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探讨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完美人格形象。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理想人格。如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圣人”,即内圣外王。“内圣”指人的内心通过自我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指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化和外在表现,即把人自身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明清之际黄宗羲、颜元等提倡的“豪杰”。无产阶级的理想人格是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共产主义新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目前,随着“以德治国”方针的大力推进,我国对思想品德的相关问题愈加重视,社会各方面都掀起了相关的热潮。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我国下一代的根本素养。因此,思想政治的相关教育者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 教育

  人格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心理指标。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时代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为了适应如此复杂的社会,必须对青少年的人格进行教育,如此才能让其适应社会,被社会所认可。

  一、相关必要性

  1.1人格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联系

  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让中学生培养出良好的人格特征。这是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常识的基本教育,促进了中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修养。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精神范畴的教育,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针对其内心的不同特点,对其人格的形成给予指向性指导。如果忽略了人格教育,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意义,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说,思想政治课是人格教育的的基本前提,是中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

  1.2中学生的心理世界需要关注

  中学阶段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处于较为关键的地位。中学生各方面正处于急速成长状态,心理世界的变化更是起伏巨大,比如开始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生理上的变化等,都会对中学生的人格造成巨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必须将人格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之中,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有一个稳固的心理世界,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出心理保障。中学生未来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步入社会,而当今社会的形势已经较传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情况和新思想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建设,如果达不到要求,就无法对其进行很好的适应,只能被社会淘汰。因此学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用实际行动达到这个目的。

  1.3人格教育是教学的要求

  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个观念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得到了重要体现。进行人格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其素质进行全面提升,进而达到让其终身受益的目的。其实质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价值观念内容渗透到教育之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具体显化为学生的人格特征,让学生培养出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形成心系社会、心系国家的高尚品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2.1教学目标错位

  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特别是中学阶段,侧重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理论知识和初级技能的掌握。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思想的不断入侵,整个社会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两点分别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我国的现有教学方式仍然向传统倾斜,因此对知识的学习是教育的重点,知识的记忆是教学目标,因此要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转换为不仅仅是获取一些政策和道德方面的知识,还要受到思想教育。

  2.2教学任务布局不科学

  教学过程中,大纲起到的作用是知识脉络的梳理,但是这也使得教学的步骤已经被事先安排妥当,以至于每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时间和顺序都被固定好了。如此,不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实质上老师也并不是课堂的主导者。如此,只能使思想政治课教育呈现僵化趋势。

  2.3教学手段单一

  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教学手段仍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在新型教学方式的冲击下,教师会利用投影仪等新型设备等进行教学,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新型教育器材在课堂中应用的次数并不多。很多学校都为此进行了不小的资金投入,但是相关的教学资料过少,导致课程能用的材料不足,而相关课件的制作十分复杂,耗时费力,进而使其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2.4教学方法不合理

  思想政治课理论多、逻辑性强,对抽象思维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顾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够高。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原则,忽视了现实规律,轻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因素。种种因素都使得学生的地位无法得到提高。

  三、相关对策

  3.1知识与思想融合

  学生的人格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堂思想政治教育课都会有相应的知识内容,让其彻底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因此,在每堂课上都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观察,弄清学生思想中的负面因素是来自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然后运用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原理进行指导,让学生的思想中萌发出对良好人格形成有利的因素。

  3.2知识与品德行为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并非学习的好坏,而是要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来检验的。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注重理论的学习和情感的理解,还要做到实际的践行。将相关课堂理论知识与品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切实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切实促进意义。

  3.3思想政治课与理想信念相结合

  理想本身就是抽象的,无形无影,中学生对其认识难以深入,如果教师无法达到课堂知识与理想信念相融合的目的,就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建立起的相关观念也只会是残缺不全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性格,赋予其高尚的情怀,让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内容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最终形成理想的人格。

  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思想政治课可以为学生形成良好人格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人格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激励的竞争,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人格基础。本文通过对研究课题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进而得出相应的对策。

【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相关文章:

1.试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八年级下册期末政治试卷(答案)

3.高二文科上册政治期末复习试卷

4.初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5.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答案

6.九年级政治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

42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