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

山西为什么叫三晋有什么原因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山西,因居 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不过山西也称三晋,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不少的缘由。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山西叫三晋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叫三晋的原因

  先说晋字:山西在春秋时为晋国,故后世简称山西为晋。按,晋,西周侯国,姬姓。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传子燮父,因地邻晋水,改国名为晋。晋极盛时,疆域有今山西大部地区、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的一角。春秋后期六卿逐渐强大,国力日渐削弱,至公元前376年为韩、赵、魏三家所瓜分。

  再说三晋:战国时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故别称山西为三晋。

  又说山西: 隋炀帝以李渊为山西河东道慰抚大使,山西之名始于此。

  三晋的范围

  韩国

  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姬姓韩氏。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前230年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唐,号唐叔,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因在晋水,后改成晋,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赵国

  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赢姓,赵氏。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赵国建立。[3]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市,一说河南中牟),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后为秦国所灭。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魏国

  魏国是周朝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魏氏,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诗经·魏风》当中的“魏”指的就是春秋时代的魏国,而非战国时期的魏国。

  前376年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魏国建立。也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前期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在河南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

  魏国后为秦国所灭。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山西的介绍

  山西,因居 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 晋”,又称“ 三晋”,古称 河东,省会 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 吕梁山、 黄河,北依 长城,与 河北、河南、陕西、 内蒙古等省区为界, 柳宗元称之为“ 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 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 太行山,西有 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 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 地级市,119个 县级行政单位(23个 市辖区、11个 县级市、85个 县),总人口3664万(2015年底)。辖区 地理坐标为 北纬34°34′~40°44′, 东经110°14′~114°33′。


猜你感兴趣:

1.山西佛教讲解导游词

2.山西为什么又叫三晋

3.山西为什么叫三晋

4.为什么山西叫三晋

5.2017年初一下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6.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

山西为什么叫三晋有什么原因

山西,因居 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不过山西也称三晋,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不少的缘由。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山西叫三晋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叫三晋的原因 先说晋字:山西在春秋时为晋国,故后世简称山西为晋。按,晋,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1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