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政治哲学>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本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青年强则企业强,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未来,努力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企业以及单位理应担负的重要职责。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本篇1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摘 要]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出现新变化,探索符合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特点的工作新机制尤为迫切。高校可以从领导工作机制、思想引领机制、成长发展机制、师德提升机制、党员引领机制和心理关怀机制等六方面实施创新,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高校青年教师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大,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高校专任教师的总人数为1,494,553人,而40岁以下(含40岁)的青年教师总人数为908,666人,占所有专任教师总人数的60. 8%。高校青年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结婚、家庭、住房、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压力。目前正是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的发展,又让西方国家的民主意识、普世价值观和思想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再加上高校本身精神层面建设的弱化以及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环境更加注重物质化,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教师之间攀比心理严重,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政治,重实惠轻道义,享乐意识浓厚,爱国情感淡薄。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探索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在当前形势下至关重要。

  一、创新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织、人事、教务、工会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具体实施,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应把握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注重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在顶层设计中,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有两项重点内容:一是齐抓共管机制的构建,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部署中明确基层党委、党总支作为责任主体,健全学校党委负总责、院系党委(总支)负主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二是制度保障的完善,学校各部门应支持相关工作开展,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党员发展、上岗培训、社会实践、学习研修、管理考核等基本制度,形成政策联动和保障体系。

  (二)整体构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性,单单靠改进这个系统中的某一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是不行的,需要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整体构建,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首尾衔接、协调发展,切实改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形成平行线进而难以渗透和融合的状况。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从学校层面来看,各高校都形成了党委主要领导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负总责,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 组织、人事、教务、工会等部门协同配合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但各个高校对此项工作确定的牵头部门各不相同,绝大多数牵头部门是校宣传部,也有的是组织人事处,还有的是师资处。牵头部门的不同,会影响到具体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里特别要注意纠正仅仅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口工作的错误观念。一般来说,高校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都是以党委书记或党委副书记为组长,但如果没有学校行政负责人参与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领导小组的作用就是建立健全高校各职能部门的联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工会、共青团、青年教师联谊会以及青年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网。

  (三)改革院系一级党政领导体制

  大多数高校形成了院系书记全面负责、分管副书记具体负责的青年教师思政工作体系。要实现高校院系一级的党政工作齐头并进,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工作要交叉融合,院系行政负责人参与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去,院系书记参与院(系)行政事务管理,共同构建院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发展的“一体两翼”的院系发展思路。[1] 有些高校安排院系党组织副书记同时兼任行政副职,既负责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又从事与教师有关的事务性工作,这种做法对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在院系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境况有着很好的作用。

  二、创新思想引领机制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通过丰富政治理论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效果。

  (一)优化教育模式,强化正面引导

  1.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形式。

  学习是取得进步的前提,只有学好理论,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在学习形式上,可以采取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心得体会交流会等。高校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纳入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体系。现阶段,许多高校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把自己事业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增强了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2.加强国情形势和政策教育。

  在实践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一是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深入高校做形势政策报告,讲解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地方政府的领导也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并且形成了制度;二是省委教育工委成立理论与形势政策教育中心,编印形势政策学习资料,组织专家报告团深入高校开展形势政策专题讲座;三是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年至少为本校青年教师做一次形势政策报告,回答青年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各高校积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有针对性的时事政策教育,为广大青年教师解疑释惑。在学校教育引导的基础上,青年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个人内化,将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的要求深深内化于心。

  (二)优化教育载体,善于利用资源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育载体,教育载体是教育主客体两者互动的平台。根据青年教师思想引领活动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1.党内活动。

  党内活动最大的优势是权威性,因为党组织本身具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拥有激发参与者内在动力和积极性的组织保障。将党内活动作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对党员教师开展经常性教育,是高校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每当革命、建设、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党都会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中性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党的经常性教育的继续和深化,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2.青年教师发展促进组织。

  其优势是突出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青年教师发展促进组织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交流思想、拓宽视野、提升能力、释放压力的平台。通过举办学术沙龙、教学研讨、文艺体育等活动来调动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使青年教师在榜样引领下,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3.网络新媒体。

  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发展,使得教育的主客体在网络上实现了平等交流。高校应该准确把握网络活动特征与规律,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载体创新,抢占新兴媒介中的教育新阵地,增强思想教育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许多高校依托QQ群、微信群、飞信群、手机报、社区论坛等载体,建立起小型化、社区化、分众化的新媒体工作平台,依托这些新媒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挖掘青年教师学习和生活中的时尚、流行等元素,通过互动交流,激励青年教师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职业目标。

  (三)优化路径构建,注重实践整合

  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引领,在路径选择上仅仅依靠强制性灌输和压力驱使难以持续有效。培养青年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做到教育、引导、学习、内化的高度统一。

  1.在情理交融中认同。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人的情感体验起着重要的强化作用,当然还会受到意志品质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包含内化、外化、固化等环节,逐步发展、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着眼于青年教师的情感共鸣,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思想的罗盘和坐标,成为心灵的寄托和归宿。在情理交融中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

  2.在分析鉴别中选择。在谈到如何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提出“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教师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学会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体系,认真分析和审视现实生活,在鉴别中选择,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保持立场坚定和头脑清醒。

  3.在社会实践中整合。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要认识到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锻炼自我的实践平台。青年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与自身的专业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拓展视野、提升专业能力;二是要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并随团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深入到企业、社区和农村,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创新成长发展机制

  高校教师的文化程度和思想深度决定了他们需求指向的明确性,期待通过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和行业客观公正的评价、认可与尊重。倘若这种需求获得满足,将激发教师的内在能动性,从而更自觉地追求进步和成长,进行创造性工作,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成长发展机制,帮助青年教师适应、发展并逐步成熟。

  (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教师成长环境,良好的设计会让青年教师有重视感,积极追求自身的进步与提升。高校要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获得职业认同,比较典型的是建立“双线并轨”评价体系。双线指的是教学和职称两条线,教学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在设计时应注重教学模块的权重,侧重教学技能、师德规范和专业能力,参照职称系列的“教授”职称设立“金牌教师”,金牌教师在岗位津贴、课酬计算、绩效评定时拥有与“教授”职称相当的待遇。[3]

  (二)搭建知识更新学习的平台

  青年教师重视知识,渴望进步,对现代社会知识高速更新的外环境有强烈的适应性需求。这一需求是基于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专业视野的拓展,是一种长期性的自主学习需求。有些高校的青年教师很难得到学习提高的机会,即使得到也无法获得学校的政策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学习动力。高校应该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将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集中分类,选取对专业教师知识更新有益的培训或进修项目,每年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或行业论坛进行专业学习或实践,为他们打通行业专业知识更新的渠道。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规定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与等级的基础上,简化申报和报销手续。让教师只需承担完成学习任务和返校报告的义务,减少学术研究之外的负担。建立“学习资源”引入制度。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精神追求的需要,聘请校内外、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开展有观点、有深度、有价值的讲座,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三)组织教学教研比赛

  每学期组织教学技能比赛、教学创新设计比赛、演讲比赛、个人风采大赛等,让突出的青年教师得到众人瞩目的机会,优化专业教师资源的同时挖掘培养青年教师成为协调服务、带头敬业的标兵。对于标兵型青年教师不给特权给机会,通过压担子的方式促进标兵教师更快成长,营造一个“人人愿意学标兵,人人愿意做标兵”的氛围,形成青年教师自觉钻研、努力提高的教学风气,使先进性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创新师德提升机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不能仅仅依赖个人的自律, 更需要高校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改变“重才轻德”“虚化道德要求”的现状。

  (一)推进师德规范考核

  师德教育应当被摆在高校教师培养的首位,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4] 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考核方面,重点突出师德规范的考核,贯穿于新教师的引进、教学科研业绩考核、教师职称晋升及聘任等过程。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职称评定、进修学习机会以及福利待遇等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利益和学校合法权益、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失德行为的教师一律取消教师资格,不予聘用。同时应建立考核情况反馈和申诉制度,避免对教师的简单否定。建立涵盖师德规范但又具有具体行为指向性的评估指标,减少对师德规范宽泛的定性描述。为此,可以制定教师工作手册,录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强调教师的职业要求,明确教师的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文列出,突出对教师热爱教育、诲人不倦、率先垂范等精神品质的要求。

  (二)建立民主评议和师德问题防范预警制度

  民主评议是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学生接受教育的公平和学校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高校要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意见箱、贴吧等多种形式,建立定期、定制并具有长期性的意见、建议传递渠道,同时加强对信息真伪的甄别和对真实信息的有效处理。评议时,注重增加师德的直接感受者――学生评价的权重。对于评议中出现的师德缺失的苗头性情况和现象,要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也影响到了教师队伍建设,部分教师出现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教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等严重损害高校教师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的负面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源于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失去职业理想,就可能成为师德失范行为的起点,通过反面案例的警示让青年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引以为戒。结合媒体曝光的典型师德失范案件,准确把脉青年教师易出问题的环节,及时查找师德建设方面的漏洞,补足短板,做好对青年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预防工作。

  (三)专业教学与职业引导并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备受关注,为提升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高校应将专业教学与职业引导作为教学要求。由专业教师在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类的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帮助,需要教师热爱专业、热爱学生,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职业意识提升的过程。

  (四)强化个人“中国梦”的践行

  近年来央视推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系列活动,让人们感受平凡的工作所散发出的伟大光芒,感受普通人对职业的热爱和追求。这样的活动,让人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有助于自身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教师的“中国梦”,具体到个人就是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高校可以借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活动,举行“最具爱心教师”“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拓宽获得荣誉的渠道,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机会实现个人的“中国梦”,在整个校园形成崇尚师德的氛围。

  五、创新党员引领机制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改革、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一直是高校党组织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对象。2012年1月,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

  (一)建立积极的舆论宣传机制

  树立和宣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典型,带动和感染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充分发挥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把理念觉悟的提升转化为有目共睹的行为表现,把感性的工作体验升华为理性的党性观念,自觉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的舆论宣传离不开基层党校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基层党校可以向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激发他们加入党组织的政治热情。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由社会大环境变化带来的消极的、负面的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党组织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创建适合青年教师的网络教育服务平台,如:组织订阅共产党员微信,推送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部署、重要文件解读、热点问题评析和先进典型等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建工作。

  (二)建立规范的党员发展机制

  建立规范的党员发展机制,用机制来提高工作效率,用制度来保证青年教师党员的质量。关键是要完善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抓规范的同时,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进行创新,如在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环节适当增加专业、学术、技术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的形式上,引导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自身专业、技术和知识专长,到社区街道、企业农村、基层单位等,开展志愿服务,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师生。[5] 这样不仅树立了高校党员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同时能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些高校在基层党支部推行“政治导师制”,其核心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从党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中选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相关会议,参与讨论决定教学科研等重要问题,使党支部书记能够与高端人才对话,保证党支部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组织党员发挥作用。   (三)建立多层次的党员教育机制

  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政治素质,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党性教育,通过建立“党委―总支―支部”多层次学习机制,把教师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的骨干、思想政治的先锋,为青年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增添动力。学校党组织可针对岗位设置和工作分工的不同,采取针对性强的脱岗培训、交流学习、岗位技能竞赛等举措,促使青年教师产生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借助主题党日活动、党内民主生活会等组织形式和活动平台,开展针对岗位设置、职能分工、工作贡献度和重要性等方面的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高校党委可以通过实施党员教育规划、党员轮岗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学习中心,加大党员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等手段,促使党员学习机制形成。建立健全学习监督考核机制,将青年教师的业务理论和思想教育动态纳入机制中,将青年教师的学习情况与其绩效考核、奖惩、评优评先、晋升和干部考察相挂钩,引导青年教师间形成学习竞相赶超的良好风气,促使青年教师把学习作为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六、创新心理关怀机制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要重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在充分了解青年教师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涵盖青年教师社会交往、职业规划、工作减压、生活关爱和心理调适等多方面的心理关怀机制,创新教师队伍管理。

  (一)建立青年教师专属的社交组织

  前面提到的青年教师发展促进组织(联谊会),就是高校党委支持设立的青年教师专属的社交组织,通过这类组织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心。社交群可以帮助青年教师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校情,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冲突,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社交组织在形式上应遵循自愿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理论学习、专题讨论和学习考察活动。在交流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QQ群、微信等工具,发布院校内外与青年教师利益相关的各项政策、制度以及活动的公告通知等,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二)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

  大多数高校都建有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援助的机构,但教师心理援助尚处于空白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国人对接受心理咨询还存在偏见,另一方面也是高校教师自尊心相对更强,求助需要“不足”。实际上,这种需求不足只是一种表面体现,《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结果中显示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更有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6]

  建立针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主要任务是舒缓教师的工作压力、情绪困扰和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工作幸福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改进个体的生活质量,实现职业理想。高校应建立一套匿名咨询系统或咨询平台,定期为青年教师做心理测试,及时监测重点需要关注的人员和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应把建立专业心理咨询中心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充分整合现有的心理学、教育学相关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利用人事部、工青妇组织、团委等各部门的物力配置,展开提升心理健康意识与维护、调适心理状态并重、生活与工作并重的心理援助。

  (三)建立“一对一”关爱对话机制

  教师的情绪、心理、自我管理能力与工作效率和工作责任感的强弱呈正比例关系。高校教师需要理性思考,心态平和,不被狭隘的观念左右。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受人生经历的局限,很多人眼中经常看到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于是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心理失衡。

  高校应建立“一对一”关爱对话机制,与“一对一传帮带”活动结合起来,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一个未来的群体,身负重大责任;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不适与压力。

  (四)举办心理调试专家讲座

  心理调试是正常机体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下降后,个体会在工作中表现出职业倦怠。工作重复、生源质量下降、专业或学历提升有压力、晋升通道狭小、生活困扰等各种因素,导致青年教师自我调试能力下降,进而否定工作的价值,对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倘若长期得不到纠正的话,不仅直接影响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也会影响青年教师的身体健康。

  高校可以依据教师实际需求,由学校心理中心牵头制订心理专家讲座培训计划,设计包括性格分析、压力疏导、情商培养、生活情趣、家庭教育等涉及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内容,注重讲座的实际效用和价值。讲座培训的目标在于,经过培训后,教师能够理性地分析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矛盾与冲突,找到问题的来源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芹.以党建工作推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2]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7.

  [3]王秀彦,张彩会,王立勇.以成长为导向 探求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14(6).

  [4]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Z].2014-09-29.

  [5]孙其昂.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13(9).

  [6]廉思.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48.

  >>>下页带来更多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本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本

青年强则企业强,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未来,努力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企业以及单位理应担负的重要职责。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31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