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 >

社会诚信建设主题的论文范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社会诚信建设论文篇3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诚信问题

  【论文关键词】: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诚信;诚信经济

  【论文摘要】:诚信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它受 政治 、经济、 文化 等因素的影响,要通过建立诚信制度和信用体系来构建诚信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非常突出的失信问题,是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经济增长和 道德 失范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诚实守信问题又是经济道德矛盾的焦点。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密切。只有把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才能使资源的流动和社会财富的交换有一个可靠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市场经济更加发达。所以要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好转,从本质说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

  一、诚信缺失的根源及其表现

  诚信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道德准则,但是近年来我国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诚信危机,给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道德等多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 法律 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诚实守信已有了两千多年的传统,然而,建国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很少有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加上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导致信用市场发展缓慢、滞后、不发达;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缺乏对信用意识的重视,使失信者有机可乘,再加上市场自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未建立,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虽然我国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 工作,但从总体上来看,法律在信用经济的运行方面还没有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在立法方面我国在《 民法 通则》、《 合同 法 》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 刑法 》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于刑罚的规定,但这些都不足以对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还是比较滞后,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的严重,在一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某些基层执法部门受到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影响,在司法过程中有意偏袒本地企业而损害他人利益,致使社会上缺乏严格而规范的失信惩罚机制。

  (2)政企不分,国家和企业法人代表职责不清也是诚信缺失的一个原因

  在现在的国有企业,一些企业领导者具有 行政 级别和企业 管理 者双重身份,企业即使破产也可以换一个地方继续任职。

  政治方面,政府信用降损,一些违反诚信原则瞒上欺下,少数领导干部为表现自己政绩和能力,捏造数据,虚报政绩,对人民急待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由于转轨时期政府政策的不稳定和不连续,使公众对政府政策和承诺的信任度下降,政治领域中的"诚信危机"与政治腐败相助相长,成为政治腐化的一大症结。

  经济方面,集中体现在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某些企业利用生产环节远离消费者而"暗箱操作",在生产中违反诚信,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同时又通过商业欺诈、 会计 作假、偷税漏税、虚假广告等各种不正当手段得到非法收益,严重违反商业道德,致使诚信的缺失已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紧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也严重削弱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信心。

  思想文化方面,个人信用的缺失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道德失范,信仰危机,社会风气败坏,文化市场上出现前所未有的造假,盗版之风,就连学术界也出现了肆意抄袭,剽窃的学术腐败现象。

  (3)执法不严,经济市场的监管缺失

  一个国家的清正廉洁、严明自律的司法、执法系统是这个国家经济主体拥有一个长期预期的稳定器。假如缺了这个保障,人们很难有一个稳定的长期预期,我国在这个方面尤其滞后,是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首先,法律不健全,对私有财产保护不力,会大大影响人们对未来财产拥有权的长期预期;第二,司法和执法方面的种种问题,更是令很多人对长期的、好的预期的有利保证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在我国由于缺乏专门的信用法律和管理制度体系,以及政府职能的缺位和错位,使众多失信者还逍遥在诚信法则之外,有的人视法律为儿戏使法律失去应有的尊严,使国家强制力失去强制性。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因为没有客观的信用评级制度,也无法与失信企业区分,守信收益低,导致失信者的市场风险更加恶化了整个社会的信用 环境 ,这种局面不仅是对守信者的一种不公平,更会对其产生一种 心理 暗示,使人们追求利益的本性驱使他们走向失信。第三,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发达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得信用记录和监督制度,对企业信用及经济行为的记录和监督分散在 工商 、税务、 银行 等不同部门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信用记录,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且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远未最终形成,市场经济的机制,规则秩序尚在摸索和完善中。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的多变性难以避免。

  二、解决诚信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构建"诚信 社会 "要发挥 道德 示范作用,进行诚信道德 教育 ,培养公民信用观念和意识

  第一,要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有了规矩而不遵守,规矩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一是不懂规则,犯了规还不知道症结在哪里;二是不按规则办事,犯了规还强词夺理。所以在我国治理诚信缺失需要 法律 的支持,要以"法治"为主,但法律手段也有自身的局限。道德教育是对 心理 动机的自律性约束,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能起到"法治"不能起的作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治理我国诚信缺失的过程中,应该是"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第二,要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 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 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为实现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其次,要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诚信 环境 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基础上,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 政治 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加强和改善诚信教育,营造诚信德社会大环境

  传统的说教和诚信教育远远的滞后和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的要求,新的诚信制度和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甚至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原有的道德诚信也发生了变异,尤其是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与时俱进。因此,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诚信意识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形势,没有形成"诚实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气。所以要大力宣传市场经济中的诚信思想,建立诚信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准和个人诚信道德,要通过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要建立起一套以诚信为核心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 伦理 体系,既要吸收古今中外 文化 积淀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既要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既要倡导竞争意识,效率优先原则,又要发扬协作精神;既要肯定和充分追求个人的局部利益,又要强调社会责任和全局利益,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道德评价标准。

  (三)重新树立政府诚信,转变政府职能

  一个具有良好诚信的政府必然示范和影响整个社会。当前各级政府要规范自身 行政 行为,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引导整个社会诚信规范的恢复和重建。因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是裁判的角色,制定交易制度和法律,扶持和监督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保证政府各部门的 公共 信息向社会开放,同时监督市场经济主体之间依法公平、公正的批露信息和取得信息的义务,权利得以实现,保护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问题[J].《前沿》, 2004.9.

  [2] 梁晓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的思考[J]. 运城学院学报, 2006.6.

  [3] 殷建国,郭兴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问题[J]. 金融 与 实践, 2005.1.

  [4] 蒋旭. 我国诚信问题研究综述[J]. 兰州学刊. 2005.6.

  [5] 吴学军, 朱文兴. 经济信用机制的缺失与建立[J]. 经济改革与发展, 2003.4.

  [6] 玉芬. 以诚为本 以信为根,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失衡问题的探讨[J]. 2004 .6.

  [7] 石晓军, 陈殿左. 信用治理, 机械 工业 出版社[M]. 2004.

  社会诚信建设论文篇4

  试谈传统诚信文化思想在现代诚信社会建设中的价值

  诚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诚信同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了现代的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 对于培养人们的诚信意识, 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内涵概览

  (一)诸子百家的诚信思想

  诚信文化的形成首先要归功于先秦诸子。正是他们对诚信思想的阐发, 才使之融汇为一条横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诚信道德源流, 影响于后世[1]。

  1.孔子的诚信思想。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认为“信”是“仁”的必然要求,是立身的关键,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法治的基础。所以在孔子的诚信思想里一直充斥着“义以为上”、“义以为质”的诚信标准。

  另一方面,孔子提出了“谨而信”,“敏于事而慎于行”等观点,在诚信的具体施行上留下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2]。

  2.孟子的诚信思想。孟子诚信思想的核心为“仁义”,强调自我反省,认为想要成为贤人就应当专注于真心实意的道德修养,包括在心理上与他人相互沟通,在思想上相互理解,在感情上相互体谅,而诚信在孟子看来,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孟子提道“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 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孟子以此告诫人们, “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3]67。

  3.管子的诚信思想。《管子》中记录了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体现了诚信在齐文化中的重要影响,这些思想是齐国强盛的思想基础,使其能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超越其他国家,从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更重要的是这种诚信的品质,至今依然为我们今天的三个文明建设所借鉴,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当代价值。在《管子枢言》中:“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认为历代先王都是贵诚信的,诚信是天下稳定巩固的基础。所以在管子看来,做官为政的人必须诚信,必须为人民群众所信任,所以“临事不信于民者,不可使任大官”[4]30。我国古代的诚信思想还散见在其他一些著作中。如韩非子在《韩非子·帝王术》中认为: “小信成则大信立, 故明主积于信。”老子则告诫人们,“信言为美, 美言不信”,“信者, 吾信之;不信者, 吾亦信之,德信。”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道德追求。

  (二) 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理论内涵

  以先秦诸子的诚信思想为主体,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丰富, 形成了广博的诚信文化内涵, 构成了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做人却不讲信用,不知道那怎么可以。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人处事没有信用的话,就无法和他人进行正常友善的交往,在社会中也将会失去安身立足之地。

  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荀子曾经强调“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意思是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离开诚信便不会和睦。孟子在“五伦”中也主张“朋友有信”,提倡用诚信来维系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诚信是立业之基。荀子说“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周易·乾》中也提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可见古人很早便认识到诚信能够促进商业兴旺、国家繁荣,也相信只有秉行诚信之义才能立业。而我国历代的一些著名商人都在践行这一原则,也因此,他们才能富甲一方。如程其贤十六岁开始经商,往来于闽越荆豫之间,“诚信自矢,不罔利,而业日振”;江长遂经营盐业于宛陵,“待人接物,诚实不欺,以此致资累万。”

  第三,诚信是为政之道。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到,曾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如今的灭亡,不是因为弱小而无力抵抗其他军队的来袭。雍州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和从前一样。而陈涉的地位也不比当年的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因为秦国不施仁义,不懂诚信治国,而失去民心的必然后果。

  二、传统诚信文化对构建现代诚信社会的价值

  (一)传统诚信道德有利于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1.诚信是市场经济关系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促进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激发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竞争热情,提高劳动效率,最终为社会经济提供动力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从信用经济的角度看,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这一弥足珍贵的品质。

  因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软环境,信用制度从多方面影响并决定着硬环境的发展和演变。对于市场及其主体而言,信用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信用可以决定市场参与者的发展能力和空间;信用是财富的来源,通过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信用可以打通企业和个人的财富之路;信用同样也是财力,它可以通过社会的信用网络来实现“用小钱支配大钱”“用明天的钱来支配今天的钱”的双重放大过程。

  一旦信用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而诚信,是信用体系的重要道德基础。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若要使竞争作用得以正常发挥,就需要公平交易的秩序,从而使市场行为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要做到平等,就要求市场交易主体双方恪守诚实信用原则。所以,市场经济是立足于诚信的法制经济,是维系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需求,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根基。  市场 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没有诚信,亦就没有交换、没有市场;没有诚信,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 发展、没有诚信的 社会就如同一颗飘浮在空中的尘埃,浮华躁动。因此,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倡导诚信原则。

  2.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道德准则。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诚信度已经成为所有市场主体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诚实劳动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千百万群众扎实苦干,共同致富,奔向小康,靠的就是诚信。我们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这里的“有序”,核心内容就是讲诚信。然而,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比如,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骗税逃税,伪造账目,变相传销……这种种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诚信问题,积极寻找合理有效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进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可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我国诚信建设的任务也更为繁重与艰巨。

  3.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道德建设的重点。为什么现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重点呢?因为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实践的正确反映。加强道德建设,就是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为根本原则。以“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以此来增强全社会的诚实守信意识。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谈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证之本”、“进德修业之本”。虽然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但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却不能因此而中断。

  在如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市场经济是讲究信用的经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注重发挥包括诚信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其次,诚实守信是 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 工作岗位上,都要诚实劳动、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做到诚恳、诚实,做事要实在,做人要厚道,等等。实践证明,把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

  (二) 传统的“以信治国”与当代的诚信政府

  中国古代辉煌时期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经常说:以诚信治天下,要让臣民们都不欺诈。号令不诚信如一,民众无所适从,国家怎么能治理得好呢?我们都知道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因为诚信精神始终贯穿着这一时期的中国,这样的品质使得当时的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诚信品质感染着当时的世界,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以中国人为荣,以中国人的诚信品质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那么这样的诚信品质要如何运用在现代,如何去建设我们的诚信政府呢?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实践诚信精神。

  第一,建立政府工作的透明公开制度[5]。建立诚信政府不是只做“形象工程”,而应该坚决杜绝“暗箱操作”,积极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行业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主动地全面、准确、真实地向社会公开,真正做到“阳光作业”。

  第二,要建立完善政府责任制度。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侵权须赔偿, 这是对诚信政府的基本要求。当前特别需要强化政府的 政治责任, 要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工作出现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情形时罢免、引咎 辞职、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6];要建立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因轻微违法失职或官僚主义等而向公民、法人或其他 组织赔礼道歉的道义责任制度。

  第三,建立监督制度[6]。有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完善的责任制度后,当然还需要建立一个监督机构来保障这些制度的更好运行。如何完善对政府的监督机制,就应该要多层次、多种形式、多个侧面实施全方位的监督。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要经常地,本着诚信精神,实实在在地深入下去了解广大群众对政府领导干部的反映,也就是从群众中去监督政府领导干部的违纪问题,而不是走马观花。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群众举报机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鼓励群众直接举报的风气,严肃认真地调查处理群众举报的情况,做到有举报必有回应。只有真正做到政府、群众和社会的全方位监督,才能够建立真正的诚信政府。

  (三)传统诚信 文化与现代信用制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流动、迁徙成为了经常的事情。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商品交换越来越频繁,这就使人们变得虚伪。有时候,很多人都会讲求诚信,但是到了关涉切身利益的时候,他们常常把自己拥有的“诚信”抛到了九霄云外,用虚伪来包装自己。那么在这样的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的信息是虚假的,动机是有目的,尤其是这样虚假不纯的目的又能换来好处而不会承担责任时,交易的各方就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所崇尚的诚实的价值观念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传统诚信精神文化在有可能被打破的时候,人类为了维系诚信这种自古以来的高尚品质,就凭着自身的智慧创造了另一种规范——信用制度。所谓信用制度就是指关于信用及信用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既包括正式的,又包括非正式的。前者如有关信用的法律、信用 管理制度等,后者如信用观念、信用习惯等。其中信用管理制度是国家为确保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中的工具采纳、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由此可以看出, 信用制度是通过契约或者条款、以维护契约或者条款的法规体系来保障诚信精神的一种手段。

  要做到诚信,必须在对己和对他两个方面都做到诚信,对己,就是要对自身进行道德自律,做到“诚”;对他,就需要通过缔结契约、制定法律法规等来约束社会群体,保障“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诚实的交流 环境、维护诚实的价值观念。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 因此要实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发展, 必须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伴随着中国走过了历史,走进了现代,也必会走向未来。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这种贯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诚信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传统诚信精神以现代思想。形成一种适合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观。这样,传统的诚信文化思想才能在现代诚信社会建设中体现出它的价值。


猜你喜欢:

1.社会诚信建设论文参考

2.有关社会诚信建设论文

3.诚信社会论文

4.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心得总结

5.关于社会诚信建设论文

346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