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 > 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

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了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以新理念、新策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篇1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30年伟大历程,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1982年开始大致每隔5年进行一次,经历了六次大的改革。整体上看,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与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相一致。因此,运用渐进决策理论研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对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概述

  1.1 理性决策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策科学在西方学术界逐渐兴起,在政治和行政决策领域中产生最大影响的是理性决策理论。理性决策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决策者知道所有与具体问题有关的目标、信息,能辨别并有意义地评估所有选择,继而从所有可行方案中挑选出最好的一种。”[1]

  然而社会现实不等于理论假设,理性决策模型的假设条件遭遇到诸多障碍。它遭许多学者特别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的强烈批评。“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2]

  1.2 渐进决策模型

  为了跳出理性决策模式的框架,弥补其中的不足,美国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罗姆提出了渐进决策理论。林德布洛姆在1953年所着的《政治、经济及福利》中提出了“渐进主义”概念;在1959年发表与《公共行政评论》春季号的《“渐进调适”的科学》论文中,他又提出了“渐进调适的科学”的概念;1963年,林德布洛姆在《决策的策略》中讲其政策分析模型称为“断续渐进主义”;至此,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基本形成。

  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决策者的资源(时间、信息、金钱)有限、决策者能力有限、目标与手段的相对性、过去决策的正当性与当前决策的不可预测性、沉淀成本、政治上的可行性,所以,公共政策乃是过去政策的调整,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大原则和稳中求变原则是渐进决策模型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渐进模型有其自身的特点: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不能重打鼓另开张;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并不强调有所创新,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注重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补充,以弥补现行政策的缺陷;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不是一劳永逸,要注意反馈调节,在试探和摸索中前进。

  2.从渐进决策理论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1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选择的是渐进决策模式,首先取决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各地政府的行政水平发展极不平衡,行政观念差距大,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能采取渐进模式,通过不断尝试来得到行政管理改革的最终成功。其次,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选择渐进决策模式。再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渐进性。每一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都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为主要目的,适应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政府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也只有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才能逐步建立起来,这也决定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能选择渐进决策模式。

  2.2 渐进决策模型在我国改革中的运用解析

  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乃至人民的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发生急剧变化,因而对政府结构与运行模式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对我国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方式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

  (1)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从“精兵简政”到“废除干部终身制”。这次改革主要是精简机构、裁减人员,最终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转变政府职能。

  (2)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从提出转变职能到开创“三定”局面。这次改革的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但是这种机构改革仍然是为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当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机构必须进一步改革。

  (3)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中国政府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即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着重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并明确提出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4)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从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到大刀阔斧改革。1998年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为29个,政府机构和人员得到大幅度的精简,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3]

  (5)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从进一步转变职能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这次改革主要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另外以改革重点为突破口,完善政府机构设置也是这次改革重要内容。

  (6)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从大部制改革到注重民生的服务型政府角色的构建。改革中对渐进决策模式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政府机构改革方法步骤的选择方面。其次是在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改革重点上,思路逐渐明朗化。

  2.3 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1)整体上继续推进渐进式改革,注意改革的连续性,适当拉大改革的周期,同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衔接。以“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行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指导,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2)坚定地以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但要加强对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和机构改革工作的分类、分层次指导。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精简。十七大提出的大部门制改革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论及转变政府职能的时候,要区分不同层次的政府,实事求是。

  (3)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相互协调。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活动中,这两种模式应交替式地综合运用。可以局部采取激进式改革。如:彻底改革地方各级政府行政机构,减少行政层次,严格控制现有编制,合理配置人员。同时,依法严厉打击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现象,依法对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做出严厉的处罚。

  最后,渐进决策模型毕竟只是一般层面上的模型概述,变化不定的社会形势很难完整而准确地嵌入到它的运行框架之中。渐进决策模型自身的缺憾也决定了它无法完全担负起前进过程中的所有重任。因此,要结合中国现实情境下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特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拥有清晰的指向和良好的规划。

  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篇2

  浅析新形势下做好医院行政管理的策略

  从管理的角度看,行政管理属于战略管理的一个方面,它包含医院除去医疗管理之外的所有管理活动,是医院做好整体建设的基本活动。[1]做好行政管理,能够让医院争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赢得相应的社会效益,还可以保证医疗人员的安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只有从安全出发,行政工作才可以做好,整个医院才可以正常进行。所以,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其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医院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医院,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地方。因此,在选择医院的时候,病患的家人首先想到的是医院的诊治能力、医生的治病能力和医院的配套设施,而对医院的行政管理能力却没有明确地要求。有时候,病患的家人为了治好病,甚至会主动放弃对其行政能力的要求。也就是即使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病患的家人也会能忍则忍。正是因为如此,医院才会在行政管理方面相当放松,甚至根本就不注意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当前很多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并不高。

  (二)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起

  在我国,医院是一种福利性质的场所,其有着多层次的特征,具备丰富的功能。最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整体医疗环境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这促使我国医院原本的体系有了明显的改变,医院逐渐成为一个知识聚集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地方,其整体变得愈加繁杂。[2]在此背景下,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面对的对象变得更多,医院对各岗位工作人员的需求明显增长。为了解决自身的用工问题,医院在用工的时候难免会放松对工作人员的判断标准。而且,行政管理人员不是技术类人员,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很难一眼就准确判断出来。在此背景下,有些工作能力不足、缺乏相应工作经验或者欠缺足够工作耐心的人员会混入行政工作人员的队伍,影响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造成医院行政管理工作问题频发,影响整个医院的安全。

  (三)行政管理存在体制缺陷

  伴随医疗部门的不断发展,其体制上的缺陷也逐渐暴漏出来。机构重复设置和章程体制不科学等各种问题越来越多,体制不够完善就是其根源所在。有些医院由于没有配置满足医院自身要求的行政管理机制,引发了上述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问题。不但如此,因为行政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医院当前发展的要求,行政管理效率难以提升,造成医院管理懒散,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局面:面对单调乏味的工作,偷懒耍滑的情况时有发生,白白耗费了医院的人力、物力,影响医院长远发展。

  (四)缺少激励制度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要处理的事情不但多而且杂,这些都给医院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立场,尽可能地照顾双方的情绪,而且还要有一定的主动性,面对工作主动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当前医院在安排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其缺少相应的激励制度,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得不到回报,收入难以提升,职位无法晋升,逐渐丧失了干劲,最终影响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新形势下医院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医院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有直接关系。当前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3]所以,要改变医院当前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大对其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可以拥有全局眼光,可以对工作做整体协调。同时,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较为全面的行政管理知识,在具备极强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可以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此外,还应该培养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终身学习意识,让他们可以不断自我学习,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医院行政管理效果。

  (二)健全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实行领导负责制

  医院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想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机构作为后盾,编制一套满足医院自身要求的监管制度,保证对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实施监管,让各部门能够各尽职责,耐心地完成各自的工作。同时,各部门的领导要负起监管的责任。一旦下属部门出现问题,在追究相关工作人员责任的时候,还要追究其直属领导的责任,确保各部门工作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

  (三)建立健全激励制度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内容复杂。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为其工作人员建立相对全面的激励制度,不但给予精神鼓励,还应提升其物质收入。对于那些上进心强,努力创新的工作人员,医院应该根据其作出的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在健全激励制度的时候,应该考虑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内在需求,根据其需求最大限度地为其匹配相应的激励制度,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获得继续积极工作的动力。

  (四)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

  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不管是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其不能满足人的真实需要,单单依靠制度限制,都难以长远存在。在此背景下,全世界的企业几乎都开始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对于医院来说,其主要职责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相应地服务,所以其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把医院带到正确地道路上来。医院编制的制度,就是为了给医院提供服务,为其内部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院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推动医院向前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医护人员的成长,获得双方共赢的结果。同时,在编制行政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征集医院员工、领导、患者、家属等多个方面的意见,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让他们具备主人翁意识,把自己的权益和医院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把医院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主动接受行政制度的约束,为医院打造良好的形象。

  三、总结

  从上面的论述得知,医院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其实是影响其软实力一个重要元素,其不但关系着医院的盈利,还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形象,甚至还和医院自身的安全有极强的关联。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加医院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改善医院的整体精神风貌,改善医院的社会形象,让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一个全新的形象,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335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