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2)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2)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3000字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三

  《“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及其教学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重要而又特殊的课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帮助学生及时而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国内外大事、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从而理解和掌握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原则和立场,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与决心。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的教学内容和时效都有特殊的要求,政治性、思想性、时效性强,既是稳定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集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及特点

  “形势与政策”课是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形势,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珍惜和维护国家当前稳定的大局,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责任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为指导,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1政治性和政策性

  政治性和政策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最突出的特性。通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我们可以看到,“形势与政策”课就是主要通过政策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从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2时效性

  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最鲜明的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包含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两个方面:形势教育是指向学生介绍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社会热点问题等;政策教育是指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政策的制定又是以客观形势为主要依据,并根据形势的发展而进行调整的。因此,无论是形势教育还是政策教育,其内容都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3涵盖的知识面广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领域广,包括有政治、经济、历史、科技、文化、教育等。其中既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既有现实问题,又有历史问题;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问题,又有外交、军事领域方面的问题;既有国家政策法规的宣讲问题,又有社会现象剖析的问题等。所以说,“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既是它的优势,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挑战。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思想认识严重不足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一门必修课。但是长期以来,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相对于其它的课来说,“形势与政策”课被部分老师、学生认为是不重要的课程,学分少、学时少,不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同时,学生对于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差,认为只是在走形式,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因此,在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形势与政策”课在许多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投入,使得该课程在教学与管理上呈现被边缘化的现象。

  2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同时,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内容,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定位不准确,参与感严重下降。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讲的内容是老师主观决定,听的内容是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往往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常常不理想。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是极大的打击。

  3师资队伍不稳定、不专业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存在不健全、不稳定、不专业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在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占全体教师的绝大多数,由于担任相应的行政职务,兼职教师投入到教学中的精力往往不够,加之对专业的研究不足,专业素养不高,因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形势与政策”课往往是集体备课,备课的内容都是某几个老师在负责,大多数教师完全没有参与到资料的收集和专题的研究中,对课程的责任感不足,这样一来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教师的领悟和讲授都会受到限制,不全面,也不生动。甚至有部分教师只是在“照本宣科”,仅仅完成任务而已,这样就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专职教师因为该课程专业发展的局限性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花心思在教学上,必然也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1给学生发放“动态教材”

  无论怎样改变,课堂教学依然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材,它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源泉之一。拥有一部好的教材是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动态性特点,无法编撰固定的教材,很难最大程度地满足课堂授课的需求。因此,建设一部“好教材”,成为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更加习惯于自主学习教材与教师授课相结合的模式。由于没有教材,会导致“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学生往往都是毫无准备,毫无头绪地听老师讲课,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吸收的系统性,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内容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内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不断变动的,为了在教学中能够体现这些内容,必须编制“动态教材”。我们可以将教材分为两部分,一是以一个学年度为周期,收集国家的基本政策、路线方针、重大问题的历史由来、本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编辑成册自主印刷,在每个学年开学的时候发给学生。这些内容相对稳定,可以一到两年修订一次。二是结合每一讲的专题,编制电子教材,主要介绍近期内特别是近一两个月内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本专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等。任课教师可以在授课前一周以电子版的方式发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当前的热点问题,确保教师授课时有所凭借。这样一来,可以增强教学前、中、后的互动性,使教师教学和学生上课都有本可依,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局面,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很宽泛的,课堂上所讲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教师在课前应该主动通过网络、向学生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关于某一专题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要求。

  许多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外,还可以将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辩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比如: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讲授法,使学生能够了解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然后采用提问法或小组讨论法,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加以点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也可以考虑选择情景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各自角色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理论和实际的差距,最终得到认识上的提高。

  3分层次、有区别地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

  研究显示,各个年级的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希望教师能够系统全面地讲解国内外形势与党中央的政策;二年级的学生则要求教师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讲解;三年级的学生则更关注与其自身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势及其变化对他们的就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总体上看,二、三年级学生要求教师只讲授他们关注的某一个专题即可,而一年级的学生则要求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讲授。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授课,教师应该学会变换教学方法,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一年级应该全方位地讲授,注重对“教材”的利用,让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有全面的了解,逐步适应今后的教学模式。从二年级开始,教师可以增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和讨论,让学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和平台。针对三年级的教学,教师应多采用专题辩论、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少讲,学生多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加以点评和总结即可,以此来达到本课程实际的意义及效果。

  4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当今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非常渴求,而“形势与政策”课又是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社会变革等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程的实际特点和大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社会去了解、去体会、去感受,从而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真正达到。一方面,在课程安排和考核上,就应该加入社会调研的内容。结合团委、学生处等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来完成调研。例如:可以通过参观新农村、新城区、进社区、下乡等进行社会调查,宣传党和国家的新政策,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亲身体验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亲耳听听农民的感想,体会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充分了解国情、民情、党情。另一方面,结合形势与政策的专题,也可以通过学生组织,组织与课程相关的校园活动。比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等;利用主题演讲、辩论赛、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来讨论“金融危机下,我们如何应对?”、“大学生创业,你怎么看?”等主题。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发地在社会实践中去了解形势,掌握政策,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特点,任课教师不仅政策理论水平要高,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国际国内形势有一定研究,还要能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具有一定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并花精力组建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严把关口,提高质量。在教师的来源上要专兼职相结合,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组建不同的教学小组。让专职教师担任专题教学负责人、教学小组的组长,兼职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加入不同的教学小组中,参与在组长领导下的专题调研、专题备课。各小组最好包括有专业教师、学生工作的领导干部、辅导员等各个不同岗位的人员。

  针对每一讲专题,统一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讲义和课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研究方向集中精力研究其中的一个专题,在某一个专题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积累在这个方面的教学经验。这样让所有的专兼职教师都参与到备课环节中来的模式,可以提高教师本身的重视程度和理论水平,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应加大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包括新教师的培训和老教师的提高培训,加强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通过以老带新、考核上岗、观摩教学、讲课比赛、外出学习、专家报告等机会,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6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对教学中播放的视频影像等印象极为深刻,比如:汶川地震救援、西藏问题、中东问题、大学生就业等,学生了解的积极性很高,常常反映要多放一些这种贴近时事的精彩视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多媒体手段,可以极大地增强课堂吸引力。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结合专题自己在互联网上选取有价值的短小的视频进行分享和讲解,一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来也丰富了教学形式,有利于课程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应当在校园网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专栏,结合一些时事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讨论、疑难问题解答等活动,给学生抒发自己观点的渠道,再配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形式所达到的效果远比避而不谈、不准学生讨论要更好。此外,还可以上传一些辅助性资料,比如《时事报告》《参考消息》等刊物、《信念》《大国崛起》等有价值的VCD等,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实现多元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返回目录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2]崔枫,鲍俊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2009(3).

  [3]张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抓好的三个过程[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3000字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四

  《时尚元素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将多媒体、网络、视频、信息技术等时尚元素应用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时尚元素 课堂效果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成长于信息时代的9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对时尚元素比较乐于接受,为提高高校形势政策课的实效性,探索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引入符合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时尚元素,让学生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时尚的概念及时尚元素应用到形教课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时尚,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人们对某些新鲜事物所呈现出的持久的关注和欣赏。它是一种综合化的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前行有关的整体概念。

  根据随机抽取的北京交通大学1940名左右在读本科生关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结论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枯燥,深度不够,过于形式化和说教性,对国际形势分析不够,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课堂形式也较为单一,不够生动,缺乏互动性,主观说教偏重,缺乏数据分析,教学方式也不够活泼,缺乏吸引力,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设形势政策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瞬息万变。而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不成熟稳定,一方面,需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分析事情的本质,并接受正确的观点引导;另一方面,作为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对政策和政治形势必须有自己的解读能力。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形势政策课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来讲更加重要。但是,如上的调查显示,授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形势政策课的效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针对目前90后学生的特点,授课教师可以将同学们最为关心的时尚话题、时尚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时尚元素在形势政策课中的运用,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其中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更好地切入,并且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继而形成一种良性的教与学的循环;课上课下多种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时尚元素的引入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将时尚元素引入到形势与政策课中更有利于发挥形教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既拉近了老师与学生距离,也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得保证。教学质量保证了,才不失开这门课程的意义。

  二、时尚元素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须遵循的原则

  时尚元素与形势与政策课的对接并不是随意而为之,需要遵循合适的原则。在相应的原则框架下恰当使用时尚元素,巧妙地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时尚元素应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心任务服务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和国家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所做出的政策调整,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注重思想上的提高。时尚元素的应用必须紧密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切忌喧宾夺主。时尚元素要具有时代感,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使教学形式更加新颖,增强课程的亲和力,以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兴趣。

  在以完成形势与政策课中心任务为前提的情况下,恰当使用时尚元素易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反之,如果盲目追求运用时尚元素,忽略了教学初衷,偏离了该课程的中心任务,则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甚至造成曲解和误解,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务必注意,时尚元素应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心任务服务。

  2.时尚元素的应用要贴近实际,成为学生与课堂间的有效联系

  将时尚元素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时,需注意贴近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应用方式。一是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年龄、性格、学习特点出发,密切关注学生关心的方阵政策、热点话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时尚元素作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包装;二是联系课堂实际。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合适的时尚元素作为运用方式,与课堂进行融合,使时尚元素和形势与政策课本身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促进学生更加充分地消化、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运用时尚元素要遵循以上两项原则,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使形势与政策课真正为学生所接纳,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时尚元素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作用研究

  1.传播方式的时尚化变革――多媒体技术、视频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人类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沐浴着它所带来的阳光,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感觉、新体验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想象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视频传递现场情况,通过图片展示当时景象,通过音乐感染同学们,这样对于课堂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具体为以下几点: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形势与政策课中教学的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让看似枯燥的形势与政策课也能够生动活泼起来。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大信息量、大容量性。形势与政策课的学时少,教学容量大。引用了多媒体技术后,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根据随机抽取北京交通大学1940名左右在读本科生关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结论显示,多数学生是很接纳这种使用多媒体进行讲课的形式,特别是采用视频的方式。

  2.语言的时尚化运用――网络语言、流行语言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们借助于网络在聊天室和网上论坛或者游戏中,彼此沟通交流所使用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简称网语)。

  词汇的时尚化,是网络语言生活化的写照。时尚、简洁,鲜明,注重借鉴学习与吸收,不断丰富汉语词汇,是网络环境下语言的特点之一。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言贴近时代,迎合青年人的追求新奇和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并且使用起来简洁便利。同时,作为一种交际手段,为了达到最有效的沟通,网络语言丰富生动而又极具表现力。基于这些原因,网络语言被学生普遍接受,并且使用频率很高。

  自主化、个性化、全息化、符号化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言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合理利用,作为时尚元素的一种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网络环境下表达与交流的广泛性,更能体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的开放和兼容并包的精神。教师大可不必谈网色变,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网络,从中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网络语言。教师应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出现与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必然表现之一,进而客观看待网络语言的迅猛传播及其在形式政治课中的使用。

  3.组织形式的时尚化

  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的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会带来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在课堂内,可以更多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在与师生交往,同学间的交往中做到经验共享、学会合作和发现自我。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经过在课堂上不断地思考和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组织形式有了多方面的变化。由原来的传统种田式不断向新的更为有效的形式转变。

  (1)小组合作式

  小组合作式教学组织形式指的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弥补集体教学的某些不足,给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密切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培养健全人格、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2)马蹄式(双翼式或半圆式)

  马蹄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教室的讲台为中心,将学生课桌椅排成马蹄形状,与半圆式、双翼式相似。它的优点是留出的空间大,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左右2个大组,便于开展一些对抗性的教学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和分组比赛等。马蹄式既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便于老师走近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对于教师监控整个课堂也没有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安排形式。

  (3)席地式

  席地式顾名思义就是教室里没有桌椅,学生可以席地而坐。现在,有一些学校开辟了英语活动室,地上铺设了地毯,老师、学生进入教室都脱鞋,或穿上室内鞋。有的英语活动室还准备了一些小方凳,可以随时组合成各种小组形式。席地式的优点是,由于没有桌椅,教学场地相对扩大,教学活动的空间可以随时变换。学生可以根据要求变换姿势,如站、坐、蹲,还可以根据要求改变活动方式,如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等。学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学习,没有拘束、没有负担,轻松自如,仿佛又回到了幼儿园。

  通过以上对时尚元素融入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对融入过程中原则的把握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的阐述,相信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中的接纳度势必会有大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薛桂林.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运用在社会中的影响[J].商情,2008,(2).


猜你喜欢:

1.2017形势政策课论文

2.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3.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4.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5.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368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