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其它健康常识 > 喝粥也要因人而异

喝粥也要因人而异

时间: 燕华640 分享

喝粥也要因人而异

  小孩子6个月之后就可以喝柔软的小米粥了,它非常容易消化,自古以来都是婴儿适用的营养辅食。1岁以后就可以接触其他杂粮、薯类和豆类,要先从杂粮糊糊开始。等牙齿慢慢长齐,2岁时就可以喝杂粮豆粥了。

  3岁之前,孩子的吞咽功能还不够健全,所以不要给小宝宝的粥里面加花生之类容易呛到气管的食材。同时还要注意,给幼儿喝的粥要煮软一点,可以在煮粥时少加一点大枣肉、葡萄干、几片桂圆肉、莲子等,来增加香甜的气息,帮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这种健康食品吃下去。但是需注意,所有水果干一律要去核,特别是枣核,硬而尖利,可能刺伤幼儿的口腔和消化道。杂粮粥里不要加糖也不要加蜂蜜!不能培养孩子吃杂粮就必须加糖的坏习惯,而要让孩子适应天然食物中的淡淡香甜味道。

  至于很多人喝粥之后感觉胀气,一方面是因为日常饮食当中精白细软习惯了,肠道微生物还不太适应较多的膳食纤维,需要循序渐进;另一方面是因为消化能力低下的缘故。那些胃酸分泌太少、胃动力不足、肠道菌群紊乱、容易腹泻的人,在煮杂粮粥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食材选择和烹调细节了。做好了,就能让胃肠日益健康起来,做不好,就可能给自己增加麻烦。

  成年人喝杂粮粥的主要目标有几个:身体虚弱或胃肠不好的人喝粥,主要是想照顾消化功能,增加营养供应;减肥的人主要是想增大食物体积,减少干物质摄入,又不容易饥饿;三高人士喝粥主要是想增加膳食纤维,控制血糖和血脂。总体而言,第一个目标属于一类,而第二个和第三个目标大致属于另一类。

  身体虚弱和消化不良的人,容易发生胃堵、胀气等情况,宜少用或不用黄豆、黑豆、绿豆等食材,因为它们消化起来的确比较辛苦,而且容易产气。其他杂豆占杂粮粥原料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要煮软一点。如果有严重胀气、腹泻或便溏的情况,不宜用全麦粒、大麦、燕麦等,而宜多用对肠道刺激非常小的糙米、大黄米、小米、山药、粘高粱等容易消化的食材,还可以加点白糯米来增稠,多放点大枣和桂圆来增甜。烹调之前最好经过8小时以上的充分浸泡,用电压力锅来烹调,这样杂粮豆类煮后就会更加柔软,容易消化。

  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加大黄米、糯米等粘性食材,也不要加红薯块和玉米,而芸豆、红小豆之类能煮软的豆类食材,适当放一点对减轻胃酸是有益无害的,加上白米、糙米和小米等,再加点百合、芝麻、花生之类配料,也能做出喝起来很舒服的杂粮粥。因为每个人体质和消化能力不同,具体哪些食材最为合适,身体自然会告诉你,只要调整尝试几次就明白了。

  很多人认为胃肠不好就必须吃精白主食,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胃肠的修复需要全谷杂粮的营养支持,肠道有益微生物需要食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低聚糖来供养。适当增加一些全谷杂粮配料,对改善肠道菌群非常有益,这方面已经有不少研究证据了。生活当中注意观察一下就能发现,从小吃五谷杂粮薯类的人多半脾胃强健,从小除了白米饭就是甜食甜饮料的人胃肠不好的常见。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杂粮薯类的人,如果没有糖尿病问题,可以循序渐进,先把一部分煮粥食材换成杂粮,仍然放一多半白米。然后适应了,再慢慢减少大米的量。对玉米、红薯感觉有胀气的人,可以先少量加一点和大米一起焖饭,或者放到白米粥里一起煮。先吃白米饭白米粥,后吃少量红薯或玉米,就不会发生不适。然后慢慢增加杂粮、薯类食材的比例,肠道就能逐渐适应。

  还有人经常问,杂粮粥煮的时间长,是不是营养都会损失掉?其实杂粮粥即便煮得很软,和白米粥也不是一个营养质量。比如小米和大黄米,质地柔软易煮烂,但它们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精白大米的好几倍,能给体弱者供应更多的营养成分,帮助胃肠自我修复。所以,吃合适品种杂粮的同时,适量搭配鱼肉蛋奶食物,增加蛋白质供应,再加点运动,就能让身体慢慢强健起来。

14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