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摘要]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本文是从“一边倒”政策对我国的作用,弊端及其启示三个方面来写。从得出“一边倒”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一边倒”外交政策;作用;弊端;启示

  “一边倒”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从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成果和维护新中国国家利益出发,在认真分析了当时国际形势之后提出的外交战略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形成于新中国建国前夕,是建国初期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南。在“一边倒”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禁运,医治了战争创伤,发展了生产,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站稳了脚跟。“一边倒”政策的含意是:在国际上联合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联系,反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侵略策略。其实质仅仅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下的政治方针。

  “一边倒”政策的作用

  “一边倒”外交方针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明智的抉择在于选定利多弊少的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兴利除弊。事实上,“一边倒”方针给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巨大作用:

  第一有效地抵制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对新中国的颠覆活动,稳固了新政权和提升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从国内来说,新中国脱胎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文化极其落后,长年的战争更使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和抵抗时有发生,尤其是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也策划有朝一日反攻大陆颠覆新型的人民政权;中间势力由于对中国共产党能否稳定政权产生怀疑,也处于摇摆不定和观望之中。从国际上来说,在军事上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先后与中国周边的一系列国家、地区签署双边军事条约,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圈,直接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经济上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制裁;在政治上,极力阻挠新中国进入联合国。

  第二,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

  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和国民党的腐朽统治,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经济烂摊子。所以,新中国成立后,要巩固革命成果,就必须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世界经验表明,要完成这个任务,国际援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美国对我国进行全面禁运,使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一边倒”战略的实施,使我国与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苏东国家对我国战后重建尤其是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技术援助。与此同时,我国还派遣大批实习生、留学生到苏联等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此外,我国还对口派遣一些专家到苏联的冶金、机械、煤炭等生产部门进行考察、取经,并成立了中苏科技合作委员会,与苏联定期互派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科学研究,所有这一切,对于刚获解放的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正是在苏联等国的援助下,我国战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经济迅速复苏,粉碎了美国全面封锁的政策。

  第三吸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在新中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唯一可行的道路。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一个艰难课题。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把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从而形成了第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生产得到持续发展,到1940年已超过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创造出用短短12年的时间完成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至100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任务的奇迹,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当时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产生“社会主义就是苏联,苏联就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加上当时毛泽东和中共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足以及中国当时面对的险恶国际环境,毛泽东和中共在新中国建立不久就终止了原先打算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设想,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但总的方向是按照苏联模式的特点去构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在党的八大上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中国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中国社会面貌和经济文化事业焕然一新。

  “一边倒”政策的弊端

  任何外交战略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边倒”毕竟是我国在两大阵营对抗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采取的外交战略,难免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第一,“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确立及实施,使我国为维护与苏联的联盟,在国家利益上不得不部分地向苏联作出违心的让步。

  不可否认,50年代尤其是前中期的中苏关系是友好的,苏联对我国的帮助和支持是巨大的。但作为沙皇俄国的后身,苏联和苏共为了维护其本国的利益和实现其与美国抗衡的国际战略,它在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同时,也不时地将大国沙文主义和老子党的做法强加于其它国家,对中国也不例外。

  第二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中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条主义倾向,对苏联的经验存在照搬照抄现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宣布说:“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以前,中国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运动,大到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体制,小到每个企业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着盲目迷信苏联、迷信斯大林的现象,不加分析地按照苏联模式照搬照抄。而对中国原有的一切,不管正确与否,只要与苏联不同,或加以取消,或加以改造。尽管在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和中共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察觉,并开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这种探索被后来日益严重的“左”倾思潮所中断,甚至在““””期间把苏联模式推向极端。我们无可否认这种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其负面作用也是不言而喻。

  第四限制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使中国没能抓住战后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社会大都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都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长时间的科技积累以及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兴起了新一轮的科技浪潮,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现状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主动与西方发达国家交往以获取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力和科技力。但中国没有主动去迎接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丧失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客观上来说,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孤立的政策。另一方面,中国近代以来受资本主义列强控制和凌辱,在情感上,中国人民对资本主义有一种天然排斥情绪。

  “一边倒”政策的启示

  从“一边倒”外交战略提出和实施的利弊得失来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必须遵循“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不仅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同一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党际关系必须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各个国家和政党必须尊重别的国家和政党自主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

  第二、从国家利益出发确立外交战略和政策,尽量减少和避免意识形态与政治观念的干扰。不能单纯把国家利益理解为维护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还应该认识到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等,也是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制定外交战略不仅要从军事和政治的角度考虑国家安全和主权,而且也要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就要求我们要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往来,吸取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成果,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独立自主。

  第三、实行对外战略必须坚持保持中立、不结盟的立场,才能够做到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折制定出真正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对外政策,为自己拓展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同大国结盟,一,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交往,而同大国结盟可能妨碍、或者至少影响我们广交朋友;二,它会妨碍我们抵制对方可能有的越轨行为,甚至还有可能给对方利用去反对另一些友好国家。这是我们总结过去几十年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受到全国人民支持的长期决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二:《试论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

  论文 关键词:独立自主;和平与 发展 ;和谐世界

  论文摘要:新 中国 的外交政策在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毛泽东时期主要解决中国的国家主权、争取合理的国际地位问题;邓小平时期主要解决良好的国际 环境为中国的 经济 建设服务问题;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 报告中所提出的“和谐世界”主张,则是表明已经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张。

  从毛泽东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革命与战争的外交思想,到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的判断,再到胡锦涛“和谐世界”的主张。中国的外交政策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重新审视这个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客观地了解中国和世界。

  1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维护国家主权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明确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他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割断同旧中国屈辱外交的 联系,不承认旧中国同任何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在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鉴于当时蒋介石集团盘踞着 台湾 ,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尚未恢复,还确定了我国同外国建交的三条原则:第一,凡愿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不能搞“两个中国”;第二,对我国采取友好态度,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第三,通过谈判证实其尊重我国主权的诚意。按照上述原则,新中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先清除帝国主义留在中国的特权和影响,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和“取缔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新中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有力地巩固了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为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开辟了道路。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重大决策,把美军打回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坐下来同中朝方面进行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与此同时,应越南胡志明主席的要求,党中央和毛泽东做出了援越抗法、抗美的决策。1954年,新中国首次实际上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同其他与会国一起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失败后,为加紧控制台湾,于1954年12月同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中国大陆沿海受到骚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毛泽东坚定指出,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联合国或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

  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当时的领导人推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战略,向我国提出有损主权的无理要求。当党中央和毛泽东坚决拒绝后,苏联领导人仍一意孤行,把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撕毁 合同,撤走专家,不断制造边境纠纷,推行霸权主义,并威胁我国的稳定与安全,使中苏关系迅速恶化。毛泽东先采取“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方针,同苏联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面对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甚至挑起边境冲突,把中苏关系推向战争边缘的举动,毛泽东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针锋相对的方针,坚定不移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对于毛泽东的国家主权思想,邓小平给予完全的继承和发展。1982年,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就曾义正词严地宣示我们的基本立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同年邓小平在会见尼克松时也指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站不起来的。”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小平同志在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的态度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同时,小平同志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上又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 实践,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都是小平同志维护国家主权思想的精彩体现。

  而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和谐世界”主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国际关系中,必须尊重和完善现有的各种机制和制度,遵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有效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 组织的重要协调作用,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包容多样,谋求共赢。世界各国风俗各异、制度不同,发展程度千差万别,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其平等的尊严和权利。在国内,各国人民都有自主选择 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在国际上,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权利。各国国内的事情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人民共同决定。国与国之间应该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事务上倡导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携手把世界上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在这里,我们可以十分明确地看到,我们所维护的国家主权,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主权,而是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主权,维护的不仅仅是每一个具体国家的主权,而是全世界主权国家的主权。维护的基本渠道就是在现有的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框架内,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包容多样,谋求共赢。

  2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曾经历了长期的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承认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孤立、封锁新中国,并先后从朝鲜、台湾和印度支那三个战略方向对新中国施行军事威胁。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尊严、主权和领土完整,毛泽东在朝鲜、越南和台湾三个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政策,与以苏联为首的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获得苏联的经济援助,使新中国顶住了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

  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并威胁我国的稳定与安全,使中苏关系迅速恶化。1969年甚至挑起了珍宝岛事件,对中国直接施加军事威胁。毛泽东及时调整外交战略,1972年2月实现了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在上海 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终于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二年严重对峙的僵局,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为实现中美建交铺平了道路。通过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毛泽东推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建立,平衡并制约着国际战略力量,使国际紧张局势趋向缓和,进一步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于1946年4月写下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指出:“世界反动力量正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因此,美、英、法和苏联的关系,不是或者妥协或者破裂的问题,而是或者较早妥协或者较迟妥协的问题。”他进一步指出:“美、英、法和苏联之间的这种妥协,只能是全世界一切民主力量向美、英、法反动力量作了坚决的和有效的斗争的结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提出了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广泛发展与各国的正常友好关系,重点是发展与广大亚非拉三大洲的新兴国家的关系。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之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十几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当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世界上已有11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开展了广泛的 政治 、经济、 文化、军事往来。1971年l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决议。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邓小平用实事求是的思想对20世纪以来世界的变化作了通盘审视,得出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u的 科学 论断,从而形成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崭新的时代观。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友人时进一步阐述了和平与发展的思想:“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

  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 讲话,他指出:“建设和谐世界,各国应该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告诉我们,战争和对抗无法根本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通过加大军事投入、强化军事同盟谋求单方面绝对安全和军事优势无法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2007年9月28日 中国 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作了题为《共谋合作共建和谐》的发言,他表示,本届联大应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和谐相处,妥善处理 热点问题,通过对话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六方会谈已成为有关各方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有关国家关系正常化、构筑和谐东北亚新格局进行对话和磋商的重要平台,中方将一如既往,为推进六方会谈和半岛无核化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

  3邓小平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为国内 经济 建设服务

  邓小平把“和平与 发展 ”的时代特征,当作是 历史 提供给中国 社会发展经济的“机遇”。他反复讲“要抓住机会呀,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是担心丧失机会。”¨根据这个判断,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一切 工作的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发展脉络,他认为,由于 现代 科学 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无法逆转的大趋势,只要世界生产力继续迅速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就不会改变,经济和科学技术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只有紧紧抓住历史提供的和平时机,把对内的改革发展与对外的开放密切 联系起来,努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他说:“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因此,中国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国家的开放。”目的是大胆借鉴世界其他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正是在小平同志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GDP从1980年的4000多亿增加到了2007年的24万多亿,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4“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对世界未来走向的主张

  2005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2006年8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把“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定为中国新时期对外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2006年l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重要思想既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核心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格局一夜之间宣告结束。全世界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美国作为冷战的胜利者,并没有认真对待新的世界。而是以胜利者自居,在全世界推行“单边主义”政策。然而,“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欧洲的“去美国化”,中、俄、印、巴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经济的困难境地……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大潮扑面而来。

  既然这个世界不可能是美国可以随便支配的。那么,今后世界将按照什么轨迹运行呢?作为目前世界上领土最辽阔、人口最多、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国力比较强大,在世界上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的主张,当然会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中提出“构建和谐世界”就是要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

  1)切实维护和尊重联合国作为当代国际体系最高 组织机构的地位与权威,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制造借口架空、置弃、取代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和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特别是国际安全问题必须由联合国主导,不能由任何一个国家未经联合国授权而自行主导。这是区分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区分国际关系治与乱的分水岭。

  2)切实维护和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和一切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违反和破坏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是区别国际公理与强权、正义与邪恶的试金石。

  3)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摈弃冷战思维,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承认并尊重世界文明多元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现实。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和内外政策取向是其固有的神圣权利,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不能以任何借口予以干涉和侵害。提倡各种文明进行对话,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谐共存;反对任何单一文明自我“神圣化”和搞唯我独尊,歧视、排斥其他文明,反对任何国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给别国。

  4) 政治 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有大小、强弱、贫富之分,其承担的国际责任与义务有轻重、大小之别,但所有国家在国格上是平等的。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自己决定,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参与和协商决定。反对大欺小、强凌弱、富压贫,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和操纵国际事务。提倡国与国之间建立真正的平等伙伴关系,而不搞主从关系和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5)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突出的严重问题是南北差距越拉越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贫困化愈益加剧。从其外因看,主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依仗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坚持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垄断全球化规则的制订和主导权,使其利益配置大幅向发达国家倾斜。世界贫富鸿沟扩大、南北矛盾加深、多数发展中国家贫困加剧,不但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政治问题,是造成一些国家社会动乱、国际局势紧张与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对发达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和经济的再发展也极其不利。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破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于南北通力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当务之急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发展中国家放权让利,做到双方权益均沾,互惠双赢。具体来说,发达国家要调整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将其对发展中国家由高筑贸易壁垒转为向其开放市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技术 转让力度,增加对其发展援助和投资,减免其所欠的债务,切实为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和瓶颈,促进其经济发展做实事。“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成果和国际关系发展演进的产物。它对正确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促进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健康、理性发展与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两大历史任务,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政策的论文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外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6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