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威廉·詹姆斯是十九世纪末以来美国主导世界心理学发展方向的心理学新时代的精神领袖,是开创美国现代心理学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一:旅游员工管理中心理学应用策略

  摘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旅游企业在新生代员工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挑战。阿德勒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其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影响了整个心理学发展过程。本文尝试用个体心理学来解决旅游企业在新生代员工管理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难题,构建了应用体系,包含企业文化层面、管理理念层面、管理技巧层面四部分。

  关键词:个体心理学旅游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次浪潮时期,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这第三次浪潮也被称为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促进了旅游业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的必要。

  二、旅游业新生代员工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

  在体验经济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员工,在本文中被称为新生代员工(特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员工)在信念和价值系统上,已经和80年前出生的员工有了极大的不同,传统管理模式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效率正在下降。这些都为旅游业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挑战。

  1.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商业模式及价值链的调整为代表的转型升级,直接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1)旅游业中行业与岗位的调整。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与岗位的逐渐萎缩,新兴行业与岗位的井喷发展上。比如自驾车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旅行社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社区意见领袖将引领细分客户圈,为旅行社提供后续发展的客源动力。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将直接取代旅游业中的一部分传统服务岗,比如迎宾导游等;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旅游营销和宣传的模式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增加了新媒体营销岗。

  (2)改变了原有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除了行业和岗位的逐步调整外,很多岗位的岗位职责发生了改变,这一改变直接带来了胜任特征模型的调整与变化。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需要提升自己对环境的敏锐度,准确构建经营战略与思路;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以系统的模式将企业战略准确落地,是急需提升的能力;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大量涌现的新生代知识型员工,要求管理层努力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和管理能力;对于所有员工而言,如何更好地调整好心态,将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有效优化,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企业宣传任务,都是需要努力提升的地方。

  (3)新的价值链构成改变了原有组织结构。为了顺应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传统的价值链发生了重心转移和重构。以旅行社为例,过去旅行社价值链中的交通、线路设计、门票、住宿、导游服务、媒体宣传都是重心,但在如今自驾车时代,旅行社变成了自驾游的的贴心小助手,新价值链取决于各家旅行社的战略重心。有的旅行社实行低价策略,侧重于优惠的门票、住宿、餐饮;有的旅行社实行高品质高价位策略,侧重于各类朋友圈意见领袖的特色线路规划与活动策划。这些价值链的调整,直接改变了旅行社原有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随着组织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2.新生代员工自身特点给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挑战

  (1)新生代员工的职业价值选择与传统员工有很大不同。成长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独生子女一代,家庭经济条件相对80前的员工而言,宽松一些;成长历程与改革开放过程基本吻合,都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西方文化思想的接受度远高于父辈,职业价值观也变得更为多元。总体来看,新生代员工对经济报酬的重视程度低于父辈,而对自我发展空间与工作软环境的舒适程度更为看重,因此,新生代员工会因为一个欣赏的上司而努力工作;也会因为一个复杂的人际环境而离开企业。也正因为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多元化,使得职业忠诚度较老员工而言显著下降。

  (2)新生代员工对权威的认知带来了全新管理模式的需求。新生代员工成长于相对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里,相对于80前员工而言,新生代员工更渴望平等、自由、尊重的民主管理氛围。传统管理模式强调权力和权威,通常通过命令的方式与下属沟通,而这却成为新生代员工比较反感的做法,因为新生代员工渴望可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渴望了解命令背后的原因,渴望在权限范围内主动自发地工作。对于管理者来说,在权威模式下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往往也直接习得了强调职权的管理模式,以新的管理模式来面对新生代员工对于很多管理者而言是挑战。

  三、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概述以及实践价值分析

  1.阿德勒的生平及理论概述阿尔费雷德?阿德勒(1870--1937),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和佛洛伊德、荣格一起被人们称作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阿德勒早年受佛洛伊德的影响,后因不赞同佛的理论导致了双方的决裂。阿德勒由此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佛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他所倡导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精神,对后来西方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等。理论概述:个体一词在德语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之意。阿德勒认为人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从社会中脱离。他们依据自己创建的人生哲学,去追求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功等目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个性的关键,是看他赋予生命什么意义。主张提高人的社会兴趣,改变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活目标,超越自我。

  2.个体心理学体系介绍

  (1)整体论。阿德勒认为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肉体与心灵相辅相成,思想、情绪、行为是一个整体,头脑、身体、灵性是一个整体;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整体。我们通过局部可以推断整体,所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推断出他的信念系统。

  (2)社会性。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只有在社会背景中才能被解释。对社会是否有兴趣,可以将人群做出划分,所有人际关系的问题都集中体现在家庭系统、社会系统和工作系统中。

  (3)目的性。人类的行为都是目标导向的,目的总是以个人提升为方向。只是在服务这个大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之分,有效行为是可以达到信念目标的行为,而无效行为则是认为实际上却不能达到信念目标的行为。而在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均有生活目标存在,我们只能清晰地感知意识层面的目标,很难感知到潜意识层面的目标。

  (4)现象学。阿德勒强调,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统,当我们无法在现实的情境中找到与自己信念系统相符的意义,我们就会尝试用自己的信念系统去赋予情境以意义,使得情境与我们的信念系统相一致。

  (5)自卑感。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弱者将这种自卑感扩大到自卑情结,将自卑作为自己不成长的借口。另一部分人保留了这份自卑感,以努力勤奋和自我突破来对抗这种自卑感,来获得优越地位。

  (6)追求优越性。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需要获得优越性。只是在如何获得优越性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需要价值感和归属感,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

  (7)垂直与水平之争。在人际关系中,垂直与水平是两极。垂直关系只关注个人的地位和成功,变成达到卓越或失败的工具;水平关系则追寻相互尊重,贡献和突破自己寻找自己的勇气。

  (8)生活方式。一个人潜意识里的信念系统,就是他生活方式的体现,为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信念系统通常在儿童时期的家庭和社会中形成,可以通过对童年时期故事的回忆与描述,来窥视出生活方式的轮廓。3.个体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贡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受命运支配,而这是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的基础。个体心理学影响了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精神分析等理论的发展。

  四、基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旅游企业

  新生代员工管理体系构建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旅游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需要采用新体系新方法,阿德勒心理学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并不是零散的,也是成体系的。

  1.框架结构阿德勒心理学在旅游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中的应用体系,包含企业文化层面、管理理念层面、管理技巧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层面四部分。

  2.企业文化层面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有关于生活方式的论述,说的是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生活方式的概念,而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生活方式而展开的。因此,如果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得看到他行为背后的生活方式,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引导与改变,一个人行为才会持久改变。在旅游企业中员工内心里的生活方式也有多种,比如力争优秀型、控制型、安逸型、取悦型等。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地位,需要一个力争优秀的企业文化。除了在企业文化的打造上下功夫这种传统方式外,通过生活方式的不同将员工区分开,深入到信念层面,针对不同生活方式类型的员工进行生活方式重塑,能有效地打造企业文化。

  3.管理理念层面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中对纵向和横向人际关系有细致的阐述,在纵向关系中,关系的本质是一方高人一等,另一方则低人一等;在横向关系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价值,即便他们在生活中有不同工作、角色、技能、经历和兴趣。基于职权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纵向人际关系,而建立在横向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才是新生代员工所需要的。纵向人际关系和横向人际关系的基石不同,纵向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价值建立在职位之上,横向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价值建立在自己身上。如果我们希望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以横向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管理模式,就得从提升管理者强大的内心入手,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再辅以管理技巧方面的培训。

  4.管理技巧层面用横向管理理念替代纵向管理理念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管理技巧层面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适应新生代员工的内心需要。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命令的方式分派任务,将行为改变的着眼点放在行为改变本身上。面对新生代员工,管理者应明白行为-感受-信念之间的关系,沟通的重心应放在行为背后的感受,辨别行为背后的感受,改变感受以带来行为的改变;如果希望员工行为能够持久改变,就需要改变员工潜意识里的信念。在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时,应先关注感受,再对员工行为进行战略化引导。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努力营造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帮助员工在企业里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让信任成长的管理环境激发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美)琳.洛特,芭芭拉.曼登霍尔.花莹莹译.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日本)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渠海霞译.被讨厌的勇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日本)小仓广.杨明绮译.接受不完美的勇气[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4](奥)阿德勒.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5](奥)阿德勒.汪洪澜译.理解人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使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意识的提升,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儿童家具作为学前儿童的日常必备物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发展心理学为依据,结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家具在学前儿童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旨在论述发展心理学在学前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家具设计应用

  引言

  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去研究人类成长发展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并究其内在的原因。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既被视为发展心理学的前身,也是公认有关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经典著作。此后,欧美一些心理学家纷纷开始投入到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使儿童心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1957年,美国出版的《心理学年鉴》中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标志着儿童心理学向发展心理学的演变。随着人们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使发展心理学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应用,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家具设计便是其应用的发展趋势之一。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学龄前儿童”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年龄阶段在3-6岁,处于童年早期[1]。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作为儿童成长阶段的特有时期,无论是从成长的内容还是成长的心理特征来看,都呈现出本阶段特有的特点。

  1.1认知的发展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知成长机制的研究,将儿童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阶段(1-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3-6岁),具体运算阶段(6-12岁)以及形式运算阶段(12-18岁)。并指出前运算思维阶段(3-6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相对较快的时期。该阶段儿童在认知方面容易受外在事物显著特征的影响,更多靠物体的形态去感知与判断事物。由于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随时转换注意的目标,对于新的事物往往不能形成清晰的认识。有研究表明,学前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对其成年后的思维习惯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的生活环境会对儿童的认知产生差异。鉴于此,从小给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生活环境对于他们认知的发展至关重要。

  1.2个性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儿童可塑性非常强,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组合[2]。随着语言能力、自理能力及思维的提升,该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渐渐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考问题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对于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开始想要依靠自己独立完成。然而,个性贯穿于人的一生,良好的个性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学前儿童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对儿童今后人际关系及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3人际交往的发展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语言、肢体动作以及表情等表达方式同其他个体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际交往作为儿童进入学校后社会性的重要形式,在儿童未来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作为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贯穿于他们整个成长过程中。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更愿意选择可靠的游戏伙伴作朋友。另外,通过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好的游戏不单单有趣好玩,还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如何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某些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游戏是该阶段儿童学习以及与同伴互动交流最好的方式,是促进其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

  2儿童家具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作用

  “儿童家具”是指适应0-18岁的儿童身心特征,并能满足儿童的生活、学习、娱乐和社交方面的需求,为儿童提供坐、卧及储存物品等功能需要的一类器具[3]。学前儿童家具主要包括儿童床、学习桌、儿童座椅以及储物柜等。有调查显示,人类每天与家具的接触时间较长。对儿童而言,其学习、娱乐、休息等活动与家具亦密不可分[4]。因此,儿童家具适合与否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儿童家具有以下作用:

  2.1提供儿童休息与储物

  满足儿童生活作息的需求是儿童家具的首要功能。学前儿童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休息对于他们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睡眠不仅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也能保证他们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去生活学习[5]。同样,对于儿童来说,储物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该阶段儿童物品多且杂乱,房间里随处乱扔玩具是常见现象,将儿童物品进行分类收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敞、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2.2培养儿童自理能力

  这个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对于家庭事务,他们虽然不能做到完全自理,但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收纳任务。例如,儿童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放在指定的位置,既易于寻找又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归类收纳自己的物品,使儿童较早就有独立的意识,自理能力不断提高,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发展。

  2.3寓教于乐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该阶段的儿童往往通过游戏来慢慢感知世界。研究发现,儿童可以从游戏中获得生理与心理的满足,这对他们的身体发育、人际社交、认知能力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儿童家具在满足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应同时具备娱乐功能,在游戏中提高儿童在家具使用中的参与性并从中学习新技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2.4亲子互动

  亲子关系对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彼此的沟通可以培养亲子感情。家长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前儿童的许多知识及生活技能是由家长言传身教的。儿童家具可以成为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平台。例如,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进行合理收纳,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家长陪孩子一起玩耍、学习等。这些活动不但使孩子在使用家具过程中锻炼了能力,也让孩子与家长在交流过程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3优秀案例

  发展心理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理论体系日趋成熟,现已逐渐转向应用领域方向。设计师通过不断探索,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儿童家具的设计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许多儿童家具在设计中融入游戏性、益智性等各种元素,深受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3.1儿童衣帽架

  该款衣帽架由意大利设计师埃莱娜设计。它是由2个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床头柜,挂钩和洗衣篮组成。首先,针对学前儿童注意力易分散的现象,将衣帽架的挂钩处设计成动物的眼睛,看起来乖巧可爱,使儿童的注意力能很容易地放在收纳上,使他们养成了从小收纳衣物的好习惯。其次,2个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分别给家长和学前儿童使用,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感情(见图1)。

  3.2儿童滑梯床

  由著名丹麦儿童家具品牌芙莱莎(FLEXA)公司设计的儿童滑梯床,把家具产品造型和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设计师将学前儿童喜爱玩滑梯的特点融入儿童床的设计中,深得儿童喜爱。此外,考虑到学前儿童爱玩捉迷藏,喜欢保持一种神秘感,设计师还将帐篷元素与儿童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儿童的睡眠时间也充满乐趣。在细节的处理上,整体的家具都采用圆角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儿童在玩耍中不小心磕碰(见图2)。

  3.3儿童椅

  儿童椅由家居设计公司设计。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主体部分由靠背椅和座椅组成,此外,还包括婴儿床体、座椅支撑架与脚踏板等零部件。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将主体模块与不同零部件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使用。例如,将靠背椅与婴儿床体组合,它可成为一款幼儿助行器;把靠背椅与脚踏板组合又变为一把儿童高脚椅。该产品解决了父母在儿童不同成长阶段需求不同的问题,属于典型的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家具设计(见图3)。

  4结论

  将发展心理学理论与儿童家具进行设计实践的结合,成为儿童家具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解析,并列举儿童家具设计的优秀案例来阐述发展心理学在儿童家具中的应用。发展心理学总结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设计师从中提取符合儿童成长变化所需的设计元素,设计出满足他们身心发展需求的儿童家具,让产品更好地为儿童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侯涛.从发展的角度探析儿童娱乐产品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4

  [2]刘博文.儿童家具可成长性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2

  [3]卓霄.何庆华与汪斌.儿童家具设计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3).28-29

  [4]何小娟.潘文芳.从工业设计角度解读《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J].设计.2013(08):68-69

  [5]姚雯吉.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中期家具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79


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心理学类论文

2.2016心理学毕业论文选题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论文

4.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2篇

5.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93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