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

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

  我们都知道练习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但是陈氏太极拳的大架小架的去咧你了解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欢迎阅读!

  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介绍

  陈氏太极拳中的大架小架有一定的区别,大架讲究是发劲蓄而后发,往往在初学者的身上体现明显,比如金刚捣椎,掩手锤等。

  小架的发劲是心气一动,劲既发出。刻意的蓄劲在正确小架习练者身上表达的不明显,可以理解为发劲更自然,但是更难发出。

  所以在小架初学者的身上很少看到发劲动作,老师在初学阶段也不让发劲。

  有些大架流派会要求学员,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尝试发劲的,而小架,往往都会把劲看作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应该顺其自然。

  今天社会上流传的大架有很多刻意的松沉,蓄发的动作过程,小架相对就精简,感觉大架有时要造势,而小架是顺势。

  今天很多推手冠军都是大架出身,抛开功夫到底怎样不谈,我们在推手比赛中会看到很多人的惯用手法是先给对手一个劲,对手只要一上钩,再顺对方的劲路摔倒对方。

  现在在社会上流传的大架往往强调辅助功力的练习,如打发劲,站桩,单式训练等。

  小架也有背丝扣等单独练习方法,但是感觉很多小架拳师并不强调单独练习,单独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讲也往往是为了让学者明白劲路运行的道理,还是要结合行拳去体会。

  市面上大架外面缠绕的东西多,小架内在缠绕的东西多。感觉也不是绝对的,都是真对入门者来说的,入手路径不同罢了。

  大架练习感觉上手很快,尤其是所谓新架,感觉很霸道,只要按照正确的要求练习,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明显感觉到体质的变化,如稍节发痒,换皮,腹鸣,皮肤内蚁行等个人感受,甚至觉得体内血液沸腾,很想立刻就找人干一仗。

  小架也有这些感受,但是相对来说出现的没有大架那么快。

  据传说,当然不是很可考,大架的一些练法是把小架里三趟架子,四趟架子里的的东西摘出来先练,小架更按部就班一些。

  大架上手虽快,但是有时练完后会感觉很累,心里不舒服,可能是我自己练的不对,小架的拳架练完后感觉会比较舒服,有时会有种心里很满的感觉。

  小架的理论站在了陈氏太极拳的最高峰,系统而且深刻,今天很多大架拳师讲拳其实也是拿太极拳图书的话往上套。有练大架的朋友看见这句话请不要跳,回去问你们师傅或师爷去。

  有拳师认为没有大架小架之分,只有一种太极拳,不过大圈小圈之分,入手时练习方法之分,人的秉质不同,入手自然不同,孔子不是讲要因才施教么,到高级阶段,功用效果是一样的。很有点庄子齐物论的调调。小架的劲真练成了,是非常快的。

  一个大架老师曾经举过个以起式上金刚捣椎举例子

  如对面有人直拳击他面门或中路,他必定是以双手顺履引进,然后突然打一个回劲,一个小架成手的拳师可能只要双手粘上对方出拳之手臂,一粘既发。预动要远远小于他。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大架和小架懒扎衣外形动作上和内在要求的的区别,大架通过外形的缠绕有一个明显的蓄和开的过程,而小架可能是心气一撑,手既随心而开。

  传统的小架讲究外若处女,内若金刚,不管大架小架,都讲究一路柔化,二路爆发。

  但是我们今天看得很多陈氏太极拳师在社会上教授一路时也往往把三趟或四趟架子里的发劲缠了进去,可能是为了展示功力吧,按照传统练法一路在一个阶段内应该练的越慢越好,而且完全不要发劲,就像临帖一样,据说是丑陋无比,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训练的。

  请大家反思,今天的训练方法,不管大架小架,究竟离前人的练法有多远?

  随着太极拳在社会上的推广,尤其这20年来陈氏太极拳的推广,陈氏太极拳从河南一个偏僻的村庄演变为一个全国性的武术流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训练行列。

  有些人是带艺投师,以前也接触过别的门派的东西,或者从事过专业体育训练,那么他在训练时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一些个人的训练手段,要一个人完全背叛过去是件很难的事情。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

  练拳是一种意气运动。在行拳时充分体现要用意不要用拙力,才能达到意到、气到、力到,每一动作意念要走在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只有心先想到,动作才能位。心想开展,两臂及周身才能展开,心想合,周身全体才能一起合住。打拳时不要想气在哪,在气则滞,滞则不通,就要生病,只要把意念注意到动作之中,气自然就到了。

  (二)快慢相间,连绵不断

  快慢相间是陈式太极拳独有的特点。 初学时动作要满,但不要有呆相,不可有停顿现象。由于动作舒缓,便于去掉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动作柔顺自然,也可以检查动作的准确性。熟练后逐渐加快,但要沉着,快而不乱,最后又复慢,这是慢、快、慢三层功夫。

  在行拳过程中,要做到转关时慢,转向时快(逐渐加速);蓄劲时要慢,发劲时要快(做到柔行气、刚落点)。这种快慢相间的变化,要具有均匀的变化幅度,做到“匀清”。

  (三)螺旋缠绕,舒筋活络

  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中指出:“太极拳,缠丝法也”。短短四个字讲清了陈式太极拳的根本,就是缠丝劲。他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见缠丝劲是何等重要。太极拳的缠丝方法有单手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等多种缠法,初学者很难弄懂。

  缠丝劲训练方面,多做单运手(左右)、定步运手,加强对顺逆缠丝的理解和运用。在缠丝劲训练中,要注意贯指尖,使气血畅通,达到经络终端,对养生、健身、技击都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练柔成刚,刚柔相济

  陈式太极拳应练成刚柔相济的拳,这是练拳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化掉人们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它柔顺,这是化柔时期,这个时期长短因人而定。对明拳理刻苦练功的人,相对短一些,也有的练一辈子拳也不能去掉身上的僵劲,把陈式太极拳练成硬拳、刚拳。不能登堂入室。

  (五)蓄而后发,松活弹抖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要求做到蓄而后发。蓄劲是发劲必要的准备,将弹簧卷紧,是发劲的基础。蓄劲就像把弓张开一样,将劲蓄足增加发劲的弹性力量。蓄劲时要周身合严,松腰圆裆,气沉丹田,脚趾抓地,稳固如山,把劲卷紧。如当头炮,缠一圈后不放劲再缠一圈,然后痛快淋漓地把劲放出。只有蓄得足才能发的头。

  (六)心意平和,松静自然

  心平气和则得。打拳时心要平静如一泓清水,不起波澜,视动犹静。做到轻轻运行,默默停止,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才能调养气血,疏通经络。这是追求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成功之路。虽有时发劲,也是发之前没有劲,发之后没有劲,只是劲发出一瞬间如水面上陡起一朵浪花,即刻消失归于平静。练拳之前先要去掉一切杂念,平心静气,静以待动,这样练拳不是手足运动而是意识支配下的全身运动。

看过“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的劲路区别”的人还看了:

1.陈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

2.陈氏太极拳小架的腰劲与缠丝劲

3.小议陈氏小架太极拳

4.陈式太极拳小架

5.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无极式和裆劲

6.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预备式)

7.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技术核心“合”

1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