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论文

时间: 坚烘0 分享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为什么现在要突出强调心理健康的问题呢?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宗旨是育人,即培育现代化所需要的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论文篇一

《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而体育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愈发显示出特殊作用。运用文献资料和实证调研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使人们对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与高度重视,有效指导,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心理教育;体育活动;影响因素

目前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身体和心理素质不良的问题,更应引起体育教育者的重视。据全国高校调查显示:因精神疾病休学、缓考的比例不断提高。南京高校在一年内因心理问题自杀跳楼的就有28个,另根据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对就诊的大学生病例分析看,神经性障碍占大多数,比例为69.4%;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问题占1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社会群体更差,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常出现空虚、孤独、压抑等不良情绪,以至于失去自我,丧失信心,意志品质减弱,难以面对和适应现代化的激烈竞争。

为什么现在要突出强调心理健康的问题呢?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宗旨是育人,即培育现代化所需要的人。不言而喻,学校体育也必须为这个宗旨服务。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有健康的心理。我们国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充满着矛盾,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机制被广泛运用,信息流动大大加快,事物的发展,往往变化莫测,整个社会的运行节奏急剧加快。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很难设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能立足于当今社会?能在当今社会上有所作为?

毋庸讳言,现在就有一些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和学校的急剧变化,不能接受由高中时的佼佼者,到了大学就成了中等生。大学是个性发挥最自由的阶段,因此一些学习文化的优等生在一些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不足,在心理上严重失衡。他们好像什么都看不惯,似乎处处都不顺心,经不起一点挫折和委屈。总觉得人人都在和自己作对,世界混沌一片。于是乎或是满腹牢骚,或是郁郁寡欢,或是喜怒无常,或是猜疑嫉妒,或是冷漠忧伤,或是孤独沮丧,有的人甚至跌入厌世的泥坑不能自拔,有的人竟成了歇斯底里的精神病患者。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健康,影响了生活、学习和工作。

那么,心理健康或心理全面发展的主要标志或基本内容都有哪些呢?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等提出了十条正常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应用。(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善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 )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对此,学校体育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更自然、更有效、更有作为。

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伴有着强烈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体育活动中,无论是动作或是机械的练习活动,都有一定的难度,除了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外,还需要克服胆怯和畏难情绪。当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成功地完成了某一动作或活动时,其中的喜悦心情将会促使自我水平的提高,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可逐渐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的性格,当他再度面临新的困难或是挑战时,他就会充满信心地去尝试克服。获得这样良好的体验,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自我感受和自我认识便会加强自尊心、自信心,促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不息。

另一方面体育活动种类和项目很多,其中有绝大部分活动是需要在社会性场合中进行的,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友好合作,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等待和谦让以及忍耐,学会关心别人,还要具有竞争意识、团体意识、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这些良好的态度和品质,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逐步加以培养。因此,体育活动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得条件和机会。

更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活动,可以刺激人们的情绪中枢,使参与者产生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和感受;适当的活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人们不良情绪的产生;当参加一定量的活动后,体内的过多能量被消耗掉,能使人们感到放松、轻松;活动过程中,当人们获得成功时,良好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则会使他们更加活泼、开朗、积极、乐观及充满自信心。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来改善学生的心理障碍。在群体环境中的身体练习能促进学生自我观念的形成;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天空;体育游戏提供了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的主要场景;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作为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让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

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去改善学生心理是体育教师应当重视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1)对于急躁易怒者,让其多选择慢跑、长距离步行、打太极拳等项目。因为这类项目特别适应于比较冲动、即刻满足感很强、忍耐能力较差的急躁易怒者。

(2)对于腼腆胆小者,让其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应该多安排一些单双杠、跳山羊、游泳拳击等项目,培养学生去战胜困难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3)对于孤独怪癖者,让其可选择足球篮球、接力、拔河等集体项目。通过练习要求学生互相配合、交流,强调团队精神。促进自己与他人的交流,克服孤独、怪僻的心理障碍。

(4)对于缺乏自信者,让其选择跳绳、广播操、中速跑等一些相对简单的体育项目。

因为这类项目容易使同学在肯定自我中成长,从而获得成功地满足感,从不断的成功中建立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运用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能为学生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打下基础。心理教育进课堂,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及心理健康有哪些具体的标准。体育教师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

(2)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影响体育学习的不正常心理有哪些表现。体育教师把心理教育知识和体育学科特点联系起来,综合运用。

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体育学习和参与的重要性),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包括:设计(体育学科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情况体现(学生在学习和参与运动时的情况表现);解决方法措施(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等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训练或课外体育辅导中,对那些体育基础和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或是拉长了脸,表现得不高兴、不耐烦的样子;或是凶神恶煞地训斥学生;或是讽刺挖苦学生;甚至当众体罚、责骂学生。有为可悲的是,对这些有损教师形象、有损学生心灵的言行,我们一些同志不仅意识不到,反而当作“幽默”与“严格”而自鸣得意。

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要热爱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或表现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关心、爱护、帮助和鼓励,千万不要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校体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广大体育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把学生培养成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任重而道远,祖国在呼唤我们,孩子们在呼唤我们,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__刚等.试论现代科技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湖北体育科技.2001.3.

[2]孙洪涛.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3]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论文

248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