台相关的有利政策,例如提供年审、颁发合格证书等,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力开展,劳动力紧缺已成为遏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只有相对有利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劳务队伍。

  二是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使用要经过集体研究审批,杜绝拖人情、走关系,只有选用了合格的、优秀的外部劳务队伍,才能实现风险规避、降低成本,实现效益,因此,施工一线的项目部在劳务管理体系中要贯彻执行劳务队伍的选用关。

  三是严格按照合同支付相关费用,防止超付、多付、支付不到位的现象,企业经过一系列复杂、艰苦的经营活动,最终才获得效益,如果在劳务队伍结算或者支付问题上出了差错,导致企业效益流失,那等于是白忙一场。

  另外,在对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的监督上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协力队伍负责人拖欠劳务人员工资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这样的纠纷一旦发生,企业方将承担连带责任,并且处于被动位置。四是重视对劳务队伍的培养,增加感情,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营造廉洁勤政的内部环境。

  2 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做好投标人员与现场经济管理人员的交底脱节问题。

  企业从事一系列的经营活动,首先是开发市场,也就是投标,只有拿到了标,才有可能经过精心的经营管理从中取得赢利。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了中标可能采取不平衡报价法、先亏后赢法、突然降价法等非常手段,因此,此举将为项目的后期经营埋下了伏笔,也就是中标后要重点经营的环节,而目前对项目的投标和管理没有达到有机结合,投标人员在投标后将项目交付与其他人员进行管理经营,这将有可能对我们投标时的有利因素和重点经营环节造成信息丢失,没有达到或者没有理想达到投标的期望值。

  2)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从工程项目一上手,就应牢固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集约经营、精细耕作和挖潜增效的经营理念,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整体重视、全员参与、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应该首先从制度入手,制定在管理中便于实施、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部分自购材料采购中,严把质量价格关。通过货比三家、利用时间差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材料的入库验收,一律采用严格检尺的办法进行,绝不能让进库材料出现亏空;领用材料一律按施工设计要求提前算好用量,用多少领多少,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如果一个项目已经开工,甚至接近尾声,但依然没有对责任成本进行核定,那么将有可能导致大量资源流失,责任成本没有起到指导性、约束性的作用。

  3)工程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

  目前经济工作在整个系统仍然没有受到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出现不平衡发展势态。只有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相互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搞经济的只管经济,搞技术的只管技术,尤其是目前工期紧张、规模大的项目,往往对施工方案的实施都是技术人员拍板定论,缺乏必要的经济比较,大、小型临时设施设计没有经过相应经济管理人员的复核,没发挥很好的团队精神,造成不知不觉的资源浪费,效益流失。

281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