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思维方式 > 逻辑思维 > 我看罗辑思维之不爽

我看罗辑思维之不爽

时间: 若木1 分享

我看罗辑思维之不爽

  “想起孟德斯鸠的话:在一个专制主义国家,人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服从就行了。因此中国教育顶多只是为了培养一些‘有用的’工具而已,从这个角度看,它是相当成功的。”

  “我想

  这一辈子能让我真正敬佩的人

  只有自我实现的人

  这也许是与社会普遍价值观相融合的自我实现

  但更加难能可贵的

  或许是那些抵住甚至是抛开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压力

  去选择自我实现的人”

  从知乎上借用两句话(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讨论),用来表示我对罗辑思维的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老罗的尊敬。“自由”“思想独立"这两个关键词是罗辑思维一直强调的,罗辑思维也一直在传递着这样的价值观。媒体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并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受众的责任,罗辑思维作为一个互联网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做的很好。

  收听用户的爆炸式增长。朋友圈里分享罗辑思维的内容和“互联网思维”等老罗炒热的概念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而且分享的人颇以为自己有些逼格。这现象初时挺令人惊喜,原来身边还有这么多“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个体存在,看来体制的问题压抑不了所有人格的健康成长。

  后来事情的发展越发的不对劲。直到有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向来还算敬重的朋友分享了个罗辑思维书单,状态是”以后谁再送礼请送这个。”顿觉怒从中来,这人已无药可救。“自由”的前提是去除依赖感,一个人连读书都要依靠着别人推荐的书单,你还能来哪门子的“自由”?!

  我并非要抨击罗辑思维本身,也并非说你推出个书单或者别人参考这个书单就是有问题的。只是太多的人,在追求这所谓的“自由”的“组织”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由,却完全没有觉察。

  再好的事物,一旦成了流行,一旦有了太多追随者,问题一定会接连出现。罗辑思维也不例外,如果是第一次招募会员只是想折腾着玩玩,第二次招募大批会员我认为一定是失去了自我。“把一群思想独立的、想法类似的人聚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我不认为思想独立的人会选择大规模的群居,虽然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非要存在这么一个“组织”类似的东西,一定会是对思维的桎梏。同样的,一个真正寻求自由的人如果非要被称为”自由主义者“,那他一定是会不爽的,因为被定义为任何“主义”的时候,他就已经失去了自由。

  一个会写作的天才,被约为专栏作家很容易成为天才的陨落的开端;一个思想上的天才,开始被狂热化的追随,也会成为迷失的开始。我最钦佩的精神导师是克里希那穆提,他明确的表示不应该有任何追随者,因为依赖永远是通向自由和空性的阻碍。

  我写此文,全是因为最初对罗辑思维的喜爱。但愿它尽量少地在喝彩声与追捧中迷失自我,但愿不要因为每天都要憋出60秒而减少了真正的灵气;但愿那些罗辑思维的粉丝们,别忘了最初引起你们共鸣的,是那颗想要追寻“自由、独立”的初心。

6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