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学论文>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论文发表(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论文发表篇2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摘 要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贯穿于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竣工投产的整个过程,是一较为漫长、较为艰难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本文就建筑企业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有效控制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为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正确的项目决策,意味着对项目建设做出科学的决断,优选出最佳投资行为方案,达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它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首先要解决好影响工程造价的以下几个因素:确定项目的合理规模;确定合适的建设标准;遵守“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及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选择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平面布置方案;合理选用设备。其次是认真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前者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后者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起到控制总投资的作用。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特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它是项目建设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为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应按照项目的性质,根据已掌握的技术、数据资料情况合理选择科学的计算分析方法,准确地编制投资估算。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方。通过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改进管理,采用先进技术,推行限额设计,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设计方案优选是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方法,通过设计方案竞选,有利于多种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竞争,从中选择最佳方案;有利于控制项目投资,另外,设计方案竞选能够集思广益,吸取各个方案的优点。最佳设计方案选出后,中标的设计单位应充分利用限额设计这一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解决好设计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技术经济的思想,提高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保证投资总额不突破。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阶段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施的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费用定额以及当时当地的设备、材料市场价格等资料编制的拟建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它是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即为控制拟建项目的最高限额。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设计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

  3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计算与控制

  在建设项目发包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就是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做好招投标工作。在施工招投标活动中,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是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建设市场运行机制的需要。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招标方对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依据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现场条件,按统一的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划分和计量单位计算出的工程数量清单,是提供给潜在投标人报价的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有以下优点: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明确地反映了工程的实物消耗和有关费用,把过去传统的以预算定额为基础的静态价格模式改变为将各种经济、技术、质量、进度、市场等因素充分细化考虑到单价中的“动态价格”形式,所反映的是工程的个别成本;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工期和质量对造价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工程“质”与“量”的紧密结合;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业主将承担工程量计算误差和设计变更造成的风险,施工企业将承担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以实行风险分担的原则。同时,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可以消除编制标底给招投标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投标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内部管理和对市场各种因素及竞争对手分析中去。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通过工人们的劳动,将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物化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实施阶段,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应严格审查承包方的工程量清单、基本单位、工程造价等费用文件,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如工程施工条件的变化、材料的代换、工程量的增减等,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根据合同条款对承包方提供的变更价款进行审核处理。同时要加强索赔的前瞻性,对可能引起的索赔有所预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索赔事件一旦发生,应以合同为依据,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审查索赔要求的正当性,及时、公正的处理索赔。

  4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可分为项目跟踪评价、项目实施效果评价、项目影响评价三种。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质量评价和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两方面。

  参考文献

  [1] 万海芳,张红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

  [2] 张凌.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论文发表相关文章:

1.有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论文

2.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发表

3.建筑工程造价技术论文发表

4.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发表

5.工程造价控制论文范文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论文发表(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论文发表篇2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摘 要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贯穿于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竣工投产的整个过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41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