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创新思维>

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是怎样的

时间: 莫羽811 分享

  在 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 互联网+ 式思维,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在新形势下的新思路,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有哪些呢?下面是的教师的互联网思维资料,欢迎阅读。

  教师要学会的九大互联网思维

  教师的互联网思维

  目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30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互联网也必将对传统学校的教育模式产生影响,教师们该如何适应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模式?小编为大家推荐这篇文章:“教师应当学习具备的九大互联网思维”,根据《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提出的9大互联网思维、19条法则阐述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设想。

  一、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整个互联网思维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作为学校,必须要从教学行政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只有深度理解学生才能生存。没有认同,就没有成绩。这一思维有几个法则:

  法则1:得“后进生”者得天下

  当然,我这里的后进生单指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个成功的老师,更多的是抓住了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和他们的学习特点。每个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内心并不认为自己是不优秀的,他们内心更多的还是认同自己的优点。当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能让学生成为其中互动的一部分,那你的这节课必然就是失败的。

  法则2:兜售“参与感”

  一种情况是按需定制, 这个在网络普及且网络教学平台完善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就是mooc以及coursera 了。这两个都是属于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学生的参与中去优化课堂。这个比较适用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体验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如果觉得教师上课讲的时间太长了,自己思考的时间太短了。那么,教师就相应地要调整上课的讲授时间和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

  法则3:体验至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能感受到自身在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并且这种感受不能是枯燥郁闷的,而是要有不断的惊喜。学生的学习阶段本来就是一个好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本来就应该充满惊喜。学习要学以致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学生能把他学习的知识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或者能够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那么,他们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简约思维

  这是一个速食年代,从孩子开始就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上课时间也变得比以前短了, 所以教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教授。

  法则1:专注,少即是多

  每节课的知识总有一个重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牵涉中考或者高考的考试要点也不会多。那么,我们在上一节课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个点展开教学。在我所在的学校,总是会有一些老师恨不得把所有的细枝末节都给学生一点点地扒拉开讲,结果本来学生看一眼自己也能明白的事情她也翻来覆去地讲。学生在她讲的过程中越来越没耐心,也越来越不专心,结果讲到重点地方也没有人听讲。最终,教师上课上得很辛苦,学生最后成绩却很不理想。

  法则2:节约即是美

  这个法则主要是说教学所用的ppt。本来白底黑字就是最显眼的、最清楚的展示方式。可是,有些老师就是为了追求美观,弄得各种颜色的背景加上各种形式的动画。结果,虽然这个ppt 看起来不错,用起来效果却不怎么样。投影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学生压根看不到ppt上的字。

  三、极致思维

  极致思维就是把课堂、学生的体验、教师的服务做到极致,超越学生和家长的预期。

  法则1: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新东方的课程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新东方学习的学费也挺贵的,学习内容也只主要针对考试,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推崇,愿意去那儿学习。我认为就是他把课堂教学做到了极致,新东方选择的任课教师,尤其是很多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对知识考点的把握又很到位,所以他可以把很多人送出国门。这就是超出学生预期的,让学生尖叫的课堂。

  法则2:服务即营销

  教师如果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做到极致的关爱。那么,学生一定很乐意学习。我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对于上课没有任何兴趣,总是吊儿郎当。但是有一次上课用word 中的画图工具画一幅画的时候,他是画得最快最好的。我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展示了他的作品。这以后,他就越来越喜欢上这门课。

  四、迭代思维

  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迭代思维的过程。我们首先以一个最基础的课堂模式为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体验,自己的反思不断地改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允许犯错、允许尝试。最终,形成一个适合自己也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

  法则1:小处着眼微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也许教师不注意的一些小细节,却是学生关注的点。在我们学校,一次我发现学生的作业本上老师用了一种印章来给出评价。这些印章的内容不同,每个学生作业本上即使都是优秀的作业得到的评语也不相同。学生对于这个评价方式就很喜欢。另外,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或者成绩的时候,哪怕只关注他一个与众不同的优点,哪怕是非常小的一个点。学生都会非常高兴,非常受鼓舞。

  法则2:快速迭代

  每节课上,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于教师的反馈都要及时。这样,学生马上就可以知道这节课他表现得怎么样,教师也明白下节课要相应的调整哪部分内容。这样,即使是一个年轻教师也可以很快成长,另外学生也会及时补充自己没有在这节课上掌握的知识。

  五、流量思维

  流量思维换成在学校就是生源要广,学生要多。

  法则1: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

  这个法则在义务教育阶段看起来不合适。但是对于一系列的私立教育机构或者类似于新东方这些教育企业确是必须的。假设,我们把一些基础的教育资源作为免费的教育资源开放给公众。那么,这些资源的使用者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你的用户。然后你就可以采取其他手段进行收费。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360 了,用免费的杀毒软件侵占市场然后一阙而起成为互联网巨头。

  法则2: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刚才说的免费到收费的过程, 需要我们坚持到一定的“临界点”。只有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的值,才有可能出现新的商机或者是价值。

  六、社会化思维

  社会化教育的核心是网,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可以以网的形式存在。

  法则1:利用好社会化媒体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仅限于课堂之上,课下的交流也很重要。一个教育者兼任多种角色, 如何使这些角色更好地和学生融入一起。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例如微信朋友圈等等。

  法则2:众包协作

  教育不可能单靠一个人, 再好的教育者也需要和周围的人交流。这些人有可能是老师,有可能是学生,也有可能是其他行业的人。如果使“天下贤才入我彀中”,一个学校或者一个教育平台就可以发展起来。例如,我国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教育资源也是大家所有的使用者都参与进来,自己提供资源也学习使用别人的资源。

  七、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 对教育资源和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

  法则1:小企业也要有大数据

  一个学校即使再小也要有自己的大数据。例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制订学习计划, 各个科目的老师可根据学生历年的学习成绩、教学表现等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课程。

  法则2:你的用户是每个人

  在现在的传统教学中,可能很难实现针对每个人的用户管理。可是,在互联网普及,网络教育日趋成熟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学生一进入教室或者一进入学习环境,关于这个学生的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生活爱好、学习表现、优点特长等就都展示在教师面前。那么,教师针对他制订的教学计划就像是专门做了一道他最爱吃的可口饭菜一样,一定会大受欢迎。

  八、平台思维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平台思维最有可能成就产业巨头,教育产业也一样。

  法则1: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圈。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最终就体现在了教育科技的竞争之上。所以,将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有可能就是以教育科技为中心的生态圈之间的竞争。教育生态圈涉及多方利益, 学生需要学习知识技能,教师以培养学生为职责,企业需要优秀的人才为之工作,社会需要优秀的管理者,科技需要以发达的教育为基础。

  法则2:善用现有平台

  当你的能力不足以建立一个大型的生态圈的时候, 就要善于利用现有的平台。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利用的现有平台有mooc、coursera 以及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

  法则3: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平台

  平台内部化,就是要变成自组织而不是他组织,他组织永远要听命于别人,自组织是自己来创新。例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者每个学校自己的校本资源库都可以实现自组织,让所有成员自己来创新,自己来参与组织。

  九、跨界思维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很多产业变得模糊。教育产业也可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法则:携“用户”以令诸侯

  那些能够参与乃至赢得跨界竞争的企业的秘密是什么? 是用户。他们一方面掌握着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又掌握用户思维,自然能够携“用户”以令诸侯。未来不仅仅是商业、教育,所有的行业都有可能因为互联网思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最后一个法则:用互联网思维,大胆颠覆式创新。

  教师如何“+”上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更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思维。思维、思想的变化是其他一切变化的基础。这是“形”与“魂”的关系。当整个社会都依托在互联网思维这个“魂”上,那么所有的变革都围绕它展开。同样,互联网思维也对教师学习及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跨界思维:视角延伸带来颠覆性创新

  所谓跨界思维,就是以跨越自身学科、专业界限的知识及思维,多视角、多层面来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用大视野、超视距的眼光提出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方式。要跨界,必须要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行业界限,以跨行业、无边界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跨界,给无数高科技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及希望。同样,跨界思维也可以给教师发展带来启示。

  运用跨界思维,可以扩大教研组活动的范围及形式。如在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中,可以邀请不同学科教学骨干来听课与评课,不同学科的老师关注的角度及问题是不同的,这样可以让听评课活动变得立体,将问题讨论引向深入。

  跨界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系统,也可以把视角延伸到校外,延伸到更广阔的企业及社会。我们可以请教师们参观不同的单位,参与企业组织的培训等。跨界,给教师带来了颠覆性创新思维的空间。

  平台化思维: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企业平台化思维,就是通过某一平台的构建,把品牌商、制造商、渠道商、供应商、开发商、服务商、传媒、消费者等联结起来,通过价值交换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很多企业开始重视这样的平台构建,无论在精力还是在资金上都投入了很多。

  平台化思维对于学校发展的启示,就是要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教师工作、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我们可以把这个平台比作“航母”,教师可以在学校这艘航母上随时起飞、着陆、加油、维修。这个平台要有足够的黏着力,让教师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离不开这个团队或组织。

  教研组本身就是一个平台,要让教师黏在这个平台上,平台上还需要放很多东西。平时的教研组活动,备课、听课与评课活动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通过教研组,我们还可以开办各类论坛、读书活动;开设网络BBS、QQ、微信圈等进行网络评课交流;组织教师集体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同时也可以让教师之间增加情感。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带教师出去看看。学校要重视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建设,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及时发布或转发教育教学资讯,也可以设计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的活动或项目,增加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如集体编写学案,集体开发校本课程,集体完成课题研究等。平台化思维,更高级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大家在这样的生态圈中相互增值,相互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数据思维:为改善教学行为服务

  大数据,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获得的巨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海量信息,而在于通过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为人们的决策服务,通过数据的加工,让数据增值。当然,要处理数据,先要获得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大样本的和真实的。

  大数据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就是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服务。当然,要分析数据,首先要获得数据。

  大数据时代,学校要有大数据意识,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重要资源。例如,学校要进行课程开发,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后,需要从学生那儿收集对于本课程的实施建议,学校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不断改进课程的形式和内容。现在一些地方进行课堂观察也导入大数据观念,设置不同的观察点,最后把这些观察点汇总起来,让教师评课更加立体、真实、科学。学校也需要建立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记录教师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资料。教师的每一个课例,每一个成长体验,都是宝贵的资料。

  碎片化思维:学习分解到非正式场合

  碎片,就是把原来整块的东西破成了诸多小片。现在人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处在一个随时被中断的时代,我们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多任务切换。

  碎片化时代的工作、学习,需要碎片化的思维。在教研组中,集中学习是需要的,但更多的学习应该分解在教师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以往谈到教师培训和教师学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集中培训和专题学习,但对教师观念影响比较大的,恰恰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与家人、与学生、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中,在各种媒体影响下,在随时随地可以阅读的各类电子设备中。教师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这些非正式场合所得到的信息要远多于正式场合所得到的,而这些活动时间要占据教师整个获得信息时间的80%还多。因而,非正式场合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更大。

  所以,学校学习可以把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采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正式场合提出学习主题及学习要求,把学习内容和讨论与交流放在各种非正式场合,让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在适当时间利用校园网平台、手机微信、QQ、手机校园APP等平台推出短小典型的案例,让教师进行讨论,或者推送简短的教师学习体会让教师相互学习。现在很多学校都推出了官方微博,推出了学校公众微信平台,利用这些空间及时向教师及社会发布信息,教师们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讨论,分享这些信息。

  迭代思维: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

  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迭代思维对于教师发展有很多的启示,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教师的成长就存在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一点一点的改进之中。教师平时的磨课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

  教师的课堂教学,其过程的反复不能像工人在车床上制造产品一样,强调标准化、一致性。教师一个班一个班地带,一年又一年地教,其中的过程会有很多反复,但这样的反复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要体现迭代思维,它是一次一次的改善及更新,需要一次一次的反思及提高。教学的不断迭代,不断地超越,最后一定会带来质的飞跃。

  互联网思维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平台化思维对于学校发展的启示,就是要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教师工作、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我们可以把这个平台比作“航母”,教师可以在学校这艘航母上随时起飞、着陆、加油、维修。这个平台要有足够的黏着力,让教师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离不开这个团队或组织。

  教研组本身就是一个平台,要让教师黏在这个平台上,平台上还需要放很多东西。平时的教研组活动,备课、听课与评课活动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通过教研组,我们还可以开办各类论坛、读书活动;开设网络BBS、QQ、微信圈等进行网络评课交流;组织教师集体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同时也可以让教师之间增加情感。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带教师出去看看。学校要重视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建设,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及时发布或转发教育教学资讯,也可以设计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的活动或项目,增加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如集体编写学案,集体开发校本课程,集体完成课题研究等。平台化思维,更高级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大家在这样的生态圈中相互增值,相互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数据思维:为改善教学行为服务

  大数据,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获得的巨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海量信息,而在于通过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为人们的决策服务,通过数据的加工,让数据增值。当然,要处理数据,先要获得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大样本的和真实的。

  大数据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就是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服务。当然,要分析数据,首先要获得数据。

  大数据时代,学校要有大数据意识,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重要资源。例如,学校要进行课程开发,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后,需要从学生那儿收集对于本课程的实施建议,学校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不断改进课程的形式和内容。现在一些地方进行课堂观察也导入大数据观念,设置不同的观察点,最后把这些观察点汇总起来,让教师评课更加立体、真实、科学。学校也需要建立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记录教师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资料。教师的每一个课例,每一个成长体验,都是宝贵的资料。

  碎片化思维:学习分解到非正式场合

  碎片,就是把原来整块的东西破成了诸多小片。现在人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处在一个随时被中断的时代,我们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多任务切换。

  碎片化时代的工作、学习,需要碎片化的思维。在教研组中,集中学习是需要的,但更多的学习应该分解在教师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以往谈到教师培训和教师学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集中培训和专题学习,但对教师观念影响比较大的,恰恰在日常的生活中,在与家人、与学生、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中,在各种媒体影响下,在随时随地可以阅读的各类电子设备中。教师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这些非正式场合所得到的信息要远多于正式场合所得到的,而这些活动时间要占据教师整个获得信息时间的80%还多。因而,非正式场合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更大。

  所以,学校学习可以把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采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正式场合提出学习主题及学习要求,把学习内容和讨论与交流放在各种非正式场合,让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在适当时间利用校园网平台、手机微信、QQ、手机校园APP等平台推出短小典型的案例,让教师进行讨论,或者推送简短的教师学习体会让教师相互学习。现在很多学校都推出了官方微博,推出了学校公众微信平台,利用这些空间及时向教师及社会发布信息,教师们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讨论,分享这些信息。

  教师的课堂教学,其过程的反复不能像工人在车床上制造产品一样,强调标准化、一致性。教师一个班一个班地带,一年又一年地教,其中的过程会有很多反复,但这样的反复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要体现迭代思维,它是一次一次的改善及更新,需要一次一次的反思及提高。教学的不断迭代,不断地超越,最后一定会带来质的飞跃。

  案例学习,是教师进行知识学习与共享的较好方式,也是学校进行知识管理极好的载体。教学案例,是能体现一定教育教学现象、能揭示一定教学规律的实例,它具有典型性,也是知识管理的典型事例。学校重视案例学习,可以缩短教师教学探索的时间,为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参照。案例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如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讨,对一般教师或名师的课堂或课堂片断、实录进行分析等。

  学校要重视教研组建设,知识管理与共享需要一个平台,而教研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教研组通过自身的变革与努力,使之成为教师获取知识、智慧,相互交流、提高的平台。

  有人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比作西方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掀起了西方社会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思想上的变革要远远超过技术上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革命性的。

  互联网时代对于教育的影响首先是技术层面,但给教育带来更大影响的是思想上的变革。教育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信息化,离不开技术的变革,但学校发展要处理好技术发展与观念变革之间的关系,如果只强调技术抢跑,那很有可能有人以“现代化”“高科技”为名,把学校变成烧钱的“炉灶”。只有教育观念抢跑,我们的学校才有可能成为未来教育的标杆。

  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更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思维。思维、思想的变化是其他一切变化的基础。这是“形”与“魂”的关系。当整个社会都依托在互联网思维这个“魂”上,那么所有的变革都围绕它展开。同样,互联网思维也对教师学习及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猜你喜欢:

1.互联网思维的十大营销经典案例

2.互联网思维之下的营销策划是怎样的

3.互联网思维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4.怎样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你的企业?

5.大数据的互联网思维

6.移动互联网思维 阅读答案

109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