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拳松的三个阶段

太极拳松的三个阶段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松的三个阶段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修炼太极拳是为了强身健体。松是太极拳的特点,当今人们可通过太极拳缓解精神压力,疏通经络,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松的三个阶段。欢迎阅读!

  太极拳松的三个阶段

  学习太极拳始终要围绕着松,无论学到那个境界,松都是练习的基本,通过松可以快速领会太极拳的意。

  太极拳松的第一阶段的松是“自然松”

  初练太极拳的人,由于身体协调性较差,思想意识不能放松,一时很难松下来。往往越不想用力,手脚却越发僵。如遇这种现象,首先要放松思想意识。

  李亦畲《五字诀》中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走架首先要心不妄动。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有意做作,要顺其自然。实在松不下来,那就不如索性随它去,这样反而会自然松下来。

  太极宗师无不重视松,松不仅能健身,还能修复自身元气,松就是一个享受过程,可以让人身心轻松。

  太极拳松的第二阶段的松是“引长松”

  在做太极拳动作时,在意念引导下放长松。练习方法如做向前伸臂动作时,眼通过手指上方往前看。

  放长意念引长臂部,松开腕、肘、肩各关节及臂部肌肉。向前行步时,要意想如迈步探坑,引长腿部,松开踝、膝、胯各关节及腿部肌肉。松腰下沉头上领,引长上身松开脊椎各节。

  太极拳松的第三阶段是“松劲”

  即在意念引领下向四面八方对拉松,“伸筋拔骨”,松中含有张力。松中寓紧,紧中寓松,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精神提起,支撑八方。犹如气球充气,球体向四面八方“涨松”。

  练习太极拳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在练习套路时,完成一个动作,停顿5到6个呼吸,意念引领全身,四面八方全部放松,不能用力。

  松开八段(手指、手掌、小臂、上臂、背脊、脚、小腿、大腿),九节(指、腕、肘、肩、颈、踝、膝、胯、腰),松到位后再做下个动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上一个动作松到位了。

  下个动作就会自然由内而动起,这就是由习练太极单开始的“必然”阶段,升化到了“自然”阶段。到了这个阶段,练一套太极拳才真正做到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练太极拳松的技巧

  第一,要思想放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念放松

  打拳自无极始,预备式首先做到意念放松,意念放松方法很多。比如依次放松法,在意念的引导下,依次意想头面放松,两臂放松,胸腹放松,两腿放松,从头一直松到脚。

  亦或采用循径放松法,按照经穴放松。从百会到会阴,从肩井到劳宫,从环跳到涌泉,依次放松。通过意念的导引,使全身放松。但当我们进入打拳(运动)状态,有时还会紧张起来。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例如出门散步,虽然周围的人很多,但是我们走路却很自然,心态也很放松,如果周围人的目光都在关注你的时候,你就会有种紧张感,走路也会不自然。

  这就是心理作用。打太极拳也是如此,我们很不经意地做某个动作时,非常自然、流畅,如果正正经经地往那儿一站,准备打拳,反而紧张不自然了。

  这种专注的意念越重,紧张的程度也越重,有时甚至手指都会发抖。所以打拳时意念不能过重。但也不能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会散漫、懈怠。正所谓,有意无意是真意。

  比如我们在上步时,要在不经意中把后腿提起来,再轻缓地送出去。这样就做到了放松,既轻灵,又沉稳。

  练习养生太极拳最大的好处就是放松,而放松也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放松可以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第二,套路要熟练

  套路不熟练,也会影响打拳放松。有的人打拳时间不长,学了好几套甚至十几套太极拳,心思都用在记套路上了,以至没有心思去探求放松问题。致使动作紧张、僵硬、不协调、不自然,影响打拳质量和养生效果。

  俗话说,熟能生巧。十招会,不如一招精。拳经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套路熟练,打拳才能放得开,松的透。久而久之,内劲自生,外柔而内刚,进而达到出神入化。

  打拳如同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登到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登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选择一条持之以恒,才能到达顶峰。

  第三,方法正确,姿势准确

  在动作过程中方法不正确,定势时姿势不准确,也不能做到放松。比如,上步时,后腿的膝、胯关节没有松开,就将后腿挺直地向前迈出,就会显得僵硬。定势时姿势不准确,也必然影响放松。

  因此在打拳的过程中,方法正确、姿势准确,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否则,即使心里想放松,口里念放松,身体也还是没有放松。要做到方法正确、姿势准确,必须有明师指点。

  第四,要有功力

  这个功力主要是指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不好,站也站不稳,下也下不去,也不能使身体完全放松。比如分脚蹬脚,由于平衡性不好。造成身体晃动,结果四肢百骸都跟着紧张、僵硬。

  因此要加强平衡性、柔韧性的习练。比如站桩、压腿、涮腰等各种柔韧功和平衡动作的辅助练习。平衡性、柔韧性越好,打拳时松的越好。

  第五,分清虚实

  以上四方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都能掌握。最难的是分清虚实,这也是相当长时间探求放松的根本所在。放松,不是懈,不是软。太极拳的放松,是身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的外柔而内刚。

  太极拳松的误区

  这其实也是个非常荒.唐的想法,很多人以为只有绷得紧紧的,才有力,浑身的肌肉都鼓起来,才是力量的象征,这其实大错特错。

  何一个技击的行家都知道,实战最重要的乃是放松,浑身紧张,既影响力量的发挥,也影响速度的发挥,根本不可能进入实战的状态。

  究竟如何放松呢?只有用心、意、气才能说清如何放松,松不代表完全的松懈,如果完全的松懈就是软了,就失去了练武的意义。

  我常说一句话“练拳的松和实战的松不是一回事,”练拳的松只要不用力就可以了,实战的时候,要放松的同时不能让外力作用于你,这就很难了,你可以松,但怎么在松的状态下,化解外力呢?

  很多人没有注意《打手要言》里的一句话,而片面的强调松,其实是一种误导。《打手要言》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而意不断。”

  这句话的重点是落在“非松”上的,松,只是表面现象,看上去是松的,没有展开,也没有劲了,但实际上却是“非松”。非松就意味着紧张。

  在太极拳实战中,我们不仅要放松,还要做到沉,松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而生,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放松。

  回过头来我们看“乃能收敛入骨”就好理解了,什么收敛入骨呢?是把紧张的意识、精神收敛入骨,而外示安逸,不在肌肉和筋骨上显示出来,白白消耗体力。所谓“精神能提的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只有筋骨肌肉松开,精神灵动,才可能在瞬间调动整个躯体,达到松、活、灵、快的境界。

看了“太极拳松的三个阶段”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松的阶段

2.学习太极拳的三个不同阶段

3.孙式太极拳的三个学习阶段

4.陈氏太极拳松活弹抖的四个阶段

5.太极拳松垮的见解

6.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7.太极拳的“三练三调”

980353