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活动为前提的,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以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为中心和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一: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学解读

  [论文摘要]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生,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紧紧把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以教育对象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保障的前提。文章从文化学角度重新解构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途径和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学 解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文化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本来化”。要理解教育的真义,必须把握教育的规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基本要求,以教育对象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保障的前提。笔者试从文化学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

  一、“思”为心田,着眼点在真、善、美

  教育的目的是启迪良知与智慧,打开人类心田的大门。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是说人作为一个生物存在,有其天然食色之性,但又作为一个异于禽兽的人存在,有其道德上的神圣之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启迪学生的良知,就是要让学生分辨人之异于禽兽的因素,人作为社会体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及整个社会体发生着关系,要懂得自省、自律,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就是要引导学生追求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是“推十合一”,即从纷繁芜杂的象、数之中把握理,大学是追求普遍学问(即理)的地方,是创新最深广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可以获得人生大智慧,掌握立命之道,实现“当下自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寻求渗入心灵的力量,要以真、善、美为价值追求,实现真善美于生活中的统一。引导学生把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志间的坦诚”优良传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与真善美的高度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落实不仅存在于德育中,应是德、智、体、美综合一体化工程。

  二、“想”为心相,着眼点在知、情、意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形象地比喻:“人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一切外部世界都会经过认知与思考被抽象为一个内部世界。人的认知、情感、态度、观念、意志等决定了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知、情、意”,知是对事物的认知,情是对事物的审美情趣,意是习惯、意志和信念。王国维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曾说:“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和理解世界,丰富对于外部世界的情感,坚定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念,通过“点击”外部世界来“点燃”激情,“点亮”人生,获得改造外部世界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一条华美的逻辑线:知晓人类文明史从而产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知晓中华文明史从而产生对民族的自豪与忧思;知晓一百多年来的图强史从而产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其理论体系的深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起共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共同利益、形成共同追求。理论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理论教育是融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体育等于通识教育中,通过生动的人物、事件进行深刻的说理。情能饱满、理能说透,学生便乐于接受。唯有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才能确立“向上之心、相与之情”的积极、乐观且牢固的人生观。因此,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通识教育中,通识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途。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要注重学生健康生活常识的掌握、健康生活观念的确立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人共处,学会在自主生活中对自己负责,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调适不良情绪,学会在有规律生活中培养良好习惯。这对于知、情、意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政”是“文”人的“正”经事,着眼点在理想、创造与崇高

  鲁哀公问孔子“敢问何谓为政”,孔子的回答是“政者,正也”。何为正?正者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何为思想政治教育之本?这是个大命题。这个命题的解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回答错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成为无用之功。温家宝2009年与湖南大学学生座谈时,希望学生理解“此时、此地、此身”。在适当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使命,就是正经事。“优秀”和“幸福”是教育要帮助人实现的两大核心命题,这是许多哲学家、教育学家已经形成的共识。周国平认为:“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在于帮助青年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获得幸福人生。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青年学生,“正经事”应是培养坚定的理想、智性生活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没有理想信仰的人,无论多么有才华,也不会走多远。大学是形成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理直气壮地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对于人类未来最美好的设想,其终极目标在于“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全人类的解放”,发展与解放的主要途径有两条:“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这样一种天下大同的伟大社会理想一旦植根于人的道德层面必然是博爱式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想必然是追求民主与自由的。

  大学是追求真理的殿堂。一个受过良好“全人教育”的青年学生的显著标志在于智性生活的习惯,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以批判性思考、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劳动为不倦,其根本在于创造,创造体现价值,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没有创造就意味着生命力的丧失。创造力来源于教育对他们提供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尊重他们的做法。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其倡导的笃定、实用而温暖的人际理论是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权利最大化为前提的。从“吾日三省吾身”到“推己及人”再到“忠恕”最后到“仁”;从“诚心、正意”到“格物、致知”再到“修身、养性”最终到“治国、平天下”;从“道”到“本”,从“义”到“利”,从“苦”到“乐”,儒家为传统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止于至善的健全人格修养。这对当今思想政治工作仍有极大的启示。只有理解传统、回归传统、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找到“日日新”的正确路途。

  四、“治”是临“水”建“台”,着眼点在爱、包容与欣赏

  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是“五行”之一。水是中国文人常用来“赋、比、兴”的重要载体,《道德经》也有“上善若水”之说。临水建台是欣赏风景。政治的“治”是社会运行理想之状态,包含秩序、结构之美,更包含每个个体得以彰显的个性之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旺盛生命力、求知欲、成长欲。

  赏识教育的起点是爱,基于对学生未来的深情关注。罗素强调,一个理想的教师必备的品质是爱他的学生,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事实亦如此,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就会有大治。温家宝曾在北京三十五中强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全体教育者面对学生都应有面对子女般的博大胸怀。唯有发乎于天然的爱,才能爱得深邃,爱得彻底,爱到普遍。

  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环境是的包容。允许试错,包容失败,减少框框,尽可能地为激发广大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区平台开展生活化学习、兴趣化学习,利用社会广阔舞台开展试验性学习,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是有无限空间与作为的。鼓励个性、鼓励兴趣、鼓励尝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责。

  有了爱,我们就会欣赏、鼓励。学生取得了成绩我们会欣喜不已,学生遇到了问题我们要一起面对,相互提醒,共同商讨。学生的一切问题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出发点。思想教育可以不古板、不刻板、不呆板,可以温情无限、活力无限、快乐无限。

  五、“教”,“教者,上有所施也,下有所效也”,着眼点在标杆、制度与文化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学风建设的关键在教风,教风建设的关键在干风,校风是干风、教风、学风的综合体。为什么有人强调,一个大师就是一所大学?其意在于标杆对人的强大示范引领作用。处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时时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校园是“往来无白丁”的场所,要有一种大爱氛围,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成为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学生习惯的教育者。温家宝认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包含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人生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思想教育的前提是教师的榜样作用,主要包括教师高尚人格的引领作用,教师学术精神的示范作用、教师醉心育人的感染作用,教师高雅情趣的熏陶作用。“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与管理不能分开,严格管理是对制度的尊重,对制度的尊重意味着对群体关系的维护,对群体关系的维护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管理意味着“言必信,行必果。”康德承认,管束是防止人类为动物的冲动所支配而不能达于做人的目的,其作用是抵抗人类固有的野性。学校的制度对于“教”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制度设计反映着办学价值取向、决定着校园风气导向,影响着大学人心所向。整个大学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从根本上说是在育人。

  大学文化是基于共同价值追求所形成的行为习惯、特殊氛围和办学传统。文化是思想教育最深刻的土壤,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此环境实指文化。一所大学,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其品质在于文化,其最终影响力也在文化。大学文化建设要通过制度引导行为,通过教师影响学生,通过品牌提高品位,通过积淀形成传统,通过环境渗入心灵,通过故事走向生动,通过校内辐射社会。

  六、“育”是生长、内在力量的勃发,着眼点在主体意识、主体责任与主体价值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个观点正应了卢梭“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温家宝也曾引用陶行知的观点说:“教是为了不教。”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教育,教育只有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需要时才起作用,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的核心使命应确立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存在感,主体意识一旦被唤醒,主体责任就会被确立,主体价值就会不断实现。主体意识的唤醒必须借助于对生命的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对价值的追求,我到哪里去?

  “园丁”是为一颗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等外部环境。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别暗指文化、爱、风气和智慧。园丁要修枝,但不可以拔苗助长;要锄杂草,但不可以良莠不分;要施肥,但不可以无机;应该更加强调“树”而不是“塑”,“树”是生命,“塑”是化学制成品。人的潜力无限,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生学习相结合,走进学生生活,迈入学生心槛,帮助学生发现内在禀赋,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地沿着主体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道路走下去。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对话与沟通是最有效的方式。大学是不断对话、沟通与阐释的场所。面向个体、个别谈心、个性化咨询等基本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

  教育要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储备一种面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性,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算得上是成功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二:浅论“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点及措施

  论文摘要: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当的教育、茫然的自我认知、缺失的管理机构和体制,是当代“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点。重视“校漂族”社会角色转换教育,进行社会角色体验实践,着重培养其社会角色转换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校漂族”的职业生涯规划,着重培养其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就业观;注重规范管理,进行分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校漂族”实际问题相结合;主动与家庭、高校、社会有关负责部门合作,营造“合力”,是当代“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论文关键词:“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难点;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毕业生求职的压力和难度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当“校漂族”。根据他们的生活特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校漂族”是指那些虽然已经毕业但生活重心仍然还在高校周围,利用高校资源生存的人群。他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就是“无业可就”;二就是“有业不就”。通俗一点来说,“校漂族”就是高校毕业以后,心理行为上仍保留在校学生的社会角色,俨然和在校学生没有什么区别。

  有人认为,高校毕业生选择“校漂”作为进入社会的缓冲阶段,目的是为了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人生起点。其实,不管毕业生因为何种原因选择“校漂”,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青年一代在心理上仍然没有“断乳”,没有从心理上做好从学校到职场的社会角色转换。有人为“校漂族”进行辩解,认为毕业生选择“校漂”,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从实质来看,它给国家造成人才的浪费,给自身带来心理上的落寞和自卑。有学者以宁波市内高校“校漂族”为个案进行调查,发现有45%的人觉得压力特别大,41.2%的人觉得压力很大。随着数量的日益增加,“校漂族”日益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找出“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难点的症结所在,探索如何有效地教育引导他们,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点

  (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部分“校漂族”心存恐惧和逃避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而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社会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门槛不断提高。国内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要求日益严格,使广大毕业生一开始就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有些毕业生在寻找就业岗位中不断碰壁。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有着生存的需要,还有着安全的需要。有些大学毕业生面对着陌生的就业环境、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岗位,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和挑战勇气,心理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为了自身的心理平静,部分毕业生选择“校漂”,留在学习过的大学校园,把那里当成“避风港”,把逃避社会“漂”在那里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二)不当的教育,导致部分“校漂族”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长。“校漂族”基本上属于80后”一代,不少人属于独生子女。从家庭教育来看,有些家长过分关爱独生子女,养成了他们生活处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不愿意吃苦等陋习。面对就业压力时,他们往往自信心不足,不能知难而进,而是选择依靠。从学校教育来看,相关教育部门过多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缺乏对“立人”的教育。读书依赖教师、考试依赖笔记,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部分毕业生一旦走出校门,迈入社会,面对独立,便显得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从社会教育来看,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失业群体的社会再就业培训力度,但是对于刚毕业就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再教育培训目前还没有具体措施。于是,某些大学毕业生没有能力走出校门,在依赖的惯性推动下,留恋校园,逃避社会,成为“校漂族”。

  (三)茫然的自我认知,导致对“校漂族”个人定位模糊不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社会变革剧烈,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人们对社会的行为、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多种多样的认识与歧异,对自己未来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抱有不确定感,对自己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的遭遇也不确定。在这种环境浸染下,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较清楚的自我认知,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想干什么,更不清楚社会需要自己干什么。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主导下,部分毕业生无所适从,极易形成广泛的从众心理。当众人推崇高学历时,他们就暂时放弃就业而选择考研;当众人追求高工资,他们也不愿意从低薪做起;当众人选择留在大城市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他们就宁愿失业也不愿意下基层,更不用说到边远西部地区去。很多青年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理想和抱负,但是自身又缺乏一定的自我认知,盲目地选择提高学历或者择业条件,给自身带来困惑和痛苦。有学者认为,有些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或者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暂时“漂”在校园与社会之间,这种情况值得鼓励。笔者担心这些“校漂族”花费了一定的考研成本或者机会成本,到时未必能够找到比现在就业更好的机会,很可能这种茫然的自我认知会转化为心理自卑、封闭。

  (四)缺失的管理机构和体制,导致“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到位

  部分毕业生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愿意“漂”在其他高校附近,导致对“校漂族”流向地难以掌握;也有些毕业生虽然“漂”在自己原就读的高校附近,但也不愿意与高校有关负责组织或负责人联系,导致“校漂族”的数量难以确认;更由于当今高校把教育当成商品向学生销售,视学生为高校的匆匆过客,而不是学校的终身成员,不愿意管理,更没有内在动力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帮助已经毕业但仍然“漂”在校内的毕业生,导致“校漂族”想找组织无处去。受部门分割的影响,把户口仍保留在学校的“校漂族”,社会有关部门在引导和帮助他们时却难以到位,导致“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即使两年以后户口迁回至原来居住地,但由于自身仍“漂”在高校内,而不在户口所在地,当地社区想管理又管不着。所以说,“校漂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 二、“校漂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探析

  “校漂族”的产生,是当今社会急剧变迁下的个人与礼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紧张关系在高校中的一个折射,其存在将是长期的。为了使“校漂”不再是广大毕业生的一种选择,党和政府应当不断创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毕业生就业职能的培训等有关措施。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校漂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校漂族”解决其思想困惑、理清其思想情绪、提高其心理素质。

  (一)重视社会角色转换教育,进行社会角色体验实践,着重培养其社会角色转换意识

  社会角色的转换问题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工作生活中,成为符合社会某个角色的过程中必然要碰到的问题。而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是人生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个角色转换的成功与否,将会深刻影响到其未来的人生道路。在这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角色冲突。“校漂族”面对这种角色转换的冲突,往往采取了退缩与回避的态度。其实,越是退缩和躲避,就越不能解决角色的冲突。长期以往,这种角色冲突得不到顺利解决,就会导致“校漂族”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难走出“校漂”的困境。

  为了使“校漂族”走出“校漂”困境,提升其面对角色冲突的信心和勇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创造各种职场体验机会,让“校漂族”能够进入职场,体验职场角色,在职场中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从交往中发现自我和正确评价自我。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加强“校漂族”的角色转换意识教育,要让他们从学场进入职场具备一定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并学会如何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从模仿、学习、内化到外化等途径来解决这种角色的调适。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邀请已经进入职场多年且职场角色较好的师兄师姐来现身说法。基于朋友友谊或同辈关系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校漂族”会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从而更容易接受、认同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校漂族”的职业生涯规划,着重培养其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就业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尊敬人、理解人、关心人,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因为他们似学生又不是学生、似社会人又不是社会人而漠视他们,更不能因为他们不去就业而歧视他们。把“校漂族”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最终的目的。为了使“校漂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校漂族”、理解“校漂族”、关心“校漂族”,发挥“校漂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大多数“校漂族”在学校学习期间,对自身定位模糊不清,对于学习结束后自已想做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考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结合“校漂族”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帮助和指导“校漂族”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和各个时期职业发展目标,使“校漂族”早日结束“漂”的现状。 为了坚定“校漂族”在就业中的自信和抗压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校漂族”进行科学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引导“校漂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有了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校漂族”就能够在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有信心和勇气克服各种困难。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加大对“校漂族”的择业观、就业观教育,树立职业平等、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新理念,敢于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在择业、就业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考虑经济收入和工作是否体面。

  (三)注重规范管理,进行分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校漂族”实际问题相结合

  “校漂族”游离于社会与高校之间。他们虽然出入校园但不是在校大学生,虽然走上社会但又不属于任何组织或单位的成员。为此,高校要多方调查本校“校漂族”人员资料,建立管理档案,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组织专门机构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其保持联系,继续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心理辅导,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约束和引导他们。

  为了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根据“校漂族”的个性、特长、生活、学习、择业意愿等进行摸底调查和分析归类,对于不同类的“校漂族”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学者把“校漂族”分成六类:复习考研者、“漂”并暂时工作着的“打工族”、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求职不满意或遇到困难回校再谋出路的“恋校族”、少量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族”、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离校的“围城边缘族”。这六类“校漂族”选择“校漂”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个性。这就决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因材施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还必须从人们的实际利益人手。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利益之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校漂族”也不例外。目前造成“校漂族”不参加工作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其“漂”在校园里的现实收益或者未来预期收益要大于毕业就参加工作所获取的收益。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就业保障体系,从而逐步提高了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所获取的收益。这为“校漂族”走出“校漂”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情况下,应大力增强“校漂族”的就业信心,激发他们为改变“漂”的困境而努力奋斗。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生活上、学习上也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通过解决“校漂族”实际举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主动与家庭、高校、社会有关负责部门合作,营造“合力”,促使“校漂族”走出“校漂”困境

  父母应当充分认识到“校漂族”的弊端,要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如何有利于“校漂族”独立自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父母既要教育子女吃苦耐劳、奋斗拼搏,还要培养他们独立个性和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就业和创业。

  学校不应一味去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应着力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对国家、社会、他人和个人的责任心。教师在“授业”的同时更应强调“传道”,使科学价值观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同时,学校教育也应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可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交接。

  “校漂”现象的出现是各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社会风气的功利和浮躁,使大学毕业生更关注工作回报而不是工作本身;大学的盲目扩招,培养了大批“无有所长”的泛泛之才,等等。于是,有些找不到工作的“校漂族”容易把原因归于社会。为了防止他们消极地对待社会,影响社会的不稳定,社会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漂族”的人文关怀,形成一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为“校漂族”重新选择职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认同,不管从事何种职业,“行行出状元”。

  总之,“校漂”现象的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三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剔除它们之间不和谐的因素,营造“合力”,促使“校漂族”早日走出“校漂”困境。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浅谈“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

4.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论文的选题问题论文

5.关于企业如何提高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

6.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题教育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活动为前提的,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以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为中心和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一:试论思想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4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