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的毛概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世界的发展大势密切相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略、把握发展机遇,所作出的正确决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的毛概论文篇一

  《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发展意义》

  摘要:运用政治发展理论考察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政治发展间的关系,并从政治发展的性质、主体、主导力量、领导核心、动力、必要性、内容、形式、实质、目标等方面阐明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14-03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导致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发展,即政治发展,“政治思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作用”[1]。

  一、科学发展观阐明了政治发展的性质及主体

  1.中国政治发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第一,它由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是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2]二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科学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维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要求”[1]。另一方面,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它日益要求生产资料使用、占有和生产过程、产品等社会化,进而分别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而这正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三大特征,“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3];先进文化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政治文化的性质和内容对于政治制度的维系或变革,具有深刻的影响”[2];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明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切都表明了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三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1]。第二,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表明了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身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以它为基础建立的科学发展观也必然为社会主义服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4]。二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显著特征和根本标志”[4]。三是唯物史观既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又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第三,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这表明其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

  2.中国政治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主体……是其成果的享有者”[5]、“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主体当然是全国各族人民”[5]、“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答应不答应。”[4]

  二、科学发展观分析了政治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和领导核心

  “政治发展……其推动的主导力量是代表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1]。对此,科学发展观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和领导核心。

  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看:一是它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能正确处理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凝聚和团结各族人民,领导和推动政治发展,“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6];二是它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永葆先进性,有资格去主导、推动和领导政治发展;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掌握和运用政治文化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和促进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的嬗变必然导致政治制度的变革”[2];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成为领导核心,“共同利益……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1];三是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现阶段人民的最大愿望就是促进经济政治等全面发展,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政治等生活需要,从而主导和推动政治发展。

  从党的地位和职能看:它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夺权后,其主要职能是利益表达、协调和整合,是“整合的工具”、“整合导向型的党”[6],这就要求疏通、扩大和增加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渠道,使参与扩大,“政治发展就表现为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2]。同时,要巩固执政地位,“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执政党……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发展”[6]。

  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它以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中国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始终正确把握、运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规律,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断取得胜利,从而领导和推动政治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就有了科学指南。”[6]

  从党的任务看:现阶段任务是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要求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而“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7];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包括政治解放在内的人类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政治潜能的全面发挥、提高和人在政治上的彻底解放”[7],这要求推动政治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阐述了政治发展的动力和必要性

  “一个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2]对此: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要求政治发展。第一,提出它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要求政治发展。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就表明了中国政治体制不完善,且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推动经济等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发展”[1]。二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第二,提出它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这要求政治发展。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这要求变革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导致利益、权力和权利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即政治发展,“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1];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要求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政治发展;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协调发展取得成绩,但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差距依然存在,这要求缩小各种差距,导致利益、权力和权利等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即政治发展;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但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这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8]。第三,它还汲取了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要求政治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要求政治发展。首先,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本身就包括政治发展。其次,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要求并包含政治发展。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包括政治需要在内的多方面需要,这要求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而“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7]。二是以人为本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人权,而“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3]。再次,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要求并包含政治发展。一是“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4],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见,它包含并要求政治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做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等,这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9],而政府职能转变就是政治发展的内容之一,“在政治发展的内容中……也不能没有政府效率的提高”[7]。最后,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坚持统筹兼顾,将导致利益关系,进而导致权力和权利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即政治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而“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集中反映”[1];社会发展导致利益群体和社会结构分化,引起利益、权力和权利关系和结构的变革与调整,导致政治发展,“社会结构的生存、转型、变迁给政治发展提供丰厚的动力资源”[7]。

  四、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政治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从政治关系的变革与调整看:一是发展“以物为中心”调整为“以人为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在反思发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把视角从‘物’转向了‘人’”[4];二是从只注重经济发展调整为注重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9];三是从不平衡、眼前和暂时发展调整为平衡、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四是从人统治自然界调整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调整为满足各方面生活需要。

  从政治结构的变革与调整看:一是增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级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二是成立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种社团;三是调整并扩大了各级党组织和政权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职能;四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各地纷纷疏通、增加和扩大了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并根据各地实情变革和调整了政治结构等。

  对于政治发展形式,科学发展观强调了“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监督机制”等形式。

  五、科学发展观论述了政治发展的实质和目标

  1.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它提出的背景看:一是提出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既表明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表明正处于初级阶段,政治体制不完善,要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是提出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而它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但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这就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2]。

  从其内容看:一是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包括政治发展,而中国的政治发展就表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简要地说,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要……不断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二是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和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国家”[3];三是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要求要不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2.对于目标,科学发展观指出: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要充分实现人民民主和人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9]

  六、科学发展观阐明了政治发展的主要措施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素质、领导、工作和执政水平、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关键,“政党一经产生,便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力量……推动近现代政治发展。”[7]

  2.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技进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发展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切入点、着眼点和中心,“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4]

  3.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们几千年孜孜以求得出的共同结论”[4]。

  4.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

  七、科学发展观是政治发展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指南。一方面,它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正确的价值标准,即根据“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政治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为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根本途径,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途径来推动,“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4]、“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9]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5-375.

  [2]王惠岩.政治学概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2-361.

  [3]杨光斌.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5-375.

  [4]《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编写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180.

  [5]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93-107.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65-85.

  [7]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428.

  [8]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8.

  [9]《求是》杂志评论部.党员干部关心的25个科学发展观问题[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3-111.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的毛概论文篇二

  《论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摘要:核心是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阐述,拟就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内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探讨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等问题的科学认识和确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人在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应该能完整地均衡地全面地发展。

  第一阶段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自由发展。这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身心基础。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低级形式的活动,还是高级形式活动,都是对人的身心潜能的运用和发挥。第二阶段是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才能的多方面发展不能理解为每个人的各个方面的完全均衡的发展,而应该理解为在原有基础的上的不断提高。第三阶段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突破了个体或地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的条件下,才能使个人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第四阶段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标志。第五阶段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是通过人在改造社会、改造客观世界和创造自己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表现出来的。只有整个社会所有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和谐,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二、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坚持用唯物的、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遇到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

  1.科学发展观包涵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受到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身心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核心方面。

  2.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表现为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本质,即社会的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创造客观条件,并且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又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3.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存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发展观帮助人们树立和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确立和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具有主导性作用,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科学发展观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指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与改造世界。

  三、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贯彻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因此科学发展观教育应当贯彻和落实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去。如何贯彻和落实,应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学生的思想,进而转变他们的行为,使之在符合学校纪律、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劳动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平等相处,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提高自律意识,从而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的效果才真正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2.全面协调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任务,还是包括专业课教师、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各种学校社团的责任。另外,更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通过对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使他们在广大学生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3.统筹兼顾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就是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际问题指的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如果仅仅依靠空洞地讲大道理,只会引起大学生的厌烦心理。只有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说服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使大学生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之中。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方面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可以邀请全国的专家学者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的前瞻性的理论和预测,从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持续性、科学性的工作。减少决策中的失误,使有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读本[P].人民出版社,2007,10.

  [2]黄丹,胡俊涛.略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之原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陈一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J].传承,2007,(7).

  [4]王雯姝.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的丰富和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的毛概论文相关文章:

1.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毛概论文

2.论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毛概论文

3.毛概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论文

4.大学毛概论文

5.毛概论文题目大全 毛概论文范文

6.大学生毛概论文

223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