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

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当今社会早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势在必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范文一: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衔接教学方法

  摘要: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的教育仍然是被动填鸭式教育,也得不到学校足够重视.因此,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扎实,导致许多学生入校后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不适应.笔者从事多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以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大学新生;衔接;方法

  在大学对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深入熟练的掌握office几个常用应用软件以外,还要求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几大模块有所了解,如数据库、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软件工程等,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计算机知识,同时为能够满足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要求做好充分准备.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变

  1.1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中小学时,计算机信息课程通常被学生认为无足轻重,该课程就是学习打字和学会如何浏览网页而已,因此对office的应用软件(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并没有掌握其常用的功能.进入大学后,不仅要达到对以上软件的熟练掌握,而且还要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如数据库、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熟练应用.

  1.2授课方式的改变

  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时不太重视学生实践,使学生学到的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导致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自身教学过程,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进入大学后,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在博客上或QQ群里布置预习或复习作业,提供相应的网址或网页,以及收取作业的时间等信息.然后,学生根据任务到网络上广泛地搜索资料.利用网络学生可采取各种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如语音、文字、视频等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取学生的作业,并将优秀的作业通过博客展示给其他人,这样学生可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练,并对实际操作情况实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随时掌握学生上机操作的节奏,从而合理推进教学内容.

  1.3学习方法的改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约为30学时,由于授课时间所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对每个章节进行精读细讲,这样就要求大学新生课下自己主动预习,不懂的地方自己查找资料解决,提高自学能力.

  1.4考核方式的转变

  在期末考试形式上打破常规模式,即统一的考题和答案,这种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和思维,可考虑老师规定主题,学生自主选题,给出构思时间,最后集中进行创作并评议.例如我们期末机考时,给出几种不同的主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软件,学生在这种宽松的要求下发挥各自的智慧,圆满完成考试任务.这样的考核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大学的计算机课程地位也与中小学不同,在中小学期间,计算机课程被认为是一门辅课,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少,甚至不考核[1].而大学期间,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必选的考查课,课程结束后要进行统一的考试,合格后计入学分.

  2新生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1自主学习能力差

  大学新生因为在高中阶段课业任务繁重,没有自己的时间,平时又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管下学习,所以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后,就像刚刚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自由的时间多了很多,过于放松使他们有时候感觉到迷茫,时间多得不知道如何安排,不会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对各种软件掌握的不深入

  中小学期间计算机课每周安排一节,有时候还经常被其它主科占用,即使上课,学生也常常把计算机课当作游戏课,因此对office的各种软件知之甚少,例如Excel中绘制表格的多栏表头、数据分类汇总后复制分类汇总后结果等常用功能学生都没有掌握,显然中学时期对office各种软件的掌握程度无法满足大学时期的要求.

  2.3软件技术内容陌生

  大学新生对office里的软件并不陌生,毕竟在中学里有所接触,但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软件技术一章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在这一章中讲解了数据库、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软件工程等4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初步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例如:面向对象一节中涉及到的术语类、封装、继承、多态性等词语生涩难懂,且由于篇幅限制内容讲解不细致,例如:在数据库技术一节中关于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运算选择,以及投影和连接没有给出具体实例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所以软件技术这一章节是大学新生掌握的难点.

  2.4对计算机发展的认识

  计算机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学生要想了解当今最前沿的发展状况,仅凭借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毕竟教材会有滞后性,要多借助网络、期刊、杂志等了解更多更新的技术.

  3衔接教学对应策略

  3.1强化上机操作,树立自信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讲述陈述性知识时一定要结合上机操作.可采取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式任务教学法相结合.所谓任务驱动法,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任务为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组式教学法是将学生3~5人分为一组,每一组实行强弱搭配,男女混合的原则,通过互补的学习方式,让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作为组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基础弱的学生就能向基础好的学生请教,从而取得进步,树立自信.

  3.2强化独立学习意识,转变学习观念

  由于中学时期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很难适应自主性学习.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帮助他们.例如:有意识的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下学习内容,帮助其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把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小单元,每天坚持完成当天任务,不给自己任何理由推迟完成既定计划.作为老师还应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例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防止遗忘;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既可以帮助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对学习内容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复习和查阅.总之,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养成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3.3阶段性测验

  新生入学之初,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阶段性的知识检测,检测的内容既要包括笔试,也要包括上机.通过检测新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师也要注意与新生进行沟通,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4结语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大学新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其计算机水平,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不仅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未来发展中能尽快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家莲.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若干思考[J].考试研究,2012(4):163.

  [2]于研.探究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的运用[J].考试研究,2013(11):248.

  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范文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研究

  摘要:

  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已经提出很多年,它主要解决大一新生由于计算机起点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矛盾。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的实施此种方法。为了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改进现有教学方式,本文将对分层教学法的优点和缺陷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 高职

  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上存在起点不同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分层教学法就是将能力、水平相近的同学分为相同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手段。

  1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在生源上最大区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受到教学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影响,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巨大差距。具体体现在实际动手操作上,有的学生可以熟练运用日常办公软件,而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文本输入都不能完全掌握。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制度的限制,老师不得不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授起点不同的学生。如果老师备课的内容较深,虽然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拔高,但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就会听不懂;相反,如果老师备课的内容过于考虑基础较差的学生,无形中对基础好的学生就是一种伤害。为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矛盾,实施分层教学法势在必行。

  2分层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分层教学法的前提是学校和老师先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大一新生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前,先对学生现有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摸底考核,并根据水平高低和能力差异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课程完成时,A班学生能够娴熟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可独立完成中等程度的办公任务;B班学生能够熟练运用WORD、EXCEL以及PPT中的知识,可在相互协作下完成办公任务;C班学生主要弥补上大学之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欠账”。

  3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优点

  3.1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所谓因材施教,是在学校和老师已经认识到学生存在计算机基础差异性,将学生根据水平不同进行分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不同的考核方式,这也是分层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分层教学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学生个体因素加入到教学中,将相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一组,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之间彼此相互协助,共同向更高层次努力。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对所有学生都采用相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弊端,避免了有的学生“吃不了”,而有的学生“吃不饱”的情况,真正做到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放在第一位,将每位学生的进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出发点。

  3.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加信心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既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拔高的机会,又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学生比较的对象是自己或是和自己水平相似的同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自卑心理。每当学生有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并鼓励他们继续进步。这种既让学生“吃得饱”,又让学生“吃得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建立学习目标,避免了学习任务过难而产生的厌学心理,学习任务过于简单而产生的自大心理,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增加他们的信心。

  3.3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老师能力

  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准备授课内容和教学手段,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的调整。虽然,增加了任课老师的工作量,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老师有了组织教学和应对挑战的锻炼,极大程度促进老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4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弊端

  4.1教学安排存在一定困难

  分层教学需要将大一新生重新分班,也就是要将一个班级中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教室上课。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用到计算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安排带来困难。第一,实施分层教学后,因教学需要增加计算机机房和计算机老师。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经费和老师人数都是有限的,因此很难满足大量学生同时上课。第二,分到同一班级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系、不同班级,当遇到其中某个班级有特殊的活动,一定要学生参加时,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可以在班级中上课,另一部分学生却无法学习本次课程中的内容的情况。既影响课程进度,也影响学生学习。

  4.2老师工作量分配不均

  分层教学在各层次的学生安排上往往呈现椭圆形的人数分布,即A班和C班两个层次的人数少,而B班中的总人数较多。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带来了很大的差异,A班和C班因上课人数少,工作强度相对就小;C班学生起点较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对简单。给B班上课的老师,需要管理的学生多,工作量相对较大。长此以往,老师就会因同工不同酬而产生矛盾。

  4.3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波动

  分层教学虽然是通过ABC三个等级进行分班,但是很容易让老师和学生在内心中形成“尖子班”和“差生班”的想法。A班的学生因自以为什么都比别人强而产生优越感,甚至狂妄自大。C班的学生会因身处“差班”,自己就会产生厌学和自卑的心理,老师也会对课程不重视。

  5小结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施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文教育理念。不同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通过不断尝试和补充,找到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鹏英,庄红,黄晓平.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49-53.

  [2]张君华,左显兰.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的有效模式[J].教学探讨,2010,(18):44-47.

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

当今社会早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势在必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范文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9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