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职业教育在当前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篇一

  《职业教育需求与职业教育改革》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呈现出旺盛的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要创新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创新办学体制,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办学主体;创新办学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需求:改革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将在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力资源开发、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试就职业教育需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改革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一)宏观政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需求

  1.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急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当前,我国的发展已进入人均GDPl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对于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这个关键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是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及时做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决策。胡锦涛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持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1]2005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2]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要提高产业工人的素质。“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3]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要重要得多。[4]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构成偏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结构不平衡(见表1),各行业、职业从业人员素质较差,竞争力不强(表2)。

  以制造业为例,2000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7年,大致相当于初中毕业及高中一年级水平。据《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显示:1995-199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制造业中每个工人的增加值)仅为2885美元,分别仅相当于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的3.1%、3.5%、3.6%和7.1%。过低的文化素质不适应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一方面,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偏低;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和保障部对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2005年4月份对全国1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以及二季度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技工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尤其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2.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5]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6]“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有序转移.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这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截止到2003年9月,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从湖南的情况来看,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3073万,已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为736万,还有1630万左右的富余劳动力和每年新增的50多万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程度占36%,初中文化程度占5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8%。近几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没有受过职业技能培训。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使他们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必需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近几年,许多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国家的“阳光工程”,积极开展农民文化知识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湖南职业院校2004年3月至8月共培训农民209.8万人次。与此同时,湖南省教育厅于2004年启动了“湖南省职业院校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2004年,参与免费培训的职业院校92所,共免费培训农民工38611人,培训后就业的35858人,共投入经费98.24万元。这些职业院校通过参与农民培训,搞活了学校的办学机制,扩大了职业院校的声誉,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文化知识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既是职业院校的职责所在,同时也为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的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7]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目前每年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9%计算。在现有,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也就是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另外,在农业与非农就业存在巨大收益差距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城镇本身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使就业和再就业的困难局面难以在短时期根本缓解。就业难,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新兴行业、产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又供不应求。因此,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除了要靠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并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在岗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培训,特别是要强化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使他们具有就业和创业能力。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又一个市场空间。

  (二)教育事业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这就是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步伐,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8]根据这一宏伟目标,我国初步确定了教育发展实现“三步跨越”战略,即从现在起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40%左右提高到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3%左右提高到20%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2011年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超过40%,达到教育较发达国家水平;从2021年到2050年,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2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跨入教育发达国家行列。[9]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教育部提出了我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目标:“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70%左右,2020年达到8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城市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85%以上;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2)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的农村地区,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率显著增加.一部分地区基本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需求;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比率达到70%。(3)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2007年,每县建设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好的高中;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显著增加,一部分县基本满足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需求。”[10]同时提出了2010年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培训事业发展的目标:“(1)初等职业教育(指职业初中)的规模和招生人数适度缩小,按照与普通高中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的发展步伐,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和招生人数适度增加,为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要有较大提高。(2)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包括成人高校)继续保持积极发展的态势.在招生规模、办学质量和水平方面比2010年有较大的提高。(3)与正规教育相辅相成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有较大发展,社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职工培训、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模要进一步增长。(4)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学历教育部分)要出现新的局面.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量和面向农村地区的招生规模有更大的发展。”[11]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服务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12]因此,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来分析,势必形成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的格局。·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技能型人才供求关系下的职业教育需求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调查还发现,企业当前最急需的前三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调查企业需求的14.4%、12.1%和10.9%。值得注意的是,对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较强烈.排第六位,占调查企业需求的8.9%.加上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例为31.9%(见表3)。

  对2004年第二季度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和初级工的需求人数与求职应聘人数之比分别是2.4∶1、2.1∶1、1.8∶1、1.5∶1和1.5∶1,目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见表4)。

  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高级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更加严重。江苏省无锡市2004年第二季度制造业企业登记需要275名高级技师和技师,但没有一个人应聘;高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已经达到4.8∶1,中级工和初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分别为1.5∶1和1.7∶1。在作为中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短缺。据2003年底调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辽宁为8.8%,吉林为7.1%,黑龙江为6.1%。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的上海,此比例也只有9.4%。据广东省最近对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306家企业的调查,有128家企业急需招聘技术工人1.8万名,而应聘人员中符合企业招聘条件的却相当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

  有关资料显示,上海需求高级职业技能人员1.38万人,但供给只有3800人;机械工程师的月薪已从前两年的2000元左右上升到3000至5000元,对于技艺娴熟的机械工程师,已有单位将月薪开到万元以上。深圳一家企业开出6000元的月薪仍未能如愿找到高级钳工。技能型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势必拉动职业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呈现出旺盛的需求,职业教育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教需求

  如上所述,就职业教育而言,社会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各种困难,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仍然不高。一方面,就业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大学、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是非技术性岗位。一方面,最近几年,是我国初中毕业生生源高峰,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招生举步维艰,生源大战愈演愈烈。

  这几种现象同时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来看,首先,国家的宏观政策没有完全贯彻落实,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比较简陋,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尤其缺乏,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据权威部门统计,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农民人均年收入虽有所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增加的速度要慢得多,差距逐年扩大了。2003年与1998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牛60元,年均增加92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047元,年均增加609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51:1扩大到3.23:1,年均扩大0.16个百分点。[3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子女“跳农门”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老百姓的子女选择高中阶段学校时,普通高中仍然是首选,进职业学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从内部来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就业市场出现的“技工荒”并不是劳动力数量短缺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在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迫使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作一些反思。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或脱胎于普通学校体系,或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学校体系,职业教育是建立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比较发达,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经济要素发展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职业教育的这种历史传承和社会基础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09。表现为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学校尚未成为面向市场办学的主体;学校在办学上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在教学上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职业和岗位的能力需求;在专业设置上,专业趋同的现象相当严重,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职业院校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业品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因循少变,没有形成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的应对机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未能及时进课堂,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不强。总之,职业院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反应不敏锐,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职业教育和经济“两张皮”。

  三、努力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主办学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对职业教育而言,毕业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职业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主办学机制,提高面向市场需求自主办学的能力。当前主要是要在三个方面创新:

  1.创新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

  2004年在江苏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陈至立国务委员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14]周济部长提出了“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三个转变’就是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两个加强’就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15]们提出的“三个转变”的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必须适应经济体制,这是教育本质规律的内在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位,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种转变带来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必须树立牢固的面向市场办学的办学理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职业教育,按照市场法则办职业教育。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根据以上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进程中,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

  2.创新办学体制,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办学主体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职业院校要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成为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办学主体。首先,要真正改变政府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现状,充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招生、教学、毕业生安置、教师流动等均由政府实行计划管理。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已充分市场化的条件下,适应于计划培养的行政调节机制必须逐步退出,让位于市场调节。如,学校开设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应该完全由学校根据市场来决定。再比如,一些地方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对学校一般实行经费包干、定编到人的办法,这不利于职业学校的教师流动,导致萎缩或停办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出不去,新开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进不来。当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并不是政府放任不管。政府应侧重于宏观管理和宏观引导,重点是制订规则和质量监控.及时向社会披露学校办学情况,引导老百姓理性选择就读学校。其次,职业学校要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学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是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公办职业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下的运行模式,用人终身制、分配大锅饭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校长没有用人自主权,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校面向市场办学。要彻底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真正形成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实现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挂钩,岗位津贴与个人工作绩效挂钩。通过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使学校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第三,积极探索公办职业学校改制;近些年来,许多公办职业学校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但收效甚微。许多学校的改革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改革不彻底,使学校无法适应市场。可以通过对公办职业学校改制.如引入民营资本、实行股份制办学,与其他企事业单位或境外机构合作办学等等,真正搞活学校内部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连锁化、集团化办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主体。

  3.创新办学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职业学校既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办学,又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最终目标和学校工作的出发点,要靠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要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当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第一,要大力推进和完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就业市场在企业,职业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与企业建立全方位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联合开发产品、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等。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及时了解就业市场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变化,及时跟进技术标准的变化,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标准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转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要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依托相关专业办产业.也可以与先进的企业联合创办产业,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产教结合的实践,以专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第二,要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必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接”,才能使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强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做到对人才市场的信息要灵,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反应要快。在此基础上,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合作,做到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许多职业学校实行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设计,毕业生真正做到了“零距离”上岗,实现了企业和学校双赢,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值得大力推广。通过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打造在就业市场有影响的骨干专业品牌,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三,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训既是职业学校的教学重点,也是薄弱环节。实践性教学抓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强实践性教学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和基地建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外,职业学校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要引入市场的机制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可以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如与企业和社会团体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校企联动。还可以职业学校联合建立区域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要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努力提高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另一个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重还比较低,这是影响实习实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性因素。俗话说:师高弟子强。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加强现有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专业课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要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要造就重视高技能人才、重视教师的动手能力的社会氛围。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既要看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又要注重实践能力;衡量教师的科研成果,既要看论文、专著,更要重视产品研发、技术开发、技术应用的成果;衡量教师的工作实绩,不能一味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更要注重任教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与此同时,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笔者认为,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体系,不仅仅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决不能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变化的需要出发,加强公共课教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注释:

  [1]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3.10.

  [2][6]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2005.3.5.

  [3][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4]舒尔茨.人力资本: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

  [5][7][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1.8.

  [10][l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都.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12]周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在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2005.4.26.

  [13]社会蓝皮书.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14]陈至立.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开拓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6.17.

  [15]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6.17.

  参考文献:

  [1]莫荣.劳动力供太于求状况下的民工和技工“短缺”.社会蓝皮书.209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2]张放平.在朋05年度全省职成教工作暨办学模式改革经济交流会议上的讲话.2005.3.16.

  [3]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4]经济信息绿皮书.2095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5]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2005年劳动力就业形势预测.中国网.2004.12.31.

  [6]崔高建,崔建.聚焦高技能人才.技能开发。2005(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

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

职业教育在当前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职业教育论文2000字篇一 《职业教育需求与职业教育改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职业素质教育论文
    职业素质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迅速,职业素质教育成为一门新兴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提高就业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的职业素质教育还停留在

  • 智慧教育相关苗费论文范文
    智慧教育相关苗费论文范文

    智慧是我们进行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智慧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智慧教育论文篇一:

  • 智障教育方法探析论文
    智障教育方法探析论文

    所谓的智障儿童是指那些思想表现和学习表现都处于后进状态,甚至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智障儿童在园人数虽少,但如何进行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成为广

  • 中等职业教育浅析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浅析论文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在中国日益得到重视,国家也花了大力气来扶持职业学校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难题与尴尬。下面是学习啦

25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