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练拳需循序渐进找规律

练拳需循序渐进找规律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练拳需循序渐进找规律

  练拳从一开始就不可以急, 需要一步一步来;循序渐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练拳需循序渐进找规律。

  练拳需循序渐进找规律

  1,凡是前进的动作,脚跟先落地,然后再慢慢地改变重心;凡是后退的动作,脚掌先落地,然后再慢慢地改变重心。

  2,凡是旋转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步。

  3,凡是收掌的动作,手掌应微微含蓄,担又不要软化、飘浮;凡是手掌前推的动作,除注意沉肩垂肘外,同时手腕要微向下榻,但不可弯得太死。

  4,凡是小臂外旋时,注意小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外拧劲;小臂内旋时,注意母指一侧微微用力,好似向里裹劲。

  5,凡是由虚而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有意识地向下松垂,以帮助气的下沉。

  6,凡是起的、开的、曲的、蓄的动作,配合呼吸时,都是吸气;凡是落的、合的、伸的、发的动作,配合呼吸时,都是呼气。

  7,每一动作,先用意识引导内部运动,外形随之而动。

  8,每一动作,都要做到:意到、气到、劲到、神到、形到,寄意,气,劲、神、形五合一的整体运动。

  9,一定要体现出刚柔相济的变化和连绵不断的完整。

  10,拳势呼吸,间单的说,就是在定势是把气呼室外,接下来自然转入吸气,因为定势是发势向蓄势的转换点。

  11,心静、体松是太极拳的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动作都须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要把松,静贯注于练太极拳的全过程。

  12,太极拳是练内功的,要有铁杠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思想,必须天天演练,苦心琢磨,才能达到更大的养生保健效果。

  练拳需循序渐进找规律

  初学武艺,百日筑基之后即可习套路,以练明劲。劲出于丹田而贯于四梢,迅如闪电。气如火药拳如弹,六根震动鸟难腾。虽刚猛迅捷,却非肌肉暴涨之拙力,动作到位,立即放松。习艺时心中寂空,旁若无人,无念无想,浑然于天地融为一体,虽姿势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功至练神还虚,则身轻如燕;气贯涌泉,则重如泰山也。

  训练腰腿功夫伸展筋骨,练拳时,劲力比较明显,其实这根本不是训练明劲功夫,这一点勿需明白。一旦身体各处姿势开始符合形意规矩和要领时,内气下沉丹田,五脏归位,身体必须放松,不能有丝毫拙力,当以松顺求之,自能体验换劲之妙。练拳每式有松紧变化,初学者且不可强为,否则有害无益。有基础后,即能领悟。

  肩在手前,手在脑后,多练,不是简单重复,不是次数多,而是内容多。一个形里生出许多东西来,这才叫多练。能多练自然有趣味,没有兴趣不上功,身子催着你练,身子不动脑子还动着。

  遇敌好似火烧身,一拳打出去很有力量,但被人擒住就没劲了,是练拳不练根节,什么地方没劲,就烧在什么地方。三节是不能练的,你要整个地练拳劲,脑子里不要想三节,否则陷于一处,就练不出功夫了,等练出了功夫,三节就整了。人身是个整体,想单练根节也不可能,只是提醒人,练拳时劲力要走(经过)根节。一个走字,和一个练字,差别的确很大。功在根节。

  拳劲初平正,次开阔,再追求含蓄。平正使根基坚实,心气沉稳,拳架圆熟;开阔则力透拳锋,练就雄浑无俦的气势;含蓄则破绽全无,余意不尽,是克敌制胜的先基。招法练时要开阔博大,用之时则短马贴身,在实战中捶练;而劲力的运用和完整的劲道,则在单操空试中求得。务实求简,由小悟大,外形精干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上肢丝毫不用力,用腰背把手拿起来,再顺着重力自然撂下去,牢记胳膊不使劲,一点点把沉劲摔出来既可。动作顺畅之后,再利用身体的运动给它加速。日久功深,把胳膊练得像两条老藤,手头则沉甸甸的,像个铅砣,这种力量甩出来,落在血肉之躯上,威力可想而知。一旦练出,终身不退。人的两条胳膊就应该像挂在肩膀上,丝毫不能用力,用力时打到身体上感觉不是很大,不用力打到身体上,轻松就能把人打出去。

看了“练拳需循序渐进找规律”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老前辈的练拳感悟

2.西江白眉拳的习练要求

3.初学太极如何快速撑握要领

559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