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军训思想主要有首重政治训练、利用战争缝隙练兵、群众性的练兵方法等三个方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篇一

  《浅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摘要]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同时,它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密切相关,本文试从其产生的背景与条件、概念表述及其特点、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略作阐述。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文化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他49年前打响秋收起义枪声的时刻合上了他生命的传奇书卷。作为个体而言,毛泽东走完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毛泽东却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就是其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几点认识。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1、近代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孕育的土壤。

  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和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产物,是在近代中国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血雨腥风中盛开的灿烂之花。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漫长的抗争序幕,同时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碰撞的序幕,出现了许多理论和思潮,主要有“中体西用论”、“本位文化论”、“全盘西化论”等。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中华民族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惊涛骇浪中艰苦搏击,新民主主义政治、军事斗争如火如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势不可当地发展起来,不论是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方面,还是在历史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是创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活动,又是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宣告了人类“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的前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全球化”密切相关,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中①,我们可以看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表现的是全球化内在矛盾中的人类性方面,这同时又决定了无产阶级与全球化内在矛盾的发展及其转化是由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决定的,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及发展的水平又离不开它的精神、它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曾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自己的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的这一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命运。正是这样,当无产阶级革命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化、普遍化而走向国际化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开始了自己的世界化进程③。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方面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决不只是中国革命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本质的一种表现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本质和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化的历史动因。历史事实也正是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中国先进分子在黑暗中探寻出路之时,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写作《矛盾论》、《实践论》时,就曾大量地阅读过苏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写了读书笔记,借鉴了其中的成果。

  3、大批“文化人”涌进边区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帮助。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希望,延安成为有志青年向往的圣地,大批“文化人”涌进边区政府④。这些“文化人”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给边区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热”,进一步促进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兴趣,推动了他们从文化思想的高度来全盘考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诸多问题,并由此增强了他们面向未来、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二是毛泽东在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时,直接间接地受到这些“文化人”思想的启发和影响,有的认识甚至是同他们共同讨论、交流和辩论的结果。此外,这一时期中共对于“文化人”本身的认识和如何对待他们的思想,也就是“文化人观”,事实上也构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概念表述及其特点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概念表述。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是反帝反封建的国民文化,毛泽东将其表述为“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继而,毛泽东又将这一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特点。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特点:

  第一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民族的特性。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引和相互发展的联系,共同形成世界新文化,但绝不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第二是科学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要有批判地吸收,要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吸收民主的精华。同时,要尊重中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第三是大众的,强调的是文化的大众方向。民众是革命文化的丰富源泉,全民90%以上的工农大众是其服务对象,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服务主体的,文化工作者要接近民众。最后,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其指导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中国五四运动之前的文化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之后的文化,其基础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范畴。

  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原始、自然”而言的,其含义是“人化”和“化人”,即: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将自然界“人化”;然后再用其经验和成果来“化(教育、教化)人”,提升自己。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超越的。文化的先进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一个动态的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如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马克思先驱者陈独秀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认为当时中国先进文化应该是“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以及“科学与人并重”的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则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衡量文化先进性的标准主要是看它是否反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能为社会进步、为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最大的资源,包括精神资源(含道义资源、智力资源等)和制度资源(含体制空间、机制活力等)等等。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也证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当时的先进文化。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密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当前中国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之关系密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从历史积累来看。历史积累是文化先进性的来源之一,它既包含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自身的积累,又有不断前进的人类文明的世界性积累。没有历史积累的文化是“化而不文”。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二者作为不同时期的先进性文化,其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同时,前者也是后者的历史积累。第二,从二者的形成过程来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最后,从内容上看。新民主主义文化“包含有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因素”⑤。

  总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密切,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与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注释:

  ①全球化的内在矛盾指的是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性与全球化所包含的人类性之间的矛盾,即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性容纳不了它所创造的世界性的生产方式,从而引起无产阶级革命,最终为新的人类文明形势所代替。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③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④这里的文化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特指专门从事文化事业和宣传工作的人士;二是泛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一般知识分子。

  ⑤《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711页。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篇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理论透析》

  【摘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土地革命,在抗战时形成体系,在解放战争后得到发展。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济性质是新资本主义,历史功绩是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启示是:要认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坚持好群众路线,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指的是毛泽东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一系列有关经济方面的工作方法和思想理论。这一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国特有的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丰富、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考察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体系,在解放战争后得到发展。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萌芽。其背景是我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然而这些革命无不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党坚持苏俄的以攻打大城市为主要目标的战斗策略。毛泽东为寻找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能否得到农民的支持,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土地,要使农民投身革命,就需要制定正确的土地经济政策,搞土地革命;其二是我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中国的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而农村能够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要改变对敌策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三是论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行性。毛泽东在1933年8月发表的第一部涉及经济问题的文章《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要保证顺利进行长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必须动员群众,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为推动土地革命的发展,毛泽东主持并参与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以及《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案》等等。因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已经有了萌芽。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在一系列著述中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以及《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他认为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原因在于“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毛泽东所提出的发展经济的具体方法有“统一领导、分散经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等等。其二是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化了国营经济组成部分的思想,指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其经济形态要以国营经济为领导、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其三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这是后来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的“两没收,一保护”的理论雏形。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征、形态、纲领均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结构。

  解放战争时期及以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解放战争及以后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了三连跳,第一跳是1945年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强调了公私兼顾,但这一时期的公私兼顾指的仅是公家和私人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二跳是在1947年《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里所讲的“公私兼顾”已经突破了公家和私人的范围,指的是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同时发展;第三跳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将该方针进一步概括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其二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其三是把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由三种扩展为五种。即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国家经营、私人经营以及合作社经营发展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形式。因此,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及以后全面、详细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经济纲领以及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得到了发展。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分析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济性质是新资本主义,历史功绩是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贯穿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是群众史观。譬如,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目的就在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免受地主的侵害;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带领人民搞大生产运动,目的就在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威胁人民利益的集团要由人民来摧毁,由此提出土改总路线,号召人民起来对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其次,毛泽东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到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国家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不能依靠单一的国营经济,要允许与这种生产力结构相适应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最后,两分法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毛泽东有关两分法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中的精彩论述主要表现在对待私人资本的问题上,他认为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应保护,而有碍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要抵制,这一做法是坚持两分法的具体表现。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经济性质。从整体上分析,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经济性质是新资本主义。理由如下:

  其一,在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资本主义发挥作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建立在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之上,新经济政策主张在落后国家发展经济,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等非社会主义的成分。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社会背景是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家经济几近瘫痪,这与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社会背景相吻合。任何经济形式都要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从贫穷、落后的旧社会走出来的新中国,需要权衡各种经济形式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资本主义相对于其他经济形式而言,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资本主义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但借助力量是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才是目的。资本主义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劳资两利”,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互助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的所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是新型的资本主义。

  其二,从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中能判定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经济性质是新资本主义。毛泽东于1944年3月22日在“关于边区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中强调:“现在我们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但又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的,但也不是老资本主义的,是新资本主义。”毛泽东在此直陈自己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性质是资本主义。1946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了自己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新型资本主义的观点,他说:“蒋介石是半法西斯半封建的资本主义,我们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将来还有用,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功绩。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功绩是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毛泽东有关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是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构成,以国营经济为领导、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占有形式并存。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二,毛泽东有关在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的经济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收入距离发达国家仍有极大差距。毛泽东说:“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我国虽然已经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现代化生产力薄弱的事实没有变。这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需要支持私营、个体以及“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其三,毛泽东有关计划与市场的认识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毛泽东强调要在国家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要具有中国特色,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任由市场发展,也不同于东欧和苏联过渡限制市场。历史证明,毛泽东的这一经济思想是正确的,西方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与苏东剧变,充分说明了夸大和缩小市场的作用都是不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计划和市场发挥合力。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当代启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对认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坚持群众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认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启示。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被我们视为洪水猛兽,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水火不相容。这一方面与我们误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的思想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社会主义在吸收、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因素尚处于幼年时期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只有资产阶级彻底消失了,无产阶级才能取得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异常尖锐,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想法是现实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缓和,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和平共处创造了条件,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年代料想不到的。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继而列宁推行了新经济政策,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可以同时存在,相互促进的。毛泽东将资产阶级划分为民族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如抗日战争,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开发大后方产业,支持前线作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成为我们保护和优待的对象,我们的敌人应该是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我们姑且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不灭亡,无产阶级的胜利就会成为空想。因此,我们要消灭的是压榨人民、奴役人民的资产阶级,而不是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由于固有的局限性,在被社会主义吸收、利用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并日趋金钱化、道德滑坡现象加重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资本主义糟粕的免疫力还较弱。社会主义讲集体精神,讲奉献自己、帮助他人,这些正能量与资本主义的消极因素格格不入,资本主义的糟粕终将会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壮大而消失。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应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对坚持群众路线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贯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始终的哲学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是坚持群众路线要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毛泽东有言:“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发动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关心农民尤其是贫下中农的生活问题,制定了满足农民利益的土地没收政策和土地所有权政策。对于曾高高在上的富农,也给其以经济的出路;对于曾盘剥农民的地主,也给其以生活的出路。这有力地打击了地主、富农的嚣张气焰,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人民群众永远是经济建设的决定力量。为此,我们要有甘当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工具的意识,要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在群众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觉悟。其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应该成为我们带领人民搞经济建设的工作领导方法。要坚持正确的领导,就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违背群众路线原则的言行。1931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照搬苏联经验的错误思想对我党的根据地建设带来了严重地负面影响,我们今天搞经济建设,更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领导方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启示。我们从中还可以得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启示:第一是要结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带领人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我们的革命就取得胜利;背离这条道路,我们的革命就会遭遇挫折。毛泽东告诫我们要从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我们今天所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基本思路、内在逻辑等方面,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具有延续性和一致性,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动摇。第二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核心问题是加快发展生产力,力量之源是各阶级的联盟。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与新民主主义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一个过渡性的历史阶段,都需要加快发展生产力以实现更高层次的跃迁。毛泽东有关重视农业生产、自力更生、争取外援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有指导价值。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联合专政。在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调动各阶级的积极性,共同投身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综上所述,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之一,其思想及其实践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系统梳理这一理论,不仅对深入挖掘毛泽东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8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