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考竞争难度已成“近年最容易”?
根据“国考”招录公告中的数据,国考招考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参公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2万人,较之去年约增多3000人,招录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值。
但招录人数的“宽口”,并未成为吸引报考的利好消息。在10月底公布的报名资格审查结果中,共有140 .9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去年少11.5万人。而本次国考的平均竞争比约为64:1,远低于去年的77:1,这一数据已经跌至五年来的历史低点。
所谓“热门职位”的“热度”也大不如前。本次国考,最热职位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该职位计划招录2人,报名截止时,该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仅为2625 1,这一数字,也是自2010年以来的国考最热职位竞争比的最低值。而“弃考多”也成为“公考冷却”的另一个有力证据,以2013年和2014年为例,这两年通过审核人数均在150万以上,但最后参考人数都未到112万人。故而一些媒体竟然使用“近年最容易”的字眼来形容今年国考。
公务员的职业优势有所削弱,或是考生踌躇于“体制内外”的缘由
似乎所有的数据都指向“公考变冷”这个趋势。曾经最受人青睐的“铁饭碗”,为何突然进入了淡季?这其中折射出什么样的报考讯号和求职格局?
也有专家并不认可“公考冷”的提法。深圳市华杰培训负责人李杏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公考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审批流程、报考门槛有了严格的设计,这使得公务员考试从招录职位到考生资格审批的整一套流程都有了比以往更严格的监督程序,这便过滤了很多不规范的职位和不符条件的考生,公考的 虚高 水分被滤除,自然会有 公考变冷 的错觉。”
“另外,许多公考岗位设置了较多的专业门槛,与过去的宽口径报考完全不同,大多数职位都有一定的专业限定和学历限定。”在李杏看来,公务员考试由“海投”变成了“定投”,报考人数随着报考条件发生分流,也是“热门职位”看似冷却的重要原因,“还有一点考生容易忽略的是,过去以 海投 、 浪投 心态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很多,他们仅把公务员考试视作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于是他们在考试中倾付的精力也寥寥无几,甚至还会以 裸考 方式走走过场。而这批考生实际上在激烈的公考中并无多大的竞争力。而在公考制度愈发严谨的当今时下,这类考生在资格审批中率先被 刷除 ,实际上对应考的格局并没有质的影响,考生千万不要误以为公考真地变容易了。”
而真爱俱乐部H R总监戴米也有类似观点:“可能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务员这个岗位最大的优势在于 稳定 ,而最大的劣势也是 稳定 。 稳定 固然意味着衣食无忧,但也意味着职业升迁的难度较大,而公务员的职业晋升路径可能与现代职场中其他职位的路径完全迥异,很难从具体的职场理论中找到参考依据。这种 纠结 ,或许也是考生踌躇于 体制内外 的缘由。”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