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究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和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究全文如下:

  摘要: 卫校学生在获取医学信息的同时,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 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和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评估,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成。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 理论知识; 基本操作

  在当今信息时代,卫生学校学生获取医学信息的同时,必须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能力,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帮助我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表达、合作和竞争、计算机技术应用这四方面的能力贯穿教学始终。现以五年制护理专业的教学为例,探究教学过程。

  1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传授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

  1.1认真备课是前提 备课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教材适当进行整合、取舍,制作适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多媒体课件在教室里只能通过电视播放,后几排的学生根本看不清。这时设置适当的板书,以课本上的图示代替计算机操作打开的窗口,命令所在菜单或命令所在工具栏的位置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比如"复制""粘贴"命令,我们可以在图示里边找"编辑"菜单,这两个命令就在此菜单中。或者直接在图示里边的常用工具栏中指出"复制""粘贴"按钮,这样便杜绝了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1.2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教师应设计一些互动环节,由重老师"讲"向重学生"学"转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在讲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基本操作时,可以设置下列互动场景:①打开一张图片,然后提问"图片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学生便先欣赏图片,然后思考问题并作回答。②老师先展示扩展名不同的多种类型的文件,然后提出"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文件?"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文件,并考虑如何管理它们,并思考如何准确地表达出来。

  1.3总结上节实训课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引导后进生跟着优秀生一起学习,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上节课学生有收获和有疑问的知识点及基本操作,进行统一阐述,并对各小组作出客观评价,激发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各小组间取长补短,增长知识,

  1.4布置下一节上机操作 授课结束时,明确下一节上机作业,以及重、难点操作。见表1。

  2注重实践,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2.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指导策略 现在的卫校学生,小学、初中已学习计算机信息这门课程,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程度参差不齐。针对学生现状,前几次课,首先,我尽量关注差生,多辅导、多启发,耐心地教会他们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以保证这部分学生定时定量完成实训任务。其次,对于中等及偏上的学生,我适当指点,更多的是激励他们,要求他们把实训内容完成的更好一点。最后对于优秀生,我会把他们的作业结果进行备份,上课作为范例演示、讲解,讲评过程中适当完善、补充,达到最终的完美状态。

  2.2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当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后,我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做,遇到问题,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走动辅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遇到状态不好的同学,多关心指点,解决困难,引导他投入到练习当中。如办公自动化软件中Word中文处理软件,文档排版时,我首先根据提供的素材要求学生自己按要求做,当一部分学生按要求完成后,我启发他们加入一些自己的修饰元素,各自的申美观不同,他们能把一个个案例做得相同的基础上,体现非常个性化结果。下课前15min,对作业结果进行登记评价。

  2.3带着问题来,充满着自信满意离开 学生能积极主动完成练习,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践课的考勤和练习成绩占了期末总成绩的40%,学生也乐于在平时的学习中,轻松拿到这一比例不小的分数,他们是带着理论课上提出的问题有备而来的,在解决一个个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表情往往也由刚来时的紧绷状态逐渐变得缓和起来,尤其做完后看到一个满意的评估,脸上会渐渐露出微笑,有的同学在老师的调侃、鼓励或表扬中满怀自信,甚至是开怀大笑地走出机房。见表2。

  总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应选择具有新知识的教材,保证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邵拥军.高校师生互动教学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6.14.

  [3]童湘屏.语言学概论.课程师生互动教案策略的个案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

  [4]行为导向教学法.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相关文章:

1.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究论文

2.浅谈项目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探究论文

3.浅析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论文

4.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5.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探究论文

6.浅谈如何增强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究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浅谈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论文
    浅谈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论文

    一九四六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给人类文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作为研究计算机的运用科学计算机科学便随之诞生,并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迅猛发展

  • 浅析计算机的安全登录论文
    浅析计算机的安全登录论文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几年前不可想象的事情成为现实。我们能随时随地接入Internet,在上面可以访问我们的金融账户,并且在家里就可以访

  • 浅谈计算机数据挖掘论文
    浅谈计算机数据挖掘论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海量的网络数据记录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种信息,如何对计算机数据信息

  •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探讨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探讨论文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却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高职院校计算

51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