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教育理论 > 有关幼教的论文

有关幼教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幼教的论文

  幼儿教育是教育领域中有待开发的领地,对幼儿教育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创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教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幼教的论文范文一: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文导读::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近几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家长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尽早走进幼儿园,接受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近些年随着全国教育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有所发展,但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要。

  一、农村幼儿园的现状

  目前,农村幼儿园15%还是土瓦房,教室昏暗、潮湿,室外活动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安全管理难度大,基本上没有设置任何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教学用具简单,80%教室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块黑板、一盒粉笔;90%以上的幼儿园缺少最起码的卫生设施,玩、教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大多数乡幼儿园只有小皮球、呼啦圈等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玩具,在一些村级幼儿园小孩子的玩具就是泥沙、石块、树枝,各种活动难以开展。教师待遇大多在400—700元之间,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教师构成比例大专生只占1.8%,幼师文化占30.7%(其中受正规幼师教育占14.7%),初中文化占40%,其它的占27.5%。96%以上的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小学化”。

  二、原因分析

  (一)地方缺少相应的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政策

  虽然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但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影响,乡(镇)人民政府一直无承担办好幼儿园的能力,也未形成相应的政策,造成了农村幼儿园一直被边缘化,得不到发展。

  (二)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

  从整体来看,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很小,受到正规师范教育的特别是受到幼师培训的老师人数不多,有相当大一批初中学历和其他人员加入进来,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不足,不能以正常的幼儿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不会组织幼儿开展能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不会引导孩子开展各种户外游戏、不会用合理的方法去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经常用“惩罚”、“恐吓”、“批评”等方式对待孩子。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之一是农村幼儿园生源少,收入不高,教师福利待遇低,不能吸引人才,不能激发其积极性。有的把这当成第二职业,只当每月贴补家用,分散了精力。二是农村幼儿教师和公办老师相比,没有名分、没有提高培训机会、没有前途,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更多的农村幼儿园走向市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好的方面是能够进一步激发幼教工作者的激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坏的方面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生源,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对家长的要求妥协,投其所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农村园还远未得到落实。严重超出了幼儿的年龄负荷。主要表现在:第一,上课时间长。多数农村幼儿园每节课长达45分钟,周上课时间和小学生差不多,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第二,以学习为主,强调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学多少字、背多少诗、数多少数为评判标准,而忽视了幼儿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品格形成。第三,过分强调纪律常规,严格约束幼儿的行动。由于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忽视幼儿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因而不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思考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地方人民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列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地方政府要确保教师工资的预算和足额发放。幼儿生活费、保育费通过收费渠道解决。建立幼儿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地方幼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教师待遇等列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积极开展对幼儿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

  (二)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农村边远山区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幼儿园进行修缮、改建,逐步建立以乡幼儿园为主体,村幼儿园为辅的幼儿校区。鉴于民间资本有“小”而“分散”的特点,无法成片推进。可充分利用连锁加盟方式门槛低,资源利用高,利益分享稳定等优点,积极推进连锁加盟幼儿园。研究制定合理的方案,打消害怕投资风险大、没有回报的顾虑,吸引有投资能力也有投资想法的民间资本积极建设幼儿校区。积极对外宣传当前农村幼儿园现状,让社会共同关注。同时,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矗?罅Φ髡??到峁梗?镏?┟裰赂弧<涌炫嘌祷?亟ㄉ瑁?岣慌嘌的谌荩?嵘?┐謇投?λ刂剩?谙?饣?凳├臀袷涑鲅?敖逃?畚模?黾永臀袷杖搿?

  (三)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幼儿教师稳定工程”。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的实施者,要提高幼师的素质,必须重视对幼师的培训工作。一是以园本培训为主,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根据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制定课程,选择使用的教材,定期进行培训,接受新的知识技能、更新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育方法。积极利用当地资源,认真研究,系统思考,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新路。二是增加城乡幼儿园交流机会,学习城区幼儿园已经成熟的教学方式,鼓励一批有活力,业务能力强的幼教老师脱产、半脱产到大学深造,到发达地区先进幼儿园跟班学习别人的管理、教学方法。积极利用当地资源。三是在每届高中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品行良好、愿意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与他们签订合同、定向送到师范学校幼教专业学习,保证四年不离开就业岗位。四是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对一批工作出色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工资待遇应不低于乡村公办教师的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农村幼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丁金霞湖南师范大学2005-06-01

  2、试论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虞永平学前教育研究2007-01-30

  有关幼教的论文范文二:新课程背景下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启示

  摘要:蒙台梭利从她的儿童发展观出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纪律教育理论。以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思想来分析和评价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常规教育,将有助于纠正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在观念和实践方面尚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论文关键词:蒙台梭利,纪律教育,启示

    一、蒙台梭利独特的纪律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从她的儿童发展观出发,将教育视为帮助儿童内在潜能发展的过程。为此,她激烈地抨击了传统教育派将纪律和自由二者相互对立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纪律教育理论。

    1. 纪律教育不等于压抑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并使其按照自身规律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和善于工作的人。而传统的纪律教育不论从观念还是从实践角度来考察,都与此儿童观大相径庭。对此,蒙台梭利极为反对。在她看来,纪律教育的目的不是限制、惩罚、控制和命令儿童,而是通过激发儿童的“内在纪律”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自由。

    2. 纪律教育不等于放任自流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并不意味应该支持儿童毫无目的的、放任的、无规则的活动,自由不应该被肤浅地理解成为从压迫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只意味着压迫的废除。他认为当儿童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与自由观念相违背的。为此,蒙台梭利对自由进行了界定:孩子们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应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加以制止。

    3. 纪律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蒙台梭利从她的纪律教育思想出发,对纪律教育从实践层面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内容涉及到纪律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教师在纪律教育各个阶段中的不同职责等问题。蒙台梭利所设计并实施的纪律教育是分阶段、逐步开展的过程。第一阶段,通过“工作”来唤起孩子们的“内在纪律”。第二阶段“就是通过反复的‘肃静课’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增加以上在工作中体现的纪律的持久性”。第三阶段,“当孩子们的工作习惯一旦形成,接着,就必须做到严格监督。”

    二、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没有正确理解纪律和自由的辩证关系——纪律和自由是一件事物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尤如一枚铜币的两面,而是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许多老师片面地认为常规教育就是要严格控制儿童,让他们循规蹈矩、听老师的话。所以,那些循规蹈矩的幼儿被当成是最守纪律的;而那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常常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对教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幼儿将会被宣布为不守纪的幼儿;同时,幼儿在活动中大声讨论问题的行为更是纪律所禁止的。为了制造出一种表面的安静,教师经常强迫儿童呆坐在固定桌椅的座位上,两眼直瞪瞪地望着教师,不许左顾右盼;手脚放在一定位置禁止自由活动。这样不仅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抑制了儿童的生命潜力,窒息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制定完全依据教师自身的主观意图与价值标准,往往只反映了教师的个人意志,排斥了幼儿的自主参与,因而容易忽视幼儿的实际道德需要,这就有可能导致纪律与幼儿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相脱离。由于这种纪律不是他们自愿向往的东西,幼儿对这些纪律的遵守也就很难说是出自真情实意,而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于是,这种被动的纪律就成为了虚假的、表面的纪律。

    第三,随着教育科研的发展和推动,在幼教界人们已经日渐形成对儿童主体性地位的认识,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然而,在常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教师在自由与纪律之间常常陷入矫枉过正的泥沼中,不知所措。在许多幼儿园中,幼儿从清晨入园到傍晚离园,都要在教师的管理下遵守一套繁文缛节般的常规。至于说到幼儿剩饭问题,一些教师的做法就更不可思议了:大多数教师(或保育员)为了避免孩子剩饭都会采取喂的做法,即强制性的将食物一勺一勺送入孩子口中。这样的常规教育反映出的则是一种非人性的、错误的纪律观。

    第四,幼儿园对教师工作全盘量化的考评模式和过度的评比竞赛也从实践上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工作给以了消极引导,扭曲了常规教育的标准,异化了教师在常规教育中的作用,堵塞了常规教育的最佳途径。幼儿园制订幼儿一日常规标准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当常规内容被过分细化,其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被人为缩短甚至是超越,其本身也从对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有效保证摇身一变成为对一日活动开展效果的外在质量衡量指标,使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重蹈了传统教育派在纪律教育上的覆辙。

    三、新课程背景下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启示

    (一)观念上,新课程要求转变幼儿园纪律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纪律教育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应集中表现在:纪律应由传统的束缚幼儿成长的外在工具转变为促进幼儿内在发展的教育因素。

    1.从外在的纪律向内在的纪律转变

    所谓外在的纪律是指在追求外在功利价值实现的纪律,这是为了保障教育环境的有序化而被赋予存在意义的纪律。这种纪律把自己存在的惟一目的当作使教师很容易整齐划一地完成他的任务的工具与手段。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外在于幼儿的纪律。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幼儿内在发展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纪律应该直接服务于幼儿的人性发展。纪律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幼儿的内在价值,而非外在的工具价值。当纪律对幼儿内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时,我们认为,纪律就是内在于幼儿的,因而它是一种内在的纪律。

    2.从静止的纪律向活动的纪律转变

    所谓静止的纪律是以追求表面的安静为旨趣的纪律。活动的纪律是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和表现在自由的活动中的纪律。静止的纪律特别强调幼儿必须机械地顺从教师的纪律要求,并把幼儿是否处于安静状态作为检验纪律好坏的唯一标准,纪律成为了一种静止的束缚物。我们认为,儿童是否具备纪律并不能以是否处于安静状态作为标准。幼儿慑于教师的权威处处表现出中规中矩并不意味着其具有了纪律性,这只能说是一个失去了自主的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幼儿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呼唤个性自由的人是新课程的最根本要求。在静止的纪律的束缚下,幼儿是无法形成自由个性的。这就要求从静止的纪律转向活动的纪律。

    3.从被动的纪律向主动的纪律转变

    所谓被动的纪律是一种可以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由权威强加给幼儿的纪律。由于这些纪律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幼儿也不理解这些纪律的意义,由此导致了幼儿对这些纪律的消极对待。教育者拥有制定纪律的绝对权威,纪律只是教育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而幼儿并无权利参与纪律的制定、质疑或修改。由于幼儿难以理解纪律存在的意义,因此对幼儿而言,永远只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而不能变成一种主动的追求。实际上,这种纪律有可能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和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新课程改革要求抛弃传统的消极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理念,提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纪律也应由被动于幼儿的存在转变成为学生的主动追求,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纪律的制定。

    4.从暂时的纪律向持久的纪律转变

    暂时的纪律实质上是指纪律始终没有内化为幼儿的需要,幼儿遵从纪律纯粹是为了应付某种外在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幼儿遵从纪律并不是出自一个自觉的道德意图,因此,纪律对他们来说永远是一种暂时的存在。康德就认为,要使一件事情成为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否则那种相合就很偶然,并且是靠不住的。所谓持久的纪律实质上是内化成了幼儿自己所需要的纪律,也就是说,将被动的“我必需(应当)如此行为”,变为自觉的“我立意如此行为”,由服从变为主动。这样,幼儿遵从纪律纯粹是出自内在的道德需要。他可以在任何时空内始终如一地表现出严格的纪律性,这实际上就达到了一种自律的水平。

    (二)实践中,新课程要求改变幼儿园传统纪律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将纪律仅仅看作是维持教育和教学外部秩序的手段,过分强调纪律,压抑儿童自由。新课程的基本旨意就是以生为本,根本目标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必须改变幼儿园传统纪律教育模式。

    1.寓常规教育于工作之中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真正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来自工作。在孩子们非常热衷于某项工作的特定时刻,他们的激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细心和耐心、毅力和持续性、自动性和创造精神,是纪律的充分体现,也预示着孩子们开始走上了纪律之路。教师应成为环境的保护者和管理者,应该注意儿童的环境,而不要因为儿童的坐立不安而心烦意乱。为了让幼儿心情愉快的遵守真正的纪律, 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的使每一项工作都显得富有趣味,让孩子在各项活动中不知不觉间守纪自律。

    2.以“肃静课”为常规教育的载体

    蒙台梭利认为肃静课,就是让孩子们完全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倾听从远处传来的低声呼喊名字的声音:细心地完成各种协调动作;不碰撞桌椅、用脚尖行走;使孩子们的天性、运动能力以及心理活动都进入有序状态。她指出,教师如果有吸引儿童的天赋,就能使他们做各种练习。即使没有多大的教育价值,也有助于他们安静。同时,这一时期如果儿童打扰别人,教师有必要打断他。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可以把“肃静课”作为一项训练,设计一些有趣的、能够锻炼幼儿坚持性、稳定性的小游戏。通过反复的‘肃静课’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增加幼儿在工作中体验纪律的持久性。

    3.以监督为常规教育的保障,慎用奖励和惩罚

    蒙台梭利认为当孩子们的工作习惯一旦形成,接着,就必须做到严格监督,在建立纪律的过程中,一定严格按原则和方法进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和用说教来达到目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小心翼翼而积极的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倾向,以利于孩子循着“内在纪律”之路而发展,自律意识深入人心并将持久地产生作用。总之,这个阶段属于巩固成果阶段,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教师奖惩得当,幼儿就会逐步建立起生发于他们内部的、真实的、稳固的纪律意识和纪律习惯。

    蒙台梭利认为,奖励和惩罚是与外部纪律观相伴生的。奖励和惩罚都是进行强化的手段。其作用只是短暂的、表面的,有时甚至是消极的。她指出,享有自由和纪律的人,他所追求的不是他所受到的轻蔑感到沮丧的奖励,而是从他的内在生命中产生的人类的力量、自由的源泉和更大的积极性。我们认为,奖励和惩罚作为维护外部纪律的有效手段,其作用是应该被承认的。但我们不应该将其作用过分夸大,以至于滥用奖励和惩罚。

    4.灵活运用违纪控制技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违纪在所难免,教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技术来加以控制与处理,常见的控制技术有:非言语控制法,即教师用注视、摇头、表情、手势或突然停顿等方法控制纪律;幽默化解法,采用反语双关、谐音移用等含蓄幽默的方式解决违纪问题,这样既可制止违纪行为,又可避免产生对立情绪,还能调节气氛;合同约束法,对于自制力差的幼儿,可以同他约法三章,“合同”中不仅有幼儿对自己常规表现的明确规定,还有奖励和处罚的条款。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还有提示干预法、正面提醒法、嘘声平静法、自我反省法等等。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幼儿以心理上的压力,营造一个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环境,要用一种爱护、赏识的眼光看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愿望和需求,幼儿也要了解教师的要求与纪律允许的自由活动范围,使师生行动协调一致。

    5.让学生成为纪律的主人

    美国精神病学者格拉瑟研究认为学生是理性的,他们选择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好的选择等于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行为,而不好的选择就等于不能成为大家所接受的行为,违纪就是错误的选择。这种选择理论,启发我们要让幼儿成为纪律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纪律的讨论与制定。换言之,就是纪律不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来制定,它应该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让幼儿自主参与意义在于:首先,由于这些纪律的要求反映了幼儿的实际道德需要,比较符合幼儿的心理认识水平,因而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其次,由于纪律是幼儿自主参与确定的,故他们能理解纪律的意图与价值,即他们知道为何要制定出这样的纪律。这样,纪律就有可能变成他们自愿向往的东西,幼儿遵纪就会逐步由外在转向内在,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暂时转向持久。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具

    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我们的启示值得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们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德显.课堂秩序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叶立群.幼儿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涂艳国.走向自由[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刘德林.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纪律理念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5(6)

  [10]杨文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纪律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6(3)

有关幼教的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幼儿园教育论文

2.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论文

3.学前教育论文:一起感受幼儿美的心灵

4.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5.有关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探讨论文

6.大专幼教毕业论文范文

7.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

13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