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新兴产业,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产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化产业论文篇一

  以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构想

  文化产业论文内容

  全球化时代,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如果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就要掌握文化的主动权。“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河北省对文化产业建设非常重视,明确要求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应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并且“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1]然而,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也因政府的意识形态、经济政策的束缚导致二者的联系不够紧密,互相封闭并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河北文化产业不能与非同行业有效互动,产业链与产业环节缺乏协调,最终造成文化产业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结构体系。

  一、河北传统文化是

  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河北传统文化资源众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从内涵上看,它既包括有形的实物,也包含了无形的精神价值。河北文化集有燕赵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各种地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于一体,而具有河北特色的精神也是靠它们孕育而成的,并且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很多时代精英,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是大学者,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河北精神价值,并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影响力,可以说,燕赵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等文化重要价值体现在河北传统文化中,它包含着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然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观念没有将文化看作产业来开发,更是缺少对文化本身在市场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其具有的经济价值被严重低估了。此外,只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才具有市场传播的潜力以及产业价值。作为传统文化,它无论是在思想意识还是生活习俗中,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应该说在河北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价,促进文化产业资本的形成。目前,河北传统文化资源无论是产业开发还是文化传播传承都未赋予文化的资本性质,它们尚缺少市场化的运作,其带来的各种弊端使二者都最终受损,所以说只有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合理的转换方式,才能使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储备库及重要的资本。

  二、构建以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

  有效机制是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需要实现价值的放大,要找准价值的契合点,找到价值契合点是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有效机制的前提,二者需要通过发展新项目,集中人财物进行重点突破,并以文化创意、开发、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加快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以此为发展的基点促使它们更富于再造性和能动性。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加快改变河北文化产业小而分散的经营状况,促使其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此我们还应注意到只有真正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河北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经济及文化的联系才会加深,才能使二者得以互相助推、共同发展,并促进河北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当前,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助推机制,已通过观念启发、产业融入、资金支持等途径基本建立,然而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助推机制却并未建立。因此,应该通过合理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区域化布局构筑以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是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当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大系统观念,习惯于就文化谈文化,就文化产业谈文化产业。不习惯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探索其互动关系;探寻文化产业落后的原因也习惯于从文化系统内部找原因,对系统外的原因有所忽略;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也只习惯从文化产业本身找出路,对怎样加强各文化企业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怎样使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等问题缺少探讨。

  第二,观念滞后,产业化意识不强。由于受文化政治工具化传统及计划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对待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功能的认识上,在对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片面性。往往是对文化的政治功能强调得多,社会经济功能强调得少;往往把文化产品单单看成是精神产品,而忽视其商品性;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意识不强。

  第三,条块分割,部门管理松散,难以形成合力。以特色优势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

  本应该形成本地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优势区域板块,很好地发挥对文化资源的整合作用,但目前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由于多头管理或分头管理,条块分割,使文化产业链上下游脱离,产业链某些环节被割断,严重影响和制约文化资源优化和整合,致使一些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第四,进入门槛高,不能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主要表现在民间投资门槛太高,手续繁杂,致使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导致外资及民间资本难以兴办文化产业,使得投资渠道单一,多渠道投融资体系难以形成,绝大多数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投入。

  第五,缺乏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目前,河北省缺乏熟谙市场经济与文化经营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文化企业管理者大多为传统管理型,难以用市场的眼光来谋划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六,除文化资源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其他资源十分缺乏。目前河北省仅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资本资源、材料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其他资源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七,尚未形成良性开发机制。缺乏精心包装的、特色鲜明的、前景良好的大型文化项目,致使河北省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对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吸引力不强。文化资源一方面存在发展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存在资源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文化产业链、产业集群。

  第八,基础还很薄弱。从总体上来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是发展战略市场化运作成熟度、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与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晋冀鲁豫四省邻界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存在着较大差距。许多民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很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许多旅游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低;大部分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2]

  四、以传统文化助推文化

  产业发展有效机制的构建路径(一)理清基本思路

  以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其基本思路应当是:依托本地资源,吸取外地资源,营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并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非文化产业、文化基础研究、文化保护及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良性互动、滚动发展。

  (二)明确发展重点

  河北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产业,选择时首先要考虑能否发挥河北省的文化资源优势;其次要考虑产业本身发展前景如何,盈利能力怎样;再次还要考虑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怎样;最后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提升河北省的文化品位、提高河北省的整体形象、扩大河北省的社会影响。综合这些因素,建议河北省重点发展出版印装发行、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化娱乐及演艺、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动漫游戏、民俗节庆及会展、体育休闲健身八大行业。

  (三)找出具体措施

  以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对此,可归结为:制定“一个规划”,实现“两项改革”,破除“三种观念”,做到“四个优化”。

  1?制定“一个规划”

  即制定出一个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借以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全局性指导。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规划文本》,对河北省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发展作了详细规划,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指导原则,理清了发展思路、目标和实现路径,突出了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体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3]河北省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及广大民众要积极贯彻这一《规划》,以此为指导详细规划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众志成城,共同推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把河北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实现“两项改革”

  实现“两项改革”,一个是改革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事业单位体制”,坚持“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根本转变,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另一个是改革投融资方式,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逐步由政府一元化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个人、 社会多元化的投入,并实现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改变仅仅依靠自己积累和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充分运用数额巨大的民间资金,学会运用融 资租赁、私募股权基金、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借壳上市”等新兴的融资方式。

  3.破除“三种观念”

  破除“三种观念”,第一要破除 文化与 经济不相干观,树立文化与经济一体观;第二要破除文化上的产业化有害论,树立产业化意识;第三要破除就事论事的习惯思维,树立联动 发展的大系统观念。

  4.做到“四个优化”

  做到“四个优化”,一要优化人才队伍,着力改变缺乏经营人才、创新人才的局面;二要优化文化企业经营方式,使文化企业经营能够紧密结合当地、自身的具体情况,发挥自己的特长,富有自己的特色;三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河北省文化产业从一个幼稚产业、弱质产业建设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强势产业,进而把河北省由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大省;四要优化政策 环境,对 网络服务业、信息咨询业、文化电子商务、 教育培训业、健身健美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实行减免税措施,并在融资、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帮助其顺利渡过创业艰难期。

  文化产业论文篇二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论文内容

  导读: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或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初期过渡的阶段,不少城市甚至同时具备两个过渡期的显著特征。这个阶段正是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知识经济主导转变的关键时期,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特征明显,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突出,矛盾尖锐,城市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大量且快速消失。此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嫁接途径和转型思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文化;社会转型;精神家园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13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提到“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就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形势而言,目前我国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符合国家文化战略地位提升的现实要求的。我们看到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与科技的互动结合,使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思想的载体,日益渗透文化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代世界里,无论是市场、政府,还是社会、传媒,都已经对文化特别是文化创意给予了越来越深切的关注。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更是已形成了全球营销方式,依赖时尚文化和当代大众流行文化机制,依赖全球化的市场,依靠其明星制度、经纪人制度。这些都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影响,既创造了众多的创业机会,同时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文化产值与经济产值。不可忽视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远不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意相比较,而且作为城市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容,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面临许多瓶颈问题,亟待我们去破解。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背景与经济学理

  (一)城市创意产生发展的文化内升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言,是城市化进入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新产业形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或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初期过渡的阶段,不少城市甚至同时具备两个过渡期的显著特征。这个阶段正是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经济、知识经济主导转变的关键时期,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特征明显,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突出,矛盾尖锐,尤其是出现的以特大城市为代表的“巨型城市”、“都市圈”、“城市带”后,城市面临环境退化、资源短缺、设施紧张、传统文化缺失、道德败坏等诸多“城市病”。正是因为城市乃至整个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创意产业才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甚至成为某些代表性城市的支柱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功能、城市人的行为和城市文化业开始发生改变,向创意型发展。

  (二)城市文化经济提升的产业经济特征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部分组成的,在概念上不可笼统称之。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创意产业兴起的初始动力,而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源头和推手。文化产业主要服务于消费领域,而创意产业则服务于消费和生产两个领域,即生产过程本身也是可以当做一种创意商品出售,如动漫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就可以让消费者付费参与和观摩。在产业属性上,文化产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和广泛性,而创意产业具有明显的逐利性,是针对明确的生产和消费群体的。在生产特征上,文化产业是规模化生产,注重标准化,而创意产业是小批量生产,注重差异化。文化产业强调国家和族群的普适价值和意义,创意产业是世界不同文化的杂糅融合。大量见诸媒体的创意园、各级各地政府目前正力推的文化项目和创意经济,应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结合,两者在实践中是密不可分的,从政策、操作规范等角度出发,明确一个项目是属于文化产业还是属于创意产业没有实际意义,本文也因此合称文化创意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要素与城市发展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体系中各产业间及产业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数量比例关系,因此,现代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在改善一、二、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强化城市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对要素禀赋(资源与区位优势)、需求结构(市场供求关系特征)的影响,以及与技术进步的关联,成为新时期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又一中坚力量。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差别与融合

  作为一种创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区域中的其他产业产生影响,并直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讨论其推动作用之前,首先要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在本质上与传统产业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个区别就在于:传统产业是满足需求的,创意产业是创造需求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席卷市场的乔布斯苹果系列产品,由最初的不以为然到最后的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很多人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知恰恰是从苹果产品开始的,没有人想到,除了通话和短信,手机还能聚合如此之多的功能,给人们带来如此之多的便利。于是人们潜在的需求被激发出来,可以说这个巨大的市场群是活生生被创造出来的,它引导了人们的消费和需求,而并不着眼于满足人们从前对手机的要求。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将抽象的文化和创意符号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将本身的原创再次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经过了两次提炼和洗礼的,将抽象、无形的东西当做产业链的一环,改变了过去只有实体才能创造产值的概念。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传统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源和平台。在这里,取代一词是不恰当的,如同不能脱离历史谈发展一样,抛开传统产业、优势资源谈创意,最终获得的是空中楼阁。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区分创意产业和传统产业二者之间的明显界限,因此真正的情况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悄然间向传统产业植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传统产业。喜羊羊的形象被移植到水杯、书包、毛巾上,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也是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一种表现。

  创意是魂,但传统是本,创造出来的需求并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在基本需求之上创造出来的,没有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苹果手机再好也不过是个昂贵的掌上游戏机。文化创意产业不过是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延伸出来的,其使命是赋予传统经济文化和创意内涵,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产业的链接与提升

  创意产品的文化创新内涵,带来从业者素质的提高,生产物质技术基础的改善,生产要素配置范围的扩大,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提升的进程。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改变就业的结构、规模和比例

  社会需求的分化导致生产过程中创意密度的增加,产品生产全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工种的人力资本结构将发生改变。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分别约为9:1、6:4和1:9。以核心创意人才和专业性创意人才为主体的脑力劳动者在创意密集型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尤其高。在高技术企业的员工组成中,研究开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所占比例较高,现场作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形成“哑铃型”的就业模式。而在动漫游戏等传统创意产业中,编剧、美工、音乐等核心创意人员数量和比重远远高于其他产业部门。

  2、拉大不同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差距

  创意是不可复制、无法估价的。不同行业的创意活动对本行业产品附加值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循环过程可以描述为:创意-附加值提升-市场认同-利润上升-更多生产要素投入-附加值再提升,经过几轮循环,量变引发质变,最终造成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当然,不同产业对这一过程的反应快慢和强度并不一致,但一般来说,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是随着创意的持续投入不断发展的,创意产品的投入越多,创意活动越活跃的行业,其价值创造能力越强。

  3、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城市创新环境

  创意行为向社会生活尤其是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渗透,促使消费结构迅速发生变化。在市场需求的强制引导下,生产工艺流程、产品供给结构和销售方式都必须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宏观表现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意正是通过激发社会创新需求、引导消费潮流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艺复兴是创造性需求促进文明加速发展的典型例证,其所以首发于佛罗伦萨,就是因为当时的佛罗伦萨形成了一个积极支持艺术创新的社会网络,银行家、商人、行会组织、贵族甚至普通市民都对艺术家进行赞助支持,并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对艺术成果的评价、鼓励、批评和投资活动中。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瑟尔曾评论,早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创作出发点主要不在于艺术家创造的冲动、主观的自我表现和即时的灵感,它始于主顾们提出的任务”。

  4、文化创意引导城市消费的潮流和趋势

  时尚、文化等元素越来越植根于人们的消费需求中,文化创意产品的差异性、新颖性和短时性特征使其成为获得市场优势的关键。文化创意一方面拓展了社会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在物质产品短缺的时代,使用功能的满足是主要的,外观和使用感受是渴望不可及的。文化创意产品结合知识、技术、艺术等诸多品质要素,带给人们的是使用价值和愉悦体验的结合。文化创意通过改善产品的体验价值获得市场和利润,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对文化内涵的认同,其意义在于突破那个将产品的创意和文化植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力,引导消费时尚,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提升社会品质,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特征与双重影响

  高楼大厦、坚船利炮是对文明发达程度的错误解读,随着全球进入软实力竞争的阶段,塑造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创新是创意经济的重要特征,它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的本质特征,其结果是构建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保障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突显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影响一个企业的文化精神。

  (一)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文化的直接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紧密相关。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城市文化施加影响:

  1、通过塑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在城市经济转型期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与文化互动的背景下,通过创意要素的植入促进传统经济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领域、新高度。一方面创意经济来源于城市文化本身,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强化了城市文化影响力。创意人群的集聚和创意思维的交流促进了城市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延续了城市文脉,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历史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又把城市文化基因传播到其他地方,既增强了自身文化的健康程度,又扩大化了影响力。转型期城市文化的重塑、城市文脉的继承和更新、外部文化的吸纳、自身文化的传播都属于文化凝聚力的范畴,都需要依靠文化创意蝉翼加以实现。

  2、通过聚集和整合文化创新要素,增强城市文化创造力

  文化创意以个人的才华和价值取向,借助知识产权来集聚和整合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资金、管理、设计、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的文化创新要素,以这些要素整合起来的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文化创新要素包括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由三大资源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整合现代城市文化创新要素的重要途径。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断被强调的整合,资源是必要的基础,但整合的程度决定了集聚放大效应是否得到体现,而这才是最关键的。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文化的间接影响

  1、城市人才聚集性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吸引更多外来的创意人才,丰富城市的人口构成。创意人群包括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动漫、表演和娱乐的核心创意人才,以及在商业和金融、法律、保健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涉及众多部门和行业,同样具有对创造性、个性、差异和自我价值的热爱,造成技术、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文化沉淀并最终塑造新的城市文化。

  2、城市文化多样性

  文化创意产业延展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属性,它以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创意为核心,而创意的土壤便是多元文化的共生和自由的思考、表达方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资源是人,相对于传统产业可以被机器和计算机取代,文化创意产业是不能缺少思考的头脑的,永远需要开放的、流动的、具有多元化视角和思维的人,因为人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雅典、佛罗伦萨、威尼斯、巴黎、伦敦、维也纳、纽约,在其鼎盛时期都是文化交汇的中心,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信息交流融合,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3、城市文化包容性

  城市对外来文化、外来人口的宽容度在吸引创意人才以及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往往具备技术、人才和宽容三个关键要素。其中,宽容是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包容和多样性的概念,其意义在于宽容的城市文化气息对于创新行为和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具有正面的作用。一个城市只有具有良好的宽容性,放开心胸接受外来事物,自信地去芜存菁,才能吸引创意人才,留住创意人才,实现城市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和良性循环。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误区与机制缺陷

  (一)两大关键性技术误区

  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应更多关注地域文化创新,用文化创新来提升我们在全球合作中的地位,不要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技术领域。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最主要问题有两个:

  其一,就是过分关注技术,轻视文化,仅满足于直接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的开发。如动漫人偶、应用软件等,导致我们的终端产品文化内涵不够丰富,为了取悦市场做了太多的让步和折衷,左看右看都是四不像。像印度,IT产业发展迅猛,是北美欧洲最大的互联网和计算机应用程序外包地,但这其中很少涉及原创性质的技术革新,单纯的代码编译既不能提升印度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更不能对印度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提高作出任何贡献,而其在产业链中所负责的那一部分又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精英性质,只有接受过良好高端教育的专业工程人员才能参与其中,大部分平(贫)民阶层被挡在门外,享受不到这个产业带来的任何好处。

  其二,就是原创性的东西少,复制移植的东西多。美国的武器与技术称雄世界,这些东西都有到不了的地方,但迪斯尼和麦当劳则遍布全球,哪怕是最贫穷国家的孩子,甚至是美国的敌人,都能从中得到欢乐。迪斯尼系列动画一共拍了不到70集,却影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五、六代人。我们的动画产品,动辄成百上千集,不能说其中没有原创的东西在里面,但文化内涵的匮乏和单一的剧情模式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据说我们年产动漫小时数已经超过了日本,但大部分还没有走入市场就被资金和发行等障碍阻杀掉了,即使最终和观众见面,市场反应也大都平淡。强调原创的重要性无非是把文化中人无我有的元素强调出来,技术可以学习,但文化是学不来的,它存在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甚至基因中,是我们真正的优势。

  (二)四大本质性机制缺陷

  除了以上文化本身的不足之外,还有一些本质性的关于文化认同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创意和价值相差太远。好的创意和市场之间的差距太大,忘记了产品的商业属性、一味强调新奇的理念,只能作为实验和先锋作品取悦小众。

  二是欠缺坚持的精神。大部分年轻的创业者都梦想一夜成名,认为在这个领域是有捷径可走的,不愿意脚踏实地以企业的行为和要求为市场提供作品。

  三是过度依赖政府。各级各地政府在文化创意领域的资助和优惠政策是把双刃剑,其主要作用应是塑造良好的大氛围,并在起步阶段予以保护和支持,所谓的扶上马、送一程。但这些东西很容易成为上瘾的药物,文化创意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要参与同行乃至世界竞争,厚厚的一层保护装可以在一时阻挡外部的伤害,但不要忘了,这样也会阻碍行业的文化创意交流,而行业最有价值的思想火花恰恰来源于此。

  四是市场渠道的条块分割。产业的生产链条和管理链条被人为切割,这主要是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该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

  五、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突破与实践路径

  (一)规避急功近利,拓展创意渠道

  创意,无非就是表达的欲望和表达的形式,以一种创新的文字、语言、产品、文艺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诠释自己的意见和思想,让它显得独特或充满个人风格,并获得创作者所期望的那个特定群体的认同。从高雅艺术、流行娱乐甚至民间生活,当代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因而会追求自己的品味、特色和价值。

  创意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以独创性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并创造出新的东西,这里面还有对特定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激发城市的文化创意热情,并使之成为新的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营造适当的创意氛围、鼓励文化思考、建立人才高地。

  (二)去除文化浮躁,传承创造源泉

  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和目的,就是要让城市的产业、城市的文化和城市人的行为思想更有创造性、更有活力、更有文化传承和再生的勇气与激情。在富有创意的城市中,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能够不断被审视、批判、融合、重组为新的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创意氛围弥漫在城市的日常运作中,市民的衣、食、住、行、娱、教、医等各方面都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城市文化为之一新,进而引发城市交通、公共设施和产业布局的重构。

  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台湾保留了比较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些传统文化给台湾带来了无穷的创造源泉。纵观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创意产品都带有浓浓的中华文化韵味,成为创意的重要特点,甚至凭借于此获得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并且从传统文化升华出具有现代活力的创意思维。这一行为不仅存在于企业和文化人中间,甚至普通的老百姓也参与其中,因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相同的。在这方面,台湾同胞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结语

  当城市中的个体不再满足于对产品的有限选择和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成为文化意义的发掘者和倡导者,他们的愿望和需求才能被即时体现在不断前进的城市文化和城市产品的升级再生产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

  文化产业论文文献

  [1]白庆祥,李宇红.文化创意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蒋三庚.创意经济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3]石杰.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4]尹宏.现代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李季.创意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选择[J].创意世界,2011(9).

  [6]管文明.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J].创意世界,2011(6).

  [7]刘德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分析[J].创意世界,2011(5).

有关文化产业论文推荐:

1.企业文化论文范文大全

2.中国文化市场营销策略论文范文

3.关于传统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4.企业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5.传统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6.有关传统文化毕业论文标准范文

7.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新兴产业,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产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化产业论文篇一 以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构想 文化产业论文内容 全球化时代,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在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5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