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教育 >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词语用法

时间: 书荣1192 分享

  文言文中总是会考一些常见词语的用法。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词语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于

常见用法

  1.(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①可译为“在”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童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伤仲永》

  于厅事之东北角。 ——《口技》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口技》

  其一犬坐于前。 ——《狼》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第一个“于”)——《大道之行也》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观潮》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观潮》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

  于是冰皮始解。 ——《满井游记》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试用于昔日。/ 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往身于外者。——《出师表》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于是鸱得腐鼠。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可译为“到”。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夸父逐日》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

  仓鹰击于殿上。/ 何至于此! ——《唐雎不辱使命》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隆中对》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还于旧都。 ——《出师表》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公输》

  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③可译为“从”。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大道之行》

  见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醉翁亭记》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休祲降于天。 ——《唐雎不辱使命》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公输》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夫鹓鵮发于南海。 ——《惠子相梁》

  2.(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①可译为“向”。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而飞于北海。 ——《惠子相梁》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

  ②可译为“给”。

  请广于君。 ——《唐雎不辱使命》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可译为“对”“对于”。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出师表》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④可译为“与”“跟”“通”。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

  4.(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从”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伤仲永》

  5.(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6.(连词)至于,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至于夏水襄陵,严溯阻绝。 ——《三峡》

  至于负者歌于途。 ——《醉翁亭记》

  至于斟酌损益。 ——《出师表》

  然

常见用法

  1.(代词)这样,那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谓为信然。 ——《隆中对》

  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是的,对的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3.(助词)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也可以不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为之怡然称快 / 不觉呀然一惊。 ——《童趣》

  生气莽莽然 / 则黯然缥缈。 ——《山市》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咏雪》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欣然起行。 ——《记承天寺夜游》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

  杂然而前陈者 / 颓然乎其间者 ——《醉翁亭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者。 ——《满井游记》

  娟然如拭 /悠然自得 ——《满井游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秦王怫然怒。 ——《唐雎不辱使命》

  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4.(连词)然而,但是

  然数年恒不一见。 ——《山市》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出师表》

  然胡不已乎? ——《公输》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之 常见用法

  1.(动词)去,往;到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饲中。 ——《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①相当于“他”。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

  借旁边与之。 ——《伤仲永》

  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传》

  楚人怜之。 / 令辱之。 ——《陈涉世家》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

  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

  将军岂愿见之乎?/ 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隆中对》

  愿借子杀之。 —— 《公输》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子相梁》

  ②相当于“他们”。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隆中对》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

  公将驰之。/ 跳往助之。 ——《愚公移山》

  ③相当于“它”。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

  学而时习之。 ——《论语》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语》

  传一项秀才观之。/ 受之天也。 ——《伤仲永》

  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狼》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箬篷覆之。/ 闭之。/ 石青糁之。 ——《核舟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马说》

  弗之怠。/ 走送之。 ——《送东阳马升序》

  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明之者谁? ——《醉翁亭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个“之”) ——《醉翁亭记》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愿终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公输》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相当于“它们”。

  昂首观之。《童趣》/ 忽啼求之。 ——《伤仲永》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陈涉世家》

  ⑤相当于“这件事”。

  余闻之也久。 ——《伤仲永》

  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再拜,曰:“请说之。” ——《公输》

  吾既已言之于王矣。 ——《公输》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暮寝而思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童趣》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桃花源记》

  心乐之。 ——《小石潭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 《公输》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4.(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

  仲永之通悟。 ——《伤仲永》

  于厅事之东北角。 ——《口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

  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 ——《爱莲说》

  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

  春冬之时。 ——《三峡》

  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五柳先生传》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益慕圣贤之道。/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送东阳马生序》

  腰白玉之环。/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前人之述备矣。/ 览物之情。 ——《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第一个“之”) ——《岳阳楼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 《醉翁亭记》

  山水之乐。/ 山间之朝暮也。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

  皆布衣之士也。 ——《唐雎不辱使命》

  此用武之国。 ——《隆中对》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荆之地方五千里。 ——《公输》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

  惩山北之塞。 ——《愚公移山》

  5.(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心之所向。 ——《童趣》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

  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满井游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唐雎不辱使命》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

  而离之刺庆忌也。 ——《唐雎不辱使命》

  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公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6.(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7.(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 ——《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 ——《公输》

  8.(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妇拍而呜之。 ——《口技》

  卒之为众人。 ——《伤仲永》

  久之。 ——《狼》

  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9.(助词)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期年之后,虽有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满井游记》


相关文章:

1.2019高考复习指南-语文常见的九大经典问题

2.高一语文课本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

3.中考语文备考小贴士

4.2019中考语文复习步骤以及得分技巧

5.2019中考攻略-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技巧

416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