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

  和式太极拳又称代理架。拳技与理论完美融合,体用一致,拳架自然柔活,顺遂浑圆以理体内中和之气,二气阴阳和合而达于外。故称“代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1 简介

  和式太极拳体用一致,技理相合,以自然柔活之体,养体内浩然之气,又称“代理架”。其以《易经》之理为拳理基础,以人身比太极,太极即天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强调理法自然,故行功走架又称“耍拳”,势势处处以后天引先天,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其理法本乎天道,拳架以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运转,以养体内浩然之气而自成法则其拳架朴实无华、势简径捷,以体用一致为要求促进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为一。通过拳架的正确锻炼可使身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均衡,使身体处于一种顺遂自然的最佳状态。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周身之劲须融为一家,周身上下表里处处相合,便不能不言六合;而外三合则是由外带内之必由之径,动态三合是其本就固含之意;正如《九要论》所言:“岂惟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2 静止三合

  对初练者而言,静止三合是动态三合的基础,具体而言,静止三合是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在静止时肢体外在的体现二首先要做到肩与胯合,此系保持身体中正不偏,不前俯后仰之关键肩、胯上下垂直,以使身体中正。其次是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在肩与胯合好后,胳膊要舒展,直中求弯,即赵堡老前辈经常讲的“豆荚弯”,此时即自然做到了肘与膝、手与足之合势成时三合处上下之间即如垒墙时所用垂线般上下想照,俗称“练架有绳”或称“挂线”。静止三合成势时,应符合和式术极拳之“三直、四顺”,即头直、身直、小腿直,顺身、顺腿、顺手、顺脚 。静止三合辅以和式太极拳之“无极式”站桩功的要求,练习白鹤亮翅桩、斜行桩、单鞭桩、懒扎衣桩、久练矫正体态,使身体重心稳固,动作灵活,为进一步练习动态三合进而使周身之劲融为一家打下较好的基础。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3 动态三合贯穿于和式太极拳拳架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动态三合是指和式太极拳在行拳走架之运动过程中的外三合。其基本要义同和式太极拳之静态三合并无不同:言三合本就为周身之劲融为一家而言,要求不贪不欠,不偏不依二和式太极拳行拳走架时,两手之间,两脚之间,手脚之间,身手之间似有无形绳线牵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即练架有绳,或称挂线)随时随处动态三合,动作以圆或弧线的形态使身体的左右、上下、内外协调运转使拳架动作紧凑圆活,形成身体各部位运动时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此消彼长,和谐妙合的动态平衡。

  以起势后之上金刚为例。其手走下弧出左脚至成拥劲的过程,要求手、足齐出,为动态三合;再由棚走捋劲至右掌捋至右腿胯处,亦是动态三合;再挤、按并右掌向上立圆带右脚起画圆至金刚势成,亦是动态三合接下来之懒扎衣、开合、如封似闭等,莫不如此一惟有这样,才能达到不贪不欠,不即不离;不偏不依,无过不及;终至“由脚而腿而腰总要完整一气。”

  和式太极拳每一式之走弧线、转圈、滚圆必同始同终,相同时间转过的角度相同,这既是行拳走架过程中求匀的方法,也是和式太极拳行拳走架过程中动态三合的体现:《九法解》中讲到“身法有八要,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起为横,落为顺,进步低,退步高,反身顾后,侧顾左右。敛如伏猫,放似纵虎。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与三节相宜”亦为动态三合最终融汇于身法的具体体现。

  行拳走架之动态三合过程中,要注意对膝盖的保护二要注意小腿直,顺腿,顺脚等,以减少膝关节过屈及扭转。膝关节要屈中求直,直中求屈,屈膝角度适当,与胯、足协调配合,以使膝关节保持其灵活且富有弹性。

  和式太极拳行拳走架时,肩与胯合,有助于上下劲合成一家,肩扣则气到肘,两肩相扣,稍含胸以拨背,有助于脊柱正直。

  和式太极拳的每一着势不仅仅是行拳走架时的动态三合,其每一着势都是身体各部阴阳互相变易的运动。身体对称的部位,似有无形之线牵拉,一动皆动,不撇不停(即练架有绳,俗称挂线),使拳架动作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使身体获得动态的平衡。从而达到“在内表现为气血畅通,精神充沛,在外表现为动作协调,周身一家,走架行功时有种‘腻滋滋’的感觉。”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4 动态三合在推手中的作用

  和式太极拳为拳架、推手、散手三者合一。推手可以检验拳架姿势是否正确实用。推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贪不欠,在行拳走架过程中严格遵循动态三俣,就会于此大有裨益。和士英前辈讲“活都在路中做,走势不打人”,行拳走架过程中严格养成的动态三合,即所谓“路中”,此过程不贪不欠,不偏不依,极易使自己在推手中立于不败之地。故《捷要论》中有这样的总结:“心要正,目聚精,手足齐到定能胜。手到足不到,打人不为妙。手到足也到,打人如拔草。”在实际推手过程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即自己稍向上立圆领起或向下立圆引领对手,很容易使自己身体处于平衡之境,此也是“路中”之动态三合促使自己不贪不欠、身体中正的体现。

  和式太极拳的“动态三合”5 结论

  5.1动态三合与成势时之静止三合要义一致,均要求不贪不欠,不偏不依。

  5.2在和式太极拳之行拳走架过程中,动态三合贯穿始终;切实注意此,有助于使拳架形成周身相随、内外相合的整体运动。

  5.3动态三合有助于行拳走架动作协调、周身一家,在推手中立于不败之地。

52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