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近代史论文>

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感悟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历史,已呈现出由封建社会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趋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论文篇一:《浅析中国近代史教育与大学生品德修养》

  摘要:历史是十分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我国几千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优秀夺目,璀璨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气度,形成了不屈不饶、艰苦奋斗的民族气质。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不尽其数的历史人物,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的脊梁,是华夏文化的脊梁,以他们为中心孕育的博大精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质是大学生开展思想品德修养十分难得的知识宝库。本文拟就中古近代史教育与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辩证关系做一点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高校教育近代历史;大学生;品德修养

  中华民族的历史素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大学近代史的教育可以综合和整理一八四零年至一九四九年这一历史阶段的丰富的历史史料,历史思维,历史人物,把这些生动的历史史料,丰富的历史思维,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入大学近代史教育之中,让历史的品质去锻造和修炼现代的人才。历史课程的人文性、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决定了大学历史教育是可以充分承载起大学的德育场的功能的,是可以充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可贵的教育素材的。笔者你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高等学校在开展中国近代史历史教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和历史美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

  一、充分利用大学近代史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历史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与现实本来就是相互衔接和贯通的。古人讲,以时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可以从历史当中学会很多知识,包括治国理政、人生修养,历史规律,为人处世等等。开展大学生近代史教育,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在近代史的学习中,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如何充分挖掘历史事件里面的活的灵魂,用这样的活的灵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干点和方法贯彻历史分析历史、审视历史,同时,可以再分析历史和审视历史的同时,对照自己的生活,修正自己,提升境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以古(历史)为镜”,因为我们后人传承历史人物优秀的思想,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就是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作家、诗人王夫之曰“一部历史,得可资,失亦可资也!”毛泽东主席十分喜欢研读《资治通鉴》,在上面做了很多批语,也十分喜欢王夫之的评价,正式善于用历史的眼光总结历史问题,所以近代史上,毛泽东同时利用正确的分析历史和归纳历史的方法,认真反思和总结了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经验,正确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探寻的改革开放之路,也是认真总结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认真分析了“”的错误做法,及时用正确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纠正了错误,,大胆地提出了搞改革开放的路子。所以,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会认识国情,只有认识国情,才会探寻出适合中华民族的道路和制度。[2]

  二、充分利用大学近代史教育,逐渐培养学生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的近代史曲折和复杂的发展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就是改革是一个民族的出路,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致经过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历史学家把这一部分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学家把这一部分称之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两个阶段历史我们都知道,清政府因为没有创新,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完全与外界国通,夜郎自大,认为自己的国中之国。殊不知其他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科技革命,而我们还在自己做自己的黄粱美梦。五四运动后,中国有了革命的种子和希望,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了建设新中国的领导核心的雏形,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思维,科学客观地判断当前的中国国情、内外环境,拟定了纲领,带领中国人民搞革命,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复杂的近代史证明,创新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因此,在开展大学生近代历史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近代史料,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充分利用大学近代史教育,逐渐培养学生对国家的情感认同

  大学教育阶段正式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固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要充分历史近代史中历史名人典范,培养大学的民族节气,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在历史课程的教育实践中,利用历史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深化学生对于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同。让大学生们在历史素质教育中,真切感受到历史人物的脉搏跳动与生命气息,真正激发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构建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凝聚了优秀的中华文明,凝聚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力量。

  一言以蔽之,大学近代史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串始终,让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与传承真正在青年一代人身上流淌和继承。

  参考文献:

  [1]黄蓉芳.略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2)

  [2]梁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06)

  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论文篇二:《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摘要]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抗日战争的生理,是中华民族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的结果。俗话说,没有中国共产的那个就没有现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简单的阐述了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挽救了民族危亡,且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站场,是一项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其胜利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此同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日战争的起源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随后,随着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站场吹响了抗争的号角,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最终获得了抗争战争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东南亚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时间为脉络,探讨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期望本文研究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用。

  一、简单介绍抗日战争的发展脉络

  众所周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起点(或称为导火线),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点燃了中国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的热情,而且随着日本侵略者暴行的加剧,人民群众顽强抵抗的抑制更加强烈。1937年爆发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正式的打响了抗日战争的号角,在长时期内,中国几乎以一己之力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顽强抵抗,以高昂的代价,对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进行了有效的牵制,最终使得苏联能够将远东地区的重兵集团西调放弃(日本殖民者放弃“北进”侵苏计划),从而苏联集中精力的抵抗德国法西斯,因此,日本殖民者放弃“北进”侵苏计划客观上中国对苏联的卫国战争提供了援助(中国战场对日本陆军主力的牵制)。随后,随着珍珠港事变的爆发,日本的陆军兵力(太平洋战场)锐减,兵力大约只剩40万左右,与中国战场的日军兵力相差甚远,尚不及其一半,因此,在被迫无奈的状态下,日本放弃了对澳大利亚和印度的侵略,为美英反法西斯力量争取准备战略反攻的时间,也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打好了基础。而且在1942年元旦,中国正式的成为《联合国家宣言》领衔国家之一,随后,1943年1月美英撤销了在中国的租界以及领事裁判等特权,并且在同年,美英共同发表了《开罗宣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在极端困难的状况下,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彻底地改变了中国近代史上长期受外来人侵的屈辱历史,在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东南亚人民的解放事业受到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获取胜利。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儿女团结一致,英勇不屈,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浴血奋战,经机身的努力,并且在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援助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获取抗日战争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维护了国家独立,与此同时,中华儿女所呈现出来意志和决心,赢取了世界的认同和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概括:“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以及巨大的牺牲,彻底粉碎了日本殖民奴役中国的罪恶图谋,使得日本从中国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以及东北等领土回归到中华民族的怀抱,洗刷了民族耻辱”。可见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威望得以提升,而且1942年中国被邀请加入《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25日,中国正式的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更加深入地强化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中国现代化社会建设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且奠定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二)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走向

  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效的对中国国内政治力量进行了改变,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走向。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在较长时间段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长期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内部镇压(十分血腥),树立了国民党独裁地位,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民党的独裁地位逐渐地被打破,奠定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经过长期的锻炼,政治、思想、组织上中国共产党不断的走向成熟,逐渐地形成并发展毛泽东为首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解放、崛起、复兴、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公民党统治已经丧失了信心,而且普遍的人民群众认为中国共产党比较廉洁,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为主导,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因此,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走向。

  (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近代以来,中国长期的反外来侵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族内部软弱涣散、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等引起。另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环境均为内忧外患,而且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而且中国共产点具有坚定而明确的捍卫民族独立、保障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的意识和能力,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出正确的抗战策略,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以身作则,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提升中华民族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共产党逐渐地成为政治核心(抗日战争胜利)。今天到的中国,向着“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奋进,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所推行的政治主张等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而且面对民族发展机遇及挑战,需要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带坚信不疑,以现代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支撑,推动民族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辱,会就气势磅礴的力量,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中华民族儿女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英雄气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必胜信念(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与现代社会人民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相匹配。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代表性的“教科书”,回顾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发现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走向;(3)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在中国现代化社会建设中,需要以抗日战争为标榜,时刻的感悟现如今幸福生活获取的不易,大力的弘扬抗日战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并且强化与现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契合度,全面而有效的培育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大

220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