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传播学毕业论文

  新媒介时代,新闻传播学学科知识谱系被重构,新闻传播学核心概念不断发展变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播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一

  传播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分析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深刻分析这些问题,才能提出更有效的解决途径。现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这些角度主要包括受众、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这四个相关要素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

  自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问题之后,我国就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完善。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用传播学的方法,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深刻、更全面。

  一、受众思想受到冲击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机会了解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并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加上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负面情况,有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质疑。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我们向外看世界,中外交流增多,东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碰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人利益,过去对理想的信仰现在变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捧。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一些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理论分析能力的受众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甚至对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如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矛盾,这在客观上动摇了受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利益格局的变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也日趋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1],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大大冲击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精神信仰,扭曲了受众的主导价值。同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根深蒂固的旧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新的还不很成熟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思想混乱局面的出现,一些人对旧的部分全盘否定,对新的部分过分追捧、盲目顺从,造成行为失范;有的人则是墨守成规,不接受新的事物,不愿与时俱进,思想和行为无法与现代社会形势相融合;有的人则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完全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在这种种情况下,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下滑,对政治的关注度下降,信仰混乱,对党和政府产生怀疑,政府威信力下降,有一部分人更是将希望寄托在神灵和封建迷信上。受众由于其思想上受到冲击,就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传播方面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也必定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上的推行。

  二、传播方式缺乏创新

  灵活地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才能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理论传播才能更加广泛和深入,运用得不合理则会产生负面作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多仍然拘泥于传统的传播形式,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和官方渠道来强制推行,传播方式上缺乏创新,传播媒介的运用与新时代的实际需求脱节。在网络等新媒体兴起的当今社会,理论传播形式上仍以单向灌输、说教化、程式化等为主,无法适应新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也就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读物比较少。市面上有关的也都是一些原著性、理论性较强的书刊,大多很厚重,价格也很昂贵,包装也是千篇一律,这对于受众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二是报纸的发行多针对于城市居民,很少有报纸是面向农民发行的。同时,如今的报纸过于商业化,报纸上广告太多,贴近群众理论需求、为群众解疑释惑的内容很少,或者不够全面。三是广播频道多是娱乐性质,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省台很少有专门的理论性质的节目。四是电视节目趋向综艺化,缺少一些理论引导的节目。近年来,各省台热衷于各种综艺节目、真人秀和泡沫剧等,这些节目脱离人民群众的政治理论生活,对于受众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很大,同时降低了人们对时政要闻的关注度,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急需思想理论引导的青少年。五是网络技术发展很快,但没充分有效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渠道。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对网络的运用却不足,即使有些专门的网站和理论专栏也缺乏专业人士管理,内容刻板,形式落后,更新速度慢。六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活动很少,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开展大型理论讲座或宣传活动的机会还比较多,党的政策、方针能够及时地传播,人们的政治觉悟也就相对较高;但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几乎没有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活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甚少。长此以往,不利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也不利于民族的团结。

  三、传播内容理论性强,通俗性弱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受众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传播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接受性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在于传播内容是不是通俗易懂。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理论性太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过于学术化、专业化缺乏联系实际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人群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理论研究只有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传播得更深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当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多还是局限于专家学者的圈子,过于精英化。他们之间互相学习、传播理论知识,热衷于理论研究或文献解读等,并没有走出学术圈子,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起来。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用来充门面的,而是希望马克思主义理论能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才会更有兴趣去学习。如果我们的理论传播在内容上不关注不注重群众的需求,不关心群众的难点问题,就会大大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民众的吸引力。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语言过于深奥晦涩。由于语言文字是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理论,才易于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但现如今的理论语言越来越难理解,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和报纸,大多也是面向学术精英的,不能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甚至凌驾于他们之上。普通群众很难读懂这些专业语言,就更没兴趣主动去听、去学习,他们会被边缘化,逐渐地从心理上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早就批评过这种现象,他说:“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他的意思实在仍是小众化”。[2]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传播者要多掌握群众的语言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面向大众化,避免晦涩难懂的语言。

  四、传播效果不理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目标,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要全面、综合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所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干部和学生两类人身上。首先,以党员干部为例,他们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但其思想境界并没有提高。古往今来,我们党一直都很重视对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但是如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出现形式化,一些地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是表面工作,没有深入到干部的思想中去,更是缺少实地的调查和思考。以致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学习、传达理论或者党中央的政策时,只注重开头的形式,如积极开办座谈会、发表讲话等,但随后的宣传和监督工作则很不到位,对于人民群众是否认同和能不能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就更不会关心了。长期这样下去,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会越来越缺少沟通,虽然很多干部还是会到基层去慰问,但多数停留在物质层面,而缺乏精神层面的关怀。如果党员干部忽略了这些,就很难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不会收获想要达到的效果。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在传播过程中扮演好领导的角色,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效果。其次,大学生群体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高校大学生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来自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只重视考试成绩,强调灌输和背诵,根本不能使大多数学生真正从思想上信仰马克思主义。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或者提问,课后基本很少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也就无法得知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样的,学生只为了应付考试,上课不专心听讲,逃课现象很多。课后不会主动去复习或者思考,更不会向老师提问或反馈自己的思想。考试前临阵磨枪,考完就忘记了所学知识。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校园内传播的效果也不是很乐观,有关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提高教学教育实效,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传播活动,其传播效果受到传播者、受众、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上述各主要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不理想。

  参考文献:

  [1]姜洁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56.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1.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二

  传播学下微信的兴起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时化、社交化”为特征的腾讯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正呈现出引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试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并结合“符号互动理论”、“场域”、“强弱连带”等理论,从媒介和受众两个角度探讨微信兴起的原因,并论述微信社交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使用与满足

  一、微信——场域中的用户争夺

  微信(英文名:wechat)近几年风靡全国,以功能多样、操作方便、即时互动著称,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文字、语音、视频、图片,并具有微信红包、微信转账、漂流瓶、朋友圈等多种功能。截至2015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突破6.5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1]。

  (一)低成本的即时通讯工具

  即时通讯(InstantMessenger,简称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地传递文字信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信息进行交流[2]。微信凭借即时通讯成为能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相抗衡的常用通讯手段。于是,微信便与这三大电信运营商组成了国内的通信场域。场域,其主要特征是充满争夺,竞争是为了占有资源和相对优势地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用户资源的占有成为该通信场中最关键的竞争点。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讯商相比,微信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廉。所以,微信一经推出就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多的用户资源。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相对于需要花钱的打电话和发短信,人们更乐于使用成本低廉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

  (二)高性能且操作简便的媒介

  微信在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组成的通信场中,仅靠成本低廉还是无法站稳脚跟的,高性能且操作简便也是微信的杀手锏。大众传播学的奠基人施拉姆曾提出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概率公式:Promiseofreward/Effortrequired=Probabilityofselection[4],即受众可能获得的回报/费力程度=选择(媒介)的概率。总之,微信用户性能高且使用的费力程度低是其深受用户青睐的关键之一。

  (三)半封闭式的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全称SocialNetworking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5]。微信是具备社交属性色彩的。此时,微信便与其他的网路社交网站构成了网络社交场域。其中,用户关系网络的争夺也是该场域中斗争的焦点。以微博、博客为代表的SNS网络是通过陌生人“互粉”的散点式关系来拓展用户关系,粉丝之间构成了弱关系连接(或称弱连带),这便很难形成稳定的网状用户关系。一“强”一“弱”中,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从不到两年微信用户注册量突破6.5亿的数据来看,在社交网络场域中,微信已占据重要地位。微信自身的传播特性决定着其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来看,微信满足了受众的需求是微信兴起的基础,下面笔者将从受众的角度探讨微信受广大用户欢迎的原因。

  二、微信用户

  (一)符号化过程重构现实

  符号互动理论的奠基者乔治?赫伯特?米德在他1934年的出版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提到,我们是通过儿童时期扮演他人的角色并在玩耍和游戏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也就是说“人们是在日常生活互动中学会理解社会,角色扮演始于对他人角色的模仿(takingtheroleofothers),通过模仿他人角色,他人和社会进入个体并使个体能够指导自己,这种交流对于合作活动是必需的。”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继承了米德的角色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拟剧理论”和“印象管理”的概念。他提出个人不但会在不同的现实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还会通过引导和控制他人来管理或修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

  (二)寻找自我价值与身份认同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找到自我价值感和所在群体和社会的身份认同感。一个人无论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还是在既定的社会结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满足不同的角色期待,其实质都是为了寻求一种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或是得到所在群体和社会的身份认同[7]。另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人们像社会大机器的一个螺丝,活动范围渐渐缩小,但人们渴求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欲望并没有因此降低,相反反而只增不减,这种情况下,微信满足了人们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的心里欲求,这也是微信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的内在因素。

  三、微信社交的问题

  (一)过载的信息

  微信信息过载指的是微信推送造成过多的垃圾信息问题。综合来看,微信中存在的垃圾资讯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骚扰性”,多为一些无聊的恶作剧和公共平台推送的非用户需要的产品广告;第二类是“欺诈型”,这类信息多是骗取用户钱财,如中奖信息、冒充熟人借钱、冒充房东骗取房租等等;第三类是非法广告,比如出售黑车、麻醉枪、售卖发票等等;第四类是误导用户安装不必要插件,订制不需要的公共平台推送信息等等;第五类是“威胁型’,这类信息多是为让更多用户转发,而以诅咒内容相威胁,使接收者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转发行为。

  (二)隐私安全隐患的暴露

  微信是一个半封闭式的熟人社交软件,会涉及到用户真实的隐私信息及个人数据,如果在保存和管理中不得当,则会有泄露的可能性,例如本人的照片、电话号码、邮箱、行踪、及备份资料等。如果个人的信息没有很好的安全设置或妥善保管,一经泄露会存在诸如诈骗等安全隐患。此外,网络社交中还普遍存在道德失范的弊端,微信社交也不例外。在虚拟的网络中,个体不会小心谨慎地维护现实中的个人形象和身份地位,在没有明确的社交规则和秩序的制约之下,道德的自我弱化便成为常态。

  (三)手机依赖症存在

  伴随网络快速发展,产生了“手机依赖症”的新型心理疾病,症状为焦虑、紧张、记忆下降,无论做什么事,总会下意识的检查手机等待信息更新。“手机依赖症”在学生、青年白领、工作压力较大中年男性中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恰恰是这个群体。一个人的交际圈基本局限在了一部手机上,人们与外界保持练习的基本方式基本成了微信,通过团体交流来确定自己定位,潜意识里担心被朋友圈抛弃遗忘。此外,人们的状态会经常陷入“多任务”而思想难以集中,思维也难以深入。微信传递的信息简短、片段性强,很多手机用户养成了碎片化阅读习惯,以快餐的方式获取知识,对于逻辑思维缜密的信息材料会出现阅读困难、理解障碍等问题。随着人们在线时间的不断加长,人们的正常生活规律极易被打乱,导致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总之,微信是近年来新兴的即时通讯软件,其兴起的背后必然具有软件本身的优势,同然也与当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虽然微信还方兴未艾,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小觑,如何有效的规避问题,将来也许正是针对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要研究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佚名.微信[EB/OL].667-5564841.html,2015-10-25.

  [2][5]魏超,张骁.微信的功能和属性分析[J].出版广角,2014(6).

  [3][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尔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136.

  [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6.

  [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4.

  [7]李琼.角色转换与身份认同:不同社会化媒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微博与微信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三

  传播学视域下马克思时间和空间的思考

  摘要:马克思基于交通技术的变革,提出“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著名论断,用以描述现代交往途径的发展对现代物质和精神交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对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从传播学理论角度来思考马克思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重要论断,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时间;空间

  “用时间消灭空间”,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论断,它源自其《1857-1858经济学手稿》。回溯历史,交通技术的变革推动了人类交往的变革,交往的变革进而推动了生产的变革,加速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这再次证明了“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著名论断的科学性。这个关于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理论,在“地球村”日益走向互联和极速化的时代,被无数事实证明确有先见之明。

  一、“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提出及其涵义

  马克思提出“用时间消灭空间”,用以描述现代交往手段的发展对现代物质与精神交往产生的巨大影响。马克思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更多地去消灭空间。”[1]毋庸置疑,交通工具的发展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铁路的发明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更加接近。“交往革命把人类从空间的限制中解放了出来。”“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提出,必然和当时的经济政治因素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尤其是与19世纪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17世纪到19世纪,工业革命打破了地域与民族的限制,“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2]这种大趋势却大大加剧了时空的矛盾,即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下,资本要求不断增值、扩大市场范围、打破地区间的壁垒,而这种需求却不断受到来自空间条件的制约,导致信息传播链路不畅,最终酿成了19世纪的经济危机。为了解决该矛盾,就需要用更快的信息传递方式降低由于距离太远带来的成本,即“用时间消灭空间”。要实现“用时间消灭空间”,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创新物质交换条件,这既包括交通工具的创新,也包括信息、书信等信息传播的创新,马克思就此写道“: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往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就越是重要。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交往运输手段——对资本来说是极其必要的。”[1]

  二、“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这一论断,是因为在他看来,商品的运输和信息的沟通都应该算作商品成本的一部分,如果商品和信息能够快速运输,就能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物质空间的存在基础是物质性实体要素,这是因为经济与空间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形物质要素的供给。第一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视角。传统地理学研究认为,这些实体性要素既包括水文、地貌、矿产、气候等先天的自然地理要素,也包括城市的道路系统、产业发展布局等人为因素。当代社会,作为后天规划要素的区位、交通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区位总是在一定方位上,方位和距离规定了某一区域或某个实体的确切位置,决定了区位的唯一性。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影响区域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商品交换,进而影响交通运输。资本主义兴起后的大工业生产要求各企业之间紧密协作,工厂需要相对集中并靠近交通要道。

  三、“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传播学引申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相互转换,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够加速或者延缓时间的进程,在他的时空观中,其主体是人,人将生命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拓展人的发展空间,时空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反作用。在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以缩短时间来破除空间的阻隔,世界正变得越发小巧。到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观点,正是对日益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的准确概括。新闻传播学领域常常强调时效性,要真正突出时效性,首先要优化传播媒介技术,保证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越多越好。工业大革命时代,蒸汽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以及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发明,有效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带来了无限的交往机会,开拓了交往空间。“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3]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在这里,信息的高速传播拉近了人类心理之间的距离,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类真正意义上突破了空间的局限,为人类建构了新型时空观。置身于没有地理界限阻隔、信息瞬间可达的网络世界中,人们暂时脱离了现实的忧愁,尽情享受虚拟的美好,与相隔万里的陌生朋友分享喜怒哀乐,信息的互动已经跨越了重重障碍,为人类开启了另一片天地。这一趋势同时增强了人们对公共新闻的关注度,新闻的接近性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地域上的接近性,更多指向心理上的接近性,只要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哪怕相隔万里也为受众所广泛关注,马恩所预测的世界交往体系真正形成。可以说,信息全球化所带来的时空变化正在多方面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同时也给传统的生活节奏和民族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那个从不曾被遗忘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论断,正日益显示出其鲜明的传播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52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8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有关传播学毕业论文推荐:

1.浅谈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传播学毕业论文

3.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新闻学毕业论文范例

5.大众传播学毕业论文

6.关于传播学的论文

7.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本

154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