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诚信教育论文(2)

小学诚信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小学诚信教育论文

  小学诚信教育论文篇二

  《小学诚信教育策略探讨》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建立诚信社会。小学学生是祖国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诚信社会的建立,小学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必然选择,并首当其冲。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从提高学生诚信认知、诚信情感、诚信意志、形成诚信习惯四个方面,阐释初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学校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学生 诚信教育 学校对策

  小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有阶段性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要重视“历史主体的人的价值和主体能动作用,”“遵循小学生诚信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有机结合和相互统一,必将能有效推进学校诚信教育。

  一、要充分发掘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

  1.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做到由事及理,由远到近,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并且是说实话。

  2.要创设民主化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不拘泥于教材,不受限于教师,畅所欲言,有话能说。

  3.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积极引进小组讨论,情境引导等形式,在作业布置方面,增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内容,做到有形化、具体化。

  总之,政治课应从“伟大”走向“平凡”,从一味强调培养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走向具体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有用”、“爱听”。

  二、要适当编制和选用诚信教材

  开设诚信教育课有针对性地结合社会现状,讲述一些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提高对诚信道德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选用好的诚信教育教材;另一方面,要编制自己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因此,学校可以把诚信教育作为新形式下专门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三、通过讲授诚信故事和同伴诚信道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诚信情感

  1.用诚信故事感动学生。品格教育是美国传统美德教育,故事法是其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故事法就是运用读故事和讲故事的途径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美国品格教育研究者基尔帕奇克(kilpatrick)认为故事是发展儿童良好品格的重要方法。我们要采取的就是诚信叙事活动。一是收集相关的诚信故事、诚信寓言、诚信童话、诚信事迹,诸如“狼来了”、“列宁打破玻璃杯”、“日本松下企业的长盛之道”等等;二是要选择适当方式,可以通过老师讲,学生讲,或者编印“诚信故事”手册,也可以把诚信故事改编诚信话剧和小品,让学生演,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诚信品质对个人成长成功的重要意义。

  2.用同伴行为感染学生。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班集体和学校集体本身就是教育的资源,学校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品德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集体中同伴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约束,有利于强化学生诚信道德情感。在集体活动中,为了达成一定的共同目标,要求集体成员必须团结一致、相互信任,任何不真诚、不守信的行为都会破坏整体行动的效果,影响共同目标的实现,一旦个别人的不诚信行为影响了集体共同目标的实现,那么他就要受到其它同伴的指责,自己也会感到内疚。因而,在集体活动中人们出于共同的目标很容易做到诚信,更有利于诚信道德情感的培养。

  (2)集体中很容易形成诚信的榜样。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这种学习称作“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道德榜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可以使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化、形成化、人格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性。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现实生活中身边的诚信典范,并自觉见贤思齐,效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四、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个体的诚信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志

  1.要让学生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个体诚信发展直接动力来源于个体诚信发展的现有水平和他人或社会对其诚信水平的期望和要求之间的矛盾。小学学生诚信行为的发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素质中的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诚信行为动机与行为是否得到的相应的回报。如果小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得出失信没有处罚,反而可以获得可观报酬的经验时,那么即使学生具备诚信观念和诚信行为的动机甚至诚信的行为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也会逐步放弃诚信。

  2.要开展丰富的活动,设置道德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诚信的品质。

  (1)体验被信任的感觉。比如,在美国的“课本轮换制”、澳大利亚的“公共课本制”,不仅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而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诚信的教育。

  (2)体验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几乎是零。青少年教育是否一定要远离金钱,保留孩子心灵世界的“净土”?回答是否定的。学校可以组建了“理财小组”,让学生在理财活动中学习诚信,把理财活动作为诚信教育的有效载体,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中学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让学生在志愿者服务中投身社会实践,自觉观察社会、体味人生,了解社情民意,用实际行动热心社会公益,坚持无私奉献,帮助困难人群,唤起社会良知,担当社会责任,体验诚信。

  五、通过建立和完善诚信评价制度,实现学生诚信他律和自律,形成学生诚信行为习惯

  1.量化评价方法。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对其的不诚信行为都记录在案。诸如考试作弊、欺骗、盗窃等等,事实上,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也是学校进行诚信道德建设的基础。“诚信银行”和“失信记录”整合在一起就是学生诚信档案。通过科学的诚信考核体制,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建档,把学生的诚信状况作为升学的考核依据之一,这样才真正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2.质性评价方法。诚信行为的质性评价的基本标准主要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有关诚信的要求。并且按诚信品德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层次水平,对学生行为进行质性评价。操行评语是目前学校用于评价学生最为常见的手段与形式。它不但简单方便可行,而且在教育学生、沟通社会与家庭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金红.小学诚信教育的分段实施[J].教育文汇,2002,(12).

  [2]杨成林.诚信教育与教育的诚信[J].思想理论教育,2003,(4).

  [3]黄伟民.浅谈中学生的诚信教育[J].江西教育,2004,(15).

小学诚信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生诚信教育相关论文

2.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

3.浅谈诚信教育的相关论文

4.诚信教育论文

260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