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氏太极拳圆圈运动论(2)

陈氏太极拳圆圈运动论(2)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氏太极拳圆圈运动论

  在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圆圈运动时,还必须注意:三心要虚,三心归田,三处要实,四馈放松,四肢贯串,力达四梢。

  所谓三心,是指头顶心(百会穴)、手掌心(劳宫穴)、脚底心(涌泉穴)。三心要虚是指这三个地方要保持虚空。

  三心归田,是指头顶心、手心、脚心所纳之气共同纳于丹田之中。

  三处要实,是指腰处、丹田处、脚底处要实。

  四馈放松,是指两肩与两胯部位确保放松状态。

  四肢贯串,是指双手臂和双腿足以出入劲为序,节节贯串。

  力达四梢,是指四肢以出入劲为度,使气劲松串双手指与双脚趾,手脚方能更好地起到领劲的作用。

  作好以上注意点,是为了达到“根节催、梢节领、中节随”的效果,所谓明其阳们注其阴、知其前而注其后,明其领而注其催、知其开而注其合,即此意也。

  初练太极拳圆圈者,要求肢体上画圈的幅度必须大一些。首先,四肢要大开大合,不能有丝毫萎缩的意思;其次,身法要求中正(身体中间要求正直)不偏,在大开大合的前提下旋转缠绕,但不可一味追求中正(包括斜中正)而不敢转动。在初学转动时,身体会出现一种不应有的摇摆晃动现象,这是关节没有拉开和画圈不同导致的,但这是练习面圈运动的必经过程,不要拘泥于此而不敢转动。在重心移动时,要注意大虚大实,比例以二八开为宜,方能增加筋骨的对拉拔长和档劲的调整能力,这就是“先求开展”的原则。随着功夫增进,重心比例根据圈度可慢慢缩小。

  在练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形圆在折叠,劲圆重内换,骨圆意都榫,气圆贵旋转。初学效果难显,功积日久,圈则自会转圆。圈转圆后,就要注意收敛,尤其是四肢之圈,愈练愈小,直至有圈不见圈(有圈意、无圈形的状态),逐步发展至随着心意一功,内内达外,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周身相随,内外一体,气劲合一,融会贯通,周身无处不混元。继前述的“先求开展”之后,达到“后求紧凑”的效果,这是练习太极拳的走圆画图不向阶段训练原则及真义所在。

看了“陈氏太极拳圆圈运动论”文章的人还看了:

1.陈式太极拳经典拳论

2.练太极拳至少三个圆

3.太极拳"走圆"

4.陈式心意混圆太极拳24式要点提示

5.太极拳理法十解

6.陈照丕太极拳见解

7.太极拳运动与呼吸生理

8.太极拳的哲学基础

9.简析陈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

10.太极拳教学应融理施教

56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