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理学论文>数学>

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篇1

  浅探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优势

  1.有利于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

  传统向来就是被用来打破的,当然,初中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了,教师更多应当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即将每位学生看作是由单独的个体转变而成的一个团体,让学生能够在团队中进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初中数学水平,一个人是极其容易放弃和退缩的,而一个团体则不那么容易,团体内的成员间不断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更好地解决问题。

  2.有利于因材施教

  针对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而言,教师往往采用的题海战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一切的知识,教师一味地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然而,在采取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讨论,而教师也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情况,当一个团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当进行积极的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问题,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初中数学水平。

  二、如何有效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

  1.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大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此,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之后各个小组进行相关的讨论,最后,教师应当让各个小组将自己得出的答案进行分享,最终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先让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想象来绘制不同的圆的形状,然后让学生通过绘图来解决问题,当然,一个标准的圆是需要借助圆规这一工具完成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圆的知识的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关于直径甚至是半径之类的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相关联的,只有这样一环扣一环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竞争式学习模式的开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更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间竞争的能力,例如,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极大一部分是进行公式、方程的介绍和运用,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运用竞争的教学方法,以竞争来促进合作。诸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来进行分组,当然每组成员中都应当有优秀的和较差的,人数应当是一样的,其次,教师可以先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让一位学生只能做一道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位学生,最后来计算学生一共做的数学题数和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当然,这样的竞争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能力。

  3.课外学习模式的开展

  学习的最终目的必然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当然,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也是如此的,为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鼓励学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诸如,教师在进行各种利息的计算的教学中,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选出一个作为小组代表,在通过小组内的各种调查和分析之后,然后再以现在学生的压岁钱为基准来计算选择不同的存款期限,能够获得的利息是多少,怎样投资的利息是最大的?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同样,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不仅仅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够让学生懂得进行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同样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通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来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间进行交流共进,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运用,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助能力和学习能力,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良性竞争,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代发表数学方面论文篇2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体会数学的基本思维模式,理解数学的抽象性、普遍性,进而成为生活的工具。同时,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成为运用真理的人,成为真正的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最大共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新课标还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意味着,数学再不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再不是简单知识的叠加,不再是简单的“学什么”,而更加注重“怎么学”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提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无疑也是和数学的本质不谋而合。

  根据张海涛的解释,所谓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有效学习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学习知识、获得信息、锻炼技能的能力。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独立。要学生独立完成,不依赖老师,不依赖同学,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二是有效。即是能够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一定的目的。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本阅读能力,甚至要有一定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相对而言,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初中生又尚未足够的自主学习的训练。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举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一、从故事开始,从案例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学生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则人人都有切身的体会。这些现象故事,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正负数加减”教学之前,先用故事开始:北极熊要去南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是零下23度,经过赤道的时候是25度,到了南极是零下28度。北极熊一路走来,温度是相差了几度?上课的前一天,给学生留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让学生自己去看课本,理解类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解决的时候有什么规则,学生就已经进入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了。

  同时还可以提出复杂点的问题加以比较,比如,还是上面“正负数加减”这节,还可以补充这样一个问题:秦统一六国是公元前221年,距今是几年?比较一下,这两个问题有何不同?关键点在哪里?

  二、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能力

  能不能做好预习是考验自主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关键。为此,个人认为,预习应该是老师教学的一个“知识点”,要详细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1.要仔细阅读。仔细阅读是为了梳理本节知识要点的逻辑。教材表达通常都是十分简洁扼要,重点突出,举例十分典型,可谓是言简意赅。因此,学生要详细阅读,不放过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阅读时要慢,思维时要快,跟着书本的节奏,由此,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要找到重点。对重点进行记忆和反复理解。把自己认为重点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例如,《图形的变换》里出现的内容,一是画轴对称图形,另一个是找图形的对称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一个图形的特征,后者反映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要掌握画图的方法,必须找到图形中每个顶点的对称点,确定顶点在对称轴另一边的相应位置,再把对称点依次相连围成的图形就是原图的轴对称图形。

  3.要圈出疑难。数学是讲究逻辑,讲究证据的学科,每一步都有前后逻辑关系。不仅是知识点有疑难,就是理解也有疑难之处,遇到疑难之处就必须打通。比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b>c)对这一定理不宜简单的死记硬背,为此,增加一些感性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此,可以这样给予解释:如果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a+b)

  疑难的解决,不仅是预习该课时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复习旧内容、巩固知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拓展思维的一种方法。

  4.要解答习题。课后习题“想想做做”“练一练”都是基础性的题目,对学生巩固该课时内容意义不小,应该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检阅,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算是真正基本做到了自主学习,才算是“有效学习”。

  三、合作与反思

  新课标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作为常用教学手段,这也说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重要关系。课堂上,还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在预习之后,让学生在合作中继续自主学习。常见的分组教学,可以广泛利用。先在小组内讨论这节课的重点,形成共识,然后小组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个代表性的问题,向其他组提问,同时回答其他组的提问。这样让学生在“问与答”中找出重点、难点,把握知识要点,梳理逻辑关系。

  分组教学之后,老师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知识体系的验证和梳理。学生则进行反思,做必要的摘录和笔记。把重点知识摘录下来,把代表性的题目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

  数学家华罗庚,自学成才。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说明数学是一门能够自学的学科。课堂之上,要学到数学知识,更要培养数学的思维;数学在课堂之上,更在课堂之外;数学要名师点拨,更要自主学习。理解数学掌握数学,不单是课堂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课外的数学思维数学理念。只有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才能让学生在年龄的增长中更加自觉、更有乐趣,也更轻松。

297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